托盘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69622阅读:575来源:国知局
托盘模具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特别涉及一种托盘模具。



背景技术:

采用塑料模具生产托盘,托盘在各种机械设备、塑料化工、医药食品、原材物料等仓贮和物流过程中被经常使用。托盘的主要造成包括上、下托板及连接上、下托板的支撑脚,在下托板中制有叉车孔。

中国专利工开好为CN205819814U的专利工开了一种可固定钢条的塑料托盘,包括载物板,在载物板上设置有若干插置钢条的钢条孔;实际生产时通过模具生产该托盘,在制造钢条孔时需在模具上设置有芯子,使用时芯子位于钢条孔中,等到托盘成型后再将芯子抽芯出来,但是在实际产生中,由于钢条孔的长度很长(钢条孔的长度等于托盘的长度),其芯子也就很长,抽芯出来后芯子需要占用较大的地方,因此就需要在该模具周围空留处很大的空间以确保芯子可以完全被抽出,在车间中占用空间大,非常不便与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托盘模具,抽芯后芯子占用空间小。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托盘模具,包括上模与下模,在上模与下模之间设置有型腔,在型腔中设置有多个用于注塑钢条孔的芯子,所述下模上设置有用于将芯子抽出的油缸,所述芯子包括第一芯子与滑动套设在第一芯子中的第二芯子,所述第一芯子上设置有用于容纳第二芯子的滑腔,所述油缸的活塞杆穿过滑腔与第二芯子连接,所述油缸的活塞杆与第一芯子之间滑动配合,且油缸的活塞杆的横截面积小于第二芯子的横截面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第一芯子与第二芯子均伸入钢条孔中,且第二芯子从滑腔中滑出,使得钢条孔被第一芯子与第二芯子占满,之后就可以进行注塑成型,当产品冷却成型之后,需要将芯子从钢条孔中抽出,抽出时,油缸将驱动第二芯子向第一芯子内部运动,当第二芯子进入第一芯子内部之后,由于油缸的活塞杆的横截面积小于第二芯子的横截面积,所以第二芯子的端部将与滑腔的端部抵触,这时油缸的活塞杆继续拉动第二芯子向外运动,这样第二芯子将带动第一芯子共同向钢条孔外运动直至第二芯子完全从钢条孔中出来,这时由于第二芯子位于第一芯子内部,所以芯子的长度为第一芯子的长度,相比于以前芯子的长度大大减小,因此芯子周围只需要预留第一芯子的长度就可以完成第一芯子与第二芯子的抽芯,抽芯过程中占空空间小,方便工人生产操作;抽芯完成进行下一次注塑操作时,通过油缸驱动第二芯子向钢条孔中运动,这时,由于第一芯子与第二芯子之间滑动配合,所以在第一芯子与第二芯子之间的摩擦力的作用下第一芯子与第二芯子将一同向钢条孔中运动,当第一芯子完全进入钢条孔中后,气缸将继续驱动第二芯子向钢条孔中运动,这样第二芯子将与第一芯子之间产生相对滑动,直至第二芯子从第一芯子中出来并将钢条孔占满为止,操作简单方便,在使用时占用空间小。

优选的,所述第一芯子远离油缸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第二芯子卡接的卡块,所述第二芯子靠近油缸端设置有用于与卡块卡接的凸起。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使用时需要防止将第二芯子从第一芯子中推出,所以在第一芯子远离油缸的一端设置有卡块,并在第二芯子的端部设置有与卡块配合的凸起,这样凸起与卡块将在使用时起到限位作用,当第二芯子完全伸长时卡块与凸起将抵触配合在一起,有效避免了第一芯子与第二芯子脱开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第一芯子与第二芯子数量均为偶数个,一个所述钢条孔中设置有两组第一芯子与第二芯子且分别位于钢条孔的两端位置,同一钢条孔中的两个第二芯子远离油缸端相互抵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为了有效减小芯子抽出后占用的空间,在一个钢条孔通两端均设置有油缸进行抽芯,这样使得芯子抽出后的长度又缩短一半,抽出时芯子运动的行程也随之减少,抽芯时更加稳定。

优选的,所述第二芯子端部设置有半球形定位凸起,与该第二芯子相对的第二芯子端部设置有与半球形定位凸起配合的半球形定位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每个钢条孔中有两个芯子,所以在使用时需要两个芯子对接使用,如果对接不好就会使得钢条孔中部产生错位的凸台,等到后期插入钢条时,由于凸台的存在将使得钢条无法插入,因此需要使得两个对接的芯子之间精确的定位,通过在第二芯子端部设置有半球形定位凸起与在对接的第二芯子端部设置半球形定位槽,可以使得对接的第二芯子之间精确快速的定位,定位效果好,定位后将不会在钢条孔中部产生错位的凸台,方便钢条插入。

优选的,所述油缸为多级油缸,所述下模上设置有滑板,所述油缸滑动设置在所述滑板上,所述油缸上设置有用于将油缸固定在滑板上的定位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钢条孔较长,因此需要油缸有很长的行程,这会使得油缸很长,因此将油缸设置成多级油缸,就会使得油缸较短时具有较大的形成,非常适合这种较大行程的场所,由于托盘的载重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钢条孔,因此需要更换不同的芯子,通过将油缸滑动设置在滑板上,可以在需要拆卸油缸时,将油缸向远离模具端滑动,使得芯子从钢条孔中出来,方便更换芯子,同时使用时需要防止油缸在滑板上滑动,通过设置定位件可以使得油缸在使用时牢牢固定在滑板上,工作稳定。

优选的,所述滑板上设置有燕尾形的滑槽,所述油缸上设置有与滑槽相配的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设置在滑槽中。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燕尾形的滑槽在使用时与滑块配合稳定,滑动时不易使得滑块卡在滑槽中。

优选的,所述定位件包括设置在滑块上的定位螺栓,所述定位螺栓端部贯穿滑块与滑槽底部抵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固定油缸时,拧动定位螺栓,使得定位螺栓的端部与滑槽的底部抵触,这样会使得滑块与滑槽之间被牢牢锁死,在使用时不会滑动,当需要拆卸芯子时,拧动定位螺栓,使得定位螺栓与滑槽底部脱开,这时滑块将可以在滑槽中自由滑动,方便将油缸滑出来更换芯子。

优选的,所述第二芯子的侧壁上设置有加强凸起,所述滑腔的开口处设置有与加强凸起配合的缺口,所述加强凸起的高度不大于凸起的高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货物较重时,托盘受到的力很大,为了防止托盘在使用时断裂或者形变过大无法使用的情况,需要增加插入钢条孔中钢条的强度,通过在第二芯子上设置有加强凸起,会使得钢条孔中第二芯子的部位产生处一个与加强凸起配合的槽,后期插入钢条时,在钢条中段设置有与加强凸起一致的凸棱,使用时凸棱将插入加强凸起在产品上形成的槽中,通过使得加强凸起的高度不大于凸起的高度,可以使得加强凸起在使用时可以方便缩进第一芯子中,同时也使得带有凸棱的钢条可以插入钢条孔中。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将芯子分为滑动套接的第一芯子与第二芯子,可以大大减小芯子抽出后占用的空间,方便工人生产操作,同时在芯子端部设置有半球形凸起与半球形凹槽,可以使得对接的第二芯子之间配合精度高,产品生产精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半剖视图;

图2为实施例的第一芯子与第二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放大视图。

附图标记:1、上模;2、下模;3、芯子;4、油缸;5、第一芯子;6、第二芯子;7、滑腔;8、卡块;9、凸起;10、半球形定位凸起;11、半球形定位槽;12、滑板;13、滑槽;14、定位螺栓;15、加强凸起;16、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如图1、2所示,一种托盘模具,包括上模1与下模2,在上模1与下模2之间设置有型腔,在型腔中设置有多个用于形成钢条孔的空位,注塑时在空位中设置有芯子3,每个钢条孔均采用两个芯子3制造,制造时,两个芯子3位于钢条孔的两端,两个芯子3的端部对接在一起;其中芯子3包括相互套接的第一芯子5与第二芯子6,第一芯子5中空设置,且第一芯子5的两端开口,第二芯子6从第一芯子5的一端插入第一芯子5内部,在下模2上固定有用于将第一芯子5与第二芯子6从钢条孔中抽出的,油缸4。

使用时,在第一芯子5上设置有与油缸4活塞杆滑动配合的孔,使用时,油缸4的活塞杆从第一芯子5的一端穿过并与第二芯子6的端部连接,在第一芯子5远离油缸4端设置有卡块8,在第二芯子6上设置有凸起9,当第二芯子6被油缸4推动至最大位移时,凸起9将与卡块8抵触,有效防止了第二芯子6从第一芯子5滑出的情况发生,其中,油缸4的活塞杆的横截面积小于第二芯子6的横截面积,这样当油缸4将第二芯子6拉入第一芯子5后,第二芯子6靠近油缸4端将与第一芯子5抵触,避免第二芯子6进入第一芯子5后第一芯子5与第二芯子6继续滑动时无法拉动第一芯子5运动的情况发生。

如图2、3所示,由于每个钢条孔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芯子5与第二芯子6,所以在注塑时,两个第二芯子6之间会抵触对接在一起,为了使得对接的两个第二芯子6之间配合精度高不易发生错位,在第二芯子6端部设置有半球形定位凸起10,并在与该第二芯子6对接的第二芯子6端部设置有与该半球形定位凸起10配合的半球形凹槽,对接时,半球形定位凸起10将位于半球形凹槽中,起到较好的定位,由于半球形凸起9的前端截面尺寸小且半球形凹槽的开口尺寸大,所以当半球形凸起9插入半球形凹槽内部时方便插入,且插入有由于接触面为球面,所以会很容易对接贴合,对接时精度高。

如图1所示,在下模2上固定有一个滑板12,在滑板12上设置有燕尾形的滑槽13,在油缸4底部设置有燕尾形的滑块16,使用时滑块16滑动设置在滑槽13中,且在滑块16上设置有一个定位螺栓14,使用时,定位螺栓14拧紧,使得定位螺栓14的端部与滑槽13抵触,这样滑块16将牢牢固定在滑槽13中不易滑动,使得油缸4固定牢固稳定,当需要更换不同的芯子3时,需要拧开定位螺栓14,然后使得滑块16在滑槽13中滑动,使得芯子3从钢条孔中出来,方便更换钢条孔。

如图1、3所示,油缸4为多级油缸4,使用时,油缸4的部分活塞杆位于第一芯子5外,部分活塞杆位于第一芯子5内,位于第一芯子5内的活塞杆伸缩的长度与第二芯子6缩入第一芯子5中的长度一致,活塞杆位于第一芯子5外的部分与不小于第一芯子5的长度,以确保第一芯子5与第二芯子6完全从钢条孔中出来。

如图1、2所示,为了增加钢条孔插入钢条的强度,在第二芯子6的侧壁上设置有加强凸起15,这样将在成型的产品上形成一个槽,在钢条上设置有一个与加强凸起15一致的凸棱就可以使得槽被填满,这时插入的钢条的强度将大大增加,同时由于芯子3包括较粗的第一芯子5与较细的第二芯子6,所以将会使得钢条孔中第一芯子5处尺寸较大,第二芯子6处尺寸较小,这时插入钢条时,插入与第二芯子6尺寸一致的钢条,之后在钢条孔两端位置即第一芯子5处的钢条上套设有与第一芯子5一致的空心钢管,之后将空心钢管与钢条焊接在一起使用,使用时由于钢条的两端较大,所以在使用时不易脱落,且钢条的强度高。

注塑时,通过油缸4驱动第一芯子5与第二芯子6向钢条孔中运动,当第一芯子5与第二芯子6完全进入钢条孔中后,油缸4继续驱动第二芯子6运动,这时第二芯子6将在第一芯子5内部滑动,并逐渐进入钢条孔中,直至与另个一对接的第二芯子6对接在一起,两个相对的第二芯子6对接时,其中一个第二芯子6上的半球形凸起9将插入另一个第二芯子6上的半球形凹槽中,接着上模1与下模2合模,之后就可以进行注塑操作;产品冷却成型后,上模1与下模2分开,之后油缸4驱动第二芯子6向第一芯子5内部滑动,当第二芯子6端部与第一芯子5内壁抵触时,油缸4继续运动,将驱动第一芯子5与第二芯子6一同向钢条孔外运,直至第一芯子5与第二芯子6完全从钢条孔中出来。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