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管材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口模。
背景技术:
缠绕结构壁管被广泛应用在常压输水、排污等管道设施中,其安装便捷,性能稳定。在缠绕结构壁管的外部螺旋缠绕有缠绕管,缠绕管具对整个管体起到防护效果,可有效的提高管体的稳定性。缠绕管包括内管以及包覆在内管A2外部的外管。外管自身结构以及其与内管的连接结构直接影响到整个管体的稳定性。如何生产出一种结构稳定的外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口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口模,包括模芯1以及设置在模芯1外部的模套2,模套2与模芯1之间形成型坯流道3,模芯1包括进料端11以及与进料端11相连的出料端12,进料端11为圆台形,出料端12为圆柱型,出料端12与圆台形的小径端相连;
圆柱型的外壁上圆周均布有长条状凸棱4,长条状凸棱4沿模芯1的轴向延伸;
长条状凸棱4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长条状凸棱4的两端分别带有斜面;
模套2上与型坯流道3出口端相对应的位置上圆周均布设置有长条状的凹槽5。
优选的,凹槽5的位置与长条状凸棱4的位置相互错开。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口模所直接生产出的缠绕管外管A1的内部带有纵向支撑棱C(即沿管壁轴向延伸的支撑棱),可有效提高外管A1自身的韧性,提高稳定性,另外该外管A1与内管A2相连后,进一步提高了整个缠绕管的内高温能力、抗变形能力。通过凹槽5在缠绕管外管A1的外壁上形成沿管壁轴向延伸的外壁凸棱,进一步提高整个缠绕管外管A1抗挤压、抗变形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长条状凸棱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模口所得到的缠绕管外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3的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1模芯、11进料端、12出料端、2模套、3型坯流道、4长条状凸棱、5凹槽、A1外管、A2内管、C纵向支撑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至4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如图1-4所示:一种口模,包括模芯1以及设置在模芯1外部的模套2,模套2与模芯1之间形成型坯流道3,模芯1包括进料端11以及与进料端11相连的出料端12,进料端11为圆台形,出料端12为圆柱型,出料端12与圆台形的小径端相连;在使用时,口模与挤出机、热熔机等塑管生产设备的出料端相连,热熔原料通过型坯流道3后,形成管状产品。
进一步地,圆柱型的外壁上圆周均布有长条状凸棱4,长条状凸棱4沿模芯1的轴向延伸。
模套2上与型坯流道3出口端相对应的位置上圆周均布设置有长条状的凹槽5。
优选的,凹槽5的位置与长条状凸棱4的位置相互错开;该位置配合,使得长条状凸棱4与外壁凸棱之间相互错位,当缠绕管收到外力挤压时,长条状凸棱4与外壁凸棱的缓冲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如图2-4所示:长条状凸棱4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长条状凸棱4的两端分别带有斜面。长条状凸棱4两端的斜面可有效降低的管材的热熔原料在流动时的阻力,防止长时间运转在长条状凸棱4的端部产生积料的显现,提高管材成品质。
在热熔原料通过型坯流道3后相邻的长条状凸棱4之间形成纵向支撑棱C, 纵向支撑棱C分别于外管A1和内管A2相连,纵向支撑棱C在外管A1和内管A2之间形成空腔,可有效的隔热,并且可提高整个缠绕管的韧性。
进一步地,长条状凸棱4之间形成横截面为等腰梯形的纵向支撑棱C,该结构的纵向支撑棱C整体稳定性更强。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口模所直接生产出的缠绕管外管A1的内部带有纵向支撑棱C,可有效提高外管A1自身的韧性,提高稳定性,另外该外管A1与内管A2相连后,进一步提高了整个缠绕管的内高温能力、抗变形能力。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