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双头拉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80705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自动双头拉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牙线生产领域,确切地说是一种全自动双头拉线装置。



背景技术:

牙线在市场上的出现,堪称洁齿方式的一次新革命,成千上万的人从中受益匪浅,解除了牙科疾病的困扰,保持牙周健康,也减少了因牙科疾病而引发的其他疾病。牙线目前在发达国家的使用已经是极为普遍,是人们居家旅游不可缺少的生活必需品,而饭后使用牙线对牙齿进行自我清理,就像人们饭前洗手,饭后漱口一样,成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程序,牙线和心脏,看上去风马牛不相及,事实并非如此。据英国《每日邮报》11月6日报道,牙病对心脏的危害一点也不亚于高血脂。使用牙线可以预防口腔疾病,大大减少心脏病和中风的危险。为此,美国衰老学专家迈克尔·罗伊森更指出,坚持每天使用牙线,能让你多活6.4年。临床上发现,经常患牙髓炎、牙周炎的人,心脏病的发病率也会增加。这是因为牙髓和牙周组织的感染可以导致细菌毒素进入血液循环系统,最终使你的心脏受“牵连”。与牙签相比,由于牙签较粗,不能深入到齿缝中,清洁效果大打折扣。牙线则能有效剔除牙缝里的残留物及牙齿邻面上的菌斑。遗憾的是,中国人很少有使用牙线的习惯。牙线生产过程中,需要多道工序,其中牙线生产中应用了自动张力系统,使得生产出的牙线棒始终保持一定的张力,可自动埋线,保证生产出来的牙线棒埋线位统一,可以适应不同生产工艺,实现自动化切线及裁水口,收集线头,具产品自动堆叠、自动分穴、自动计数等功能,具注塑机通信功能,严格控制生产节拍,安全高效,自我诊断,出现故障可自动提醒。现有技术中多为单线拉线机,多线拉线技术应用较少,多线拉线的电机多为共用电机,启动后同时控制多线线辊,不能单独启停,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多为单线拉线机,多线拉线技术应用较少,多线拉线的电机多为共用电机,启动后同时控制多线线辊,不能单独启停,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手段:

一种全自动双头拉线装置,包括机壳、线辊,牙线牵引头、牙线限位槽、电机、气缸;所述的机壳顶部设有气缸,气缸设置在气缸支架内,气缸连接拉伸装置,拉伸装置包括连接牙线的连接头、牙线限位槽、牙线牵引头,机壳中部设有线辊,机壳后部设有电机,电机通过传动轴连接线辊上的旋转轴,所述的线辊包括第一线辊和第二线辊,第一线辊和第二线辊分别连接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第一线辊和第二线辊上方分别设有第一牙线牵引头和第二牙线牵引头。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的机壳顶部设有开口,气缸支架焊接在机壳顶部。

所述的电机设置在机壳的后部,电机连接散热风道。

所述的牙线牵引头为多个。

所述的电机的传动轴和线辊上的旋转轴之间设有电子开关阀门。

所述的牙线限位槽包括圆形的限位凹槽,限位凹槽开口处设有限位挡板。

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多线头同时工作,可以分别启停,分别检测,分别装配,减少不必要的浪费,节约成本,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机壳;2-牙线限位槽;3-第一线辊;4-旋转轴;5-第一牙线牵引头;6-第一电机;7-第二线辊;8-第二牙线牵引头;9-气缸支架;10-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图2、图3可知,本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双头拉线装置,包括机壳1、线辊,牙线牵引头、牙线限位槽2、电机、气缸10;所述的机壳1顶部设有气缸10,气缸10设置在气缸支架9内,气缸10连接拉伸装置,拉伸装置包括连接牙线的连接头、牙线限位槽2、牙线牵引头,机壳1中部设有线辊,机壳1后部设有电机,电机通过传动轴连接线辊上的旋转轴4,所述的线辊包括第一线辊3和第二线辊7,第一线辊3和第二线辊7分别连接第一电机6和第二电机,第一线辊3和第二线辊7上方分别设有第一牙线牵引头5和第二牙线牵引头8,机壳1顶部设有开口,气缸支架9焊接在机壳1顶部,电机设置在机壳1的后部,电机连接散热风道,牙线牵引头为多个,电机的传动轴和线辊上的旋转轴4之间设有电子开关阀门,牙线限位槽2包括圆形的限位凹槽,限位凹槽开口处设有限位挡板。

由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不限于此,任何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能想到本技术方案技术特征的等同的变化或替代,都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