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防再循环隔板翻转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80707阅读:1374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止防再循环隔板翻转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设计领域,具体是一种适用于提高软硬胶双色注塑的防再循环隔板翻转性结构。



背景技术:

再循环隔板的功能是防止发动机舱前端空气回流,其密封效果直接影响到汽车的空调冷凝性能。

通常,防再循环隔板安装在水箱面板与前保中间,并布置在水箱面板两侧,后部单侧使用三个紧固件或者三个卡子与水箱面板固定。防再循环隔板的形态是平板状,上端,下端,前端,与环境件均是软胶过盈配合,没有固定结构。然而,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前格栅进气产生强大的空气阻力,致使防再循环隔板容易顺着后端3个固定点所形成的轴线翻转,翻转后,其密封性能大大降低,从而导致整车的空调冷凝性能与理论状态相差甚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背景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免翻转、制造成本低、装配简单并可多次拆装的防止防再循环隔板翻转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设计的防止防再循环隔板翻转结构,包括防再循环隔板和中部空气导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再循环隔板下部设有翻板,所述翻板能绕所述防再循环隔板和翻板的连接处翻转;所述中部空气导流板上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中部的截面大于凸台下部的截面;所述翻板上设有方形孔,所述方形孔的截面小于所述凸台中部的截面;所述凸台通过方形孔将翻板卡合在凸台下部。

优选的,所述防再循环隔板包括硬胶部和软胶部;所述软胶部和翻板为同种软胶一体成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凸台包括平行设置的竖板、设在竖板之间的弧形板和卡合条;所述弧形板两端均设有卡合条,所述卡合条与竖板侧壁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竖板垂直所述翻板。

优选的,所述凸台两侧设有矩形孔,所述矩形孔平行所述翻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能很好地防止防再循环隔板受空气阻力翻转,且密封性能较传统方案有较大改善;无须增加紧固件,有利于控制了零件的制造成本;装配简单,无需任何辅助工装;可以进行多次拆装,也不会产生弹性失效,永久形变的问题;不会增加防再循环隔板与中部空气导流板模具复杂性,所有结构均是直接出模,无须增加滑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4是图2中A-A的断面示意图;

图5是图3中B-B的断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中:防再循环隔板1(硬胶部1.1、软胶部1.2)、中部空气导流板2、翻板3、凸台4(竖板4.1、弧形板4.2、卡合条4.3)、方形孔5、矩形孔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图1~图6以及列举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的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包括优选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本实施例内的任何技术特征以及任何技术方案均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设计的防止防再循环隔板翻转结构,包括防再循环隔板1和中部空气导流板2,所述防再循环隔板1下部设有翻板3,所述翻板3能绕所述防再循环隔板1和翻板3的连接处翻转;所述中部空气导流板2上设有凸台4,所述凸台4中部的截面大于凸台4下部的截面;所述翻板3上设有方形孔5,所述方形孔5的截面小于所述凸台4中部的截面;所述凸台4通过方形孔5将翻板3卡合在凸台4下部。

如图5所示,所述防再循环隔板1包括硬胶部1.1和软胶部1.2;所述软胶部1.2和翻板3为同种软胶一体成型结构。

如图6所示,所述凸台4包括平行设置的竖板4.1、设在竖板4.1之间的弧形板4.2和卡合条4.3;所述弧形板4.2两端均设有卡合条4.3,所述卡合条4.3与竖板4.1侧壁连接。优选的,所述竖板4.1垂直所述翻板3。这样,形成了箭头状的凸台,如此即可将翻板3卡合在凸台下部。

再如图6所示,所述凸台4两侧设有矩形孔6,所述矩形孔6平行所述翻板3。这样,便于拆装和出模。

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组合、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