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塑料颗粒的混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64949阅读:560来源:国知局
用于塑料颗粒的混色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颗粒混色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塑料颗粒的混色机。



背景技术:

在塑料颗粒的生产过程中,常常需要将无色的原材料和色料(如色粉)进行搅拌混合,以使材料具有色彩,从而适于不同颜色产品的制备。目前,塑料粒的混色工作通常使用混色机进行,混色机性能的好坏决定了注塑成品的色彩均匀度。现有的混色机主要包括箱体和搅拌轴,通过动力驱动搅拌轴旋转而对物料进行搅拌,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搅拌轴设于箱体的中心,其位置是相对固定的,搅拌时,仅能与中心部位的物料高频率接触,从而造成中心部位的物料被高度混合,而靠近箱体内侧壁部位的物料与搅拌轴的接触频率低,难以被高度搅拌,由此造成不同部位处的物料的色差较大,色度不均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塑料粒混色机,以实现对侧部物料的搅拌,将物料混合均匀。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技术方案如下:用于塑料颗粒的混色机,包括混色箱,混色箱设有进料口和排料口,进料口位于混色箱的顶部,混色箱内设有搅拌轴,搅拌轴连接有电机,电机包括动力轴,电机位于混色箱的外部,搅拌轴横向设置,搅拌轴的两端转动连接在混色箱的侧壁上,且搅拌轴的一端穿过混色箱的侧壁向混色箱的外侧延伸, 搅拌轴位于混色箱外侧的一端与动力轴之间套接有第一皮带,搅拌轴位于混色箱内的部位上设有数个搅拌轮,搅拌轮内部设有中空腔,搅拌轮的圆周侧壁上设有数个均匀分布的开口,开口外侧的搅拌轮上设有插片,搅拌轮的圆形表面设有数个通孔,通孔和开口均与中空腔相通。

本方案的原理是:实际应用时,当电机工作时,将通过第一皮带带动搅拌轴转动,搅拌轴旋转而对物料进行搅拌,由于搅拌轴是横向设置的,因此能够与侧部的物料充分接触,从而避免侧部的物料无法得以有效搅拌的问题。且当物料运动至混色箱的上部时,能够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由上至下运动,因此也能够保证上层的物料得以均匀搅拌。当搅拌轴对物料进行搅拌时,插片将物料铲起并进行抛撒,能够增强物料之间的相对运动,过程中部分物料由插片滚向开口,并由开口进入中空腔内,当搅拌轮不停转动时,物料将在中空腔内跟随搅拌轮做离心运动,从而使物料能够由开口和通孔处被甩出,并落至混色箱的其他部位处,由此能够实现物料的大幅度移动,利于物料的均匀混合。

本方案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搅拌轴横向设置,能够增大对侧部物料的搅动力度,利于侧部物料的均匀混合,且搅拌轴上设置有搅拌轮,结合插片、开口与通孔的结构,实现物料在中空腔内的离心运动而被甩出,由此使物料进行大幅度的运动,提高对物料的搅拌效率和均匀混合程度。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混色箱内设有隔板,隔板将混色箱分隔为隔板上侧的搅拌室和隔板下侧的动力室,动力室内转动连接有曲轴,曲轴的一端穿过动力室的侧壁向混色箱的外侧延伸,曲轴位于混色箱外侧的部位与搅拌轴之间连接有第二皮带,曲轴包括曲轴拐,曲轴拐上铰接有推杆,推杆远离曲轴拐的一端穿过隔板并伸入至搅拌室内,推杆位于搅拌室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板,推板滑动连接在搅拌室的内侧壁上。当搅拌轴在电机动力下转动时,搅拌轴将通过第二皮带带动曲轴旋转,曲轴上的曲轴拐通过推杆推动推板在搅拌室内不停地滑动,从而将底部的物料不断抬升,将底部物料不断推动至搅拌轴处进行高度搅拌,防止物料在搅拌室的底部堆积而无法均匀混合的问题。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曲轴拐有多个,曲轴拐上均通过推杆连接有推板,相邻推板之间设有立板,立板穿过隔板并固定连接在混色箱的底壁上,立板两侧的推板均滑动连接在立板上。多个曲轴拐同时推动多组滑板工作,能够增强对底部物料的抬升作用效果,加大底部物料的运动幅度,利于物料的快速均匀混合。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相邻曲轴拐分别位于曲轴轴线的两侧。如此,当一个曲轴拐推动相应的推板上移时,邻侧的曲轴拐将拉动相应的推板下移,由此实现相邻推板的反向运动,能够便于物料向邻侧的推板上运动而增大物料的运动幅度,利于物料的快速均匀混合。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排料口设有与推板数量相同的多个,且排料口与推板一一对应,排料口均与立板的上端齐平。当完成物料的混合后,开启排料口时,推板再次将物料上推时,能够使物料直接由相应的排料口处排出,实现物料的排尽,减少物料的残留。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插片为弧形片,插片向远离开口的一侧凹陷。如此,插片在与物料接触时,能够将物料舀起并进行抛撒,实现大量物料的共同运动。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动力室内设有风机,风机与曲轴之间连接有第三皮带,动力室的侧壁上设有散热孔。当曲轴旋转时,能够通过第三皮带带动风机转动,从而对动力室内吹风散热,以保证曲轴的性能,同时风机从下方对搅拌室内的物料降温,利于物料的后续加工。散热孔能够加快动力室内气流的流动,利于动力室的快速散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塑料颗粒的混色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搅拌轮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推板、立板和排料口的位置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混色箱1、搅拌室2、动力室3、进料口4、排料口5、搅拌轴6、搅拌轮7、中空腔8、开口9、插片10、通孔11、电机12、隔板13、曲轴14、曲轴拐15、推杆16、推板17、立板18、风机19。

实施例基本如图1所示:用于塑料颗粒的混色机,包括混色箱1,混色箱1顶部设有进料口4和电机12,电机12包括动力轴,混色箱1内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横向设置的搅拌轴6,搅拌轴6的右端穿过混色箱1的侧壁向混色箱1的外侧延伸, 且搅拌轴6的右端与动力轴之间套接有第一皮带,搅拌轴6位于混色箱1内的部位上设有四个横向并列分布的搅拌轮7,如图2所示,搅拌轮7内部均设有中空腔8,搅拌轮7的圆周侧壁上设有十个均匀分布的开口9,开口9外侧的搅拌轮7上设有弧形的插片10,插片10向远离开口9的一侧凹陷,搅拌轮7的圆形表面设有数个通孔11,通孔11和开口9均与中空腔8相通。

如图1,混色箱1内设有隔板13,隔板13将混色箱1分隔为隔板13上侧的搅拌室2和隔板13下侧的动力室3,动力室3内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曲轴14,曲轴14的右端穿过动力室3的侧壁向混色箱1的外侧延伸,且曲轴14右端与搅拌轴6之间套接有第二皮带,曲轴14包括五个曲轴拐15,相邻曲轴拐15分别位于曲轴14轴线的两侧,曲轴拐15上均铰接有推杆16,推杆16上端穿过隔板13并伸入至搅拌室2内,推杆16上端焊接有推板17,相邻推板17之间设有立板18,立板18下端穿过隔板13并焊接在混色箱1的底壁上,立板18左右两侧的推板17均滑动连接在立板18上。如图1和图3所示,搅拌室2的底部设有五个排料口5,排料口5与推板17一一对应,且排料口5均与立板18的上端齐平,动力室3左部设有风机19,风机19与曲轴14之间连接有第三皮带,动力室3的侧壁上设有散热孔。

本实施例中,实际应用时,将无色的原料和色料由进料口4投入至搅拌室2内,启动电机12,电机12通过第一皮带带动搅拌轴6旋转,搅拌轴6上的四个搅拌轮7同时对物料的侧部和中心部位进行均匀搅拌,并提高物料的搅拌效率。当搅拌轮7与物料接触时,弧形的插片10将物料舀起,并随搅拌轮7的旋转将物料进行抛撒,增大物料的运动幅度,由此加快物料的混合效率,过程中,部分物料由开口9进入中空腔8内,这部分物料随搅拌轮7的旋转做离心运动,从而被搅拌轮7由通孔11和开口9甩出至搅拌室2的不同部位处,由此再次增大物料的运动幅度,利于物料的快速均匀混合。

搅拌轴6同时通过第二皮带带动曲轴14旋转,曲轴拐15跟随曲轴14转动而通过连接的推杆16将对应的推板17上推,推板17推动底层的物料向搅拌轴6或向邻侧的推板17运动,实现底层物料的有效搅拌,防止底层物料静置。五块推板17交替上移,对物料进行均匀高效搅拌。

曲轴14同时通过第三皮带带动风机19转动,风机19对动力室3进行冷却降温,保证曲轴14的正常工作,利于曲轴14的长期使用,散热孔加快动力室3内部的散热。同时气流从下侧对搅拌室2内的物料进行辅助降温,利于物料的后续加工。

完成物料的均匀搅拌后,开启五个排料口5。电机12持续工作而使曲轴14继续转动,五块推板17交替运动而将物料不断由对应的排料口5排出,实现高效排料并减少物料的残留。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