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试剂盘托架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20870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试剂盘托架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部件成型模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试剂盘托架模具。



背景技术:

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中,试剂盘托架安装在旋转台上,用于承载各种盛放试剂的试剂瓶,并通过转动将试剂瓶送至提取试剂的位置,以供采样针提取试剂。

如图1和2所示,现有的一种试剂盘托架包括圆形的托盘41及安装于托盘41中心且凸出托盘41一面设置的试剂盘轮42,盘轮42外壁与托盘41间设置有若干加强筋43,且盘轮42侧壁与加强筋43对应且位于加强筋43的上方设置有开口44。

当利用模具进行试剂盘托架的生产加工时,上模与下模合模后会有形成试剂盘托架的型腔,向型腔内注入原料成型试剂盘托架,成型后的试剂盘托架在从模具上脱出时,由于加强筋及开口的设置则托盘可能会粘黏在上模上且随着上模发生移动,而上模上未设有顶出机构,则脱出试剂盘托架会比较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试剂盘托架模具,该试剂盘托架模具不易粘黏在上模上脱出时比较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试剂盘托架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与下模合模形成用于成型试剂盘托架的型腔,所述上模上设置有胶注流道,所述上模上设置有滑移槽且所述滑移槽内设置有滑移板,所述滑移板上固设有若干用于上模与下模分开时将试剂盘托架压紧于下模上的推杆,所述滑移板与滑移槽间设置有推动滑移板向下模方向移动的推动弹簧,所述下模上设置有若干用于上模与下模合模时推动滑移板向远离下模方向移动的复位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上模向远离下模的方向移动时,在推动弹簧的作用下将推杆向下模方向驱动将试剂盘托架压紧在下模上,则试剂盘托架较难随上模的移动而移动,而当滑移板与滑移槽靠近下模的方向贴合时滑移板将不再移动上模继续向远离下模的方向移动,推杆会与试剂盘托架分离,推杆与试剂盘托架较之上模整体与试剂盘托架的接触面积明显较小,则试剂盘托架就不易粘黏在推杆上,则试剂盘脱出的过程中就不易随着上模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复位件设置为固设于下模上且滑移贯穿上模与滑移板抵触的复位杆。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复位杆的设置能够在上模与下模合模时推动滑移板向背离下模的方向移动,则推杆就会收缩在上模内,减少对产品成型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移板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容置有耐磨垫。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试剂盘托架成型过程中要求的精度比较高,在长时间的使用后复位杆与滑移板接触会造成磨损则合模时推杆可能会凸出上模,此时产品的精度会受到影响,所以设置的耐磨垫能够减少对试剂盘托架的磨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模上设置有成型靠近试剂盘托架边沿的脱料板,所述脱料板上固定连接有驱动脱料板向上模滑移的顶出机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脱料板在顶出机构的推动作用下脱出下模时,整个托盘的边沿都承托在脱料板上,则托盘的边沿受力均匀,也就不易发生形变,成型的试剂盘托架精度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模的底部滑移设置有顶针板,所述顶针板上设置有若干将产品顶出下模的顶针,所述顶针板包括有靠近下模的第一顶针板及背离下模的第二顶针板,所述顶针安装于第一顶针板上,所述顶出机构包括有设置在第二顶针板上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与脱料板固定连接的顶杆,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驱动顶杆向上模方向滑移将脱料板推离下模的驱动弹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试剂盘托架脱出的过程中,顶针会推动试剂盘托架脱出下模,在脱出的过程中,顶杆会限定脱料盘移动的位置,顶针向上模移动时,驱动弹簧驱动脱料板向上模的方向移动,当移动至移动距离时顶杆不再移动,则脱料板的位置也就不动,然后在用顶针继续将试剂盘托架与脱料板分离就实现将试剂盘托架从下模上脱出的操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顶针板上设置有合模时驱动脱料板复位的压紧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上模与下模合模后,驱动弹簧的作用可能会使的脱料板的稳定性不高,所以设置的压紧件能够将推杆压紧在第二顶针板上不易晃动,则脱料板的定位准确,则成型的试剂盘托架的精度就会比较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杆与安装槽中的端部设置有凸块,所述压紧件设置为安装于第一顶针板上与凸块抵触的压杆。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压杆与凸块抵触能够在合模时第一顶针板向第二顶针板方向移动的时候将顶杆向安装槽内压紧,则脱料板也会被带动回复至下模上,脱料板的稳定性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顶针板上设置有供第一顶针板滑移的导向柱。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柱的设置使得第一顶针板的移动方向保持一致,则压杆与凸块的配合度更优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滑移板上的推杆的设置能够在上模远离下模的时候将试剂盘托架压紧在下模上,试剂盘托架不易随上模发生位移,成型的试剂盘托架精度高,不易形变;

2、脱料板的设置能够进一步保障将试剂盘托架脱出下模时托盘受力均匀,不易发生变形。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试剂盘托架第一视角结构图;

图2为实施例的试剂盘托架的第二视角结构图;

图3为是实施例试剂盘托架的整体结构图;

图4为实施例的上模结构图;

图5为实施例的下模结构图;

图6为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旨在表示滑移板、推杆、推动弹簧的结构图;

图7为图6的A部放大图,旨在表示凹槽的结构;

图8为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旨在表示顶出机构结构;

图9为图8的B部放大图,旨在表示顶出机构的具体结构图。

附图标记:11、上模;111、滑移槽;112、滑移板;1121、凹槽;1122、耐磨垫;113、推杆;114、推动弹簧;12、下模;121、复位件;13、型腔;14、胶注流道;2、脱料板;3、顶针板;31、顶针;32、第一顶针板;321、压紧件;3211、压杆;33、第二顶针板;331、顶出机构;3311、安装槽;3312、顶杆;33121、凸块;3313、驱动弹簧;3314、导向柱;4、试剂盘托架;41、托盘;42、盘轮;43、加强筋;44、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试剂盘托架模具,如图3及图6所示,包括上模11和下模12,上模11与下模12合模后,在相对的端面的中部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形成用于成型试剂盘托架4的型腔13。上模11上设置有胶注流道14,下模12的底部滑移设置有顶针板3,顶针板3上设置有若干将产品顶出下模12的顶针31。

参照图4和图5为上模11与下模12的具体结构,上模11与下模12上均设设置有空腔,上模11与下模12合模后,空腔处形成型腔13。

试剂盘托架4注塑成型时,上模11与下模12合模,将原料沿浇注流道加入,原料流入型腔13内形成与试剂盘托架4。

试剂盘托架4注塑成型后,试剂盘托架4冷却定型后上模11与下模12分开,顶针31将试剂盘托架4从下模12上顶出完成试剂盘托架4的脱出。

实际生产中可能会存在上模11与下模12分离时,试剂盘托架4粘在上模11上,产品的精度就会受到影响。如图6所示,所以上模11上设置有滑移槽111,滑移槽111内设置有滑移板112,滑移板112上固设有若干推杆113,滑移板112与滑移槽111间设置有推动滑移板112向下模12方向移动的推动弹簧114,下模12上设置有若干用于上模11与下模12合模时推动滑移板112向远离下模12方向移动的复位件121,复位件121设置为固设在下模12上且滑移贯穿上模11与滑移板112抵触的复位杆。

上模11与下模12合模状态下,下模12上的复位杆与滑移板112抵触,推动弹簧114受到压缩,推杆113收缩在上模11内,推杆113靠近下模12的端部与型腔13的壁齐平,此时可以进行试剂盘托架4的注塑。

在上模11与下模12分开脱出试剂盘托架4的过程中,上模11向远离下模12的方向移动,推杆113与上模11会逐渐分开,推杆113与上模分开的过程中在驱动弹簧3313张力的作用下,滑移板112向下模12的方向移动,则推杆113也就会被带动下向下模12的方向移动并间试剂盘托架4压紧在下模12上,当上模11继续移动且滑移板112靠近下模12的一侧抵触在滑移槽111上时,滑移板112不再移动,则推杆113的位置固定,然后上模11移动推杆113就会与试剂盘托架4分开,从而也就完成了上模11与试剂盘托架4分开的过程。

如图7所示。实际使用过程中,推杆113长时间的使用会生移动的磨损,所以在滑移板112上设置有凹槽1121,凹槽1121内容置有耐磨垫1122。设置的耐磨垫1122能够减少对于推杆113的磨损。同时推杆113可以螺纹连接于下模12上以方便推杆113受到磨损时进行更换。

如图8所示,在下模12与试剂盘分开的过程中,下模12上设置有成型托盘41边沿的脱料板2,脱料板2上固定连接有驱动脱料板2向上模11滑移的顶出机构331,下模12的底部滑移设置有顶针板3,顶针板3上设置有若干将产品顶出下模12的顶针31。

如图8和9所示,顶针板3包括有靠近下模12的第一顶针板32及背离下模12的第二顶针板33,第一顶针板32上设置有若干将试剂盘托架4顶出下模12的顶针31。

如图9所示,顶出机构331包括有设置在第二顶针板33上的安装槽3311,且安装槽3311内设置有与脱料板2固定连接的顶杆3312,安装槽3311内设置有驱动顶杆3312向上模11方向滑移将脱料板2推离下模12的驱动弹簧3313,在第一顶针板32上设置有合模时驱动顶杆3312复位的压紧件321。

当将产品脱出下模12时,第一顶针板32在驱动件的驱动作用下向上模11方向移动,然后顶杆3312也会同步推动脱料板2向上模11的方向移动,由于脱料板2与试剂盘托架4有较大的接触面积,则在脱出的过程中托盘41部分就不易发生卷翘。

如图9所示,压紧件321设置为固定于第一顶针板32上的压杆3211,在定位杆位于安装槽3311中的一端上设置有凸块33121,压杆3211与凸块33121抵触。

当第一顶针板32向上模11方向移动时,压杆3211会与凸块33121分离,然后在驱动弹簧3313的作用下压杆3211会沿着滑移槽111滑移推动脱料板2向上模11方向移动,当顶杆3312继续滑移至凸块33121与滑移槽111靠近下模12侧抵触时,压杆3211不再移动,此时顶针31继续向上模11方向移动将试剂盘托架4从顶针板3上顶出,实现试剂盘托架4顶出的过程中,操作方便。

当完成上一个试剂盘托架4推出的过程后进行下一个试剂盘托架4的生产时,上模11与下模12合并形成型腔13,在该过程中第一顶针板32向第二顶针板33方向移动,然后压杆3211会继续与凸块33121抵触压缩驱动弹簧3313,该过程中带动脱料板2恢复至原位。此时可以继续沿胶注流道14加入原料进行下一个试剂盘托架4的生产。

如图8所示,在第二顶针板33上设置有贯穿第一顶针板32的导向柱3314,第二顶针板33在滑移时沿着导向柱3314滑移,则能够控制第二顶针板33的移动方向保持一致,第一顶针板32恢复至原位的过程中不易出现倾斜,压杆3211的对准也就比较方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