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EVA注射机液压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83270发布日期:2018-06-02 04:23阅读:44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类产品成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EVA注射机液压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于鞋类产品的注射成型机由于其自动化程度较低,在生产时效率较低,需要投入较大的人力资源,不仅存在较大的生产成本,也不利于企业管控。现有技术中,该设备在结构以及应用上,存在较大的不便利性以及缺陷,这都亟待改进。

本申请人在先申请了公告日为2016年12月14日的中国专利CN205800009U公开了一种具有真空罩的EVA射出发泡成型机,包括中模板、上加热板、下加热板;还包括第二上模、第二下模、注料枪及封堵组件,所述第二上模、第二下模对应配合并装设于上加热板与下加热板之间;所述封堵组件装设于中模板上;第二上模与第二下模合模时形成型腔、注料流道及抽真空通道,所述的注料流道与抽真空通道在第二上模或第二下模表面形成开口;所述注料枪通过开设于第二上模或第二下模表面的开口连接所述注料流道并将EVA材料注入型腔;所述封堵组件用于封堵注料流道;所述封堵组件包括:封堵油缸及封堵头;封堵油缸设有活塞杆;封堵头与活塞杆相接,并穿设于注料流道,且封堵头的外径大于等于注料流道内径;所述封堵油缸动作,其上活塞杆联动封堵头封堵或开启注料流道,所述封堵油缸与中模板接口处设有密封接头。

其中,现有的射出发泡成型机均包括两个以上的模站,各模站内均包括两个以上的工作腔,该技术方案公开了EVA射出发泡成型机中单个工作腔的基本结构,本申请便是以此为基础对其自动化控制做出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化生产、减轻模具开合冲击、提高使用寿命的EVA注射机液压控制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EVA注射机液压控制系统,包括连接有电机以及油泵实现供油的油箱以及以并联形式连接在所述油箱上的入料注射回路、开合模回路、阻料回路以及用于注料枪移动的座进座退回路,所述入料注射回路包括一入料注射换向阀、作用于注射机入料螺杆上的油马达以及射出油缸,油马达以及射出油缸的缸体一端进油口联接在所述入料注射换向阀的两出油端;

所述阻料回路包括一阻料换向阀以及阻料油缸,所述阻料油缸内活塞的两端分别于所述阻料换向阀的两出油端联接;

所述座进座退回路包括座进座退换向阀、座退油缸以及座进油缸,所述座进座退换向阀的两出油端联接在所述座退油缸与座进油缸缸体一端的进油口上;

所述开合模回路包括依次联接的节流阀、开合模油路以及增压油路,所述开合模油路包括一开合模换向阀以及开合模油缸,开合模换向阀的出油端分别联接在开合模油缸的两进油口端,与其活塞杆输出端联接的油路上安装有液控单向阀;

所述增压油路包括两个增压换向阀、四个增压油缸以及两个卸荷阀,各增压换向阀分别控制两个增压油缸,各增压换向阀的两出油端分别联接在两个增压油缸的两个进油口上,卸荷阀安装在与增压油缸缸体一端进油口联接的管路上,与增压油缸缸体一端进油口联接的管路上以及卸荷阀的回油管路上均安装有液控单向阀。

优选的,所述开合模回路还包括一调模油路,所述调模油路包括一调模换向阀以及联接在所述调模换向阀两出油端的调模马达。

优选的,还设有一真空罩回路,所述真空罩回路包括一真空罩换向阀以及两驱动真空罩上下运动的真空罩油缸,所述真空罩换向阀的两出油端分别联接在两个真空罩油缸的两个进油口上,与真空罩油缸缸体一端进油口联接的管路上安装有液控单向阀。

优选的,所述入料注射回路、开合模回路、阻料回路、座进座退回路以及真空罩回路上均设有溢流阀。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液压控制注射机的各个机构运作,实现通过液压系统达到自动化生产的目的,并对模具的开合模回路进行改进,提高模具的开合模速度,降低对模具开合模机构的冲击,保证整备的正常运行,提高开合模机构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联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实用新型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实施例

参考图1,本实施例以六个模站,每个模站均带有两个工作腔的注射机为例,模站个数不限于六个;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EVA注射机液压控制系统,包括连接有电机11以及油泵12实现供油的油箱1以及以并联形式联接在所述油箱1上的入料注射回路2、开合模回路3、阻料回路4以及用于注料枪移动的座进座退回路5,所述入料注射回路2包括一入料注射换向阀21、作用于注射机入料螺杆上的油马达22以及射出油缸23,油马达22以及射出油缸23的缸体一端进油口联接在所述入料注射换向阀21的两出油端,油马达22运作时入料,在入料到位并合模之后入料注射换向阀21切换油路,驱动射出油缸23运作,进行射料;

所述阻料回路4包括一阻料换向阀41以及阻料油缸42,所述阻料油缸42内活塞的两端分别于所述阻料换向阀41的两出油端联接;

所述座进座退回路5包括座进座退换向阀51、座退油缸52以及座进油缸53,所述座进座退换向阀51的两出油端联接在所述座退油缸52与座进油缸53缸体一端的进油口上,座退油缸52以及座进油缸53在座进座退换向阀51的作用下,使注料枪移动,接驳或远离模具的注料口;

所述开合模回路3包括依次联接的节流阀31、开合模油路32以及增压油路33,所述开合模油路32包括一开合模换向阀321以及开合模油缸322,开合模换向阀321的出油端分别联接在开合模油缸322的两进油口端,与其活塞杆一端进油口联接的油路上安装有液控单向阀323,开合模油缸322拉动一用于开合模的连杆机构,使模具上下模接合;

所述增压油路33包括两个增压换向阀331、四个增压油缸332以及两个卸荷阀333,各增压换向阀331分别控制两个增压油缸332,各增压换向阀331的两出油端分别联接在两个增压油缸332的两个进油口上,卸荷阀333安装在与增压油缸332缸体一端进油口联接的管路上,与增压油缸332缸体一端进油口联接的管路上以及卸荷阀333的回油管路上均安装有液控单向阀334,由于增压油缸332行程长,模具开合速度慢,并且对开合模的连杆机构冲击很大,故增设卸荷阀333,同时在卸荷阀333的回油管路上设置差装式液控单向阀334,防止回油被压冲击卸荷阀333导致其无法打开;

本实施例中,所述开合模回路3还包括一调模油路34,所述调模油路34包括一调模换向阀341以及联接在所述调模换向阀341两出油端的调模马达342,可根据模具尺寸改变调节注射机结构,使其适配模具的尺寸,所述调模马达342为摆线马达。

本申请人于2010年09月27日在先申请一带有硫化真空罩的合模机构,其公开了注射机合模机构上硫化真空罩的基本安装结构,本实施例以此为基础,设置用于带动该结构的液压回路,即真空罩回路6,所述真空罩回路6包括一真空罩换向阀61以及两驱动真空罩上下运动的真空罩油缸62,所述真空罩换向阀61的两出油端分别联接在两个真空罩油缸62的两个进油口上,与真空罩油缸62缸体一端进油口联接的管路上安装有液控单向阀64。

本实施例中,所述入料注射回路2、开合模回路3、阻料回路4、座进座退回路5以及真空罩回路6上均设有溢流阀13。

本实施例中,各回路联接在油箱1上的回油管路上皆设有冷却器14,而出油时油进入油泵前则设有滤油器15;并在多处回路上设置压力表16,能够实时观测油路压力状况,保证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本实施例所用的换向阀、溢流阀等各流体控制部件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多做赘述。

本实用新型采用液压控制注射机的各个机构运作,实现通过液压系统达到自动化生产的目的,并对模具的开合模回路进行改进,提高模具的开合模速度,降低对模具开合模机构的冲击,保证整备的正常运行,提高开合模机构的使用寿命。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