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贴膜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环形贴膜机。
背景技术:
为了防止边框被划伤,同时防止外界尘埃沿边框缝隙进入显示器内部,现有的显示器制作完成后需要在边框处加装一层保护膜,目前,该保护膜一般通过人工安装,人工成本高,效率低下,安装过程容易出现气泡,且保护膜与产品位置不精确,易出现错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形贴膜机,能够快速、准确的将保护膜贴合于边框。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环形贴膜机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环形贴膜机,包括轨道和滑台,所述轨道呈倒“凵”形,形成待贴膜边框的容置空间,所述滑台可沿轨道相对滑动,所述滑台包括滑板、滑轮组、储膜轮以及压膜轮,所述滑轮组、储膜轮以及压膜轮均可相对滑板转动,所述滑轮组位于所述滑板与轨道之间,所述滑轮组安装于所述滑板且所述滑轮组沿轨道可相对移动,所述滑板上表面固定有支柱,所述储膜轮与支柱可转动连接,所述滑板靠近边框一侧固定有支架,所述压膜轮与支架可转动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滑轮组包括至少两个滑轮,所述滑轮分别对称设于滑板两侧。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轨道两侧对称的滑轮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连接杆中部连接有拉杆一端,所述拉杆另一端可转动的设于滑板中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轨道两侧开设有与滚轮相合的凹槽。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轨道弯折处设圆弧倒角。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轨道为多段型材拼接而成,且段与段的连接处设有工形连接块。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支架为U形支架,所述压膜轮可转动的设于U形支架上。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环形贴膜机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滑轮组,滑台可沿轨道移动,移动过程设于滑台上的储膜轮转动,释放保护膜,保护膜被压膜轮压设于边框处。由于压膜轮与边框为线接触,过程中不会产生气泡,且移动轨迹固定,无需校准,因而覆膜准确率高,速度快。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环形贴膜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滑台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和说明:
请参考图1,一种环形贴膜机,包括轨道10和滑台20。所述轨道10呈倒“凵”形,以围成用于放置边框30的空间,所述轨道10为多段钢材拼接而成,在段与段的连接处设工形连接块11,提高连接可靠性,所述轨道外侧设凹槽,所述轨道弯折处设圆弧倒角12,所述圆弧倒角12的圆弧度为90°。所述滑台 20包括滑板21、滑轮组22、储膜轮23以及压膜轮24。
所述滑轮组22设于滑板21边缘,用于滑动连接滑板21和轨道10,所述滑轮组22包括至少两个滑轮,所述滑轮分别对称设于滑板21两侧。本实施例中,滑轮组22包括四个滑轮,两两相对设于滑板21两侧。
请参考图2,所述滑轮中心处均垂直设有转轴25,所述转轴25一端与滑轮通过轴承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连接杆26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26两端均固定有一个转轴25,其中部连接拉杆27一端,所述拉杆27另一端可转动的设于滑板21中部。
请参考图1和图2,所述滑板21表面垂直固定有支柱,所述储膜轮23设于支柱上,并与支柱可滚动连接,所述储膜轮23为梭形,以更好的释放和展开保护膜。
所述滑板21侧面设有U形支架,所述U形支架的底面固定于滑板侧壁,所述U形支架的中间架设有可转动的压膜24,所述压膜轮24为圆柱形,以保证压膜过程与边框30为线接触,避免出现气泡。
工作过程:将边框30固定于轨道10内侧,滑台20设于轨道10右侧下方,保护膜部分展开并置于压膜轮24与边框30之间,将人工向上移动滑台20,压膜轮24将紧贴边框30表面滚动,同时将保护膜压合于边框30表面,在边框 30的拐角12处,滑台20两侧的滑轮运动速度不相等,带动连接杆26和拉杆 27转动,以顺利通过拐角12。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