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制品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属标识嵌入包覆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塑料管材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能,能够有效降低工程施工成本,塑料管道已经在越来越多的工程领域替代了钢材,但是埋在地下的塑料管道无法使用现有已知的可探测方法进行后期探测,无法获得相关塑料管道的质量技术信息和提示性信息,给各类工程的后期维护带来一定困难,且各类工程的隐患不能及时发现、排查。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通过探测埋在地下的塑料管道中的金属标识、准确获得相关质量技术信息和提示性信息的金属标识嵌入包覆成型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金属标识嵌入包覆成型装置,包括金属标识分布装置2和包覆层成型模具4,所述金属标识分布装置2内置能够粘附在管材本体6表面的金属标识1,所述包覆层成型模具4内置包覆层熔料腔5,包覆层熔料腔5与包覆层熔料入口3相通,在包覆层成型模具4轴心处设置圆形通孔7,包覆层熔料腔5通过包覆层熔料腔出口8与圆形通孔7相通。
上述技术方案可以进一步优化为:
所述圆形通孔7自包覆层成型模具4左端扩孔至包覆层熔料腔出口8后,扩孔半径递减,扩孔内壁形成圆锥管状空间。
所述圆形通孔7自包覆层成型模具4右端向左延伸,与扩孔内壁相交。
所述金属标识分布装置2内设置有水平布置的金属标识1。
所述金属标识1根据指定规则粘附在管材本体6表面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金属标识嵌入包覆成型装置,在塑料管道中嵌入带有质量技术信息和提示性信息的金属标识,并对该金属标识进行包覆成型,通过探测埋在地下的塑料管道中的金属标识,准确方便地获得相关质量技术信息和提示性信息,有利于各类工程的后期维护和隐患排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金属标识嵌入包覆成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 为图1中A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C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金属标识,2-金属标识分布装置,3-包覆层熔料入口,4-包覆层成型模具,5-包覆层熔料腔,6-管材本体,7-圆形通孔,8-包覆层熔料腔出口,9-包覆层熔料10-管材包覆层。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图3,金属标识嵌入包覆成型装置包括金属标识分布装置2和包覆层成型模具4,金属标识分布装置2内置能够粘附在管材本体6表面的金属标识1,包覆层成型模具4内置包覆层熔料腔5,包覆层熔料腔5与包覆层熔料入口3相通,在包覆层成型模具4轴心处设置圆形通孔7,包覆层熔料腔5通过包覆层熔料腔出口8与圆形通孔7相通。当管材本体6自左向右行进至金属标识分布装置2下方时,能够粘附在管材本体6表面的金属标识1依次下行,并粘附在管材本体6表面上,同时,包覆层熔料9自包覆层熔料入口3进入至包覆层成型模具4内部设置的包覆层熔料腔5;当管材本体6继续向右行至通孔7时,包覆层熔料9自包覆层熔料腔出口8被挤出,将金属标识1包覆在管材本体6的表面上形成管材包覆层10,管材包覆层10与金属标识1和管材本体6形成致密的一体复合管材。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圆形通孔7自包覆层成型模具4左端扩孔至包覆层熔料腔出口8后,扩孔半径递减,扩孔内壁形成圆锥管状空间,包覆层熔料9从包覆层熔料腔出口8被挤出后进入扩孔内壁形成圆锥管状空间,此时包覆层熔料9呈圆锥管状,该圆锥管状有利于金属标识1稳定地粘附在管材本体6表面上,并方便地嵌入包覆层中。
参照图1、图4,圆形通孔7自包覆层成型模具4右端向左延伸,与扩孔内壁相交,形成一段平直的圆形通孔7,金属标识1嵌入包覆层中后,与管材本体6一起经过包覆层成型模具内的该段平直的圆形通孔7,使金属标识1、管材包覆层10和管材本体6进一步紧密结合,彼此之间形成致密的接合面,提高了一体复合管材各部分的粘附力,有利于提高管材的综合性能。
参照图1,图2,金属标识分布装置2内设置有水平布置的金属标识1,金属标识1根据指定规则粘附在管材本体6表面上,实现准确方便地获得相关质量技术信息和提示性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