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浸胶位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21773发布日期:2019-04-29 12:22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浸胶位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套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浸胶位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手套浸胶过程中,手套的浸胶深度是固定不变的,然而在浸胶过程中胶池的液位会不断发生变化,易导致手套浸胶不均匀,颜色深浅不一等问题的出现,传统工艺中,通过人工控制手套浸胶线,然而人工控制存在费时费力的弊端。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浸胶位控制系统,可实现浸胶位控制的全自动化。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浸胶位控制系统,包括浸胶池、浸胶位控制板、控制板升降装置和控制面板,所述浸胶位控制板和控制板升降装置均设置于浸胶池内,所述浸胶位控制板底端通过控制板升降装置与浸胶池底端连接,所述浸胶池一端侧壁内设置有升降浮子,所述浸胶位控制板侧边上于同一侧设置有感应器。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板升降装置包括固定底盘、气缸、气源和连接杆,所述固定底盘固定安装在浸胶池底部,所述气缸共有四个,均一端与固定底盘相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杆分别与浸胶位控制板底端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浸胶池一端侧壁内竖直设置有空心透明的浮子管径,且所述浮子管径底端与浸胶池相连通,所述浮子放置于浮子管径中,所述浮子包括连接在一起的上浮体和识别端。

进一步的,所述浸胶池外壁上还设置有警报器。

进一步的,所述警报器、气源和感应器分别与控制面板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浮子、感应器、气源和控制面板间的联动配合,可实现浸胶位控制过程的全自动化,方便快捷,操作精准,且解放了人力,节约了劳动力,操作工人可原理浸胶池,无需接触化工原料,可完全避免化工原料对人员造成伤害,大大提高了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浸胶池,2、浸胶位控制板,3、控制板升降装置,4、控制面板,5、警报器,11、浮子管径,12、浮子,21、感应器,31、固定底盘,32、气缸,33、气源,34、连接杆,121、上浮体,122、识别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定。

一种浸胶位控制系统,包括浸胶池1、浸胶位控制板2、控制板升降装置3、控制面板4和警报器5,浸胶位控制板2和控制板升降装置3均设置于浸胶池1内,浸胶位控制板2底端通过控制板升降装置3与浸胶池1底端连接,控制板升降装置3包括固定底盘31、气缸32、气源33和连接杆34,固定底盘31固定安装在浸胶池1底部,气缸32共有四个,均一端与固定底盘31相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杆34分别与浸胶位控制板2底端相连接,浸胶池1一端侧壁内竖直设置有空心透明的浮子管径11,且浮子管径11底端与浸胶池1相连通,浮子12放置于浮子管径11中,浮子12包括连接在一起的上浮体121和识别端122,浸胶位控制板2侧边上于同一侧设置有感应器21,警报器5设置于浸胶池1外壁上,警报器5、气源33和感应器21分别与控制面板4相连接。

上述一种浸胶位控制系统,使用过程如下:浮子管径11与浸胶池1相连通,因而浮子管径11中的液面高度与浸胶池1中的液面高度相同,浸胶池1中的胶液液位高度发生变化,浮子管径11中的液位高度随之发生变化,浮子12的上浮体121始终位于液面位置处,上浮体121与识别端122之间的距离与规定的浸胶深度相同,识别端122的位置随着液面的变化发生变化,与之相对的浸胶位控制板2上的感应器21感应不到浮子12上识别端122的存在,即将感应结果传递给控制面板4,控制面板4随即同时向警报器5和气源33发出指令,警报器5发出警报,提示浸胶线操作工液位存在问题,停止浸胶,气源33收到指令即控制气缸32伸缩,进而使浸胶位控制板2在气缸32的伸缩作用下上下位移,在位移的过程中当感应器21感应到识别端122的存在后,再次向控制面板4发送感应结果,控制面板4收到结果后随即向气源33和警报器5发出指令,气源33停止运作,气缸32升降终止,警报器5停止发出警报,此时浸胶位控制板2侧边的感应器21刚好与浮子12的识别端122位于同一高度,液面到浸胶位控制板2的距离也刚好等于规定的浸胶深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