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光机电技术的工业智能制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81475发布日期:2019-05-28 21:01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光机电技术的工业智能制造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光机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光机电技术的工业智能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为光机电一体化技术是由机械技术与激光-微电子等技术揉合融汇在一起的新兴技术,光机电一体化是一个总的技术指导思想,它不仅体现在一些机电一体化的单机产品之中,而且贯穿于工程系统设计之中,从简单的单台光机电一体化产品,到现代工业中的柔性加工系统;从简单的单参数显示,到复杂的多参数、多级控制;从机械零部件连续自动热处理生产线,到各种现代高速重型机械自动化生产线等,光机电一体化技术都有不同层次、覆盖面很广的应用领域。

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回收再利用观念日益深入人们的观念当中,传统的破碎薄膜塑化机存在用于粉碎薄膜塑料塑化时,粉碎不均匀生产效率较低,制成的再生塑料强度和韧性较差的不足,因此,设计一种光机电控制的粉碎均匀、供料稳定,且制成的再生塑料颗粒强度和韧性较好工业装置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机电控制的粉碎均匀、供料稳定,且制成的再生塑料颗粒韧性更好的工业智能制造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光机电技术的工业智能制造装置,包括切割台、粉碎罐和软化罐,还包括揉捻装置;所述的切割台左侧面固定安装有主控制箱,所述的主控制箱左侧面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的主控制箱内部设置有智能加工制造系统,所述的控制面板与智能加工制造系统电性连接,所述的切割台中部表面固定安装有激光切割机,所述的切割台上端固定连接有传送带,所述的传送带另一端通过进料口与粉碎罐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粉碎罐下端通过送料风管与软化罐上端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的软化罐上端固定连接有投送带,所述的投送带另一端与揉捻装置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的揉捻装置侧面设置有出料口,所述的传送带和投送带下底面均设置有电轴滚筒,所述的激光切割机、传送带、揉捻装置、反应罐和投送带均与所述的智能加工制造系统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粉碎罐上端内部设置有转动杆,所述的转动杆表面设置有菱形刀片,所述的转动杆左端与感应转动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的感应转动电机固定安装在粉碎罐上端左侧面,所述的粉碎罐中部设置有漏斗a,所述的漏斗a下端与粉碎装置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粉碎装置底端固定连接有漏斗b,所述的漏斗b下端固定连接有送料风管,所述的送料风管另一端与软化罐上端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的粉碎装置下端固定连接有传动装置,所述的传动装置与感应旋转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的感应旋转电机固定安装在粉碎罐下端右侧,所述的感应转动电机、粉碎装置和感应旋转电机均与所述的智能加工制造系统电性连接;通过感应转动电机和感应旋转电机的智能控制,对进入粉碎罐内的物料进行切割粉碎,为后续加工制造提供便利。

优选地,所述的粉碎装置包括锥形罩和锥形转体,所述的锥形罩内部转动连接有锥形转体,所述的锥形转体表面均匀设置有锥形齿,所述的锥形罩表面均匀设置有锥形孔,所述的锥形齿与锥形孔相匹配;通过设置粉碎装置可以对切割成块的塑料物进行更加细化的破碎。

优选地,所述的传动装置包括偏心轮和转动轮,所述的偏心轮和转动轮底面均设置有连接块,所述的偏心轮底面通过连接块与传动杆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的传动杆另一端与感应旋转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的转动轮底面通过连接块与连接轴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的连接轴另一端贯穿锥形罩与锥形转体底面中部固定连接;通过传动装置带动粉碎装置旋转,对破碎的废旧塑料进行粉碎,得到规则的塑料块,便于后续的加工。

优选地,所述的揉捻装置包括揉捻罐、主动滚轴和从动滚轴,所述的主动滚轴和从动滚轴内部均活动套接有转动杆,所述的从动滚轴均匀分布于主动滚轴外表面,所述的从动滚轴和主动滚轴表面均设置有圆形突起,所述的主动滚轴和从动滚轴均固定安装于揉捻罐内部,所述的从动滚轴与主动滚轴外表面接触间隙处设置有塑料颗粒,所述的揉捻罐侧面固定安装有感应动力电机,所述的感应动力电机输出端通过转动轴与主动滚轴固定连接,所述的主动滚轴内部的转动轴靠近感应动力电机一端设置有主动轮,所述的从动滚轴内部的转动轴靠近感应动力电机一端设置有从动轮,所述的主动轮与从动轮啮合连接,所述的感应动力电机与智能加工制造系统电性连接;通过揉捻装置对塑料颗粒进行反复的揉捻拉扯,有效增强塑料颗粒的韧性和强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光机电技术的工业智能制造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基于光机电技术的工业智能制造装置,在使用前接通控制面板电源,并启动安装在切割台表面的激光切割机,通过控制面板设定激光切割机的切割频率,从而控制废旧塑料切割的块体大小,切割完成的塑料块通过传动带由进料口进入到粉碎罐体内部,在粉碎罐的内部上端固定安装有多组转动杆,其中转动杆表面设置有菱形刀片,通过控制面板打开感应转动电机开关,带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在转动过程中表面设置有菱形刀片对塑料块进行撕扯破碎,而后,经过破碎的塑料块通过漏斗a进入到粉碎装置内部进行细化的粉碎,再通过送料风管进入到软化罐内部,启动加热器对罐体进行升温加热,经过加热软化的塑料形成大小不均的颗粒状,再由投送带将软化球状塑料颗粒送入到揉捻装置内部,经过反复揉捻得到韧性和强度更强的塑化材料,通过控制面板打开揉捻装置内部的电磁阀门将高强度的塑化材料由出料口排出;本装置经过一体化的整体设计通过控制面板进行各项操作指令,对废旧的塑料进行再次回收加工,使其成为性能更加优良的可再利用材料,既有效保护了环境和资源,同时,提高了企业效率变废为宝,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该基于光机电技术的工业智能制造装置,经过转动杆破碎的废旧塑料通过漏斗a进入到粉碎装置内部,其中粉碎装置包括锥形罩和锥形转体,通过控制面板启动感应旋转电机带动传动杆转动,并带动偏心轮旋转,同时,偏心轮带动与之啮合连接的转动轮转动,进而转动轮通过连接轴带动锥形转体转动,在锥形转体转动过程中表面设置的锥形齿与锥形罩表面的锥形孔相交错,充入到锥形罩与锥形转体之间的废旧塑料块得到进一步的磨损破碎,形成大小相似的塑料块通过送料风管进入到软化罐内部进行加热软化,形成大小相似的软化球体;本装置可以将大小各异的塑料块进行粉碎,形成更加细小规则的块体,并经过后续的软化,得到相似的塑化球形体,便于后续的加工操作,提高整体生产效率。

(3)该基于光机电技术的工业智能制造装置,经过软化罐加热软化的塑料物板由投送带输入到揉捻装置,其中揉捻装置包括揉捻罐,在揉捻罐中部通过转动轴活动套接有主动滚轴,在主动滚轴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从动滚轴,通过控制面板控制主动滚轴转动,从而主动轮带动从动轮转动,最终所有的从动滚轴均保持与主动滚轴相贴合转动,并且,在主动滚轴与从动滚轴外表面均设置有圆形突起,进入到罐体的软化塑料颗粒在主动滚轴和从动滚轴之间不断的揉捻拉扯,经过反复的揉捻过后塑料颗粒韧性与强度有了更大的提升,而后打开电磁阀门通过出料口将加工完好的塑料颗粒排出。

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发明通过设置激光切割机、粉碎装置和传动装置将废旧的塑料薄膜进行切割成块,再结合软化罐和揉捻装置对破碎的塑料块进行软化,形成圆形球体再由揉捻装置进行揉捻,得到韧性和强度更高的塑料颗粒材料,通过光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进行操控,可以最大化提升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光机电技术的工业智能制造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光机电技术的工业智能制造装置的粉碎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光机电技术的工业智能制造装置的传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光机电技术的工业智能制造装置揉捻装置正面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光机电技术的工业智能制造装置揉捻装置侧面剖视图。

图中:1、切割台;2、粉碎装置;3、漏斗a;4、转动杆;5、感应转动电机;6、粉碎罐;7、传送带;8、进料口;9、菱形刀片;10、揉捻装置;11、出料口;12、投送带;13、软化罐;14、感应旋转电机;15、传动装置;16、送料风管;17、漏斗b;18、激光切割机;19、控制面板;20、锥形罩;21、锥形孔;22、锥形转体;23、锥形齿;24、偏心轮、25、传动杆;26、连接块;27、连接轴;28、转动轮;29、揉捻罐;30、从动滚轴;31、转动轴;32、主动滚轴;33、塑料颗粒;34、感应动力电机;35、主动轮;36、从动轮;37、圆形突起;38、主控制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参照图1-3,一种基于光机电技术的工业智能制造装置,包括切割台1、粉碎罐6和软化罐13,还包括揉捻装置10;切割台1左侧面固定安装有主控制箱38,主控制箱38左侧面设置有控制面板19,主控制箱38内部设置有智能加工制造系统,控制面板19与智能加工制造系统电性连接,切割台1中部表面固定安装有激光切割机18,切割台1上端固定连接有传送带7,传送带7另一端通过进料口8与粉碎罐6上端固定连接,粉碎罐6下端通过送料风管16与软化罐13上端侧面固定连接,软化罐13上端固定连接有投送带12,投送带12另一端与揉捻装置10下端固定连接,揉捻装置10侧面设置有出料口11,传送带7和投送带12下底面均设置有电轴滚筒,激光切割机18、传送带7、揉捻装置10、反应罐13和投送带12均与智能加工制造系统电性连接。

粉碎罐6上端内部设置有转动杆4,转动杆4表面设置有菱形刀片9,转动杆4左端与感应转动电机5输出端固定连接,感应转动电机5固定安装在粉碎罐6上端左侧面,粉碎罐6中部设置有漏斗a3,漏斗a3下端与粉碎装置2上端固定连接,粉碎装置2底端固定连接有漏斗b17,漏斗b17下端固定连接有送料风管16,送料风管16另一端与软化罐13上端侧面固定连接,粉碎装置2下端固定连接有传动装置15,传动装置15与感应旋转电机14输出端固定连接,感应旋转电机14固定安装在粉碎罐6下端右侧,感应转动电机5、粉碎装置2和感应旋转电机14均与智能加工制造系统电性连接。

该基于光机电技术的工业智能制造装置,在使用前启动安装在切割台1表面的激光切割机18,通过控制面板19设定激光切割机18的切割频率,从而控制废旧塑料切割的块体大小,切割完成的塑料块通过传动带7由进料口8进入到粉碎罐体6内部,在粉碎罐6的内部上端固定安装有多组转动杆4,其中转动杆4表面设置有菱形刀片9,通过控制面板19打开感应转动电机5开关,带动转动杆4转动,转动杆4在转动过程中表面设置有菱形刀片9对塑料块进行撕扯破碎,而后,经过破碎的塑料块通过漏斗a3进入到粉碎装置2内部进行细化的粉碎,再通过送料风管16进入到软化罐13内部,启动加热器对罐体进行升温加热,经过加热软化的塑料形成大小不均的颗粒状,再由投送带12将软化球状塑料颗粒送入到揉捻装置10内部,经过反复揉捻得到韧性和强度更强的塑化材料,通过控制面板19打开揉捻装置10内部的电磁阀门将高强度的塑化材料由出料口排出;本装置经过一体化的整体设计通过控制面板19进行各项操作指令,对废旧的塑料进行再次回收加工,使其成为性能更加优良的可再利用材料,既有效保护了环境和资源,同时,提高了企业效率变废为宝,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实施例2:参照图4-5,结合实施例1的基础,粉碎装置2包括锥形罩20和锥形转体22,锥形罩20内部转动连接有锥形转体22,锥形转体22表面均匀设置有锥形齿23,锥形罩29表面均匀设置有锥形孔21,锥形齿23与锥形孔21相匹配。

传动装置15包括偏心轮24和转动轮28,偏心轮24和转动轮28底面均设置有连接块26,偏心轮24底面通过连接块26与传动杆25一端固定连接,传动杆25另一端与感应旋转电机14输出端固定连接,转动轮28底面通过连接块26与连接轴27一端固定连接,连接轴27另一端贯穿锥形罩20与锥形转体22底面中部固定连接。

经过转动杆4破碎的废旧塑料通过漏斗a3进入到粉碎装置2内部,其中粉碎装置2包括锥形罩20和锥形转体22,通过控制面板19启动感应旋转电机14带动传动杆25转动,并带动偏心轮24旋转,同时,偏心轮24带动与之啮合连接的转动轮28转动,进而转动轮28通过连接轴27带动锥形转体22转动,在锥形转体22转动过程中表面设置的锥形齿23与锥形罩20表面的锥形孔21相交错,充入到锥形罩20与锥形转体22之间的废旧塑料块得到进一步的磨损破碎,形成大小相似的塑料块通过送料风管16进入到软化罐13内部进行加热软化,形成大小相似的软化球体;本装置可以将大小各异的塑料块进行粉碎,形成更加细小规则的块体,并经过后续的软化,得到相似的塑化球形体,便于后续的加工操作,提高整体生产效率。

实时例3:结合实施例2的基础,揉捻装置10包括揉捻罐29、主动滚轴32和从动滚轴30,主动滚轴32和从动滚轴30内部均活动套接有转动杆31,从动滚轴30均匀分布于主动滚轴32外表面,从动滚轴30和主动滚轴32表面均设置有圆形突起37,主动滚轴32和从动滚轴30均固定安装于揉捻罐29内部,从动滚轴30与主动滚轴32外表面接触间隙处设置有塑料颗粒33,揉捻罐29侧面固定安装有感应动力电机34,感应动力电机34输出端通过转动轴31与主动滚轴32固定连接,主动滚轴32内部的转动轴31靠近感应动力电机34一端设置有主动轮35,从动滚轴30内部的转动轴31靠近感应动力电机34一端设置有从动轮36,主动轮35与从动轮36啮合连接,感应动力电机34与智能加工制造系统电性连接。

由软化罐13加热软化的塑料物经过投送带12输入到揉捻装置10内,其中揉捻装置10包括揉捻罐29,在揉捻罐29中部通过转动轴31活动套接有主动滚轴32,在主动滚轴32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从动滚轴30,通过控制面板19控制主动滚轴32转动,从而主动轮35带动从动轮36转动,最终所有的从动滚轴30均保持与主动滚轴32相贴合转动,并且,在主动滚轴32与从动滚轴30外表面均设置有圆形突起37,进入到罐体的软化塑料颗粒33在主动滚轴32和从动滚轴30之间不断的揉捻拉扯,经过反复的揉捻过后塑料颗粒33韧性与强度有了更大的提升,而后打开电磁阀门通过出料口11将加工完好的塑料颗粒33排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