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连续保压机。
背景技术:
目前普遍的冰箱、橱柜等保温板主要采用发泡剂,将发泡剂放入相应的产品内,在给定的温度与压力条件下,静置大约10分钟,即可完成发泡形成保温层。
目前的生产工艺,工人将发泡剂放置入产品内,然后采用堆叠方式,将多个产品进行堆叠静置,由于工人逐件产品填充发泡剂并堆叠在一起保压,因此导致位于最底层的产品达到保压时间,最顶层的产品还未到达保压时间,导致工人需要等待最顶层到达发泡时间才能将进行下一步程序,导致工作效率低,生产量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堆叠、产品由进料处运输至出料处恰好完成保压的一种连续保压机。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连续保压机,包括机架,机架开有保压通道,所述保压通道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将模板顶升至保压通道内腔的顶升装置,顶升装置设在保压通道入口,保压通道内腔设置有至少一组用于承托模板的承托装置,保压通道的上方为保压通道出口,保压通道上方设有至少一组用于将顶部的模板与其他模板分隔的分隔装置和用于将模板移动至出料工序的第一运输装置。所述填充好发泡剂的产品坐于模板上,顶升装置将模板抬进保压通道内,保压通道内腔的承托组件往上承托模板,采用上述方式如此往复循环将模板堆叠在保压通道内,当携带产品的模板由保压通道入口经保压通道移动到保压通道出口时,模板上的产品恰好达到保压时间,而且分隔装置将顶部的模板与其他模板分隔,以便顶部携带产品的模板陆续经保压通道排出,工人可以连续将产品和模板进行分离,实现连续保压机对产品连续保压,无需等待,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机架还开有出料通道,所述出料通道上端为出料通道入口,出料通道下端为出料通道出口,所述出料通道内置有升降装置,所述出料通道出口处设置有用于将产品与模板分隔的分离装置和用于将模板运输至保压通道入口重复利用的第二运输装置,所述出料通道出口下方还设置有用于产品输出的出料装置。所述机架开有出料通道,出料通道内置有升降装置,出料通道出口处还设有分料装置以及第二运输装置,当携带产品的模板移动至出料通道入口时,升降装置带动模板沿出料通道运输至出料通道出口处,然后第二运输装置带动模板往保压通道移动,在运输过程分离装置将产品与模板分离,产品掉出至出料装置,模板跟随第一运输装置移动至保压通道下方,循环利用,实现产品自动回收,模板循环利用的目的,提高连续保压机的实用性。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每组承托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承托组件,所述承托组件包括座体和承托板,所述座体固定在机架上,座体开有安装腔,所述承托板包括承托部和限位部,承托板铰接在安装腔上,承托部伸入保压通道内,承托部的端部设有第一斜面,所述限位部位于安装腔内,限位部限制承托板的旋转角度。所述承托部的端部设有第一斜面,当顶升装置带动模板往上升时,模板碰撞第一斜面时,模板带动承托板往上翻转,以便模板顺利沿保压通道上升,当模板高于承托板时,承托板在重力作用下翻转,直至限位部抵靠在安装腔内限制承托板旋转角度,此时模板坐于承托板的承托部上,承托板往上承托模板于保压通道内,以使携带产品的模板堆叠在保压通道内进行保压。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分隔装置包括底座和隔板,所述底座固定在机架顶部侧壁上,所述隔板后端铰接在底座上,隔板前端设置有第二斜面并伸入保压通道出口,隔板以铰接处为旋转中心旋转。所述顶升装置带动模板上升时,位于最顶部的模板推动隔板上翻,当顶升装置带动模板下降时,隔板在重力作用下下翻,此时最顶部的模板坐于隔板上,隔板往上承托最顶部的模板,以使最顶部的模板与其余模板分隔,从而使最顶部的达到保压时间的模板不受顶升装置控制,便于第一运输装置带动最顶部的模板移动,实现连续保压的目的,而且隔板设置有第二斜面,便于模板推动隔板上翻。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第一运输装置包括第一导轨、第一滑座、第一皮带轮传送组件和第一抬起组件,所述第一导轨设置在保压通道上方并延伸至出料通道入口,所述第一滑座坐于第一导轨上,第一皮带轮传送组件和第一滑座连接,第一皮带轮传送组件带动第一滑座沿第一导轨滑行,所述第一抬起组件包括第一滑板和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设置在第一滑座上,第一气缸和第一滑板连接,第一气缸带动第一滑板朝保压通道方向伸缩。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托臂、竖向滑轨和丝杆传动组件,所述竖向滑轨设置在出料通道内,托臂坐于竖向滑轨上,丝杆传动组件和托臂连接,丝杆传动组件带动托臂沿竖向导轨滑行。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第二运输装置包括第二导轨、第二滑座、第二皮带轮传送组件和第二抬起组件,所述第二导轨设置在保压通道下方并延伸至出料通道出口,所述第二滑座坐于第二导轨上,第二皮带轮传送组件和第二滑座连接,第二皮带轮传送组件带动第二滑座沿第二导轨滑行,所述第二抬起组件包括第二滑板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设置在第二滑座上,第二气缸和第二滑板连接,第二气缸带动第二滑板朝保压通道方向伸缩。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顶升装置包括液压气缸和顶升板,所述液压气缸设置在机架上,顶升板位于保压通道入口的下方,顶升板和液压气缸连接,液压气缸带动顶升板上下升降;所述产品输出装置包括传输带和传输带电机,所述传输带设置在传送带一侧,传输带带动传送带转动;所述分离装置为挡板,所述挡板设置在机架上,并位于保压通道和出料通道之间的第二运输装置上方。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模板上还设置有左挡条和右挡条,所述左挡条设置在模板表面左侧,右挡条设置在模板表面右侧,左挡条和右挡条围成产品放置区域。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模板包括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所述第一模板四周间隔开有第一缺口,第二模板四周前后间隔开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一模板的第一缺口和第二模板第二缺口相互错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所述填充好发泡剂的产品坐于模板上,顶升装置将模板抬进保压通道内,保压通道内腔的承托组件往上承托模板,采用上述方式如此往复循环将模板堆叠在保压通道内,当携带产品的模板由保压通道入口经保压通道移动到保压通道出口时,模板上的产品恰好达到保压时间,当携带产品的模板陆续经保压通道排出,工人可以连续将产品和模板进行分离,实现连续保压机对产品连续保压,无需等待,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本发明,所述机架开有出料通道,出料通道内置有升降装置,出料通道出口处还设有分料装置以及第二运输装置,当携带产品的模板移动至出料通道入口时,升降装置带动模板沿出料通道运输至出料通道出口处,然后第二运输装置带动模板往保压通道移动,在运输过程分离装置将产品与模板分离,产品掉出至出料装置,模板跟随第一运输装置移动至保压通道下方,循环利用,实现产品自动回收,模板循环利用的目的,提高连续保压机的实用性。
本发明,所述承托部的端部设有第一斜面,当顶升装置带动模板往上升时,模板碰撞第一斜面时,模板带动承托板往上翻转,以便模板顺利沿保压通道上升,当模板高于承托板时,承托板在重力作用下翻转,直至限位部抵靠在安装腔内限制承托板旋转角度,此时模板坐于承托板的承托部上,承托板往上承托模板于保压通道内,以使携带产品的模板堆叠在保压通道内进行保压。
本发明,所述顶升装置带动模板上升时,位于最顶部的模板推动隔板上翻,当顶升装置带动模板下降时,隔板在重力作用下下翻,此时最顶部的模板坐于隔板上,隔板往上承托最顶部的模板,以使最顶部的模板与其余模板分隔,从而使最顶部的达到保压时间的模板不受顶升装置控制,便于第一运输装置带动最顶部的模板移动,实现连续保压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连续保压机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连续保压机的示意图(除底座)。
图3为本发明连续保压机的另一角度示意图(除底座)。
图4为本发明的连续保压机的机架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连续保压机的顶升装置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连续保压机的第一运输装置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连续保压机的升降装置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连续保压机的分离装置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连续保压机的第二运输装置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连续保压机的承托组件与保压组件夹紧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连续保压机的承托组件的示意图(承托板下翻)。
图12为本发明连续保压机的承托组件的示意图(承托板上翻)。
图13为本发明连续保压机的承托板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连续保压机的模板实施例1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连续保压机的模板实施例2示意图(带产品的第一模板和带产品的第二模板堆叠示意图)。
图16为图1的a部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结合图1到图14所示,一种连续保压机,包括机架1、顶升装置2、两组承托装置、第一运输装置4、升降装置5、分离装置6、第二运输装置7、出料装置8、模板9和分隔装置10。
所述机架1开有保压通道11和出料通道12,所述保压通道11为上下贯通的保压通道11,保压通道11下方为保压通道入口111,保压通道11上方为保压通道出口112,所述出料通道12为上下贯通的出料通道12,出料通道12上方为出料通道入口121,出料通道12下方位出料通道出口122。
所述顶升装置2包括液压气缸21和顶升板22,所述液压气缸21设置在机架1上,顶升板22位于保压通道入口111的下方,顶升板22和液压气缸21连接,液压气缸21带动顶升板22上下升降,而且靠近保压通道入口111的机架1上还设置有便于坐放产品100的承台13。
所述两组承托装置可以交替使用,而且每组承托装置包括两个承托组件3,每个承托组件3包括座体31和承托板32,所述座体31固定在机架1上,座体31开有安装腔311,所述承托板32铰接在安装腔311上,承托板32包括承托部321和限位部322,所述承托部321伸入保压通道11内,且承托部321的端部设有第一斜面3211,所述限位部322位于安装腔311内,限位部322限制承托板32逆时针旋转,且旋转范围在0-90度内。
结合图16,所述分隔装置10包括底座101和隔板102,所述底座101固定在机架1顶部侧壁上,所述隔板102后端铰接在底座101上,隔板102前端设置有第二斜面103并伸入保压通道出口112,隔板102以铰接处为旋转中心旋转。所述顶升装置2带动模板9上升时,位于最顶部的模板9推动隔板102上翻,当顶升装置带动模板9下降时,隔板102在重力作用下下翻,此时最顶部的模板9坐于隔板102上,隔板102往上承托最顶部的模板9,以使最顶部的模板9与其余模板9分隔,从而使最顶部的达到保压时间的模板9不受顶升装置控制,便于第一运输装置4带动最顶部的模板9移动,实现连续保压的目的,而且隔板102设置有第二斜面103,便于模板9推动隔板102上翻。
所述第一运输装置4包括第一架体41、第一导轨42、第一滑座43、第一皮带轮传送组件44和第一抬起组件45,所述第一架体41设置在机架1上并位于保压通道11和出料通道12上方。
所述第一皮带轮传送组件44包括第一传动轮441、第二传动轮442、第一皮带443和第一驱动电机444,所述第一导轨42分别设置在第一架体41前、后两侧壁上,第一导轨42途径保压通道出口112和出料通道入口121,第一传动轮441设置在第一导轨42前端,第二传动轮442设置在第一导轨42后端,第一皮带443套置在第一传动轮441和第二传动轮442上,第一驱动电机444和第二传动轮442连接,第一驱动电机444带动第一传动轮441旋转,第二传动轮442通过第一皮带443跟随第一传动轮441旋转,所述第一滑座43坐于第一导轨42上,第一滑座43和第一皮带443连接,第一皮带443滑行带动第一滑座43沿第一导轨42滑行。
所述第一抬起组件45包括第一滑板451和第一气缸452,所述第一气缸452设置在第一滑座43上,第一气缸452和第一滑板451连接,第一气缸452带动第一滑板451朝保压通道11方向或出料通道12方向伸缩。
所述升降装置5包括托臂51、竖向滑轨52和丝杆传动组件53,所述竖向滑轨52设置在出料通道12内,所述托臂51为“l”型托臂,托臂51坐于竖向滑轨52上,所述丝杆传动组件53包括丝杆531、螺母532和第二驱动电机533,所述丝杆531设置在竖向滑轨52上,螺母532套置在丝杆531上并连接托臂51,所述第二驱动电机533设置在竖向滑轨52上,第二驱动电机533带动螺母532沿丝杆531上下滑行,托臂51跟随螺母532移动沿竖向滑轨52上下滑行。
所述第二运输装置7包括第二架体71、第二导轨72、第二滑座75、第二皮带轮传动组件73和第二抬起组件74,所述第二架体71设置在机架1上并位于保压通道11和出料通道12下方。
所述第二皮带轮传动组件73包括第三传动轮731、第四传动轮732、第二皮带733和第三驱动电机734,所述第二导轨72设置在第二架体71上,第二导轨72途径保压通道入口111和出料通道出口122,第三传动轮731设置在第二导轨72前端,第四传动轮732设置在第二导轨72后端,第二皮带733套置在第三传动轮731和第四传动轮732上,第三驱动电机734和第三传动轮731连接,第三驱动电机734带动第三传动轮731旋转,第四传动轮732和第二皮带733跟随第三传动轮731旋转,所述第二滑座75坐于第二导轨72上,第二滑座75和第二皮带733连接,第二皮带733滑行带动第二滑座75沿第二导轨72滑行。
所述第二抬起组件74包括第二滑板741和第二气缸742,所述第二气缸742设置在第二滑座75上,第二气缸742和第二滑板741连接,第二气缸742带动第二滑板741朝保压通道11方向或出料通道12方向伸缩。
所述分离装置6为挡板61,所述挡板61设置在机架1上,并位于保压通道11和出料通道12之间的第二运输装置7上方。
所述出料装置8包括传送带81和传输带82,所述传输带82设置在传送带81一侧,传输带82带动传送带81转动。
所述模板9设置有左挡条93和右挡条94,所述左挡条93设置在模板9表面左侧,右挡条94设置在模板9表面右侧,左挡条93和右挡条94围成产品放置区域95,所述填充了发泡剂的产品100坐于模板9上形成保压组件200。
实施例2,结合图15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实施例2的模板9包括第一模板91和第二模板92,所述第一模板91四周间隔开有第一缺口911,第二模板92四周间隔开有第二缺口921,所述第一模板91的第一缺口911和第一缺口911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模板92第二缺口921和第二缺口921之间的距离,从而使第一缺口911和第二缺口921相互错位,第一模板91和第二模板92依次循环堆叠。
所述第一模板91和第二模板92依次堆叠,第一缺口911和第二缺口921形成便于承托组件3的承托板32插入的让位口,所述承托板插入第一缺口911或第二缺口921内,往上承托模板9。
工作原理:
步骤一:工人将模板9暂放在承台13上,往模板9的产品放置区域95内摆放填充了发泡剂的产品100形成保压组件200,所述液压气缸21带动顶升板22上升顶起保压组件200,以使保压组件200沿保压通道入口111进入保压通道11内。
步骤二:保压组件200在上升过程,模板9触碰承托板32端部的第一斜面3211,模板9推动承托板32往上翻转,以使保压组件200顺利进入保压通道11内,当保压组件200高于承托板32时,承托板32在重力作用下往下翻转,同时液压气缸21带动顶升板22下降,保压组件200坐于承托板32上,承托板32往上承托保压组件200。
步骤三:步骤一和步骤二循环将保压组件200不断堆积在保压通道11内,当保压组件200露出保压通道11的保压通道出口112时,恰好该保压组件200达到保压时间,此时位于最顶部的保压组件200推动隔板102上翻,当顶升装置2带动保压组件200下降时,隔板102在重力作用下下翻,此时最顶部的模保压组件200坐于隔板102上,隔板102往上承托最顶部的保压组件200,以使最顶部的保压组件200与其余保压组件200分隔,从而使最顶部的达到保压时间的保压组件200不受顶升装置控制。接着,第一气缸452带动第一滑块朝保压通道出口112伸出承托保压组件200,然后第一驱动电机444带动第一滑座43沿第一导轨42滑行至出料通道入口121处,当保压组件200到达出料通道入口121处,第一驱动电机444带动第一滑块收缩,保压组件200掉落至升降装置5的托臂51上。
步骤四:所述第二驱动电机533带动托臂51沿竖向滑轨52滑行,以使托臂51由出料通道入口121滑行至出料通道出口122处,当托臂51滑行至出料通道出口122处,第二气缸742带动第二滑板741沿出料通道12伸出承托保压组件200,然后第三驱动电机734带动第二滑座75沿第二导轨72滑行至保压通道入口111处,在滑行过程保压组件200碰撞挡板61,导致产品100掉落至出料通道出口122下方的出料装置8上,模板9在第一滑座43携带下滑行保压通道11下方。
步骤五:所述产品100掉落至出料装置8的传送带81上,传输带82带动传送带81旋转输出产品100,以便工人整理,所述模板9滑行至保压通道11下方并位于顶升装置2的顶升板22上,以便下一次使用,从而实现产品100自动收集,模板9循环使用,提高连续保压机的自动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