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覆膜PVC板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29315发布日期:2020-01-07 10:14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覆膜PVC板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pvc板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覆膜pvc板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生产pvc板一般会把原料在挤出机中混炼发泡,然后挤出到成型模具中成型,成型后的板材会在定型机中进行冷却定型,再经过定宽定长裁切后得到产品,如果需要生产上表面覆膜的pvc板时,还会在冷却定型后进行覆膜。

一般地进行覆膜时会把薄膜和pvc板共同送入一根上热压辊和一根下热压辊之间,通过加热加压把薄膜覆在pvc板上表面,由于上热压辊和下热压辊通常由一个油温机供油进行加热,所以两者之间的温度是一样的,单面覆膜后的板材在冷却后往往会变形(这是由于薄膜的热膨胀系数较大,冷却后收缩率较大使板材上翘),而事实上,单面覆膜时,不覆膜一面的温度稍低时,单面覆膜的板材不会变形(这是由于一面温度较低时覆膜后板材会朝低温一侧弯曲,待冷却后薄膜收缩会把板材拉平)。

为此可采用两台油温机分别对上热压辊和下热压辊供油,但会增加能耗,且提高生产设备的购置成本。

可见,现有技术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覆膜pvc板生产装置,能够通过一台油温机同时向上热压辊和下热压辊输送不同温度的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覆膜pvc板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挤出机、成型模具、定型装置、承托辊道架、覆膜装置、切边装置、切断装置、堆叠台,以及油温机;所述覆膜装置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热压辊组,多个设在热压辊组后方的牵引辊组,以及薄膜放卷机构;热压辊组包括上热压辊和下热压辊,所述油温机用于同时向上热压辊和下热压辊输送热油,油温机具有冷凝器,该冷凝器用于对输往下热压辊的油进行降温。

所述的覆膜pvc板生产装置中,所述油温机还包括油温机主体,油温机主体的出油口处设置有第一三通管,油温机主体回油口处设置有第二三通管,所述冷凝器与第一三通管之间连接有第一送油管,所述上热压辊与第一三通管之间连接有第二送油管,所述下热压辊与冷凝器之间连接有第三送油管,第二三通管与上热压辊之间连接有第一回油管,第二三通管与下热压辊之间连接有第二回油管。

所述的覆膜pvc板生产装置中,所述油温机主体出油口与第一三通管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一开关阀,油温机主体回油口与第二三通管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二开关阀。

所述的覆膜pvc板生产装置中,所述第二三通管与第二开关阀之间设置有一个过滤器。

所述的覆膜pvc板生产装置中,所述第二三通管的两个入口处各设置有一个温度传感器,油温机主体上设置有用于显示温度传感器测量结果的显示器。

所述的覆膜pvc板生产装置中,所述第二三通管的两个入口处各设置有一个流量调节阀。

所述的覆膜pvc板生产装置中,所述第一送油管、第二送油管、第三送油管、第一回油管和第二回油管均包括柔性的管体,设置在管体两端的接头,以及套设在管体上的螺旋弹簧丝;所述螺旋弹簧丝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接头固连,且螺旋弹簧丝的内径大于管体的外径。

所述的覆膜pvc板生产装置中,所述管体包括从里到外依次设置的内管、隔热层和不锈钢编织层。

所述的覆膜pvc板生产装置中,所述冷凝器为水冷式冷凝器,其冷却水出入口与外部供水系统连接。

所述的覆膜pvc板生产装置中,所述冷凝器的冷却水入口处设置有一个流量调节阀。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覆膜pvc板生产装置,覆膜时,由一台油温机同时向,上热压辊和下热压辊输送热油,其中输往下热压辊的油会先经过冷凝器降温,从而使下热压辊的温度比上热压辊低,有利于改善单面覆膜pvc板的变形情况,且不需采用两台油温机分别对上热压辊和下热压辊供油,因此能耗和生产设备的购置成本变化不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覆膜pvc板生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覆膜pvc板生产装置中,覆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覆膜pvc板生产装置中,油温机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覆膜pvc板生产装置中,油温机与热压辊组的连接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覆膜pvc板生产装置中,第一送油管、第二送油管、第三送油管、第一回油管和第二回油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覆膜pvc板生产装置,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文中,后是指pvc板运送的方向,即图1中的左侧,前与后反向。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覆膜pvc板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挤出机a、成型模具b、定型装置c、承托辊道架d、覆膜装置e、切边装置f、切断装置g、堆叠台h,以及油温机i;所述覆膜装置e包括机架1,设置在机架上的热压辊组2,多个设在热压辊组后方的牵引辊组3,以及薄膜放卷机构4;热压辊组包括上热压辊2.1和下热压辊2.2,所述油温机i用于同时向上热压辊和下热压辊输送热油,油温机具有冷凝器5,该冷凝器用于对输往下热压辊的油进行降温。

工作时,原材料在挤出机中混炼发泡后挤出到成型模具中成型,然后进入定型装置冷却定型,接着在承托辊道架上进一步冷却,再进入覆膜装置中覆膜,之后依次在切边装置和切断装置中进行定宽和定长裁切,最后在堆叠台中堆叠,其中pvc板是在牵引辊组的牵引力下移动的。在覆膜过程中,由一台油温机同时向,上热压辊和下热压辊输送热油,其中输往下热压辊的油会先经过冷凝器降温,从而使下热压辊的温度比上热压辊低,有利于改善单面覆膜pvc板的变形情况,且不需采用两台油温机分别对上热压辊和下热压辊供油,因此能耗和生产设备的购置成本变化不大。

本实施例中,所述薄膜放卷机构4包括放卷辊4.1和导向辊4.2,薄膜卷套设在放卷辊4.1上,放卷辊的两端设置在轴承座上,轴承座固定在机架1顶部。

进一步的,见图3、4,所述油温机i还包括油温机主体6,油温机主体的出油口处设置有第一三通管7,油温机主体回油口处设置有第二三通管8,所述冷凝器5与第一三通管7之间连接有第一送油管9,所述上热压辊2.1与第一三通管7之间连接有第二送油管10,所述下热压辊2.2与冷凝器5之间连接有第三送油管11,第二三通管8与上热压辊2.1之间连接有第一回油管12,第二三通管8与下热压辊2.2之间连接有第二回油管13。

其中,油温机主体6为现有技术中的油温机,主要包括壳体、油箱、加热器、油泵泵和散热系统等,可以是市场上任意一种油温机。上热压辊2.1和下热压辊2.2与对应的油管通过旋转接头连接。

该油温机工作时,热油从出油口输出后一部分通过第二送油管直接送往上热压辊,另一部分先通过冷凝器降温再送往下热压辊,从上热压辊和下热压辊回流的油从回油口处汇集返回油温机主体内。

进一步的,所述油温机主体6出油口与第一三通管7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一开关阀14,油温机主体6回油口与第二三通管8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二开关阀15。当进行油温机主体的维护时,可关闭第一开关阀和第二开关阀,避免管路中的油泄漏。

由于热压辊、油温机主体的油箱和管道内部在使用较长时间后可能会产生杂质(如铁锈),可在所述第二三通管8与第二开关阀15之间设置一个过滤器16。通过过滤器可滤除油中的杂质,避免杂质越来越多最后沉积在管道中堵塞管道。过滤器为现有技术,可从市场上直接购买得到,如苏州华凯过滤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sty系列y型过滤器。当然,也可在第二三通管8的两个入口处各自设置一个过滤器,以分别对两路回油进行过滤,但与上述设置一个过滤器的方式相比,提高了结构的复杂性,降低了系统可靠性。

较优的,可在所述油温机主体6上设置一个副回油口(该副回油口与油箱连通),并在该副回油口设置一个副开关阀17,该副开关阀与一根副回油管18的一端连接,副回油管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三通管8与过滤器16之间。当过滤器中积累的杂质过多而造成堵塞时,可打开副开关阀17,使回油从副回油管回流,等生产工作完成并关机后再进行清理,避免影响生产工作的正常进行。

为了实现过滤器16的在线清理,可在过滤器16和第二三通管8之间设置一个开关阀(图中没画),在线清理时,关闭该开关阀和第二开关阀15,并打开副开关阀17,此时,油从副回油管回流且无法流到过滤器处,因此可在不关机的情况下进行清理。

为了实现对两路油温的实时监控,所述第二三通管8的两个入口处各设置有一个温度传感器19,油温机主体6上设置有用于显示温度传感器测量结果的显示器6.1。

进一步的,可在所述第二三通管8的两个入口处各设置有一个流量调节阀20。通过调节两个流量调节阀的开度可了解两路油路之间的流量比例,从而调节上下热压辊之间的温度差,生产时可根据实现需要进行调节,以便得到最佳覆膜效果。

见图5,所述第一送油管9、第二送油管10、第三送油管11、第一回油管12和第二回油管13均包括柔性的管体21,设置在管体两端的接头22,以及套设在管体上的螺旋弹簧丝23;所述螺旋弹簧丝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接头固连,且螺旋弹簧丝的内径d1大于管体的外径。

当这些送油管道在生产车间中裸露排布时,容易烫伤工人,而如果直接在送油管外表面上覆盖一层隔热层,会使管体的厚度大大提高,从而降低送油管道的柔性,使送油管道难以以小弯曲半径进行大角度弯曲,对送油管道的排布造成困难。此处,在柔性的管体外套设一根螺旋弹簧丝,且其内径大于管体的外径,当工人不小心碰到送油管道时,其皮肤会被螺旋弹簧丝隔开无法触碰管体,从而避免烫伤。而且由于螺旋弹簧丝能够随送油管道一同弯曲,对送油管道弯曲的阻碍力很小,因此不会影响送油管道的柔性。

进一步的,所述螺旋弹簧丝23的螺距(即相邻的两匝弹簧丝圈之间的距离)不大于6mm,螺旋弹簧丝的内径d1比管体的外径大6mm以上(即半径之差在3mm以上)。在误触的情况下(非故意把手指往里塞的情况下),人体与螺旋弹簧丝之间的接触力不大,如果是人手误触,该螺距可避免成年人的手指从螺旋弹簧丝的间隙之间穿过,而在接触力不大的情况下,皮肉从该间隙处下陷的高度不会超过3mm,从而可有效避免手部误触时烫伤。

本实施例中,所述管体21包括从里到外依次设置的内管21.1、隔热层21.2和不锈钢编织层21.3。其中,隔热层可起保温作用,避免热油的热量过多地散失,该隔热层优选为石棉编织层,既能保温也具有柔性;不锈钢编织层对内管和隔热层起保护作用。

其中,所述接头22具有套体部22.1,该套体部套接在管体21的端部,通过套体部的夹持作用,可避免不锈钢编织层和石棉编织层在端部处松散,确保结构的完整性。该套体部22.1的端部设置有翻边22.2,该翻边的横截面为圆形,可避免管体弯曲时套体部的边缘磨损不锈钢编织层。该套体部22.1上还设置有一个连接凸环22.3,所述螺旋弹簧丝19的端部与该连接凸环固连(焊接、胶接、螺纹连接等)。

所述接头22还包括旋转套设在套体部22.1的六角连接螺母22.4,套体部的一端伸入该六角连接螺母中并套设有一个弹性密封圈22.5。通过六角连接螺母与外部的连接头连接时,外部的连接头的端部会压在弹性密封圈22.5上从而有效密封。

优选的,所述弹性密封圈22.5背向管体21的一端的外侧为截锥状。当外部的连接头的端部压缩该弹性密封圈时,弹性密封圈与六角连接螺母22.4之间具有足够的空间给弹性密封圈压缩变形。

所述冷凝器5可以是风冷式的冷凝器,也可以是水冷式的冷凝器,优选的,所述冷凝器为水冷式冷凝器,其冷却水出入口与外部供水系统连接。采用水冷式冷凝器,冷却效率更高,使上下热压辊之间的温差的可调范围更大。

进一步的,所述冷凝器5的冷却水入口处设置有一个流量调节阀24。通过调节该流量调节阀24的开度,可调节冷却水的流量,从而调节油的降温温度,进而调节上下热压辊之间的温差。

该冷凝器5可设置在油温机主体6内,也可设置在油温机主体6外,优选地,该冷凝器设置在油温机主体外,如此,可在现有技术的油温机外加装冷凝器,无需对油温机内的设备排布进行重新设计,大大地降低了该油温机的研发和生产成本。

当冷凝器5设置在油温机主体外,可在冷凝器的表面覆盖一层隔热层,避免烫伤。

见图2,所述牵引辊组3包括上牵引辊和下牵引辊,上牵引辊和下牵引辊均为水冷式冷却辊,并通过旋转接头与外部供水系统连接。牵引辊组可在提供牵引力的同时,及时地对覆膜后的pvc板进行冷却,加速固化。其中,下牵引辊和下热压辊2.2的位置固定,上牵引辊和上热压辊的端部穿设在可上下滑动的轴承座25上,该轴承座25由气缸26驱动;通过调节上牵引辊和上热压辊的高度可适应不同厚度pvc板的生产需求。

见图1,所述定型装置c具有多个施压机构27,每个施压机构27包括固定的下枕块和可上下移动地设置在下枕块上方的上压块,上压块由气缸驱动,下枕块和上压块内具有空腔,该空腔与外部的供水系统连接,外部的供水系统向下枕块和上压块输送冷却水进行冷却。

所述切边装置f包括辊道架和设置在辊道架上方的切边机构28,该切边机构可以是两个切刀,也可是两个电动锯,且切刀或电动锯在pvc板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可调。

所述切断装置g包括可前后移动的机台,用于驱动机台移动的气缸29,以及设置在机台的切断机构30;其中切断机构包括一个可在pvc板宽度方向上往复移动的切刀或电动锯,以及用于驱动切刀或电动锯移动的电机和传递机构。进行切断工作时,气缸29驱动机台与pvc板等速同向移动,同时切刀或电动锯沿宽度方向移动进行切断。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