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注塑模具领域,涉及一种保险杠下护板防变形脱模结构。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保险杠下护板的美观程度,将保险杠下护板上的夹线设计在产品的下方,但是通过传统模具注塑的保险杠下护板在脱模时较为困难,同时可能导致产品的孔位在脱模过程中被拉扯变形,提高了模具的生产要求,且通过传统模具生产该保险杠下护板的过程较为困难,也增加了产品报废率。
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保险杠模具的顶出装置及其顶出[申请号:201811501383.5],包括:顶模壳,顶模壳设置在汽车保险杠的下方;顶出机构,顶出机构设置为至少六个,呈两列对称设置在该顶模壳的下方两侧,所述顶出机构包括:柱板,所述柱板内部设置有螺纹,并通过该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底端连接有电机,所述柱板在所述螺杆的螺旋传动下可向上顶出所述顶模壳;稳定机构,所述稳定机构连接固定所述顶出机构。然而,该方案未考虑传统的保险杠下护板可以将夹线设计在保险杠下护板的下方,提高产品的美观程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保险杠下护板防变形脱模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保险杠下护板防变形脱模结构,包括上成形模具,所述的上成形模具上设有与上成形模具相配适的下成形模具,所述的下成形模具上设有向远离上成形模具方向凹陷的结构腔,所述的结构腔内连接有易脱模结构,每个易脱模结构包括浮动块和活动连接在浮动块上的斜顶块,两个浮动块分别位于两个斜顶块远离结构腔中心轴的一侧,且所述的浮动块和斜顶块均与结构腔相配适,所述的下成形模具上还设有母模抽芯块。
在上述的保险杠下护板防变形脱模结构中,所述的结构腔位于下成形模具靠近上成形模具的顶面,且结构腔沿下成形模具的中心轴呈对称设置,结构腔内设有两个易脱模结构。
在上述的保险杠下护板防变形脱模结构中,两个易脱模结构沿结构腔的中心轴呈镜像设置,且两个易脱模结构形状大小相同,易脱模结构活动连接在结构腔的底部。
在上述的保险杠下护板防变形脱模结构中,每个浮动块的底面与斜顶块的底面位于同一平面内,且所述的浮动块和斜顶块的底面与结构腔的内表面相重合。
在上述的保险杠下护板防变形脱模结构中,所述的斜顶块上设有下半成形面,所述的下半成形面与上成形模具的内壁相配适,且所述的斜顶块上设有产品夹线槽,浮动块和斜顶块的连接线位于产品夹线槽靠近浮动块一侧的端面内,所述的浮动块的顶端设有截面呈钝角的夹线成形面。
在上述的保险杠下护板防变形脱模结构中,所述的结构腔内还活动连接有上成型块,上成型块两侧设有上成形面,两个上成形面沿结构腔的中心轴呈对称设置,所述的上成型块位于结构腔时活动连接在两个斜顶块上。
在上述的保险杠下护板防变形脱模结构中,所述的下成形模具靠近上成形模具的顶面侧上设有向下成形模具凹陷的两个抽芯槽,两个抽芯槽沿下成形模具的中心轴呈对称设置,每个抽芯槽的截面为内壁与底壁相互垂直的u字形,每个抽芯槽内设有一个母模抽芯块,母模抽芯块能沿抽芯槽内外进行往复直线运动。
在上述的保险杠下护板防变形脱模结构中,每个母模抽芯块上设有长方体的抽芯条,抽芯条位于母模抽芯块靠近下成形模具的端面上,且所述的抽芯条沿母模抽芯块的中心轴呈对称设置,每个抽芯条靠近下成形模具的端面上设有倾斜三角块。
在上述的保险杠下护板防变形脱模结构中,两个倾斜三角块的形状大小相同,且两个倾斜三角块沿下成形模具的中心轴呈镜像设置,每个倾斜三角块远离下成形模具的中心轴的倾斜面呈圆弧状,倾斜三角块远离母模抽芯块的顶端设有孔成型柱。
在上述的保险杠下护板防变形脱模结构中,所述的抽芯条与抽芯槽相配适,当母模抽芯块位于下成形模具内时,所述的抽芯条与抽芯槽间隙配合,且所述的倾斜三角块与斜顶块无缝连接。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为了保险杠下护板的美观将夹线设计在下方,将传统的脱模机构换成由浮动块和斜顶块组合而成易脱模结构,在完成注塑时利于将该种保险杠下护板从模具中脱离。
2、浮动块和斜顶块表面形状的不规则会在取模时将产品的孔位拉变形,而下成形模具的侧壁上设置的母模抽芯块防止了脱模过程中将孔位拉变形。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a处的放大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产品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8中b处的放大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上成形模具1、下成形模具2、易脱模结构3、母模抽芯块4、结构腔5、浮动块6、斜顶块7、下半成形面8、产品夹线槽9、夹线成形面10、两个抽芯槽11、抽芯条12、倾斜三角块13、孔成型柱14、上成型块15、上成形面16、产品200、孔位201、夹线20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4所示,一种保险杠下护板防变形脱模结构,包括上成形模具1,所述的上成形模具1上设有与上成形模具1相配适的下成形模具2,所述的下成形模具2上设有向远离上成形模具1方向凹陷的结构腔5,所述的结构腔5内连接有易脱模结构3,每个易脱模结构3包括浮动块6和活动连接在浮动块6上的斜顶块7,两个浮动块6分别位于两个斜顶块7远离结构腔5中心轴的一侧,且所述的浮动块6和斜顶块7均与结构腔5相配适,所述的下成形模具2上还设有母模抽芯块4。
如图1、图9和11所示,本实施例是为夹线202设计在下方的保险杠下护板模具所设计的脱模机构,增加的浮动块6和斜顶块7组合而成易脱模结构3的设计方便产品200脱模操作,浮动块6和斜顶块7表面形状的不规则会在取模时将产品的孔位拉变形,因此在下成形模具2的侧壁上设置了母模抽芯块4,将产品200的孔位201用母模抽芯块4顶端的孔成型柱14进行成型,在取模时,先抽出母模抽芯块4再将产品200用浮动块6和斜顶块7顶出模具,既利于产品200的脱模,又防止了脱模过程中将孔位201拉变形。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结构腔5位于下成形模具2靠近上成形模具1的顶面,且结构腔5沿下成形模具2的中心轴呈对称设置,结构腔5内设有两个易脱模结构3。
保险杠下护板分为左右镜像对称的两部分,因此在设计模具时需要同时设计两个部分成形的位置,易脱模结构3同时配合成形位置设计成镜像设置的两部分。
如图5、图6和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易脱模结构3沿结构腔5的中心轴呈镜像设置,且两个易脱模结构3形状大小相同,易脱模结构3活动连接在结构腔5的底部。
保险杠下护板分为左右镜像对称的两部分,因此易脱模结构3也应配适呈镜像对称,易脱模结构3与结构腔5活动连接,脱模时,通过将两个易脱模结构3通过顶杆同时移出结构腔5,将通过上成形模具1与下成形模具2共同作用形成的产品200移出模具。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浮动块6的底面与斜顶块7的底面位于同一平面内,且所述的浮动块6和斜顶块7的底面与结构腔5的内表面相重合。
夹线202通过浮动块6和斜顶块7的侧表面共同成形,浮动块6和斜顶块7的底部和侧面均设有能活动连接在结构腔5的凹凸结构,在竖直方向上,浮动块6和斜顶块7能够被模具的顶杆推出结构腔5使产品200脱模。
如图3、图7和图1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斜顶块7上设有下半成形面8,所述的下半成形面8与上成形模具1的内壁相配适,且所述的斜顶块7上设有产品夹线槽9,浮动块6和斜顶块7的连接线位于产品夹线槽9靠近浮动块6一侧的端面内,所述的浮动块6的顶端设有截面呈钝角的夹线成形面10。
夹线202位于保险杠下护板的下方,通过浮动块6的表面成形夹线202,通过夹线槽9限制夹线厚度,夹线成形面10呈钝角,所成形的夹线202适合较大角度的保护范围。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结构腔5内还活动连接有上成型块15,上成型块15两侧设有上成形面16,两个上成形面16沿结构腔5的中心轴呈对称设置,所述的上成型块15位于结构腔5时活动连接在两个斜顶块7上。
上成形面16配合下半成形面8在结构腔5内形成两个适用于同一车型的两侧保险杠的完整保险杠下护板,且两者大小形状相同,呈镜像对称设置,在脱模时,将上成型块15取出结构腔5,侧边抽出通过下方的顶杆母模抽芯块4,再从结构腔5内取出浮动块6和斜顶块7,完整的将产品脱离结构腔5。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下成形模具2靠近上成形模具1的顶面侧上设有向下成形模具2凹陷的两个抽芯槽11,两个抽芯槽11沿下成形模具2的中心轴呈对称设置,每个抽芯槽11的截面为内壁与底壁相互垂直的u字形,每个抽芯槽11内设有一个母模抽芯块4,母模抽芯块4能沿抽芯槽11内外进行往复直线运动。
如图4所示,抽芯槽11的截面为内壁与底壁相互垂直的u字形,即抽芯条12为长方体状,此外,所述的母模抽芯块4位于抽芯槽11内时,可以在接缝处添加润滑剂,操作时,将母模抽芯块4从抽芯槽11内抽出,即将所成型的产品脱模时可能将产品200上孔位201导致变形的结构取出。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母模抽芯块4上设有长方体的抽芯条12,抽芯条12位于母模抽芯块4靠近下成形模具2的端面上,且所述的抽芯条12沿母模抽芯块4的中心轴呈对称设置,每个抽芯条12靠近下成形模具2的端面上设有倾斜三角块13。
倾斜三角块13的侧壁形状与结构腔5内活动连接倾斜三角块13的物块相配适,倾斜三角块13两侧壁倾斜的角度由产品200所需产生弧面的角度所决定,较大的角度使保险杠下护板具有较好的缓冲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倾斜三角块13的形状大小相同,且两个倾斜三角块13沿下成形模具2的中心轴呈镜像设置,每个倾斜三角块13远离下成形模具2的中心轴的倾斜面呈圆弧状,倾斜三角块13远离母模抽芯块4的顶端设有孔成型柱14。
倾斜三角块13的圆弧状斜面成形保险杠下护板的弧形内表面,孔成型柱14通过穿入成形腔内部,在保险杠下护板上产生连接孔,孔成型柱14产生的连接孔与保险杠下护板垂直,因此在取模时,需要先将孔成型柱14从保险杠下护板中取出,再将成形的浮动块6和斜顶块7取出,防止保险杠下护板被孔成型柱14的移动拉扯变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抽芯条12与抽芯槽11相配适,当母模抽芯块4位于下成形模具2内时,所述的抽芯条12与抽芯槽11间隙配合,且所述的倾斜三角块13与斜顶块7无缝连接。
母模抽芯块4上孔成型柱14高度,由所需产生孔深度决定,孔成型柱14高度大于保险杠下护板厚度,在保险杠下护板下方产生贯穿保险杠下护板的成型孔,用于后期安装保险杠下护板。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如图在下成形模具2的结构腔5内装入易脱模结构3的浮动块6和斜顶块7两部分,再将上成型块15连接在易脱模结构3上,上成形面16和下半成形面8连接成同一个面,将上成形模具1与下成形模具2活动连接在一起,抽芯条12穿入抽芯槽11,母模抽芯块4裸露于下成形模具2外,从注塑口导入注塑液,在下成形模具2内形成产品200,孔位201通过倾斜三角块13末端的孔成型柱14成形,夹线202通过夹线成形面10和产品夹线槽9共同成形,注塑完成后向外抽出母模抽芯块4,再通过顶杆将浮动块6和斜顶块7脱离下成形模具2,将产品200脱出下成形模具2。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上成形模具1、下成形模具2、易脱模结构3、母模抽芯块4、结构腔5、浮动块6、斜顶块7、下半成形面8、产品夹线槽9、夹线成形面10、两个抽芯槽11、抽芯条12、倾斜三角块13、孔成型柱14、上成型块15、上成形面16、产品200、孔位201、夹线202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