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装饰一体板挤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22364发布日期:2020-07-17 15:56阅读:453来源:国知局
一种保温装饰一体板挤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板材加工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保温装饰一体板挤塑装置。



背景技术:

保温一体板,它是由保温层、强力复合胶、饰面涂层组成。保温一体板其中保温层包括xps(挤塑聚苯乙烯泡沫板)、eps(聚苯乙烯泡沫保温板)、pur(聚氨酯)、岩棉、酚醛、stp真空超薄绝热板、玻璃棉。饰面层分为氟碳金属漆、氟碳实色漆、真石漆、花彩漆、仿石材漆、质感涂料、砂壁、岩片漆、文化石、超薄石材等饰面。

保温一体板在制作过程中,需要采用到挤塑装置,即将原料挤塑到基板中间以实现填充,但现有的挤塑装置在挤塑过程中,出料头固定不同,需要将整体结构进行移动,容易出现挤塑不均匀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温装饰一体板挤塑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保温装饰一体板挤塑装置,包括加料腔和挤压腔,所述加料腔与所述挤压腔连通,所述挤压腔的内侧设置有由第一电机驱动的螺旋输送机构,以实现原料的挤压输送,所述挤压腔远离所述第一电机的一端呈锥形结构设置,且其上转动安装有活动挤压头,所述活动挤压头与安装在挤压腔侧端的驱动机构连接,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活动挤压头往复性转动以改变所述原料挤出方向。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料腔安装在所述挤压腔远离所述活动挤压头的一侧端,且加料腔上设置有添料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挤压腔的外侧套设加热套,所述加热套通过导线与安装在所述挤压腔外壁上的控制器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螺旋输送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挤压腔内的输送轴,输送轴的一端贯穿所述挤压腔的上壁且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位于所述挤压腔内的输送轴上固定有螺旋叶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挤压腔侧端的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不完全锥齿轮,不完全锥齿轮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锥齿轮,两个所述锥齿轮与固定在所述活动挤压头上的传动杆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活动挤压头上位于所述挤压腔内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用于原料进入的注入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设置的驱动机构驱动活动挤压头往复转动时可将原料均匀排放到基板中,以确保板材内原料的均匀性,从而增加一体板的稳定性能,于挤压腔上设置的锥形结构,使得原料在移动到锥形结构内后,挤压力增加,从而确保挤出力度。

附图说明

图1为保温装饰一体板挤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剖面图。

图3为保温装饰一体板挤塑装置中活动挤压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加料腔、2-第一电机、3-加热套、4-螺旋叶片、5-输送轴、6-挤压腔、7-活动挤压头、8-第二电机、9-不完全锥齿轮、10-锥齿轮、11-传动杆、12-控制器、13-注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保温装饰一体板挤塑装置,包括加料腔1和挤压腔6,所述加料腔1与所述挤压腔6连通,所述挤压腔6的内侧设置有由第一电机2驱动的螺旋输送机构,以实现原料的挤压输送,所述挤压腔6远离所述第一电机2的一端呈锥形结构设置,且其上转动安装有活动挤压头7,所述活动挤压头7与安装在挤压腔6侧端的驱动机构连接,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活动挤压头7往复性转动以改变所述原料挤出方向。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设置的驱动机构驱动活动挤压头7往复转动时可将原料均匀排放到基板中,以确保板材内原料的均匀性,从而增加一体板的稳定性能,于挤压腔6上设置的锥形结构,使得原料在移动到锥形结构内后,挤压力增加,从而确保挤出力度。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加料腔1安装在所述挤压腔6远离所述活动挤压头7的一侧端,且加料腔1上设置有添料口,从而方便原料的添加。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电机2采用y-160m2-2型号电机,该型号电机性能稳定,也可采用其他型号电机,只要满足驱动要求即可,本申请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所述挤压腔6的外侧套设加热套3,所述加热套3通过导线与安装在所述挤压腔6外壁上的控制器12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设置的加热套3可对挤压腔6内的原料进行保温处理,以确保挤压过程中的顺利,设置的控制器12控制加热套3的启停及加热套3的温度控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所述螺旋输送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挤压腔6内的输送轴5,输送轴5的一端贯穿所述挤压腔6的上壁且与所述第一电机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位于所述挤压腔6内的输送轴5上固定有螺旋叶片4。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电机2驱动所述输送轴5转动,从而带动所述螺旋叶片4转动,进而实现原料的输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挤压腔6侧端的第二电机8,第二电机8的输出轴上固定有不完全锥齿轮9,不完全锥齿轮9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锥齿轮10,两个所述锥齿轮10与固定在所述活动挤压头7上的传动杆11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电机8驱动不完全锥齿轮9转动,不完全锥齿轮9转动时间歇性与两个所述锥齿轮10啮合,从而带动所述传动杆11往复性转动,进而驱动活动挤压头7往复性摆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电机8采用y-160m2-2型号电机,该型号电机性能稳定,也可采用其他型号电机,只要满足驱动要求即可,本申请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所述活动挤压头7上位于所述挤压腔6内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用于原料进入的注入口13。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以理解的是,活动挤压头7摆动时,注入口13始终处于挤压腔6内。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