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电叶片第二粘接角模具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840933发布日期:2020-05-22 17:2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风电叶片第二粘接角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架(1)、型板(2)、加热管(3)及面板(5),所述钢架(1)顶部间隔螺栓连接有若干所述型板(2),紧贴每块所述型板(2)的上表面间隔开设有加热管槽,所述加热管(3)贯穿每块所述型板(2)的加热管槽;所述面板(5)由若干铁板组成,该若干铁板过渡焊接于所述型板(2)的上表面,并与所述型板(2)上表面焊接,所述面板(5)上表面螺栓连接有两条三角翻边(6);相邻所述型板(2)形成的间隙与所述面板(5)之间粘贴有铝粉(9),所述加热管(3)处于所述铝粉(9)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叶片第二粘接角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型板(2)均为8mm厚度的钢板,所述钢架(1)结构为长方体框架,该钢架(1)顶部间隔焊接有若干方钢(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电叶片第二粘接角模具,其特征在于:每块所述型板(2)下端均开设有若干条形孔a(7),所述方钢(10)的同一侧面开设有若干螺纹孔,所述型板(2)通过所述条形孔a(7)和螺纹孔与所述方钢(10)螺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叶片第二粘接角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翻边(6)的外侧翻边开设有若干条形孔b(8),所述面板(5)上开设有若干螺纹孔,所述三角翻边(6)通过所述条形孔b(8)和螺纹孔与所述面板(5)螺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叶片第二粘接角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铝粉(9)外表面喷涂有保温材料(4)。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一种风电叶片第二粘接角模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运用地脚螺栓将钢架(1)与地面固定连接;

步骤二:根据风电叶片第二粘接角所安装位置的风电叶片内表面的形状确定每块所述型板(2)的形状,使每块所述型板(2)间隔放置后,其上表面连接形成的形状与所述风电叶片第二粘接角所安装位置的风电叶片内表面的形状相匹配,并记录所有相邻所述型板(2)之间的间隔距离;

步骤三:紧贴每块所述型板(2)上表面每间隔60-80mm贯穿开设有加热管槽,在每块所述型板(2)下端开设条形孔a(7);

步骤四:在所述钢架(1)顶部间隔焊接若干所述方钢(10),相邻所述方钢(10)之间的距离与相邻所述型板(2)之间的间隔距离一致,在每块所述方钢(10)同一侧面开设螺纹孔;

步骤五:将所述型板(2)通过所述条形孔a(7)和螺纹孔与所述方钢(10)螺栓连接;

步骤六:将所述加热管(3)贯穿每块所述型板(2)的加热管槽;

步骤七:所述面板(5)由若干两边坡口的5mm厚的铁板组成,将相邻所述铁板的坡口贴实,过渡焊接于所述型板(2)的上表面,并与所述型板(2)上表面焊接,焊接完成后,所述面板(5)的形状与风电叶片第二粘接角所安装位置的风电叶片内表面的形状相匹配;

步骤八:焊接之后对焊缝进行打磨,并对所述面板(5)进行气密性检测,若气密性检测不合格,则对所述面板(5)重新进行焊接打磨;

步骤九:气密性检测合格后,在相邻所述型板(2)形成的间隙与所述面板(5)之间粘贴铝粉(9),所述铝粉(9)将所述加热管(3)覆盖,在所述铝粉(9)外表面喷涂保温材料(4);

步骤十:根据工艺要求在所述面板(5)上画螺纹孔标识线,在该螺纹孔标识线位置开设螺纹孔,在所述三角翻边(6)的外侧翻边位置开设若干条形孔b(8),将所述三角翻边(6)通过所述条形孔b(8)和螺纹孔与所述面板(5)螺栓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电叶片第二粘接角模具及其制备方法,包括钢架、型板、加热管及面板,所述钢架顶部间隔螺栓连接有若干所述型板,紧贴每块所述型板的上表面间隔开设有加热管槽,所述加热管贯穿每块所述型板的加热管槽;所述面板由若干铁板组成,该若干铁板过渡焊接于所述型板的上表面,并与所述型板上表面焊接,所述面板上表面螺栓连接有两条三角翻边;相邻所述型板形成的间隙与所述面板之间粘贴有铝粉,所述加热管处于所述铝粉内。本发明通过将第二粘接角模具加工为钢制模具,钢制模具加工完成需要20天,而玻璃钢模具加工完成需要50天,相对于以前加工玻璃钢模具大大缩短了模具制备周期,大幅度提升了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翟辉;齐长峰;郭彩刚;隆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材科技(锡林郭勒)风电叶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18
技术公布日:2020.05.22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