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冷却塔板材加工的玻璃纤维布预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34177发布日期:2020-08-05 01:30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冷却塔板材加工的玻璃纤维布预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冷却塔板材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冷却塔板材加工的玻璃纤维布预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frp俗称“玻璃钢”,是一种以玻璃纤维布为原料,并混合涂抹以胶衣树脂而制成的复合型塑料,具有质轻而硬、不到点、强度高、耐腐蚀和可回收等优点。

胶衣树脂中所包含的不饱和聚酯树脂是一种化工原料,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固化,而正是固化过程它会释放一种叫苯乙烯的有毒气体,对眼睛和上呼吸道有刺激和麻醉作用,且苯乙烯为可疑致癌物;玻璃纤维单丝直径在以在9-13微米左右,而6微米以下的玻璃纤维漂浮物,可直接进入肺管,可引起呼吸道疾病,若果经常解除可能会吸到肺里,引起肺病。

而现有的玻璃钢制作的工艺大多数为长期操作会损害身体健康的手糊成型,因为某些玻璃钢制品中会有很多凹槽,机械设备很难去适应各种凹槽的排布进而将玻璃纤维布摊平在模具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应各种凹槽自动化铺纤维布的用于冷却塔板材加工的玻璃纤维布预处理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冷却塔板材加工领域的玻璃纤维布预处理设备,包括模具、可旋转送玻璃纤维布的出布辊、用于将玻璃纤维布铺在所述模具上的铺布部件及用于对铺好的玻璃纤维布进行切割的裁刀部件;所述模具间隔均匀开设有多个凹槽;所述铺布部件包括两个分别设于所述模具两侧的驱动组件、设于两个驱动组件之间的引导组件、设于所述引导组件右侧的压紧组件、两个分别设于两个驱动组件上的夹持组件及设于夹持组件下方的滴胶组件。

将模具放入该设备下方,驱动组件启动,带动原来靠近出布辊位置的铺布部件向右移动;再此过程中,夹持组件对玻璃纤维布进行夹持,从该端拉动玻璃纤维布逐渐从出布辊中出来;当铺布部件运动到最右端时,驱动组件开始反向驱动,带动铺布部件向左运动;再次过程中,滴胶组件开始滴落胶衣树脂在模具上,同时压紧组件对经过引导组件弯折的玻璃纤维布从布的右端到布的左端进行压紧,使得玻璃纤维布与带有凹槽的模具基本上相适应,且玻璃纤维布与胶衣树脂充分接触;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实现了以自动化的方式在模具上铺上玻璃纤维布,并且玻璃纤维布的会与模具上多个凹槽相适应,减去人工对玻璃纤维布的接触,在长期来看保证了工人身体的健康,并且满足了铺布时的技术要求。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模具一侧的螺杆、驱动所述螺杆进行旋转的电机及由旋转的所述螺杆带动其往复移动的多齿结构;所述多齿结构包括连接于所述螺杆的齿轮箱、设于所述齿轮箱中的第一齿轮、连接于第一齿轮的第二齿轮及连接于所述第一齿轮的第三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螺杆啮合;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压紧组件连接,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夹持组件连接。

电机带动螺杆旋转,螺杆带动齿轮向向左或向右的运动,与此同时,螺杆的旋转也会带动第一齿轮进行旋转,进而带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旋转,进而带动了压紧组件和夹持组件的工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压紧组件和夹持组件与整个铺布部件运动流程同步,并且可以减少了额外驱动件的设置,减少了设备的体积及设备的价格。

所述压紧组件包括两端分别设于齿轮箱上的固定杆、两个分别设于所述固定杆两端的转臂件及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转臂件下端的滚筒件;所述转臂件包括中部铰接于所述固定杆的杠杆、设于所述杠杆下部一侧的缓冲块及可对杠杆进行翻转的第一传动结构。

在铺布部件向左运动时,第一传动结构推动杠杆上端,使得杠杆翻转,杠杆下端的滚筒件压紧在玻璃纤维布上,从而配合了铺布部件的运动的过程,使得玻璃纤维布右端总是有一定压力,避免了铺布部件带动整个玻璃纤维布在模具上移动,最终使得玻璃纤维布贴合在模具上,以方便后续对玻璃纤维布的处理(取出模板然后刷胶);在铺布部件向右运动进行拉布时,缓冲块可以支撑杠杆,使得滚筒件不接触到模具上;在铺布组件向左运动进行拉布时,由于第一传动结构传来的推力时间歇的,所以缓冲块的设置相对于弹簧设置,可有效少回弹的幅度,间接保证了对玻璃纤维布的压紧。

所述第一传动结构包括开设于所述齿轮箱靠近所述杠杆一端的侧壁上的滑动槽、可滑动设于所述滑动槽上的推块结构及多个圆周等间距设于所述第二齿轮上的第一棘齿;所述推块结构包括推块壳体、部分设于所述推块壳体中的多斜面块及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多斜面块和所述壳体内壁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一棘齿朝向所述第二齿轮的逆时针方向具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棘齿远离所述第二齿轮轴心方向具有第二斜面;所述多斜面块的下端具有第三斜面,所述多斜面块朝向所述第二齿轮的顺时针方向具有第四斜面。

当铺布部件向左移动进行铺布时,螺杆带动第一齿轮逆时针旋转,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顺时针旋转,第一棘齿会推动推块结构向右运动,推块结构推动杠杆上部向右翻转,使得杠杆下部向左翻转,进而使得滚筒件压在玻璃纤维布上;然后第一棘齿继续旋转,直到第一棘齿上的第二斜面与多斜面块的第三斜面接触,然后第一棘齿组件通过多斜面块;当铺布组件向右移动进行拉布时,螺杆带动第一齿轮顺时针旋转,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逆时针旋转,第一棘齿的第一斜面会与多斜面块的第三斜面接触,推动多斜面块压缩第一弹簧,使得多斜面块缩进推块壳体中,然后第一棘齿经过多斜面块,使得推块结构不会对杠杆发生作用,使得滚筒件处于高抬的状态;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可以保证压紧组件在铺布部件向左移动时,对玻璃纤维布进行压紧,而在铺布部件向右移动进行铺布时,压紧组件不对玻璃纤维布进行压紧,从而使压紧组件是否产生作用的状态与与铺布部件的运动流程相适配,得以精准控制压紧组件产生作用的时间。

所述滚筒件包括横杆、多个间隔均匀设于所述横杆下的第一滚筒结构及多个设于相邻两个第一滚筒结构之间的第二滚筒结构;所述第二滚筒结构设于所述凹槽的正上方;所述第二滚筒结构包括可旋转的第二刷辊、两个分别设于所述第二刷辊两侧的连接杆壳体、两个对应设于所述连接杆壳体内的第二弹簧及两个对应设于第二弹簧上的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上端连接于所述横杆;所述第一滚筒结构包括可旋转的第一刷辊和两个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刷辊两侧的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上端连接于所述横杆。

当杠杆带动滚筒件向下压紧玻璃纤维布时,第二刷辊进入凹槽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高度变化,第二弹簧通过压缩适应这种高度变化,进而使得第二刷辊可以适应这种高度变化,而第二弹簧压缩后的回复力,会给玻璃纤维布一定的压力,将处于凹槽中的玻璃纤维布压紧;同时,第一刷辊则刚性压紧在玻璃纤维布上,对玻璃纤维布施加更大的压紧的力,保证铺布部件在移动的过程中,不带动玻璃纤维布一同运动,防止玻璃纤维布与模具错位;第一刷辊和第二刷辊可旋转,对比与直接在玻璃纤维布上滑动,可以防止玻璃纤维布内部纤维结构的损坏。

所述夹持组件包括设于所述齿轮箱靠近所述模具一侧的固定夹持块、开设于所述固定夹持块下方的倾斜槽、可移动设于所述倾斜槽之中的移动夹持块及第二传动结构;所述固定夹持块的左下角开有倒角;所述移动夹持块的上部具有第一竖直面,所述移动夹持块的下部具有第五斜面。

在铺布部件向右运动时,在第二传动结构的作用下,移动夹持块沿着倾斜槽向上运动,和固定夹持块配合对玻璃纤维布的两侧进行夹紧,进而使得铺布部件在移动过程中可以将玻璃纤维布从出布辊中拉出;当第一竖直面与齿轮箱的侧面贴合时,移动夹持块便不会继续向下掉落,并且保证移动夹持块下部的第五斜面刚好突出于齿轮箱的内壁,方便方便其第五斜面后面发生作用。

所述第二传动结构包括开设于所述移动夹持块上的方槽、设于所述方槽之中的弹簧钢片、与所述方槽相连通的卡槽、与所述卡槽相连通的l型槽、设于所述l型槽之中的l型块、设于所述第三齿轮上的第一滑块结构和第二滑块结构;所述第一滑块结构包括第一滑块壳体、设于所述第二滑块壳体中的多个第三弹簧及连接于两个第三弹簧的第一斜面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结构包括第二滑块壳体、设于所述第二滑块壳体中的多个第四弹簧及连接与两个第四弹簧的第二斜面滑块;所述卡槽和l型槽开设于所述齿轮箱上,所述卡槽和l型槽的高度高于所述方槽的高度;所述弹簧钢片的中部具有第一凸起部;所述l型块突出于所述齿轮箱内壁;所述第一斜面滑块朝向顺时针方向具有第六斜面;所述第二斜面滑块朝向逆时针方向具有第七斜面,所述第二斜面滑块远离所述第三齿轮轴心一侧具有第八斜面。

当铺布部件向右运动进行拉布时,螺杆带动第一齿轮顺时针旋转,第一齿轮带动第三齿轮逆时针旋转,第一斜面滑块旋转,接触移动夹持快的下端,推动移动夹持块向上运动,方槽与卡槽所接触的面积越来越大,知道弹簧钢片的凸起部卡在卡槽上,使得移动夹持块配合固定夹持块对玻璃纤维布进行夹持,并通过凸起部保证夹持位置的固定;与此同时(第三齿轮逆时针旋转时),第二斜面滑块的第七斜面与l型块接触,通过第七斜面作用,使得第二斜面滑块压缩第四弹簧使得第二斜面滑块进入第二滑块壳体中,然后第二斜面滑块会通过l型块,不推动l型块向右运动;当铺布部件向左运动进行铺布时,螺杆带动第一齿轮逆时针旋转,第一齿轮带动第三齿轮顺时针旋转,第二斜面滑块的第八斜面会抵触到l型块突出于齿轮箱部分左侧壁,从而逐渐将l型块往右推动;右移的l型块会压缩弹簧钢片的凸起部,在移动夹持块重力的作用下,弹簧钢片的凸起部会脱离卡槽,移动夹持块整体向下滑动,夹持作用消失;与此同时(第三齿轮顺时针旋转时),第一斜面滑块的第六斜面与移动加持块第五斜面接触,从而压缩第三弹簧,使得第一斜面滑块缩回第一滑块壳体之中,第一斜面滑块顺利通过移动夹持块,不对移动夹持块发生作用;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实现在铺布部件向右移动过程中,通过弹簧钢片的限位作用,使得移动夹持块配合固定夹持块对玻璃纤维布的夹紧,并持续保持在该状态;并且在铺布部件向左移动过程中,通过l型块取消弹簧钢片的限位作用,使得移动加持快向下滑落,取消夹持状态,并持续保持这种取消夹持的状态。

所述引导组件包括可旋转设于两个齿轮箱之间的曲面辊和设于所述曲面辊右侧的导向块;所述曲面辊具有多个等距分布的凹陷部,相邻的两个凹陷部中间具有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位于所述凹槽的正上方;所述导向块开设有从左到右向下倾斜的波浪槽;所述波浪槽具有多段弯折,其中向下凹陷的多个弯折处对应位于所述凹槽的正上方;所述夹持组件设于所述曲面辊和所述导向块之间;所述曲面辊和所述导向块的长度小于所述出布辊的长度。

玻璃纤维布从出布辊到曲面辊和导向块之中,通过曲面辊的凹陷部和第二凸起部弯曲,及导向块波浪槽的弯曲,使得玻璃纤维布从平直的状态变成弯折的状态,其状态与模具的凹槽形状相适应,从而使得玻璃纤维布更好地贴合在模具上。

所述滴胶组件包括两个分别设于两个齿轮箱上的储胶箱、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储胶箱上的滴胶管及两个对应设于两个储胶箱内的压力泵;所述滴胶管具有多段弯折,位于所述模具上方部分的滴胶管位于所述夹持组件的下方,该处滴胶管的下端开设有多个滴胶孔。

当铺布部件向左运动进行铺布时,压力泵启动,将储胶箱中的胶衣树脂泵入滴胶管中,在两侧压力泵所给的压力的作用下,胶衣树脂从滴胶管中滴落到下方的模具上;玻璃纤维布与模具的接触同时与和胶衣树脂接触,从而使得玻璃纤维布与模具贴合得更加紧密和平整;在第一刷辊和第二刷辊的压力的作用下,使得胶衣树脂在玻璃纤维布中扩散开,起到对玻璃纤维布预先刷上一层胶衣树脂的效果。

所述裁刀部件包括设于所述模具和所述出布辊之间的斜面气缸、两个分别设于所述斜面气缸两侧的下刀结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下刀结构的大裁刀及设于所述斜面气缸和所述模具之间的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和所述模具之间留有空隙,所述大裁刀位于该空隙的正上方;所述大裁刀的下端为刀刃,所述刀刃的中间为凸起的尖角;所述下刀结构包括支撑座、开设于所述支撑座之中的滑刀槽、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大菜刀和所述滑刀槽底壁的第五弹簧、设于所述支撑座上的缸体、开设于所述缸体中的腔体、设于所述腔体的中的活塞杆及两端分别连通于所述缸体上端和所述斜面气缸的通气管;所述活塞杆下部贯穿于所述气缸和所述支撑座连接于所述大裁刀一端;所述导向块的下端与所述斜面气缸上端具有相适配的斜面。

铺布组件向左运动,直到导向块运动到斜面气缸上方,导向块下方的斜面与斜面气缸上方的斜面相配合,将斜面气缸压缩,使得其内部的体积发生变化,进而使得气体通过通气管推动活塞杆运动,推动大裁刀下降;大裁刀接触到支撑块和模具之间的空隙时,起到类似于剪刀的效果,对玻璃纤维布进行裁剪;刚才被压缩的第五弹簧在回复力的作用下,将大裁刀复位;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将玻璃纤维布进行自动化裁切,与工作流程相适应;刀刃的中间为凸起的尖角,可以保证在裁切的过程中,从中间位置先对玻璃纤维布进行开口,然后使得对剩下未裁切的部分的裁切效果更加好;支撑块的设置,限定了玻璃纤维布裁切的位置,使得铺好的玻璃纤维布左端正好与至于模具的左端;在拉布的之前,支撑块可以保证被夹持左端的玻璃纤维布可以移动到模具之上;支撑块与空隙的宽度,使得裁刀下切的位置位于导向块的右端,从而可以保证压紧组件翻动时,可以对玻璃纤维布进行压紧。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设置了驱动组件、引导组件、压紧组件、夹持组件和滴胶组件,实现了以自动化的方式在模具上铺上玻璃纤维布,并且玻璃纤维布的会与模具上多个凹槽相适应,减去人工对玻璃纤维布的接触,在长期来看保证了工人身体的健康,并且满足了铺布时的技术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右视图。

图3为图2沿a-a的剖视截断图。

图4为铺布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a处放大图。

图6为铺布部件的的右视图。

图7为图6沿d-d的剖视图。

图8为图7的b处放大图。

图9为第一传动结构的爆炸图。

图10为图7沿b-b的剖视图。

图11为图10的c处放大图。

图12为第二传动结构的爆炸图。

图13为滴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裁刀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裁刀部件的正视图。

图16为图15沿c-c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16所示,一种用于冷却塔板材加工的玻璃纤维布预处理设备,包括模具1、出布辊2、铺布部件4及裁刀部件3;所述模具1备有多个,在模具1上铺完玻璃纤维布后拿出,然后换另一块模具1;所述模具1间隔均匀开设有5个凹槽11;所述出布辊2可旋转,用于卷绕玻璃纤维布,从动地输送玻璃纤维布;所述铺布部件4用于将玻璃纤维布铺在所述模具1上,进行预处理;所述裁刀部件3用于对铺好的玻璃纤维布进行切割;、所述铺布部件4包括驱动组件41、引导组件42、压紧组件5、夹持组件6和滴胶组件43;所述驱动组件41数量为两个,分别设于所述模具1两侧;所述引导组件42设于两个驱动组件41之间,用于将从出布辊2中直的玻璃纤维布弯曲,从而适应凹槽11的形状;所述压紧组件5设于所述引导组件42右侧,用于按住玻璃纤维布的一端,将布铺设在模具1上;所述夹持组件6数量为两个,分别设于两个驱动组件41上,所述夹持组件6用于在将玻璃纤维布从出布辊2拉出时固定柱头端;所述滴胶组件43设于夹持组件6下方,在玻璃纤维布铺到模具1上前,对模具1进行滴胶。

如图2所示,所述驱动组件41包括螺杆411、电机412及多齿结构413;所述螺杆411设于所述模具1一侧;所述电机412与所述螺杆411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螺杆411进行旋转,所述电机412可在市面上购买;所述多齿结构413由旋转的所述螺杆411带动其往复移动;所述多齿结构413包括齿轮箱414、第一齿轮415、第二齿轮416及第三齿轮417;所述螺杆411穿过所述齿轮箱414与所述齿轮箱414螺纹连接,所述螺杆411一侧设有导向杆,与所述螺杆411等长,穿设与所述齿轮箱414,用于对齿轮箱414进行限位,保证齿轮箱414位置的稳定;所述第一齿轮415可旋转连接于所述齿轮箱414中,所述第一齿轮415与所述螺杆411啮合;所述第二齿轮416设于所诉齿轮箱414右上角,与所述第一齿轮415啮合;所述第三齿轮417设于所诉齿轮箱414左上角,与所述第一齿轮415啮合。

如图3-9所示,所述压紧组件5包括固定杆51、转臂件52及滚筒件53;所述固定杆51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齿轮箱414上;所述转臂件52数量为2个,分别设于所述固定杆51两端;所述转臂件52包括杠杆521、缓冲块523及第一传动结构7;所述杠杆521中部铰接于所述固定杆51;所述缓冲块523设于所述杠杆521下部左侧,固定连接于所述杠杆521和所述齿轮箱414,所述缓冲块523的材料为记忆海绵;所述第一传动结构7可对杠杆521进行翻转;所述滚筒件53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转臂件52下端。

如图3-9所示,所述第一传动结构7包括滑动槽71、推块结构72及第一棘齿73;所述滑动槽71开设于所述齿轮箱414靠近所述杠杆521一端的侧壁上,位于所述杠杆521上端的下方;所述推块结构72可滑动设于所述滑动槽71上;所述第一棘齿73数量为6个,圆周等间距设于所述第二齿轮416上;所述第一棘齿73朝向所述第二齿轮416的逆时针方向具有第一斜面731,所述第一棘齿73远离所述第二齿轮416轴心方向具有第二斜面732;所述推块结构72包括推块壳体721;所述多斜面块722部分设于所述推块壳体721中;所述第一弹簧723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多斜面块722和所述壳体内壁;所述多斜面块722的下端具有第三斜面724,所述多斜面块722朝向所述第二齿轮416的顺时针方向具有第四斜面725;当第二齿轮416顺时针旋转时,所述第二斜面732会与所述第三斜面724接触;当第二齿轮416逆时针旋转时,所述第一斜面731会与所述第三斜面724接触。

如图3-9所示,所述滚筒件53包括横杆531、第一滚筒结构532及第二滚筒结构533;所述横杆531的两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杠杆521的下端;所述第一滚筒结构532数量为6个,间隔均匀设于所述横杆531下;所述第二滚筒结构533数量为5个设于相邻两个第一滚筒结构532之间;所述第二滚筒结构533设于所述凹槽11的正上方;所述第二滚筒结构533包括第二刷辊536、连接杆壳体537、第二弹簧538及第二连接杆539;所述第二刷辊536可旋转,所述第二刷辊536的外圈设有软毛刷,用于增大接触时的摩擦力和保护玻璃纤维布;所述连接杆壳体537所述为2个,分别通过轴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刷辊536两侧;所述第二弹簧538数量为2个,对应设于两个连接杆壳体537内;所述第二连接杆539数量2个,对应设于第二弹簧538上,所述第二连接杆539与所述连接杆壳体537可相对移动,所述第二连接杆539的上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横杆531;所述第一滚筒结构532包括第一刷辊534和第一连接杆535;所述第一刷辊534可旋转,所述第一刷辊534的外圈设有软毛刷,用于增大接触时的摩擦力和保护玻璃纤维布;所述第一连接杆535数量为2个,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刷辊534的两侧;所述第一连接杆535的上端连接于所述横杆531;在初始状态下,第二刷辊536的位置低于第一刷辊534的位置。

如图10-12所示,所述夹持组件6包括固定夹持块61、倾斜槽62、移动夹持块63及第二传动结构8;所述固定夹持块61设固定连接于所述齿轮箱414靠近所述模具1一侧,所述固定夹持块61的左下角开有倒角;所述倾斜槽62开设于所述齿轮箱414上,为于所述固定夹持块61下方;所述移动夹持块63可移动设于所述倾斜槽62之中;所述移动夹持块63的上部具有第一竖直面631,所述第一竖直面631用于限定移动夹持块63的位置,当第一竖直面631与齿轮箱414侧壁解除时,夹持组件6处于非夹持装,此时,移动夹持块63的下端突出于所述所述和齿轮箱414内壁;所述移动夹持块63的下部具有第五斜面632,所述第五斜面632从下到上向所述模具1一端倾斜。

如图10-12所示,所述第二传动结构8包括方槽81、弹簧钢片82、卡槽83、l型槽84、l型块85、第一滑块机构及第二滑块结构87;所述方槽81开设于所述移动夹持块63上;所述弹簧钢片82设于所述方槽81之中,所述弹簧钢片82的中部具有第一凸起部88,所述弹簧钢片82的两端为两弧形的钢片;所述卡槽83与所述方槽81相连通,所述l型槽84与所述卡槽83相连通;所述卡槽83和l型槽84开设于所述齿轮箱414上;所述卡槽83和l型槽84的高度高于所述方槽81的高度;所述l型块85设于所述l型槽84之中,可左右滑动;所述l型块85突出于所述齿轮箱414内壁;所述第一滑块结构86和所述第二滑块结构87设于所述第三齿轮417上;所述第一滑块结构86包括第一滑块壳体861、第三弹簧862及第一斜面滑块863;所述第一滑块壳体861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齿轮417上;所述第三弹簧862数量2个,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块壳体861中;所述第一斜面滑块863固定连接于两个第三弹簧862,可在所述第一滑块壳体861中滑动;所述第一斜面滑块863朝向顺时针方向具有第六斜面864,当第三齿轮417顺时针旋转时,所述第六斜面864和所述第五斜面632会接触;所述第二滑块结构87包括第二滑块壳体871、第四弹簧872及第二斜面滑块873;所述第二滑块壳体871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齿轮417上,所述第二滑块壳体871与第三齿轮417的轴心的距离小于第一滑块壳体861与第三齿轮417轴心的距离;所述第四弹簧872数量为2个,固定连接于于所述第二滑块壳体871中;所述第二斜面滑块873固定连接于两个第四弹簧872,可在第二滑块壳体871中移动;所述第二斜面滑块873朝向逆时针方向具有第七斜面874,所述第二斜面滑块873远离所述第三齿轮417轴心一侧具有第八斜面875;当第三齿轮417顺时针旋转时,第八斜面875会抵触到l型块85,;当第三齿轮417逆时针旋转时,第七斜面874会抵触到l型块85。

如图4所示,所述引导组件42包括曲面辊421和导向块422;所述曲面辊421可旋转设于两个齿轮箱414之间,所述曲面辊421具有6个等距分布的凹陷部423,相邻的两个凹陷部423中间具有第二凸起部424,所述第二凸起部424的数量为5个,所述第二凸起部424位于所述凹槽11的正上方;所述导向块422设于所述曲面辊421右侧,两端固定连接两个齿轮箱414上;所述导向块422开设有从左到右向下倾斜的波浪槽425;所述波浪槽425具有多段弯折,其中向下凹陷的多个弯折处对应位于所述凹槽11的正上方;所述夹持组件6设于所述曲面辊421和所述导向块422之间;所述曲面辊421和所述导向块422的长度小于所述出布辊2的长度。

如图3,13所示,所述滴胶组件43包括储胶箱431、滴胶管432及压力泵433;所述储胶箱431数量为2个,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齿轮箱414上,内部装有胶衣树脂;所述滴胶管432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储胶箱431;所述压力泵433数量为2个,对应设于两个储胶箱431内,与所述滴胶管432连通,运行时将储胶箱431中的泵到滴胶管432中,所述压力泵433为市面上可购买的潜水泵;所述滴胶管432具有多段弯折,位于所述模具1上方部分的滴胶管432位于所述夹持组件6的下方,该处滴胶管432的下端开设有多个滴胶孔434。

如图14-16所示,所述裁刀部件3包括斜面气缸31、下刀结构32、大裁刀33及支撑块34;所述斜面气缸31设于所述模具1和所述出布辊2之间,所述斜面气缸31分为支撑部和移动部,移动部移动使会使支撑部和移动部之间的面积压缩,然后是的其中的气压发生变化;所述斜面气缸31的移动部的上端具有一斜面,所述导向块422的下端与所述斜面气缸31上端具有相适配的斜面;所述下刀结构32数量为2个,分别设于所述斜面气缸31两侧;所述大裁刀33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下刀结构32;所述支撑块34设于所述斜面气缸31和所述模具1之间;所述支撑块34和所述模具1之间留有空隙,所述大裁刀33位于该空隙的正上方;所述大裁刀33的下端为刀刃331,所述刀刃331的中间为凸起的尖角;所述下刀结构32包括支撑座321、滑刀槽322、第五弹簧323、缸体324、腔体325、活塞杆326及通气管327;所述滑刀槽322开设于所述支撑座321之中,其中部位圆形,用于装载第五弹簧323;所述第五弹簧323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大菜刀和所述滑刀槽322底壁;所述缸体324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座321上;所述腔体325开设于所述缸体324中;所述活塞杆326可移动设于所述腔体325的中,所述活塞杆326的上端与所述腔体325的形状相适应,所述活塞杆326上表面与所述腔体325所形成的空间具有一定的密封性;所述通气管327两端分别连通于所述缸体324上端和所述斜面气缸31;所述活塞杆326下部贯穿于所述气缸和所述支撑座321连接于所述大裁刀33一端。

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将模具1放入该设备下方,驱动组件41启动,带动原来靠近出布辊2位置的铺布部件4向右移动;再此过程中,夹持组件6对玻璃纤维布进行夹持,从该端拉动玻璃纤维布逐渐从出布辊2中出来;当铺布部件4运动到最右端时,驱动组件41开始反向驱动,带动铺布部件4向左运动;再次过程中,滴胶组件43开始滴落胶衣树脂在模具1上,同时压紧组件5对经过引导组件42弯折的玻璃纤维布从布的右端到布的左端进行压紧,使得玻璃纤维布与带有凹槽11的模具1基本上相适应,且玻璃纤维布与胶衣树脂充分接触;驱动组件41的工作流程如下:电机412带动螺杆411旋转,螺杆411带动齿轮向向左或向右的运动,与此同时,螺杆411的旋转也会带动第一齿轮415进行旋转,进而带动第一齿轮415和第二齿轮416的旋转;压紧组件5工作流程如下:当铺布部件4向左移动进行铺布时,螺杆411带动第一齿轮415逆时针旋转,第一齿轮415带动第二齿轮416顺时针旋转,第一棘齿73会推动推块结构72向右运动,推块结构72推动杠杆521上部向右翻转,使得杠杆521下部向左翻转,进而使得滚筒件53压在玻璃纤维布上;然后第一棘齿73继续旋转,直到第一棘齿73上的第二斜面732与多斜面块722的第三斜面724接触,然后第一棘齿73组件通过多斜面块722;当铺布组件向右移动进行拉布时,螺杆411带动第一齿轮415顺时针旋转,第一齿轮415带动第二齿轮416逆时针旋转,第一棘齿73的第一斜面731会与多斜面块722的第三斜面724接触,推动多斜面块722压缩第一弹簧723,使得多斜面块722缩进推块壳体721中,然后第一棘齿73经过多斜面块722,使得推块结构72不会对杠杆521发生作用,使得滚筒件53处于高抬的状态;滚筒件53工作流程如下:杠杆521带动滚筒件53向下压紧玻璃纤维布时,第二刷辊536进入凹槽11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高度变化,第二弹簧538通过压缩适应这种高度变化,进而使得第二刷辊536可以适应这种高度变化,而第二弹簧538压缩后的回复力,会给玻璃纤维布一定的压力,第二刷辊536可旋转地将处于凹槽11中的玻璃纤维布压紧;同时,第一刷辊534则可旋转地刚性压紧在玻璃纤维布上;夹持组件6工作流程如下:当铺布部件4向右运动进行拉布时,螺杆411带动第一齿轮415顺时针旋转,第一齿轮415带动第三齿轮417逆时针旋转,第一斜面滑块863旋转,接触移动夹持快的下端,推动移动夹持块63向上运动,方槽81与卡槽83所接触的面积越来越大,知道弹簧钢片82的凸起部卡在卡槽83上,使得移动夹持块63配合固定夹持块61对玻璃纤维布进行夹持,并通过凸起部保证夹持位置的固定;与此同时(第三齿轮417逆时针旋转时),第二斜面滑块873的第七斜面874与l型块85接触,通过第七斜面874作用,使得第二斜面滑块873压缩第四弹簧872使得第二斜面滑块873进入第二滑块壳体871中,然后第二斜面滑块873会通过l型块85,不推动l型块85向右运动;当铺布部件4向左运动进行铺布时,螺杆411带动第一齿轮415逆时针旋转,第一齿轮415带动第三齿轮417顺时针旋转,第二斜面滑块873的第八斜面875会抵触到l型块85突出于齿轮箱414部分左侧壁,从而逐渐将l型块85往右推动;右移的l型块85会压缩弹簧钢片82的凸起部,在移动夹持块63重力的作用下,弹簧钢片82的凸起部会脱离卡槽83,移动夹持块63整体向下滑动,夹持作用消失;与此同时(第三齿轮417顺时针旋转时),第一斜面滑块863的第六斜面864与移动加持块第五斜面632接触,从而压缩第三弹簧862,使得第一斜面滑块863缩回第一滑块壳体861之中,第一斜面滑块863顺利通过移动夹持块63,不对移动夹持块63发生作用;导向组件工作流程如下:玻璃纤维布从出布辊2到曲面辊421和导向块422之中,通过曲面辊421的凹陷部423和第二凸起部424弯曲,及导向块422波浪槽425的弯曲,使得玻璃纤维布从平直的状态变成弯折的状态,其状态与模具1的凹槽11形状相适应;滴胶组件43工作流程如下:当铺布部件4向左运动进行铺布时,压力泵433启动,将储胶箱431中的胶衣树脂泵入滴胶管432中,在两侧压力泵433所给的压力的作用下,胶衣树脂从滴胶管432中滴落到下方的模具1上;玻璃纤维布与模具1的接触同时与和胶衣树脂接触;裁切组件工作流程如下:铺布组件向左运动,直到导向块422运动到斜面气缸31上方,导向块422下方的斜面与斜面气缸31上方的斜面相配合,将斜面气缸31压缩,使得其内部的体积发生变化,进而使得气体通过通气管327推动活塞杆326运动,推动大裁刀33下降;大裁刀33接触到支撑块34和模具1之间的空隙时,起到类似于剪刀的效果,对玻璃纤维布进行裁剪;刚才被压缩的第五弹簧323在回复力的作用下,将大裁刀33复位。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