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模具快速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00102发布日期:2021-02-09 13:19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注塑模具快速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注塑模具快速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
[0003]
注塑模具由动模和定模两部分组成,动模安装在注射成型机的移动模板上,定模安装在注射成型机的固定模板上。在注射成型时动模与定模闭合构成浇注系统和型腔,开模时动模和定模分离以便取出塑料制品。为了减少繁重的模具设计和制造工作量,注塑模大多采用了标准模架。
[0004]
注塑成型后需要对模具进行清洗,避免模具内留下上次注塑残渣,导致下次注塑失败。但是现如今一般使通过工人手持喷水枪对塑料模具进行手动清洗,这种工作方式清洗速度较慢,且易使塑料模具清洗不干净;并且通过人工清洗的方式,清洗之后的废水随处排放,不仅污染环境,而且浪费水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注塑模具快速清洗装置,能够有效地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通过工人手持喷水枪对塑料模具进行手动清洗,这种工作方式清洗速度较慢,且易使塑料模具清洗不干净的问题,还解决了人工清洗的方式,清洗之后的废水随处排放,不仅污染环境,而且浪费水资源的问题。
[0006]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7]
一种注塑模具快速清洗装置,包括定模固定板和定模,所述定模固定板右端固接有定模;所述定模固定板上端螺接有上安装板,下端螺接有下安装板,所述上安装板右端设置有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机构右端设置有清洗吹干机构,所述下安装板右端设置有接水机构;
[0008]
所述清洗吹干机构包括固定板、清洗电机、主动轮、减速轮、固定筒、清洗水管、风干管道、清洗喷头和吹风头,所述固定板上端右侧安装有清洗电机,所述清洗电机输出端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下端固接有主动轮,转轴下端与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主动轮右侧啮合有减速轮,所述减速轮固接在固定筒外侧,所述固定筒贯穿固定板,并与固定板转动连接,固定筒下端左侧设置有清洗喷头,右侧设置有吹风头,所述清洗喷头上端接通有清洗水管,所述吹风头上端接通有风干管道。
[0009]
更进一步地,所述清洗水管和风干管道上端均向上延伸,并贯穿固定筒,所述清洗水管上端接通有软水管,所述风干管道上端接通有软气管。
[0010]
更进一步地,所述清洗喷头向左倾斜设置,所述吹风头向右倾斜设置。
[0011]
更进一步地,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电机框、翻转电机、翻转轴和翻转板,所述电机框焊接在上安装板右端中部,电机框内安装有翻转电机,所述翻转电机输出端连接有翻转轴,所述翻转轴右端向右延伸穿出电机框,并固接有翻转板,所述翻转板右端与固定板固接。
[0012]
更进一步地,所述上安装板右端上侧固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位于电机框正上方,支撑板右端固接有支撑立板,所述支撑立板左端与翻转轴转动连接,右端与翻转板转动连接。
[0013]
更进一步地,所述接水机构包括伸缩杆、接水盘和出水管,所述下安装板右端前后侧均安装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右端固接有接水盘,所述接水盘左端设置有出水管。
[0014]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5]
本实用新型通过清洗喷头向塑料模具喷水,有效清洗塑料模具注塑面,冲洗其面上的注塑残渣;通过吹风头风落塑料模具注塑面上残留的注塑残渣和对清洗后的注塑面进行吹干,有效提高清洗吹干注塑模具注塑面的效率;清洗电机转动,使主动轮带动减速轮转动,使固定筒转向,便于清洗吹干机构对注塑模具的定模和动模进行清洗风干,定模和动模的清洗风干能够交替进行,有效节省清洗时间,提高生产效率;翻转电机转动,使翻转轴带动翻转板转动,使清洗吹干机构转动方向,不影响注塑模具合模注塑;清洗喷头喷洒下的水由接水盘收集,并通过出水管流出,防止喷洒下的水污染工作环境,有效防止水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0016]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清洗吹干机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9]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接水机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0]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
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1-定模固定板,2-定模,3-上安装板,301
-ꢀ
支撑板,302-支撑立板,4-下安装板,5-翻转机构,501-电机框,502
-ꢀ
翻转电机,503-翻转轴,504-翻转板,6-清洗吹干机构,601-固定板, 602-清洗电机,603-主动轮,604-减速轮,605-固定筒,606-清洗水管, 607-风干管道,608-清洗喷头,609-吹风头,610-软水管,611-软气管,7-接水机构,701-伸缩杆,702-接水盘,703-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3]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0024]
参照图1至图4,本实施例的一种注塑模具快速清洗装置,包括定模固定板1和定模2,定模固定板1右端固接有定模2;定模固定板1 上端螺接有上安装板3,下端螺接有下安装板4,上安装板3右端设置有翻转机构5,翻转机构5右端设置有清洗吹干机构6,下安装板4右端设置有接水机构7,具体的,接水机构7包括伸缩杆701、接水盘702 和出水管703,下安装板4右端前后侧均安装有伸缩杆701,伸缩杆701 右端固接有接水盘702,接水盘702左端设置有出水管703。
[0025]
具体的,参照图1和图2,清洗吹干机构6包括固定板601、清洗电机602、主动轮603、减速轮604、固定筒605、清洗水管606、风干管道607、清洗喷头608和吹风头609,固定板601上端右侧安装有清洗电机602,清洗电机602输出端连接有转轴,转轴下端固接有主动轮 603,转轴下端与固定板601转动连接,主动轮603右侧啮合有减速轮 604,减速轮604固接在固定筒605外侧,固定筒605贯穿固定板601,并与固定板601转动连接,固定筒605下端左侧设置有清洗喷头608,右侧设置有吹风头609,清洗喷头608上端接通有清洗水管606,吹风头609上端接通有风干管道607。清洗水管606和风干管道607上端均向上延伸,并贯穿固定筒605,清洗水管606上端接通有软水管610,风干管道607上端接通有软气管611。清洗喷头608向左倾斜设置,吹风头609向右倾斜设置。
[0026]
具体的,参照图1和图4,翻转机构5包括电机框501、翻转电机 502、翻转轴503和翻转板504,电机框501焊接在上安装板3右端中部,电机框501内安装有翻转电机502,翻转电机502输出端连接有翻转轴503,翻转轴503右端向右延伸穿出电机框501,并固接有翻转板504,翻转板504右端与固定板601固接。上安装板3右端上侧固接有支撑板301,支撑板301位于电机框501正上方,支撑板301右端固接有支撑立板302,支撑立板302左端与翻转轴503转动连接,右端与翻转板504转动连接。
[0027]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所使用的翻转电机502和清洗电机602的型号为edsmt-2t030-r30a或其他具有相同功能的伺服电机,伸缩杆 701的型号为lap22或其他具有相同功能的伸缩杆,本实施例未对其结构和原理做任何改变,故说明书中不做赘述。
[0028]
参照图1至图4,使用本实施时,先将软水管610与注塑设备的水循环装置接通,软气管611与注塑设备的气压机接通;当注塑模具开模后,翻转电机502转动,使翻转轴503带动翻转板504转动,使清洗吹干机构6转动方向,使清洗喷头608和吹风头609转向下侧,并位于定模2和动模之间;伸缩杆701伸长,使接水盘702向右移动,移动至定模2和动模开口的下方;软水管610通入清洗水,软气管611 通入压缩空气,使清洗腔喷头608喷水冲洗塑料模具注塑面,吹风头 609先注塑面吹风;当清洗喷头608将动模或定模2的一侧注塑面清洗干净后,吹风头609将定模2或动模一侧注塑面上易掉落的残渣碎落后;清洗电机602转动,使主动轮603带动减速轮604转动,使固定筒605转向,使清洗喷头608和吹风头609转换位置,清洗喷头608 清洗吹风头609没有清理干净的注塑面,吹风头609将清洗喷头608 清洗后的注塑面吹干;反向转动清洗电机602,使清洗喷头608和吹风头609复位,关闭软水管610,使清洗喷头608停至喷水,吹风头609 吹干注塑面;接水盘702将清洗时喷落的收集,并通过出水管703排出,进行回收利用;清洗结束后,翻转电机502翻转,使清洗吹干机构6转向,远离注塑模具,伸缩杆701收缩;注塑模具开始工作。
[0029]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
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会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