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特别涉及一种塑料内胆高压气瓶旋转缠绕工装。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发展与现代技术的推广应用,新能源产业得到极大发展,优化了以化学燃料为主的能源结构,新旧能源转换已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发展新能源汽车就需要有相配套的装备:高压气瓶,即车用cng/lng气瓶,其公称工作压力为20mpa。在制作高压气瓶时,本领域内普遍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采用塑料内胆加热后在内部多次充入气体,使气瓶内胆在保持压力的状态下进行瓶体缠绕,按照传统的方法需要进行多次充装,不仅耗费人力而且浪费时间,降低了生产效率。气瓶内胆通常采用塑料内胆,塑料内胆气瓶的散热性能差,导致温差较大的使用环境下或充放气过程中,塑料内胆的尺寸变化较为明显,有可能会导致塑料内胆与增强层的脱离,影响疲劳寿命,还可能会使内胆与金属瓶嘴之间形成间隙,使气瓶的密封性能失效,在气瓶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往内胆中充装压缩空气,使内胆在保压的情况下进行瓶体缠绕,按照传统方法进行多次充装不仅耗费人力且浪费时间,降低生产效率。
基于上述问题,研究一种塑料内胆高压气瓶旋转缠绕工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气瓶缠绕过程中充气方便,结构简单,实用性强的一种塑料内胆高压气瓶旋转缠绕工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旋转充装轴,旋转充装轴的一端开设有充气道,充气道在旋转充装轴内沿其轴线方向开设,充气道开设至旋转充装轴的大致中间位置,旋转充装轴中部的外圆周表面沿其径向方向延伸出中部凸台,旋转充装轴的中部凸台上套装有与所述充气道连通的充气组件,所述旋转充装轴开设充气道的一端套装有顶紧组件。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旋转充装轴的另一端开设有通孔,旋转充装轴通过通孔与缠绕机装配。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充气组件包括沿所述中部凸台外圆周方向开设的环形进气道,环形进气道大致位于中部凸台的中间位置,环形进气道的底部沿其直径方向开设有通气道,通气道连通所述充气道和所述环形进气道,环形进气道两侧的中部凸台上分别套装有自润滑轴承,所述自润滑轴承的外部套装有充装轴套,所述旋转充装轴可相对与所述充装轴套旋转,充装轴套上安装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为内部中空结构,进气管与所述环形进气道连通。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顶紧组件包括套装在所述旋转充装轴上的顶紧轴套,所述顶紧轴套大致呈圆台型,所述顶紧轴套邻紧所述中部凸台的一端的直径与中部凸台的直径大致相同,所述顶紧轴套另一端面的内圆周边缘向其圆心方向延伸出环套,所述旋转充装轴上开设有与所述环套配合的限位环,所述环套可在限位环内滑动,所述顶紧轴套与所述旋转充装轴之间安装有轴承,未顶紧气瓶时,所述充装轴套可相对与所述顶紧轴套旋转。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中部凸台上充气组件的一端设置有导向套,导向套通过定位螺栓与中部凸台上开设的定位孔配合固定,所述中部凸台上充气组件的另一端开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安装有弹性挡圈,弹性挡圈与充气组件之间设置有套装在所述中部凸台上的定位挡圈。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进气管上设置有方便连接气管的卡套。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自润滑轴承与所述环形进气道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旋转充装轴伸出顶紧轴套的一端上设置有外螺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由于旋转充装轴的一端开设有充气道,旋转充装轴中部的外圆周表面沿其径向方向延伸出中部凸台,旋转充装轴的中部凸台上套装有与所述充气道连通的充气组件,所以在气瓶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往内胆中充装压缩空气,可以在不需要拆卸的情况下对气瓶内的气压进行增减,使充装节省人力且节约时间,加快了生产效率,由于所述旋转充装轴开设充气道的一端套装有顶紧组件,所述顶紧组件使本工装与气瓶牢固连接为一体,并且不易脱落,在上紧气瓶时,可使用顶紧组件进行直观的观察。
进一步的,由于旋转充装轴的另一端开设有通孔,所以旋转充装轴方便与缠绕机装配使用,由于所述充气组件包括沿所述中部凸台外圆周方向开设的环形进气道,环形进气道不易堵塞,且改进时结构简单,节约成本,环形进气道的底部沿其直径方向开设有通气道,通气道实际在旋转充装轴内开设,所以不论旋转充装轴转动到何种角度,通气道、环形进气道、充气组件使用保持连通,所以结构合理,充气方便,不易产生问题,由于环形进气道两侧的中部凸台上分别套装有自润滑轴承,自润滑轴承的外部套装有充装轴套,所以本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出现轴承卡滞的问题,减小维修次数,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由于充气组件的一端设置有导向套另一端开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安装有弹性挡圈,弹性挡圈与充气组件之间设置有套装在所述中部凸台上的定位挡圈,其中导向套和定位挡圈用于限制自润滑轴承的活动空间,防止自润滑轴承卡死,弹性挡圈用于限制定位挡圈,防止定位挡圈脱落,由于所述旋转充装轴上套装有顶紧轴套,顶紧轴套与所述旋转充装轴之间安装有轴承,未顶紧气瓶时,所述充装轴套可相对与所述顶紧轴套旋转,所以顶紧轴套可以有效对气瓶是否上紧进行明显的观察,当气瓶上紧时,气瓶瓶口顶在顶紧轴套的一端,使顶紧轴套与旋转充装轴相对保持紧密连接的状态,当气瓶未上紧时,气瓶瓶口与顶紧轴套的一端或顶紧轴套与中部凸台有一定空隙,则充装轴套可相对与所述顶紧轴套旋转,用手拧动充装轴套可判断气瓶是否上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气瓶缠绕过程中充气方便,结构简单,实用性强,轴承不易卡滞,减小维修次数,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能快速判断气瓶是否上紧。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使用过程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4是图1中b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参照附图1至附图3,该塑料内胆高压气瓶旋转缠绕工装包括旋转充装轴1,旋转充装轴1的左端在其内部沿轴线方向开设有充气道2,充气道2开设至旋转充装轴1的大致中间位置,旋转充装轴1的右端开设有通孔4,旋转充装轴1通过通孔4与缠绕机装配,通孔4作用为旋转充装轴1方便与缠绕机装配使用,旋转充装轴1中部的外圆周表面沿其径向方向延伸出中部凸台3,旋转充装轴1左端上设置有外螺纹,外螺纹用于与气瓶的外瓶嘴螺接,外瓶嘴的外圆周面上也设置有外螺纹,外瓶嘴螺接在气瓶的瓶口内,气瓶的瓶口在加工时预制内螺纹。
在气瓶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往气瓶的内胆中充装压缩空气,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拆卸工装的情况下对气瓶内的气压进行增减,使充装节省人力且节约时间,加快了生产效率。
旋转充装轴1的中部凸台3上套装有与充气道2连通的充气组件,充气组件包括沿中部凸台3外圆周方向开设的环形进气道5,环形进气道5大致位于中部凸台3的中间位置,环形进气道5的底部沿其直径方向开设有通气道6,通气道6连通充气道2和环形进气道5,环形进气道5两侧的中部凸台3上分别套装有自润滑轴承7,自润滑轴承7的外部套装有自润滑轴承7,旋转充装轴1可相对与充装轴套8旋转,自润滑轴承7与环形进气道5之间设置有密封圈19,充装轴套8上安装有进气管9,进气管9为内部中空结构,进气管9下端与环形进气道5连通,进气管9上设置有方便连接气管的卡套,环形进气道5不易堵塞,且改进时结构简单,节约成本,环形进气道5的底部沿其直径方向开设有通气道6,通气道6实际在旋转充装轴1内开设,所以不论旋转充装轴1转动到何种角度,通气道6、环形进气道5、充气组件使用保持连通,所以结构合理,充气方便,不易产生问题,由于环形进气道5两侧的中部凸台3上分别套装有自润滑轴承7,自润滑轴承7的外部套装有充装轴套8,所以本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出现轴承卡滞的问题,减小维修次数,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旋转充装轴1左端套装有顶紧组件,顶紧组件包括套装在旋转充装轴1上的顶紧轴套10,顶紧轴套10大致呈圆台型,顶紧轴套10右端的直径与中部凸台3的直径大致相同,顶紧轴套10左端面的直径大于气瓶外瓶嘴的直径,可以完全顶紧气瓶的外瓶嘴,顶紧轴套10左端面的内圆周边缘向其圆心方向延伸出环套11,旋转充装轴1上开设有与环套11配合的限位环12,环套11可在限位环12内滑动,顶紧轴套10与旋转充装轴1之间安装有轴承13,未顶紧气瓶时,充装轴套8可相对与顶紧轴套10旋转,顶紧组件使本工装与气瓶牢固连接为一体,并且不易脱落,在上紧气瓶时,可使用顶紧组件进行直观的观察。
未顶紧气瓶时,充装轴套8可相对与顶紧轴套10旋转,所以顶紧轴套10可以有效对气瓶是否上紧进行明显的观察,当气瓶上紧时,气瓶瓶口顶在顶紧轴套10的一端,使顶紧轴套10与旋转充装轴1相对保持紧密连接的状态,当气瓶未上紧时,气瓶瓶口与顶紧轴套10的一端或顶紧轴套10与中部凸台3有一定空隙,则充装轴套8可相对与顶紧轴套10旋转,用手拧动充装轴套8可判断气瓶是否上紧。
中部凸台3上充气组件的右端设置有导向套14,导向套14通过定位螺栓15与中部凸台3上开设的定位孔配合固定,中部凸台3上充气组件的右端开设有环形凹槽16,环形凹槽16内安装有弹性挡圈17,弹性挡圈17与充气组件之间设置有套装在中部凸台3上的定位挡圈18,其中导向套14和定位挡圈18用于限制自润滑轴承7的活动空间,防止自润滑轴承7卡死,弹性挡圈17用于限制定位挡圈18,防止定位挡圈18脱落。
综上,本实用新型在气瓶缠绕过程中充气方便,结构简单,实用性强,轴承不易卡滞,减小维修次数,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能快速判断气瓶是否上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