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机料筒的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96615发布日期:2021-01-12 07:26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注塑机料筒的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注塑机料筒的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注塑机又名注射成型机或注射机,是一种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塑料制品在模具中成型之前,塑料的粒料需要先经过加热熔融,然后经料管的注射而进入模具。

公告号为cn201036910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高速注塑机,其包括料筒,插置于料筒内的挤出螺杆,挤出螺杆一端连接于螺杆驱动装置,料筒前端连接有射料管,射料管上连接有射胶油缸,射料管出口端连接有射料喷嘴,射料管内设有射胶腔与熔胶进口,射胶油缸所设射料柱塞一端插置于射胶腔一端,螺杆依靠驱动装置在加热的料筒内旋转,从而使固状塑料在料筒内融熔塑化并输送到料筒的前端,螺杆依靠保压油缸将融熔状态的塑料射入模具的型腔中。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有的料筒长径比大,在使用过程中料筒因自身重量而往下沉,导致料筒下坠变形,影响注塑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注塑机料筒的支撑装置,其能对料筒起到支撑作用,减少料筒变形的情况,保持注塑的平稳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注塑机料筒的支撑装置,包括安装于机架且位于所述料筒下方的支撑座,所述机架位于所述料筒的一端设有合模机构,所述支撑座包括与所述机架连接的底座、安装于所述底座的支架、设置于所述支架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的转动件以及连接于所述料筒底面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料筒的底面与所述转动件抵接,所述底座设有用于调节高度的调节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架通过转动件和支撑杆对料筒进行支撑,将料筒的部分重量分散到机架上,减少料筒因自重而变形的情况,保持注塑的平稳运行,并且转动件与支撑杆抵接,在料筒的移动过程中,转动件自身转动,从而在料筒移动时保持对料筒的支撑,提高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料筒靠近所述合模机构的一端沿长度方向套设有多个发热圈,所述支撑座设置于所述料筒靠近所述合模机构的一端,所述发热圈之间间隔分布并形成分隔槽,所述支撑杆远离转动件的顶面设有多个卡接于所述分隔槽的支杆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发热圈对料筒内的塑料原料进行加热保温,支杆座卡接于分隔槽,从而将支撑杆与料筒连接,实现对料筒的支撑。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转动件为轴承,所述支架远离底座的一端设有转动座,所述轴承的内圈通过固定轴固定于所述转动座,所述轴承的外圈与所述支撑杆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轴承安装于转动座,轴承的外圈与支撑杆抵接,从而方便料筒的移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杆座远离支撑杆的顶面为与所述料筒外壁配合且抵接的圆滑凹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杆座与料筒的外壁配合,提高支杆座与料筒的接触面积,提高支撑杆与料筒连接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撑杆与所述发热圈之间留有间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少支撑杆对发热圈的抵压而造成发热圈损坏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机架与所述底座之间设有基座,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穿设且螺纹连接于所述底座的调节螺母以及螺纹连接于所述调节螺母内壁的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母的外壁螺纹的螺距大于所述调节螺母内壁螺纹的螺距,所述调节螺母和所述调节螺杆的端部均抵接于所述基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调节螺杆,使调节螺杆离开基座一定距离,转动调节螺母,调节螺母将底座顶起,待底座顶起到所需高度后,将调节螺杆拧至与基座抵接,利用调节螺杆抵紧基座,保持底座与基座之间的稳定。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架与所述转动座之间连接有截面大于所述支架截面的连接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座可以提高支架与转动座的连接部位的稳定性,从而提高轴承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调节组件设置有两个且对称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两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底座的两端调节高度,有助于保持支架的平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支架通过转动件和支撑杆对料筒进行支撑,将料筒的部分重量分担到机架上,减少料筒因自重而变形的情况,保持注塑的平稳运行,并且转动件与支撑杆抵接,在料筒的移动过程中,转动件自身转动,从而在料筒移动时保持对料筒的支撑,提高实用性;

2.支撑杆设有卡接于分隔槽的支杆座,支杆座的顶面为与料筒外壁配合且抵接的圆滑凹面,从而使支撑杆稳定的连接于料筒。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实施例一的支撑座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二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11、注塑机构;12、合模机构;13、料筒;14、发热圈;15、分隔槽;16、基座;2、支撑座;21、支架;22、底座;23、调节螺母;24、调节螺杆;25、连接座;26、转动座;27、轴承;28、固定轴;3、支撑杆;31、支杆座;32、凹面;4、转轴;41、第一纠偏板;42、第二纠偏板;43、螺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注塑机料筒的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座2,支撑座2安装于机架1,机架1上安装有注塑机构11和合模机构12,注塑机构11和合模机构12之间通过注塑机构11的料筒13连接,料筒13的截面呈圆形,支撑座2位于料筒13的下方且靠近合模机构12,对料筒13起到支撑作用。

如图2和图3所示,支撑座2包括支架21和底座22,底座22呈长板形,支架21呈圆柱形,支架21垂直固定于底座22的承载面中部;机架1固定有基座16,基座16的形状以及大小均与底座22相同,底座22的底面抵接于基座16的承载面;底座22设有调节组件,调节组件设置有两个,且调节组件以支架21为对称轴,对称设置于底座22的两端,在本实施例中,调节组件包括调节螺母23和调节螺杆24,调节螺母23垂直穿设且螺纹连接于底座22,调节螺杆24穿设且螺纹连接于调节螺母23内壁,调节螺母23的外壁螺纹的螺距大于调节螺母23内壁螺纹的螺距,调节螺母23和调节螺杆24的端部均抵接于基座16的承载面。

在调节支撑座2的高度时,先旋松调节螺杆24,将调节螺杆24远离基座16,减小调节螺母23转动时的摩擦阻力,使得调节螺母23容易转动,然后转动调节螺母23,在螺纹配合下将底座22顶起,带动底座22往远离基座16的方向移动,使底座22的高度发生改变,从而改变支撑座2的高度,使支撑座2可以用于各种尺寸的料筒13的支撑;在调节好支撑座2的高度后,旋紧调节螺杆24,使调节螺杆24的端部抵紧基座16,从而增大底座22与基座16之间的摩擦阻力,提高底座22与基座16之间的稳定性。

支架21远离底座22的一端垂直固定有连接座25,连接座25呈板状结构,连接座25的承载面固定有转动座26,连接座25的截面面积大于支架21的截面面积,连接座25起到连接转动座26与支架21的作用,提高转动座26与支架21连接的稳定性。

支撑座2还包括转动件和支撑杆3,转动件安装于转动座26,在本实施例中,转动件具体为轴承27,转动座26包括两个转动板,两个转动板相平行且垂直固定于连接座25的承载面,两个转动板之间垂直固定有固定轴28,固定轴28穿设且固定于轴承27的内圈,使轴承27安装于转动座26,具体的,轴承27外圈的转动轴线垂直于料筒13长度方向的所在直线。

料筒13靠近合模机构12的一端套设有多个发热圈14,发热圈14沿料筒13的长度方向分布,且发热圈14之间留有间距并形成分隔槽15,发热圈14对料筒13内的塑料原料起到加热保温的作用;支撑杆3设置于料筒13与轴承27之间,支撑杆3呈长条状,支撑杆3的长度方向与料筒13的长度方向平行;支撑杆3靠近料筒13的顶面固定有多个支杆座31,支杆座31沿支撑杆3的长度方向分布,且支杆座31卡接于分隔槽15,从而将支撑杆3与料筒13连接。

具体的,支杆座31与支撑杆3垂直,支杆座31的长度大于支撑座2的宽度,支杆座31远离支撑杆3的顶面为圆滑的凹面32,凹面32与料筒13的底侧外壁相适配,且凹面32与料筒13的外壁抵接,使支杆座31与料筒13外壁的接触面积增大,提高支杆座31卡接于分隔槽15时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支撑杆3与料筒13连接的稳定性;另外,当支撑杆3与料筒13连接时,支撑杆3与发热圈14之间留有间隙,从而减小支撑杆3抵压发热圈14而造成发热圈14损坏的情况,保护发热圈14。

轴承27的外圈抵接于支撑杆3远离料筒13的底面,使支撑杆3夹在轴承27与料筒13之间,进一步保持支撑杆3的稳定,具体的,支撑杆3的底面宽度大于轴承27外圈的宽度,提高抵接的稳定性;在底座22、支架21、轴承27和支撑杆3的作用下,料筒13被支撑,料筒13的部分重量被分散到机架1上,减少料筒13因自重而下坠变形的情况,保持注塑的平稳运行;另外,支撑杆3可以随料筒13的移动而移动,此时轴承27的外圈转动,减小轴承27与支撑杆3之间的摩擦阻力,进而减小料筒13所受的摩擦阻力,方便料筒13的移动。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将支杆座31卡接于分隔槽15,使支撑杆3连接于料筒13,转动调节螺杆24和调节螺母23,调节螺母23将底座22顶起,调节支撑座2的高度,进而调节轴承27的高度,使轴承27与支撑杆3抵接,从而实现对料筒13的支撑,然后旋紧调节螺杆24,使底座22与基座16固定,完成支撑座2的安装。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支架21与连接座25的连接结构不同,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支架21靠近连接座25的端部固定有两个第一纠偏板41,两个第一纠偏板41相平行,连接座25靠近支架21的底面固定有第二纠偏板42,第一纠偏板41与第二纠偏板42的截面均呈半圆形,第二纠偏板42嵌入两个第一纠偏板41之间;第二纠偏板42靠近第一纠偏板41的两侧面均垂直固定有转轴4,转轴4的轴线垂直于轴承27的转动轴线,转轴4穿设于第一纠偏板41,使第二纠偏板42转动连接于第一纠偏板41;转轴4套设且螺纹连接有螺块43,螺块43抵接于第一纠偏板41背离第二纠偏板42的侧面。

当轴承27的转动轴线发生偏移时,转动第二纠偏板42,带动轴承27整体以转轴4为轴转动,并旋紧螺块43使螺块43抵紧第一纠偏板41,固定第二纠偏板42,从而调整轴承27与支撑杆3的接触情况,将轴承27与支撑杆3的线接触调整为面接触,使轴承27外圈与支撑杆3有更大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轴承27支撑料筒13的稳定性。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