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进自动无丝网过滤器用进料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76808发布日期:2021-02-18 23:45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全进自动无丝网过滤器用进料板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滤器技术领域,具体为全进自动无丝网过滤器用进料板。


背景技术:

[0002]
在塑料造粒行业内,为了解决传统过滤器需要频繁更换滤网的问题,市面上出现了一种无丝网过滤器,这类无丝网过滤器由于不需要设置过滤网即可实现对熔融塑料混合体进行过滤,故而被市场广泛采用,现有过滤器采用过滤板结构来替换原先的过滤网结构,过滤板上密集设置有过滤通孔,采用无丝网过滤器对造粒的熔融塑料混合体进行过滤操作时,过滤通孔将熔融塑料中的口径大于过滤通孔口径的杂质过滤截留下来,而通过过滤通孔后的熔融塑料流体进入出料腔并从出料口输出。
[0003]
目前现有的全进自动无丝网过滤器用进料板,耐磨性能差,且耐锈蚀性能差,会影响进料板的使用性能,长时间使用会造成进料板损坏,无法满足使用者的需求,缩短了进料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全进自动无丝网过滤器用进料板,具备耐磨性能好且耐锈蚀性能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无丝网过滤器用进料板耐磨性能差,且耐锈蚀性能差,会影响进料板的使用性能,长时间使用会造成进料板损坏,无法满足使用者的需求,缩短了进料板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全进自动无丝网过滤器用进料板,包括外圈,所述外圈的内腔设置有进料网,所述进料网的内腔设置有内圈,所述外圈的外表面设置有增压层,所述增压层远离外圈的一侧设置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远离增压层的一侧设置有耐磨层,所述耐磨层包括铁合金层,所述铁合金层远离耐磨层的一侧设置有高分子耐磨材料层,所述高分子耐磨材料层远离铁合金层的一侧设置有耐磨涂料层。
[0006]
优选的,所述防护层包括中碳钢层,所述中碳钢层远离防护层的一侧设置有碳素钢层,所述碳素钢层的厚度与中碳钢层的厚度相同。
[0007]
优选的,所述增压层包括钢合金层,所述钢合金层远离增压层的一侧设置有合金结构层,所述增压层的厚度与防护层的厚度相同。
[0008]
优选的,所述内圈正面的两侧均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的大小直径相同。
[0009]
优选的,所述外圈的正面环形开设有安装孔,且安装孔的大小直径相同。
[0010]
优选的,所述外圈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外圈的顶部和底部且位于定位槽的左侧设置有安装槽。
[0011]
优选的,所述外圈的外表面位于增压层的内腔,所述增压层的外表面位于防护层的内腔,所述防护层的外表面位于耐磨层的内腔。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
1、本实用新型通过外圈、进料网、内圈、增压层、防护层和耐磨层的设置,达到了耐
磨性能好且耐锈蚀性能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无丝网过滤器用进料板耐磨性能差,且耐锈蚀性能差,会影响进料板的使用性能,长时间使用会造成进料板损坏,无法满足使用者的需求,缩短了进料板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0014]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防护层,具有耐腐蚀、耐老化,耐盐雾,耐有机溶剂的作用,增加了进料板的耐腐蚀和耐老化的性能等,通过设置增压层,强度较高,塑性、韧性较好,可进行焊接,同时抗冲击性能强,增加了进料板的安全性能,延长了进料板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耐磨层,具有高耐磨和较高的弹性、较好的拉伸性能以及优异的耐磨耗和抗疲劳等物理机械性能,还具有耐腐蚀和耐锈蚀的作用,增加了进料板的耐磨性能。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圈结构右侧剖视图;
[0017]
图3为本实用新型增压层结构剖视图;
[0018]
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护层结构剖视图;
[0019]
图5为本实用新型耐磨层结构剖视图。
[0020]
图中:1、外圈;2、进料网;3、内圈;4、增压层;401、钢合金层;402、合金结构层;5、防护层;501、中碳钢层;502、碳素钢层;6、耐磨层;601、铁合金层;602、高分子耐磨材料层;603、耐磨涂料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0022]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23]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4]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0025]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26]
请参阅图1-5,全进自动无丝网过滤器用进料板,包括外圈1,外圈1的内腔设置有进料网2,进料网2的内腔设置有内圈3,外圈1的外表面设置有增压层4,增压层4远离外圈1的一侧设置有防护层5,防护层5远离增压层4的一侧设置有耐磨层6,耐磨层6包括铁合金层601,铁合金层601远离耐磨层6的一侧设置有高分子耐磨材料层602,高分子耐磨材料层602远离铁合金层601的一侧设置有耐磨涂料层603,通过设置耐磨层6,具有高耐磨和较高的弹性、较好的拉伸性能以及优异的耐磨耗和抗疲劳等物理机械性能,还具有耐腐蚀和耐锈蚀的作用,增加了进料板的耐磨性能;
[0027]
防护层5包括中碳钢层501,中碳钢层501远离防护层5的一侧设置有碳素钢层502,碳素钢层502的厚度与中碳钢层501的厚度相同,通过设置防护层5,具有耐腐蚀、耐老化,耐盐雾,耐有机溶剂的作用,增加了进料板的耐腐蚀和耐老化的性能等;
[0028]
增压层4包括钢合金层401,钢合金层401远离增压层4的一侧设置有合金结构层402,增压层4的厚度与防护层5的厚度相同,通过设置增压层4,强度较高,塑性、韧性较好,可进行焊接,同时抗冲击性能强,增加了进料板的安全性能,延长了进料板的使用寿命;
[0029]
内圈3正面的两侧均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的大小直径相同,通过设置通孔,对进料板起到了便于装配的作用;
[0030]
外圈1的正面环形开设有安装孔,且安装孔的大小直径相同,通过设置安装孔,对进料板起到了便于装配的作用;
[0031]
外圈1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定位槽,外圈1的顶部和底部且位于定位槽的左侧设置有安装槽,通过设置定位槽和安装槽,对进料板起到了便于装配的作用,方便进料板在安装时可以快速定位,增加了进料板在安装时的稳定性;
[0032]
外圈1的外表面位于增压层4的内腔,增压层4的外表面位于防护层5的内腔,防护层5的外表面位于耐磨层6的内腔,通过外圈1、进料网2、内圈3、增压层4、防护层5和耐磨层6的设置,达到了耐磨性能好且耐锈蚀性能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无丝网过滤器用进料板耐磨性能差,且耐锈蚀性能差,会影响进料板的使用性能,长时间使用会造成进料板损坏,无法满足使用者的需求,缩短了进料板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0033]
使用时,通过设置防护层5、中碳钢层501和碳素钢层502,具有耐腐蚀、耐老化,耐盐雾,耐有机溶剂的作用,增加了进料板的耐腐蚀和耐老化的性能等,通过设置增压层4、钢合金层401和合金结构层402,强度较高,塑性、韧性较好,可进行焊接,同时抗冲击性能强,增加了进料板的安全性能,延长了进料板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耐磨层6、铁合金层601、高分子耐磨材料层602和耐磨涂料层603,具有高耐磨和较高的弹性、较好的拉伸性能以及优异的耐磨耗和抗疲劳等物理机械性能,还具有耐腐蚀和耐锈蚀的作用,增加了进料板的耐磨性能,通过设置定位槽和安装槽,对进料板起到了便于装配的作用,方便进料板在安装时可以快速定位,增加了进料板在安装时的稳定性。
[0034]
本申请文件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而且根据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器来自动控制,控制器的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实用新型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装置,所以本实用新型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且说明书中提到的外设控制器可为本文提到的电器元件起到控制作用,而且该
外设控制器为常规的已知设备。
[0035]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0036]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