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喷头挤出装置及打印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40158发布日期:2021-03-27 01:27阅读:61来源:国知局
多喷头挤出装置及打印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打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喷头挤出装置及打印设备。


背景技术:

2.随着三维(3dimensions,简称3d)打印技术的发展,3d打印设备得到广泛运用,尤其是多喷头挤出的3d打印设备,可以利用其实现一喷头打印模型,一喷头打印可溶性支撑结构;或者一喷头打印一种颜色,另一喷头打印另一种颜色,由此来提高打印效率。
3.目前的多喷头挤出的3d打印设备一般是多近程挤出或者多远程挤出的结构,对于多近程挤出的结构,由于多挤出机的组装排列限制,两喷头间距较远,导致其无法共用一个加热块、加热棒、热敏电阻,使得生产成本增加;对于多远程挤出的结构,挤出机的送料挤出力度大大降低,并且打印回抽精度也够不稳定,无法成功打印出一些特殊线材或新型线材,如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 (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s,简称tpu)、金属线材等。因此,现有的多喷头挤出的3d打印设备无法同时兼顾生产成本和打印精度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喷头挤出装置及打印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多近程挤出结构或者多远程挤出结构无法同时兼顾生产成本和打印精度的技术问题。
5.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喷头挤出装置,所述多喷头挤出装置包括:第一喷头组件、第二喷头组件和加热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喷头组件包括第一喷嘴和第一喉管,所述第二喷头组件包括第二喷嘴、第二喉管和固定件,所述加热组件上设置有贯通的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喷嘴和所述第一喉管通过所述第一螺纹孔与所述加热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喷嘴和所述第二喉管分别与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件通过所述第二螺纹孔与所述加热组件连接。
6.可选地,所述固定件为螺母,所述螺母的周向设置有半螺纹,所述螺母通过所述半螺纹与所述第二螺纹孔的内螺纹旋转固定。
7.可选地,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第一顶丝,所述第一顶丝设置于所述第二螺纹孔的侧面。
8.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散热组件和第一挤出组件;其中,所述散热组件与所述第一挤出组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散热组件上设置有贯通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喉管贯穿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喉管贯穿于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喉管通过所述散热组件上的第二顶丝与所述散热组件固定连接。
9.可选地,所述第二顶丝设置于所述第一通孔的侧面。
10.可选地,所述第一喷头组件还包括第一软管和第一接头,所述第二喷头组件还包括第二软管与第二接头;其中,所述第一喉管通过所述第一软管与所述第一接头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喉管通过所述第二软管与所述第二接头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二接头平行设置于所述第一挤出组件的端面。
11.可选地,所述第一挤出组件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导向轮和第一挤出轮,所述第一软管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向轮和所述第一挤出轮之间;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挤出组件,所述第二挤出组件与所述第一挤出组件分开设置。
12.可选地,所述第一喷头组件还包括第三软管和第一断料检测装置,所述第二喷头组件还包括第四软管、第五软管和第二断料检测装置;所述第一接头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软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接头第二端与第四软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软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断料检测装置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软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挤出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挤出组件通过所述第五软管与所述第二断料检测装置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第二挤出组件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二导向轮和第二挤出轮,所述第五软管设置于所述第二导向轮和所述第二挤出轮之间。
13.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底座、保护壳和风扇;其中,所述风扇和所述保护壳设置于所述底座的端面,所述保护壳与所述底座形成腔室,所述第一挤出组件和所述风扇位于所述腔室内。
14.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打印设备,包括上述的多喷头挤出装置。
15.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多喷头挤出装置中的第一喷头组件和第二喷头组件同时设置在一个加热组件上,且第二喷头组件是通过固定件与加热组件上的螺纹孔可移动连接,由此,使得第一喷头组件中的第一喷嘴和第二喷头组件中的第二喷嘴间距很近,且可实现第二喷嘴的高度调节,使得该多喷头挤出装置能同时兼顾生产成本和打印精度的问题,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提高打印精度。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多喷头挤出装置的一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多喷头挤出装置的第二喷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多喷头挤出装置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19.图4是图3所示的多喷头挤出装置的剖视图;
20.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多喷头挤出装置的再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请参照图1,图1本申请实施例的多喷头挤出装置的一结构示意图。该多喷头挤出装置包括:第一喷头组件(图中未标识)、第二喷头组件(图中未标识)和加热组件200;其中,所述第一喷头组件包括第一喷嘴101和第一喉管 102,所述第二喷头组件包括第二喷嘴103、第二喉管104和固定件105,所述加热组件200上设置有贯通的第一螺纹孔(图中未标识)和第二螺纹孔(图中未标识),所述第一喷嘴101和所述第一喉管102通过所述第一螺纹孔与所述加热组件20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喷嘴103和所述第二喉管104分别与所述固定件105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件105通过所述第二螺纹孔与所述加热组件200 连接。
23.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喷头组件包括第一喷嘴101和第一喉管102,第一喷嘴101和第一喉管102的周向均设置有螺纹,第一喷嘴101和第一喉管102 分别从第一螺纹孔的两端旋转进入,分别通过第一喷嘴101和第一喉管102 自身的螺纹与第一螺纹孔中的螺纹衔接固定。第二喷头组件包括第二喷嘴103、第二喉管104和固定件105,请参照图2,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多喷头挤出装置的第二喷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在图2中,第二喷嘴103和第二喉管104 分别从固定件105的两端插入,并通过高温胶固定,固定后通过固定件105 周向的外螺纹与第二螺纹孔的螺纹连接,使得第二喷嘴103和第二喉管104 可通过旋转固定件105来调节第二喷嘴103的高度,使得第二喷嘴103和第一喷嘴101的高度齐平。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喷嘴103和第二喉管104可通过螺纹与固定件105固定连接,具体地,第二喷嘴103和第二喉管104的周向均设置有螺纹,第二喷嘴103和第二喉管104分别从固定件105的两端旋转进入,分别通过第二喷嘴103和第二喉管104自身的螺纹与固定件105中的螺纹衔接固定。
24.加热组件200可以是规则或不规则的形状,为保证第一喷嘴101和第二喷嘴103喷出热熔材料时两者受力均匀,在一实施例中,加热组件200为规则形状。该第一喷头组件设置于加热组件200的第一螺纹孔,第二喷头组件设置于加热组件200的第二螺纹孔,使得加热第一喷头组件和第二喷头组件中的热熔材料只需要一个加热组件200即可,由此节约了生产成本。同时,这种结构也减小了第一喷嘴101和第二喷嘴103之间的间距,从而提高了打印精度,以及避免由于喷头之间的间距过宽,而出现实际打印的模型的最大面积与打印机本身的最大可打印面积相差较远的情况。
25.可选地,所述固定件105为螺母,所述螺母的周向设置有半螺纹,所述螺母通过所述半螺纹与所述第二螺纹孔的内螺纹旋转固定。
26.该螺母可为任意一种导热性良好的材质制成,如铜、银、金、铝、合金等,本实用新型不做具体限定。在一实施例中,螺母的周向设置有半螺纹,螺母通过半螺纹可与第二螺纹孔的内螺纹旋转固定。在另一实施例中,螺母的周向设置有全螺纹,螺母通过全螺纹可与第二螺纹孔的内螺纹旋转固定。当然,固定件105还可以为卡扣或者其他起固定作用的结构,本实用新型不做具体限定。
27.请参照图3和图4,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多喷头挤出装置的又一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的多喷头挤出装置的剖视图,具体地,图4是图3所示的立体图沿剖视线a和a'的剖视图。所述加热组件200包括第一顶丝106,所述第一顶丝106设置于所述第二螺纹孔的侧面。由于第一顶丝106设置于第二螺纹孔的侧面,与第二喉管104的长度方向垂直,当第一顶丝106拧紧至第二喉管104的位置时,第二喉管104受到第一顶丝106的作用力,使得第二喉管104不会在水平方向晃动,从而提高了第二喷嘴103的稳定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打印精度。
28.可选地,本申请中的多喷头挤出装置还包括:散热组件300和第一挤出组件500;其中,所述散热组件300与所述第一挤出组件500通过螺栓400固定连接,所述散热组件300上设置有贯通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喉管 102贯穿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喉管104贯穿于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喉管102通过所述散热组件300上的第二顶丝107与所述散热组件300固定连接。
29.在一实施例中,散热组件300与第一挤出组件500通过螺栓400固定连接,该螺栓400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在此不对螺栓400的位置做具体限定。第一喉管102贯穿于散热组
件300的第一通孔,第二喉管104贯穿于散热组件300 的第二通孔,由此提高了多喷头挤出装置内部结构的紧凑性,也有利于散热组件300对其周围需要散热的零部件进行散热。
30.可选地,所述第二顶丝107设置于所述第一通孔的侧面。由于第二顶丝107设置于第一通孔的侧面,与第一喉管102的长度方向垂直,当第二顶丝107 拧紧至第一喉管102的位置时,第一喉管102受到第二顶丝107的作用力,使得第一喉管102不会在水平方向晃动,从而提高了第一喷嘴101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了打印精度。
31.可选地,所述第一喷头组件还包括第一软管108和第一接头110,所述第二喷头组件还包括第二软管109与第二接头111;其中,所述第一喉管102通过所述第一软管108与所述第一接头110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喉管 104通过所述第二软管109与所述第二接头111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接头110与所述第二接头111平行设置于所述第一挤出组件500的端面。
32.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软管108和第二软管109可以为铁氟龙管或者其他抗粘性材质的软管,用于输送热熔材料。第一接头110和第二接头111可以为快速接头或者普通接头,用于对第一软管108和第二软管109进行延长,方便接入挤出机或者检测装置,实现对第一喷头组件和第二喷头组件内的热熔材料的送入和检测。
3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挤出组件500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导向轮501和第一挤出轮502,所述第一软管108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向轮501和所述第一挤出轮 502之间;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挤出组件600,所述第二挤出组件600与所述第一挤出组件500分开设置。
34.在一实施例中,多喷头挤出装置包括分开设置的第一挤出组件500和第二挤出组件600,通过第一挤出组件500向第一喷嘴101提供热熔材料,通过第二挤出组件600向第二喷嘴103提供热熔材料,由此实现两个喷嘴分开送料,通过设置不同的热熔材料,实现一喷头打印模型,一喷头打印可溶性支撑结构;或者一喷头打印一种颜色,另一喷头打印另一种颜色。同时,由于第一挤出组件500和第二挤出组件600是分开设置,并非是相邻设置在一起,使得第一喷嘴101和第二喷嘴103之间的间距不受第一挤出组件500和第二挤出组件600 的组装排列限制,可以将第一喷嘴101和第二喷嘴103设置的很近,由此提高了多喷头挤出装置的打印效率。
35.请参照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再一多喷头挤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第一喷头组件还包括第三软管120和第一断料检测装置121,所述第二喷头组件还包括第四软管122、第五软管123和第二断料检测装置124;所述第一接头110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软管120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接头111第二端与第四软管12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软管120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断料检测装置121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软管12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挤出组件 60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挤出组件600通过所述第五软管123与所述第二断料检测装置124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第二挤出组件600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二导向轮和第二挤出轮,所述第五软管123设置于所述第二导向轮和所述第二挤出轮之间。
36.在一实施例中,通过第一接头110和第二接头111将多段软管连接,来实现远端的第一断料检测装置121和第二断料检测装置124对第一喷头组件、第二喷头组件内的热熔材料进行检测,同时也有利于第一挤出组件500和第二挤出组件600的分开设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第一挤出组件500和第二挤出组件600分开设置成所需的距离。
37.可选地,所述多喷头挤出装置还包括底座700、保护壳800和风扇900;其中,所述风
扇900和所述保护壳800设置于所述底座700的端面,所述保护壳800与所述底座700形成腔室,所述第一挤出组件500和所述风扇900位于所述腔室内。
38.保护壳800用于保护第一挤出组件500,提高多喷头挤出装置的安全系数。风扇900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在一实施例中,风扇900为两个,分别用于对打印的模型和散热组件300进行散热。
39.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打印设备,该打印设备包括上述多喷头挤出装置。该打印设备的具体实施例与上述多喷头挤出装置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40.上述实施例是参考附图来描述的,其他不同的形式和实施例也是可行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应被建构成为在此所提出实施例的限制。更确切地说,这些实施例被提供以使得本实用新型会是完善又完整,且会将本实用新型范围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附图中,组件尺寸及相对尺寸也许基于清晰起见而被夸大。在此所使用的术语只是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目的,并无意成为限制用。术语“包含”及/或“包括”在使用于本说明书时,表示所述特征、整数、构件及/或组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或更多其它特征、整数、构件、组件及/或其族群的存在或增加。除非另有所示,陈述时,一值范围包含该范围的上下限及其间的任何子范围。
41.以上所述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