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叶片腹板避雷导线的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31283发布日期:2021-05-28 14:38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叶片腹板避雷导线的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风电叶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叶片腹板避雷导线的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风电叶片是由ps面壳体和ss面壳体、腹板使用合模胶进行合模粘接而成,腹板是由前缘腹板与后缘腹板通过连接条进行粘接组装到一起。其中在后缘侧腹板上布置有避雷导线,避雷导线基本是沿着腹板中心线布置,在距根部一定距离的位置会向下延伸到腹板的粘接面,以便于后续与法兰盘进行连接。避雷导线拐点的位置是有坐标米数和角度要求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靠人工来进行角度和坐标米数的定位存在偏差,无法保证工艺要求。

为了解决以上的问题,提高腹板避雷导线的定位准确性,开发一种可以使腹板避雷导线定位更精确的装置十分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精度高、避免偏差的叶片腹板避雷导线的定位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叶片腹板避雷导线的定位装置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叶片腹板避雷导线的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定位装置,用于对避雷导线拐点处进行定位,呈“伞”形,包括相连的第一板体、第二板体以及设置在底部的第三板体,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之间呈夹角α连接;以及第二定位装置,设置有多个,用于避雷导线顺直处进行定位,呈倾斜的“t”形,包括倾斜板体和竖直板体,竖直板体设置在倾斜板体的底部。

进一步,第一板体呈长方体,具有平行对称设置在前后两侧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并通过上下对称设置的第一上截面和第一下截面相连;第二板体呈具有倾斜面的长方体,具有平行对称设置在前后两侧的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并通过上下对称设置的第三上倾斜面和第四下倾斜面相连;其中,第一侧面与第三侧面位于同一水平面,第二侧面与第四侧面位于同一水平面。

进一步,第三板体呈长方体,具有平行对称设置在前后两侧的第五侧面和第六侧面,并通过左右两侧的第三左侧面和第四右侧面相连,底部通过第三底面相连,顶部与第一板体的第一下截面、第二板体的第四下倾斜面相连。

进一步,第三板体的前后两侧与第一板体、第二板体的前后两侧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进一步,第三板体上的第三底面上设置有用于避雷导线定位的呈直角三角形的第一缺口,第一缺口垂直于第三板体,并贯穿第五侧面和第六侧面。

进一步,第一缺口的直角边与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之间的连接线位于同一垂直线上。

进一步,第六侧面与第三底面具有夹角β。

进一步,第二定位装置的倾斜板体具有平行对称设置的第七侧面和第八侧面,第七侧面和第八侧面的顶部通过第七上截面相连,底部设置有第八下截面。

进一步,竖直板体具有平行对称设置的第九侧面、第十侧面,底部通过第五底面以将第九侧面、第十侧面连接在一起,顶部与倾斜板体的第八下截面相连,第九侧面与倾斜板体的第七侧面相连接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第十侧面与倾斜板体的第八侧面相连接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竖直板体的第十侧面与第五底面之间具有夹角θ。

进一步,竖直板体上设置有用于避雷导线定位的呈直角三角形的第二缺口,第二缺口贯穿第九侧面、第十侧面,第二缺口垂直于竖直板体。

本发明的一种叶片腹板避雷导线的定位装置的优点在于:

1)能够快捷高效同时高精确度的进行腹板避雷导线的定位,避免人工定位和测量偏差,同时避免了个体差异造成的产品差异;

2)降低了过程控制的风险,保证了腹板的产品质量,提高了腹板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叶片腹板避雷导线的安装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叶片腹板避雷导线的第一定位装置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叶片腹板避雷导线的第一定位装置的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叶片腹板避雷导线的第二定位装置的主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叶片腹板避雷导线的第二定位装置的侧视图。

图中:1、第一板体;11、第一侧面;12、第二侧面;13、第一上截面;14、第一下截面;2、第二板体;21、第三侧面;22、第四侧面;23、第三上倾斜面;24、第四下倾斜面;;3、第三板体;31、第五侧面;32第六侧面;33、第三左侧面;34、第四右侧面;35、第三底面;36、第一缺口;4、倾斜板体;41、第七侧面;42、第八侧面;43、第七上截面;44、第八下截面;5、竖直板体;51、第九侧面;52、第十侧面;53、第五底面;54、第二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种叶片腹板避雷导线的定位装置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5所示,其示为本发明的一种叶片腹板避雷导线的定位装置,包括用于对避雷导线的拐点处进行定位的第一定位装置和用于避雷导线的顺直处进行定位的多个第二定位装置。因叶片腹板中的避雷线较长,因此避雷导线的定位需要使用第一定位装置和多个第二定位装置一起配合,如图1所示,按照不同位置的坐标进行定位。

具体来说,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定位装置设置在避雷导线拐点处,包括相连的第一板体1、第二板体2以及设置在底部的第三板体3,第一板体1与第二板体2之间呈夹角α连接,第三板体3设置在第一板体1与第二板体2之间且位于下部,第一定位装置通过第一板体1、第二板体2和第三板体3的连接呈“伞”形。

进一步,第二定位装置设置有多个,分别设置在避雷导线顺直处,包括倾斜板体4和竖直板体5,竖直板体5设置在倾斜板体4的底部,第二定位装置通过倾斜板体4、竖直板体5的连接呈倾斜的“t”形。

进一步,第一定位装置的第一板体1呈长方体,具有平行对称设置在前后两侧的第一侧面11和第二侧面12,第一侧面11和第二侧面12之间通过上下对称设置的第一上截面13和第一下截面14相连。

同理,第二板体2呈具有倾斜面的长方体,具有平行对称设置在前后两侧的第三侧面21和第四侧面22,第三侧面21和第四侧面22之间通过上下对称设置的第三上倾斜面23和第四下倾斜面24相连。

进一步,第一上截面13和第三上倾斜面23为水平面或者圆弧面,圆弧形与避雷线的外形相匹配。此外,第一上截面13的下边线与腹板中心线重合,第三上倾斜面23的下边线与避雷导线拐点处与芯材起点连线重合。

其中,在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的同一侧上,第一侧面11与第三侧面21位于同一水平面,第二侧面12与第四侧面22位于同一水平面;在第一板体1与第二板体2的底面(或顶面)上,第一下水平面14与第四下倾斜面24之间具有夹角α(或第一上截面13与第三上倾斜面23之间具有夹角α),夹角α朝向第三板体3设置。

并且,在第一板体1与第二板体2的相对连接面上,第二板体2的竖直面与第一板体1的竖直面相对设置连接在一起,以形成第一板体1与第二板体2呈夹角α固定连接;在第一板体1与第二板体2的顶面上,同样的,第一上截面13与第三上倾斜面23之间具有夹角α,并且,第一上截面13与第三上倾斜面23的相连处为圆弧过渡(即圆角r过渡)。

进一步,第三板体3呈长方体,具有平行对称设置在前后两侧的第五侧面31和第六侧面32,并通过左右两侧的第三左侧面33和第四右侧面34相连,底部通过第三底面35相连,顶部与第一板体1的第一下截面14、第二板体2的第四下倾斜面24相连。

并且,第三板体3的前后两侧与第一板体1、第二板体2的前后两侧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即第一侧面11、第三侧面31与第五侧面31相连接,第二侧面12、第四侧面22与第六侧面32相连接。

进一步,第三板体3上的第三底面35上设置有呈直角三角形的第一缺口36,用于避雷导线定位装置放置时的精确定位,第一缺口36垂直于第三板体3,第一缺口36贯穿第五侧面31和第六侧面32,第一缺口36的直角边与第一板体1与第二板体2之间的连接线位于同一垂直线上。此外,第三板体3的第五侧面31或第六侧面32上刻有使用此定位装置的相应位置的坐标米数。

此外,第六侧面32与第三底面35具有夹角β,夹角β与所处坐标处的腹板粘接面与腹板大面的夹角角度保持一致。

进一步,第一板体1的第二侧面12的最高点(即第一上截面13与第三上倾斜面23的连接点)与第三板体3的第三底面35的水平线的垂直距离为拐点处腹板中心线到粘接面的距离。

进一步,如图4和图5所示,用于避雷导线顺直处的第二定位装置包括倾斜板体4、竖直板体5,具体来说,倾斜板体4具有平行对称设置的第七侧面41和第八侧面42,第七侧面41和第八侧面42的顶部通过第七上截面43相连,第七上截面43与腹板中心线重合,第七上截面43为矩形或圆弧形,圆弧形与避雷线的外形相匹配;第七侧面41和第八侧面42的底部设置有第八下截面44。

进一步,竖直板体5具有平行对称设置的第九侧面51、第十侧面52,底部通过第五底面53以将第九侧面51、第十侧面52连接在一起,顶部与倾斜板体4的第八下截面44相连。

其中,第九侧面51与倾斜板体4的第七侧面41相连接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第十侧面52与倾斜板体4的第八侧面42相连接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此外,竖直板体5上设置有呈直角三角形的第二缺口54,用于避雷导线定位装置放置时的精确定位,第二缺口54贯穿第九侧面51、第十侧面52,第二缺口54垂直于竖直板体5。第五底面53的下边线与第七上截面43的垂直距离为相应坐标处腹板中心线到粘接面的距离。

此外,竖直板体的第十侧面52与第五底面53之间具有夹角θ,夹角θ与相应坐标处的腹板粘接面与腹板大面的夹角角度保持一致。竖直板体5上刻有使用此定位装置的相应位置的坐标米数。

进一步,本发明的第二定位装置的数量为多个,可以根据叶型的长度配置相应的数量。

本发明以51.5m腹板的避雷导线的定位装置为实施例,以在避雷导线拐点处设置第一定位装置以及在避雷导线顺直处设置多个第二定位装置进行说明:

1、根据以下形式与规格尺寸制作第一定位装置和第二定位装置

(1)待放置在l5m处设置一个第一定位装置。

用于对l5m拐点处的避雷导线进行定位的第一定位装置,包括第一板体1、第二板体2、第三板体3,第一板体1的第一侧面11与第二侧面12的宽度为100mm,长度为400mm;第二板体2的第三侧面21与第四侧面22的宽度为100mm,长度为400mm;第三板体3的第五侧面31与第六侧面32的宽度为200mm。

并且,第一下水平面14与第四下倾斜面24(或第一上截面13与第三上倾斜面23之间)的夹角α为150°,圆角r为200,第六侧面32与第三底面35之间的夹角β为87°。

此外,第一板体1的第二侧面12的最高点(即第一上截面13与第三上倾斜面23的连接点)与第三板体3的第三底面35水平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为965mm;第三板体3的第一缺口36的尺寸为直角边为10mm;整个定位装置的厚度为5mm。在第三板体3上刻有使用此定位装置的相应位置的坐标米数l5m。

(2)待放置在l15m处设置第一个第二定位装置(l15m)

用于对l15m顺直处的避雷导线进行定位的第一个第二定位装置,包括倾斜板体4、竖直板体5,倾斜板体4的第七侧面41和第八侧面42的宽度为100mm,长度为400mm;竖直板体5的第九侧面51、第十侧面52的宽度为100mm,第二缺口54的尺寸为直角边为10mm。

并且,第五底面53的下边线与第七上截面43的垂直距离为l15m处腹板中心线到粘接面的距离为423mm。竖直板体5的第十侧面52与第五底面53之间的夹角θ为88°。在竖直板体5上刻有使用此定位装置的相应位置的坐标米数l15m。

(3)待放置在l25m处设置第二个第二定位装置(l25m)

用于对l25m顺直处的避雷导线进行定位的的第二个第二定位装置,包括倾斜板体4、竖直板体5,倾斜板体4的第七侧面41和第八侧面42的宽度均为50mm,长度为400mm;竖直板体5的第九侧面51、第十侧面52的宽度为100mm,第二缺口54的尺寸为直角边为10mm。

并且,第五底面53的下边线与第七上截面43的垂直距离为l25m处腹板中心线到粘接面的距离为172mm。竖直板体5的第十侧面52与第五底面53之间的夹角θ为92°,在竖直板体5上刻有使用此定位装置的相应位置的坐标米数l25m。

(4)待放置在l35m处设置第三个第二定位装置(l35m)

用于对l35m顺直处的避雷导线进行定位第三个的第二定位装置,倾斜板体4、竖直板体5,倾斜板体4的第七侧面41和第八侧面42的宽度为50mm,长度为300mm;竖直板体5的第九侧面51、第十侧面52的宽度为100mm,第二缺口54的尺寸为直角边为10mm。

并且,第五底面53的下边线与第七上截面43的垂直距离为l35m处腹板中心线到粘接面的距离为91mm。竖直板体5的第十侧面52与第五底面53之间的夹角θ为96°,在竖直板体5上刻有使用此定位装置的相应位置的坐标米数l35m。

2、定位装置的材质为铝合金,边角倒r2的圆角;

3、在腹板的主结构层铺结束后,在腹板的中心线的位置放置避雷导线;

4、放置定位装置。

在腹板避雷导线拐点的位置l5m处放置第一定位装置(l5m),将第一定位装置的第三板体3的第一缺口33的直边对准坐标l5m;然后在腹板的l15m、l25m、l35m位置各放置相应位置的第二定位装置(l15m)、第二定位装置(l25m)、第二定位装置(l35m),同样的各定位装置的缺口的直边对准腹板相应的坐标;

5、调整避雷线的位置和弯曲的角度、以及避雷导线伸出叶根和叶尖的长度,使避雷导线紧贴装置随形;

6、进行后续的避雷补强布的铺设、辅材的铺设;

7、在进行真空袋膜密封之前将定位装置进行去除。

本发明的一种叶片腹板避雷导线的定位装置,能够快捷高效同时高精确度的进行腹板避雷导线的定位,避免人工定位和测量偏差,同时避免了个体差异造成的产品差异;降低了过程控制的风险,保证了腹板的产品质量,提高了腹板的生产效率。

以上借助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了进一步描述,但是应该理解的是,这里具体的描述,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的限定,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本说明书后对上述实施例做出的各种修改,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