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套管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玻璃钢套管伞裙双模注橡装置。
背景技术:2.变压器套管是变压器箱外的主要绝缘装置,变压器绕组的引出线必须穿过绝缘套管,使引出线之间及引出线与变压器外壳之间绝缘,同时起到固定引出线的作用,而套管伞裙是由橡胶注射成型的,橡胶注射成型是将胶料通过注射机进行加热,然后在压力作用下将胶料注入模型中,经加压硫化而成的制品。
3.目前常用的橡胶注射成型装置都是单模注橡,胶料因受热温度不够致使工作效率较低,并且,模具腔底部随成型模具一起硫化时产生胶料积压,影响成型质量,且积压的胶料不易清理。另外,在注射工序完成后,且已经停止注射,但注射胶料没有及时阻断,容易造成注射胶料溢出,大大浪费了胶料。
技术实现要素:4.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玻璃钢套管伞裙双模注橡装置,能够确保胶料的加热温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胶料。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玻璃钢套管伞裙双模注橡装置,包括四柱压机,所述四柱压机包括底座和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四根立柱,所述四根立柱上设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上方设有活动梁,所述工作台上设有下加热板,所述下加热板上设有加热侧板和下模具板,所述加热侧板围设于所述下模具板的周边,所述下模具板上设有多个模具腔,所述模具腔的底部设有流料槽,所述流料槽连通有流料通道;
7.所述下模具板的上方设有注料组件,所述注料组件包括注料框,所述注料框连接有驱动组件一,所述驱动组件一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注料框内的底部设有隔热板,所述隔热板上设有通料孔,所述隔热板上设有注料板,所述注料板上设有与所述通料孔相连通的注料通道,所述注料通道与所述模具腔相匹配,所述注料框外的底部设有堵料板,所述堵料板的一侧连接有驱动所述堵料板水平移动的驱动组件二,所述驱动组件二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8.所述活动梁的底面上设有上加热板,所述上加热板的下方设有上模具板,所述上模具板上设有多个模具头,所述模具头与所述模具腔相匹配,所述上加热板底面的周边还设有密闭槽,所述密闭槽与所述加热侧板相匹配。
9.优选的,所述上加热板、所述上模具板、所述下模具板和所述下加热板各板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
10.优选的,所述注料通道设为鱼叉状,所述注料通道的上段部分为单通道,所述注料通道的下段部分为多通道。
11.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一和所述驱动组件二均设为气缸或电动推杆。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表现在: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加热侧板、密封槽、下加热板和上加热板等结构,围成一个封闭的加热空间,避免了加工过程中热气外漏,确保了加热温度。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流料槽和可拆卸的下模具板等结构,能够减少胶料积压在模具腔的底部,提高了成型质量,同时,多余的胶料可以通过流料槽进入流料通道流出,方便了清理。
15.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注料板的底部设置堵料板等结构,能够在停止注射胶料时,及时阻断注射胶料溢出,节约了胶料。
附图说明
16.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使得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变得更明显。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附图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玻璃钢套管伞裙双模注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玻璃钢套管伞裙双模注橡装置的a
‑
a示意图。
19.图中:1
‑
工作台、2
‑
活动梁、3
‑
下加热板、4
‑
加热侧板、5
‑
下模具板、51
‑
模具腔、52
‑
流料槽、6
‑
注料框、7
‑
驱动组件一、8
‑
隔热板、9
‑
注料板、91
‑
注料通道、10
‑
驱动组件二、11
‑
上加热板、111
‑
密闭槽、12
‑
上模具板、121
‑
模具头、13
‑
堵料板。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1和附图2,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21.一种玻璃钢套管伞裙双模注橡装置,包括四柱压机,四柱压机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四根立柱,四根立柱上设有工作台1,工作台1的上方设有活动梁2,工作台1上设有下加热板3,下加热板3上设有加热侧板4和下模具板5,加热侧板4围设于下模具板5的周边,以减少加工时的热量外泄,确保加热温度;下模具板5上设有多个模具腔51,模具腔51的底部设有流料槽52,流料槽52连通有流料通道,以便于多余的胶料可以通过流料槽52进入流料通道流出,方便了清理残余胶料。
22.下模具板5的上方设有注料组件,注料组件包括注料框6,注料框6连接有驱动组件一7,驱动组件一7连接有控制器,注料框6内的底部设有隔热板8,以防止注料框6内的胶料温度过高而被硫化;隔热板8上设有通料孔,隔热板8上设有注料板9,注料板9上设有与通料孔相连通的注料通道91,注料通道91与模具腔51相匹配,以便于顺利注料;注料框6外的底部设有堵料板13,以便于能够在停止注射胶料时,及时阻断注射胶料溢出,节约了胶料;堵料板13的一侧连接有驱动堵料板13水平移动的驱动组件二10,驱动组件二10与控制器连接;以确保在注料完成后,驱动组件二10和驱动组件一7分别带动堵料板13和注料框6离开工作区域。
23.活动梁2的底面上设有上加热板11,上加热板11的下方设有上模具板12,上模具板12上设有多个模具头121,模具头121与模具腔51相匹配,上加热板11底面的周边还设有密
闭槽111,密闭槽111与加热侧板4相匹配,以便于把加热空间围成一个封闭的空间,在其空间内对套管伞裙进行加热,保证了加工过程中的受热温度。
24.上加热板11、上模具板12、下模具板5和下加热板3各板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以便于清理残渣,并方便更换模具板,以便于加工不同型号的套管伞裙。
25.注料通道91为鱼叉状,注料通道91设为鱼叉状,注料通道91的上段部分为单通道,注料通道91的下段部分为多通道,以利于均匀注料,防止胶料积压。
26.驱动组件一7和驱动组件二10均设为气缸或电动推杆,以便于驱动注料框6和堵料板13的运动。
27.在工作时,首先通过注料板9上的注料通道91把胶料打入下模具腔51内,注料结束后,驱动组件二10推动堵料板13堵在注料板9的底部,驱动组件二10和驱动组件一7同时工作,把注料组件和堵料板13拉出;然后上加热板11和下加热板3开始工作,上模具板12和上加热板11随活动梁2下移,使上模具板12与下模具板5相匹配,加热侧板4插入密闭槽111内,对胶料加压硫化;最后,硫化结束后,上模具板12和上加热板11随活动梁2上移,进入下一个循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确保胶料的加热温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胶料。
28.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