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段闭合式管材生产用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32941发布日期:2022-01-05 09:38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段闭合式管材生产用模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材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多段闭合式管材生产用模具。


背景技术:

2.管材生产用模具使管材生产更加的便捷,同时根据模具的不同可以生产出具有不同特性的管材,应用在下水道、天然气、电缆等方面,通过设置伸缩调节件达到调节模具的管壁厚度,使生产的管材符合要求,但在实际操作时,管材在出口模后,一般会因压力的解除而发生膨胀现象,需要及时的为产出的管材降温。
3.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多段闭合式管材生产用模具,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5.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多段闭合式管材生产用模具,包括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顶端设置有模体,所述模体内包括芯模、外模和行腔,所述芯模位于所述外模的内部,所述行腔位于所述外模靠近所述芯模的一侧,所述模体的一端设置有降温装置。
7.进一步的,所述模体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出料口,所述模体内部的另一侧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与外部的供料装置的输出端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外模的一侧设置有环形压板,所述环形压板的顶端设置有伸缩调节件,所述伸缩调节件贯穿于所述环形压板的内部与所述外模连接,所述伸缩调节件的一侧设置有标志线进料通道。
9.进一步的,所述行腔靠近所述进料口的一端设置有螺旋导流槽,所述螺旋导流槽的底端设置有斜流道,所述斜流道远离所述行腔的一端与所述进料口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降温装置由内管、外管、喷头和分流管构成,所述内管位于所述外管的内部,所述分流管贯穿于所述外管的内部,所述分流管靠近所述内管的一端与所述喷头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内管的底端设置有贯穿于所述外管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底端设置有水循环装置。
12.进一步的,所述水循环装置由水箱、倾斜板、水泵和弧形管构成,所述倾斜板位于所述水箱内部的底端,所述水泵位于所述倾斜板的一侧,所述弧形管贯穿于所述水箱的顶端与所述水泵连接,所述水箱顶端的一侧设置有通孔。
13.进一步的,所述降温装置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一侧与所述出料口连接,所述连接头采用螺纹结构。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由支撑腿、模体、芯模、外模、行腔、出料口、进
料口、环形压板、伸缩调节件、标志线进料通道、螺旋导流槽、斜流道、内管、外管、喷头、分流管、凹槽、水循环装置、水箱、倾斜板、水泵、弧形管、通孔、降温装置和连接头构成的一种多段闭合式管材生产用模具,从而能够通过喷头直接对管材表面喷洒降温液体,实现对管材的降温,通过凹槽将降温液体集中收集到水箱,实现降温液体的循环利用。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多段闭合式管材生产用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多段闭合式管材生产用模具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多段闭合式管材生产用模具中降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多段闭合式管材生产用模具中水循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多段闭合式管材生产用模具中降温装置的侧视图。
21.图中:
22.1、支撑腿;2、模体;3、芯模;4、外模;5、行腔;6、出料口;7、进料口;8、环形压板;9、伸缩调节件;10、标志线进料通道;11、螺旋导流槽;12、斜流道;13、内管;14、外管;15、喷头;16、分流管;17、凹槽;18、水循环装置;19、水箱;20、倾斜板;21、水泵;22、弧形管;23、通孔;24、连接头;25、降温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2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段闭合式管材生产用模具。
25.实施例一:
26.如图1

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段闭合式管材生产用模具,包括支撑腿1,所述支撑腿1的顶端设置有模体2,所述模体2内包括芯模3、外模4和行腔5,所述芯模3位于所述外模4的内部,所述行腔5位于所述外模4靠近所述芯模3的一侧,所述模体2的一端设置有降温装置25。
27.借助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由支撑腿1、模体2、芯模3、外模4、行腔5、出料口6、进料口7、环形压板8、伸缩调节件9、标志线进料通道10、螺旋导流槽11、斜流道12、内管13、外管14、喷头15、分流管16、凹槽17、水循环装置18、水箱19、倾斜板20、水泵21、弧形管22、通
孔23、降温装置25和连接头24构成的一种多段闭合式管材生产用模具,从而能够通过喷头15直接对管材表面喷洒降温液体,实现对管材的降温,通过凹槽17将降温液体集中收集到水箱19,实现降温液体的循环利用。
28.实施例二:
29.如图1

5所示,所述支撑腿1的顶端设置有模体2,所述模体2内包括芯模3、外模4和行腔5,所述芯模3位于所述外模4的内部,所述行腔5位于所述外模4靠近所述芯模3的一侧,所述模体2的一端设置有降温装置25,所述模体2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出料口6,所述模体2内部的另一侧设置有进料口7,所述进料口7与外部的供料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外模4的一侧设置有环形压板8,所述环形压板8的顶端设置有伸缩调节件9,所述伸缩调节件9贯穿于所述环形压板8的内部与所述外模4连接,所述伸缩调节件9的一侧设置有标志线进料通道10,所述行腔5靠近所述进料口7的一端设置有螺旋导流槽11,所述螺旋导流槽11的底端设置有斜流道12,所述斜流道12远离所述行腔5的一端与所述进料口7连接,通过伸缩调节件9能够对外模4和芯模3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实现对管材的壁厚的调节,通过标志线进料通道10能够将标记材料导入管材的表面,实现对管材的表面制作标记,通过螺旋导流槽11使进入的原料均匀的在行腔5内。
30.实施例三:
31.如图1

5所示,所述支撑腿1的顶端设置有模体2,所述模体2内包括芯模3、外模4和行腔5,所述芯模3位于所述外模4的内部,所述行腔5位于所述外模4靠近所述芯模3的一侧,所述模体2的一端设置有降温装置25,所述降温装置25由内管13、外管14、喷头15和分流管16构成,所述内管13位于所述外管14的内部,所述分流管16贯穿于所述外管14的内部,所述分流管16靠近所述内管13的一端与所述喷头15连接,所述内管13的底端设置有贯穿于所述外管14的凹槽17,所述凹槽17的底端设置有水循环装置18,所述水循环装置18由水箱19、倾斜板20、水泵21和弧形管22构成,所述倾斜板20位于所述水箱19内部的底端,所述水泵21位于所述倾斜板20的一侧,所述弧形管22贯穿于所述水箱19的顶端与所述水泵21连接,所述水箱19顶端的一侧设置有通孔23,所述降温装置25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头24,所述连接头24的一侧与所述出料口6连接,所述连接头24采用螺纹结构,通过分流管16将降温液体均匀的传递到多个喷头15处,实现对管材的多角度同时降温,通过凹槽17便于引导管材表面的液体流入水箱19内,通过述倾斜板20使水箱19内的液体向靠近水泵21的一侧聚集,实现水泵21的输入端对液体的泵入。
32.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就本实用新型在实际过程中的工作原理或者操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33.在实际应用时,通过连接头24将降温装置25与出料口6连接,之后接通电源,原料通过进料口7进入,通过螺旋导流槽11的作用,使原料均匀经过斜流道12后进入行腔5内,标志材料从标志线进料通道10进入到行腔5内的管材表面,缓缓从出料口6被挤压出,进入降温装置25内,水泵21将水箱19内的降温液体泵入弧形管22内,弧形管22内的降温液体流经分流管16到达喷头15处,喷头15从多个角度对管材喷洒降温液体,管材表面的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滴落,管材表面的液体在凹槽17的规范下自动进入水箱19内,水箱19内收集的降温液体在倾斜板20的引导下汇聚在水泵21的输入口。
34.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由支撑腿1、模体2、芯模
3、外模4、行腔5、出料口6、进料口7、环形压板8、伸缩调节件9、标志线进料通道10、螺旋导流槽11、斜流道12、内管13、外管14、喷头15、分流管16、凹槽17、水循环装置18、水箱19、倾斜板20、水泵21、弧形管22、通孔23、降温装置25和连接头24构成的一种多段闭合式管材生产用模具,从而能够通过喷头15直接对管材表面喷洒降温液体,实现对管材的降温,通过凹槽17将降温液体集中收集到水箱19,实现降温液体的循环利用。
3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