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土工膜生产的压延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49688发布日期:2022-04-07 08:07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土工膜生产的压延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却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土工膜生产的压延冷却装置,属于土工膜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土工膜生产过程中经过压延后的土工膜需要进行降温处理,以使土工膜定型,便于后续缠绕成卷形。
3.但是现有的冷却方式是采用风冷的方式直接吹向土工膜对其进行降温,出风口是固定的,降温效果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土工膜生产的压延冷却装置。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土工膜生产的压延冷却装置,包括设备本体,设备本体内设置有用于土工膜成型的成型装置,设备本体内靠近成型装置一侧的位置设置有降温装置,降温装置包括在设备本体内设置的多个通风管,多个通风管沿土工膜的走向间隔一定距离均匀设置,且每个通风管的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贯穿至设备本体的一侧外,通风管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座与设备本体的两侧壁转动连接,每个通风管的下端分别安装有多个出风管,且多个出风管沿通风管的长度方向间隔一定距离均匀设置,通风管内气体通过出风管吹向土工膜,每个通风管上靠近设备本体内壁的位置同轴固定安装有齿圈,相邻两个通风管上的两个齿圈啮合连接,其中一个通风管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摆动杆,摆动杆由电动伸缩杆驱动上下摆动,每个通风管上伸出设备本体外的一端通过管道单元与风机连通,风机上远离管道单元的一端设置有风冷却单元。
6.以下是本实用新型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管道单元包括与风机出风口密封连接的锥筒,锥筒上远离风机的一端连通有出风主管,风机和出风主管分别与设备本体连接。
7.进一步优化:所述出风主管的一侧连接有多个支管,该多个支管间隔一定距离均匀设置。
8.进一步优化:所述多个支管分别通过旋转接头与多个通风管连通。
9.进一步优化:所述相邻两个通风管上的出风管错位设置。
10.进一步优化:所述出风管为一体连接的两段结构,一段为与通风管连通的圆筒,另一段为扇形板,该扇形板内开设有与圆筒连通的扇形空腔,该空腔贯穿至出风管的一端面上并形成弧形的出风口。
11.进一步优化:所述出风口的长度方向沿通风管的长度方向设置。
12.进一步优化:所述风冷却单元包括进风管道,进风管道的一端与风机的一端连通,另一端设置有过滤网,进风管道内设置有呈s形设置的冷凝水管,冷凝水管通过循环泵连接
有冷凝水水池。
13.进一步优化:所述进风管道内靠近风机一端的位置安装有扰流板,扰流板设置为两个,且为上下错位设置。
14.使用时,外部气体进入进风管道内经过降温后进入通风管内,然后通过出风口吹向土工膜,同时电动伸缩杆带动摆动杆摆动,进而通风管带动出风管往复摆动。
15.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能够旋转的通风管和齿圈,实现了相邻通风管的传动连接,通过设置出风管,实现了风向的往复移动,同时也能够对土工膜进行全覆盖,保证土工膜边缘的降温效果,通过设置冷凝水管,提高对空气的降温效果,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冷却方式是采用风冷的方式直接吹向土工膜对其进行降温,出风口是固定的,降温效果不够理想的问题。
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辅助降温单元的俯视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出风管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设备本体;2-成型装置;3-齿圈;4-通风管;5-出风管;6-摆动杆;7-电动伸缩杆;8-出风口;9-出风主管;10-支管;11-旋转接头;12-锥筒;13-风机;14-扰流板;15-进风管道;16-冷凝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21.实施例,如图1-3所示,一种用于土工膜生产的压延冷却装置,包括设备本体1,设备本体1内靠近一端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土工膜成型的成型装置2,设备本体1内靠近成型装置2一侧的位置设置有降温装置。
22.所述降温装置包括在设备本体1内设置的多个通风管4,通风管4的轴线与土工膜的移动方向垂直。
23.所述多个通风管4沿土工膜的走向间隔一定距离均匀设置,且每个通风管4的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贯穿至设备本体1的一侧外,且设备本体1上开设有容纳通风管4一端穿过的孔。
24.所述通风管4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座与设备本体1的两侧壁转动连接,这样便于通风管4的旋转。
25.所述每个通风管4的下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多个出风管5,且多个出风管5沿通风管4的长度方向间隔一定距离均匀设置,通风管4内气体通过出风管5吹向土工膜。
26.所述每个通风管4上靠近设备本体1内壁的位置同轴固定安装有齿圈3,相邻两个通风管4上的两个齿圈3啮合连接,其中一个通风管4转动,带动另一个通风管4反向转动。
27.位于边缘的一个通风管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摆动杆6,摆动杆6由电动伸缩杆7驱动上下摆动,进而带动该通风管4转动,同时带动其上的齿圈3转动。
28.所述电动伸缩杆7的伸缩端与摆动杆6的一端铰接,另一端与设备本体1的内壁铰接。
29.所述每个通风管4上伸出设备本体1外的一端通过管道单元与风机13连通,风机13将风通过管道单元送至通风管4中。
30.所述风机13上远离管道单元的一端设置有风冷却单元,用于对进入风机13的空气进行降温。
31.所述管道单元包括与风机13出风口密封连接的锥筒12,锥筒12上远离风机13的一端连通有出风主管9,风机13和出风主管9分别与设备本体1连接。
32.所述出风主管9的一侧连接有多个支管10,该多个支管10间隔一定距离均匀设置。
33.所述多个支管10分别通过旋转接头11与多个通风管4连通,这样设计便于出风主管9内的风经支管10和旋转接头11进入通风管4内。
34.所述相邻两个通风管4上的出风管5错位设置,这样设计便于提高降温的均匀性。
35.所述出风管5为一体连接的两段结构,一段为与通风管4连通的圆筒,另一段为扇形板,该扇形板内开设有与圆筒连通的扇形空腔,该空腔贯穿至出风管5的一端面上并形成弧形的出风口8,这样设计能够将风呈扇形吹出,保证对土工膜宽度方向的全覆盖。
36.所述出风口8的长度方向沿通风管4的长度方向设置,这样设计能够对土工膜宽度方向的全覆盖。
37.所述风冷却单元包括横截面为圆环形的进风管道15,进风管道15固定安装在设备本体1的一侧。
38.所述进风管道15的一端与风机13的一端连通,另一端设置有过滤网,进风管道15内设置有呈s形设置的冷凝水管16,冷凝水管16通过循环泵连接有冷凝水水池。
39.所述进风管道15内靠近风机13一端的位置固定安装有扰流板14,扰流板14的纵截面为扇形,且倾斜设置在进风管道15内。
40.所述扰流板14设置为两个,且为上下错位设置,这样设计便于提高对气流降温的效果。
41.使用时,外部气体进入进风管道15内经过降温后进入通风管4内,然后通过出风口8吹向土工膜,同时电动伸缩杆7带动摆动杆6摆动,进而通风管4带动出风管5往复摆动。
4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能够旋转的通风管和齿圈,实现了相邻通风管的传动连接,通过设置出风管,实现了风向的往复移动,同时也能够对土工膜进行全覆盖,保证土工膜边缘的降温效果,通过设置冷凝水管,提高对空气的降温效果,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冷却方式是采用风冷的方式直接吹向土工膜对其进行降温,出风口是固定的,降温效果不够理想的问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