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炼胶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68181发布日期:2022-04-22 11:1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炼胶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密炼机、提升装置、开炼装置、移送装置以及冷片装置,所述密炼机用于把物料密炼为半成胶,所述提升装置用于把半成胶提升并传输至所述开炼装置,所述开炼装置用于把半成胶开炼为胶料,所述移送装置用于把胶料传输至所述冷片装置,所述冷片装置用于把胶料进行冷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炼胶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密炼机包括密炼装置、第一上辅机和第二上辅机,所述第一上辅机和所述第二上辅机分别用于往所述密炼装置输送不同的物料,所述第二上辅机的顶部一侧设置有分料口,所述分料口连接有输料管,所述第一上辅机的输出端设置有进料口,所述分料口经所述输料管与所述进料口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炼胶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辅机包括第一支架、第一容器、第一卸料阀以及第一辅助机构,所述第一容器装设于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一卸料阀安装于所述第一容器的底部开口,所述第一辅助机构用于辅助所述第一卸料阀卸料,所述第一支架位于所述密炼装置的上方;所述进料口设置于所述第一卸料阀;所述第二上辅机包括第二支架、第二容器、第二卸料阀以及第二辅助机构,所述第二容器装设于所述第二支架,所述第二卸料阀安装于所述第二容器的底部开口,所述第二辅助机构用于辅助所述第二卸料阀卸料,所述第二支架位于所述密炼装置的上方;所述分料口设置于所述第二容器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炼胶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密炼装置包括密炼罐、转子结构、上料筒、密炼驱动件、密炼升降件、密炼封口件以及密炼下料结构,所述密炼罐经所述上料筒分别与所述第一上辅机、所述第二上辅机连通,所述转子设置于所述密炼罐内,所述密炼驱动件用于驱动转子结构转动,所述密炼封口件活动设置于所述上料筒与所述密炼罐之间,所述密炼升降件用于驱动所述密炼封口件升降以实现所述密炼罐与所述上料筒之间的通阻,所述密炼下料结构用于控制所述密炼罐的底部打开或关闭。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炼胶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装置包括接料件、提升道、提升传输带结构、提升电机以及提升传动结构,所述提升道与水平面倾斜设置,所述接料件与所述提升道的输入端连通,所述提升道的输出端用于接住所述密炼机所制得的半成胶,所述提升传输带结构设置于所述提升道并用于带动半成胶沿着所述提升道移动,所述提升电机经所述提升传动结构驱动连接所述提升传输带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炼胶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开炼装置包括开炼座、设置于所述开炼座的开炼辊结构、用于驱动所述开炼辊结构转动的开炼驱动件以及安装于所述开炼座顶部的进料壳,所述提升道与所述开炼座连通,所述开炼座设置有开合机构,所述开合机构用于控制所述提升道与所述进料壳之间的通堵。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炼胶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机构包括开合传动轮,开合驱动件、开合从动轮、传动绳以及开合件,所述开合驱动件经所述开合传动轮驱动连接所述开合从动轮,所述传动绳的两端分别绕接所述开合从动轮与所述开合件,所述开炼座的顶部设置有开炼口,所述开合件用于遮盖所述开炼口。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炼胶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移送装置包括接料传输机构、转动驱动机构、移送机构、移送驱动机构以及压型机构,所述接料传输机构用于接住所述开炼装置加工后的胶料并把胶料传输至所述移送机构,所述转动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接料传输机构翻转,所述移送机构用于把胶料传输至外界的冷却装置,所述压型机构用于对所
述移送机构上的胶料进行压型,所述移送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接料传输机构转动。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炼胶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冷片装置包括冷片箱、冷片升降机构、多个冷片传输机构、多个第一冷风器和多个第二冷风器,多个冷片传输机构并列设置于所述冷片箱内,多个第一冷风器分别设置于所述冷片箱的两侧,多个第二冷风器均安装于所述冷片箱的顶部,所述移送装置用于把经开炼后的胶料传输至所述冷片升降机构,所述冷片升降机构用于带动胶料升降并传输至任一冷片传输机构。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炼胶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冷片升降机构包括冷片传输件以及升降驱动件,所述冷片传输件设置于所述冷片箱内,所述升降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冷片传输件升降,所述冷片传输件用于把胶料传输至任一冷片传输机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炼胶生产线,包括密炼机、提升装置、开炼装置、移送装置以及冷片装置,所述密炼机用于把物料密炼为半成胶,所述提升装置用于把半成胶提升并传输至所述开炼装置,所述开炼装置用于把半成胶开炼为胶料,所述移送装置用于把胶料传输至所述冷片装置,所述冷片装置用于把胶料进行冷却。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提升装置以及移送装置,用于实现密炼机与开炼装置之间、开炼装置与冷片装置之间的自动化传输,从而让半成胶以及胶料的传输更为高效,减少了对于工作人员的健康影响。于工作人员的健康影响。于工作人员的健康影响。


技术研发人员:胡协明 刘嘉丰 孙敬 李建新 程根水 夏海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禾创高分子技术(广东)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14
技术公布日:2022/4/2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