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穴镜片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17485发布日期:2022-04-27 10:41阅读:77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镜片模具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多穴镜片模具。


背景技术:

2.现有的镜片通常采用注塑成型模具加工制成,使用注塑成型模具制作镜片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而现有技术中的镜片注塑成型模具,其通常包括上模座、上模板、上模仁、下模仁、下模板、下模座,于上模仁、下模仁中分别设置一个型腔和一个型芯,这样的一模一穴结构,一次只能生产一个产品,产能低下,生产效率较低,以及,其流道通常为直型结构,缺乏缓冲能力,不利于熔液的流入控制。
3.因此,需要研究出一种新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穴镜片模具,其实现了一模多穴结构,提高了产能和生产效率,且具备“z”字流道结构,具备一定的缓冲流入能力。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6.一种多穴镜片模具,包括相互连接的上模组件、下模组件;该上模组件包括自上往下依次设置的上模座、上模板、上模仁,该上模仁嵌设于上模板的下表面,该下模组件包括自上往下依次设置的下模仁、下模板、下模座,该下模仁嵌设于下模板的上表面;该上模仁具有模腔,该下模仁具有型芯凸部,该型芯凸部适配于模腔;
7.该模腔具有四个上镜片型腔,四个上镜片型腔围绕模腔的中心依次沿环形间距布置,该型芯凸部具有四个下镜片型腔,四个下镜片型腔围绕型芯凸部的中心依次沿环形间距布置,该上镜片型腔与下镜片型腔相适配以构成镜片型腔;
8.该型芯凸部具有流道,该流道包括主流道及四个副流道,四个副流道分别为左侧第一副流道、左侧第二副流道、右侧第一副流道、右侧第二副流道;该左侧第一副流道、左侧第二副流道分别连通于主流道的左侧的前后两侧,该左侧第一副流道、左侧第二副流道两者构成第一“z”字形副流道,该右侧第一副流道、右侧第二副流道分别连通于主流道的右侧的前后两侧,该右侧第一副流道、右侧第二副流道两者构成第二“z”字形副流道。
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流道的左右两侧分别具有左侧弧形过渡段、右侧弧形过渡段,所述左侧第一副流道、左侧第二副流道分别连通于左侧弧形过渡段的中部两侧,所述右侧第一副流道、右侧第二副流道分别连通于右侧弧形过渡段的中部两侧。
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左侧第一副流道、左侧第二副流道分别具有左侧第一流入口、左侧第二流入口,所述左侧第一流入口、左侧第二流入口分别连通于相应的位于型芯凸部左侧的两下镜片型腔。
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右侧第一副流道、右侧第二副流道分别具有右侧第一流入口、右侧第二流入口,所述右侧第一流入口、右侧第二流入口分别连通于相应的位于型芯
凸部右侧的两下镜片型腔。
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下模板与下模座之间设置有支撑板组件,所述支撑板组件包括有两竖直板、两横向板、支撑柱;两竖直板竖直前后间距对称设置;两横向板上下层叠式设置,并位于两竖直板的前后间距之间;两横向板通过定位螺丝锁固在一起;所述支撑柱的一端抵接于下模板下方,另一端抵接于横向板上方。
1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下模板、下模座、两竖直板之间围构形成一缓冲空间,所述两横向板位于缓冲空间内;所述两横向板分别为上层横向板、下层横向板;所述支撑柱的一端抵接于下模板下方,另一端抵接于上层横向板的上方。
1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模仁、下模仁均呈方形结构,所述上模仁的底部四角部位均向下凸设有定位凸块,所述下模仁的底部四角部位均向下凹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凸块适配于相应的定位槽内。
1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镜片型腔的外侧于上模仁上设置有辅助成型凸部,所述下镜片型腔的外侧于下模仁上设置有辅助成型凹部,所述辅助成型凸部与辅助成型凹部相适配以构成辅助成型部。
16.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于上模仁的模腔设置四个上镜片型腔,于下模仁的型芯凸部设置四个下镜片型腔,上镜片型腔与下镜片型腔相适配以构成镜片型腔,如此,具备四个镜片型腔,从而使其实现了一模多穴结构,提高了产能和生产效率;以及,通过左侧第一副流道、左侧第二副流道两者构成第一“z”字形副流道,右侧第一副流道、右侧第二副流道两者构成第二“z”字形副流道,使其具备“z”字流道结构,从而具备一定的缓冲流入能力。
17.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技术手段及其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和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下模仁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下模仁的俯视图;
21.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上模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附图标识说明:
23.10、上模座
ꢀꢀꢀꢀꢀꢀꢀꢀꢀꢀꢀꢀꢀꢀ
20、上模板
24.30、上模仁
ꢀꢀꢀꢀꢀꢀꢀꢀꢀꢀꢀꢀꢀꢀ
31、模腔
25.32、上镜片型腔
ꢀꢀꢀꢀꢀꢀꢀꢀꢀꢀ
33、定位凸块
26.34、辅助成型凸部
ꢀꢀꢀꢀꢀꢀꢀꢀ
40、下模仁
27.41、型芯凸部
ꢀꢀꢀꢀꢀꢀꢀꢀꢀꢀꢀꢀ
42、下镜片型腔
28.43、主流道
ꢀꢀꢀꢀꢀꢀꢀꢀꢀꢀꢀꢀꢀꢀ
44、左侧第一副流道
29.45、左侧第二副流道
ꢀꢀꢀꢀꢀꢀ
46、右侧第一副流道
30.47、右侧第二副流道
ꢀꢀꢀꢀꢀꢀ
401、左侧弧形过渡段
31.402、右侧弧形过渡段
ꢀꢀꢀꢀꢀ
403、左侧第一流入口
32.404、左侧第二流入口
ꢀꢀꢀꢀꢀ
405、右侧第一流入口
33.406、右侧第二流入口
ꢀꢀꢀꢀꢀ
407、定位槽
34.408、辅助成型凹部
ꢀꢀꢀꢀꢀꢀꢀ
50、下模板
35.60、下模座
ꢀꢀꢀꢀꢀꢀꢀꢀꢀꢀꢀꢀꢀꢀ
70、支撑板组件
36.71、竖直板
ꢀꢀꢀꢀꢀꢀꢀꢀꢀꢀꢀꢀꢀꢀ
72、支撑柱
37.73、缓冲空间
ꢀꢀꢀꢀꢀꢀꢀꢀꢀꢀꢀꢀ
74、上层横向板
38.75、下层横向板
ꢀꢀꢀꢀꢀꢀꢀꢀꢀꢀ
80、镜片。
具体实施方式
39.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
40.一种多穴镜片模具,包括相互连接的上模组件、下模组件;该上模组件包括自上往下依次设置的上模座10、上模板20、上模仁30,该上模仁30嵌设于上模板20的下表面,该下模组件包括自上往下依次设置的下模仁40、下模板50、下模座60,该下模仁40嵌设于下模板50的上表面;该上模仁30具有模腔31,该下模仁40具有型芯凸部41,该型芯凸部41适配于模腔31;该模腔31具有四个上镜片型腔32,四个上镜片型腔32围绕模腔31的中心依次沿环形间距布置,该型芯凸部41具有四个下镜片型腔42,四个下镜片型腔42围绕型芯凸部41的中心依次沿环形间距布置,该上镜片型腔32与下镜片型腔42相适配以构成镜片型腔,从而顺利地成型出镜片80。如此,具备四个镜片型腔,从而使其实现了一模多穴结构,提高了产能和生产效率。
41.其中,该型芯凸部41具有流道,该流道包括主流道43及四个副流道,四个副流道分别为左侧第一副流道44、左侧第二副流道45、右侧第一副流道46、右侧第二副流道47;该左侧第一副流道44、左侧第二副流道45分别连通于主流道43的左侧的前后两侧,该左侧第一副流道44、左侧第二副流道45两者构成第一“z”字形副流道,该右侧第一副流道46、右侧第二副流道47分别连通于主流道43的右侧的前后两侧,该右侧第一副流道46、右侧第二副流道47两者构成第二“z”字形副流道。如此,通过第一“z”字形副流道、第二“z”字形副流道的结合设计,使其具备“z”字流道结构,从而具备一定的缓冲流入能力。
42.所述主流道43的左右两侧分别具有左侧弧形过渡段401、右侧弧形过渡段402,所述左侧第一副流道44、左侧第二副流道45分别连通于左侧弧形过渡段401的中部两侧,所述右侧第一副流道46、右侧第二副流道47分别连通于右侧弧形过渡段402的中部两侧。如此,通过左侧弧形过渡段401、右侧弧形过渡段402的结合设计,使其能进一步地提高缓冲流入能力。
43.所述左侧第一副流道44、左侧第二副流道45分别具有左侧第一流入口403、左侧第二流入口404,所述左侧第一流入口403、左侧第二流入口404分别连通于相应的位于型芯凸部41左侧的两下镜片型腔42。所述右侧第一副流道46、右侧第二副流道47分别具有右侧第一流入口405、右侧第二流入口406,所述右侧第一流入口405、右侧第二流入口406分别连通于相应的位于型芯凸部41右侧的两下镜片型腔42。
44.所述下模板50与下模座60之间设置有支撑板组件70,所述支撑板组件70包括有两竖直板71、两横向板、支撑柱72;两竖直板71竖直前后间距对称设置;两横向板上下层叠式设置,并位于两竖直板71的前后间距之间;两横向板通过定位螺丝锁固在一起;所述支撑柱72的一端抵接于下模板50下方,另一端抵接于横向板上方。所述下模板50、下模座60、两竖
直板71之间围构形成一缓冲空间73,所述两横向板位于缓冲空间73内;所述两横向板分别为上层横向板74、下层横向板75;所述支撑柱72的一端抵接于下模板50下方,另一端抵接于上层横向板74的上方。如此,通过具有支撑柱72的支撑板组件70的设计,加强了整体的结构强度,使其能适应更大的冲击力,进一步提升了使用寿命。
45.所述上模仁30、下模仁40均呈方形结构,所述上模仁30的底部四角部位均向下凸设有定位凸块33,所述下模仁40的底部四角部位均向下凹设有定位槽407;所述定位凸块33适配于相应的定位槽407内。
46.以及,于本实施例中,所述上镜片型腔32的外侧于上模仁30上设置有辅助成型凸部34,所述下镜片型腔42的外侧于下模仁40上设置有辅助成型凹部408,所述辅助成型凸部34与辅助成型凹部408相适配以构成辅助成型部。如此,通过辅助成型部的设计,可使其能更完整地成型出所需形状的镜片。
47.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通过于上模仁的模腔设置四个上镜片型腔,于下模仁的型芯凸部设置四个下镜片型腔,上镜片型腔与下镜片型腔相适配以构成镜片型腔,如此,具备四个镜片型腔,从而使其实现了一模多穴结构,提高了产能和生产效率;以及,通过左侧第一副流道、左侧第二副流道两者构成第一“z”字形副流道,右侧第一副流道、右侧第二副流道两者构成第二“z”字形副流道,使其具备“z”字流道结构,从而具备一定的缓冲流入能力。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