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寿命电机外壳热挤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33012发布日期:2022-04-07 03:34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寿命电机外壳热挤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挤压模具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寿命电机外壳热挤压模具。


背景技术:

2.热挤压模具是一种将熔融状态的原料注入具有型腔的模具中,经过冷却后得到目标形状的加工设备,现有的热挤压模具一般均包括散热结构。
3.但是现有的散热结构大多采用循环水流进行降温散热,由于体积小流速快,导致水流再循环过程中热量还未散发完全就重新进入循环,导致冷却效率较低,并且只能针对模具槽的单面进行散热,长期使用,会导致模具散热不均匀,寿命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寿命电机外壳热挤压模具。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高寿命电机外壳热挤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下模位于上模的右侧,所述上模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模芯,所述下模的左侧开设有模腔,所述下模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压泵,所述加压泵的输入端通过管道与水箱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加压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输水管,所述下模的内部开设有多条等距离排列的第一水道,所述第一水道的顶部与底部开口均固定连接有汇总接头,顶部的所述汇总接头的顶部与输水管固定连接,底部所述汇总接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与水箱相配合。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上模与模芯之间的内部开设有等距离排列的第二水道,所述第二水道的上进口端与下出口端分别安装有活动接头,两个所述活动接头分别与输水管和回流管相配合,所述第一水道与第二水道内部的弯角处均安装有微型水动轮。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活动接头包括固定套、插头和内管,所述固定套的一侧开设有卡紧槽,顶部与底部的所述固定套的另一侧与分别与输水管和回流管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插头分别卡接至两个卡紧槽的内部,两个所述内管的一端分别贯穿并固定连接至两个插头远离固定套的一侧,两个所述内管分别与插头和第二水道的上进口端与下出口端之间的连接管道内部相连通,两个所述内管的另一端分别贯穿并滑动连接至固定套远离插头的一侧,两个所述内管贯穿固定套的一端分别与输水管和回流管相配合。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固定套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卡圈,所述插头的外侧开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卡圈与密封槽相配合。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回流管与输水管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机械单向阀,两个所述内管位于回流管与输水管内部的一端分别插接至机械单向阀的内部。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散热曲管、散热风扇和防尘罩,所述散热曲管的一端与回流管固定连接,所述散热曲管的另一端贯穿并固定连接至水箱的内部,所述散热风扇通过连杆固定安装至水箱的右侧,所述散热风扇位于散热曲管的右侧,所述散热风扇的右侧固定连接至防尘罩的左侧。
12.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3.本方案通过上模与下模相互靠近使模芯与模腔配合对工件进行挤压成型,并且当上模与下模结合的同时,上模上的两个活动接头则分别与输水管和回流管完成对接连通,然后启动加压泵将水箱内部的抽出并通过输水管和活动接头分别输送至第一水道和第二水道内部对工件的双面进行全面散热降温,并且水流向下流动最终汇集到回流管的内部,然后水流通过回流管进入到散热组件的内部,并且同时启动散热组件对高温的回流水进行辅助快速散热,然后散热后的低温水流重新流入到水箱的内部,从而使得装置具备可以对高温的回流水进行辅助散热,冷却散热效果更好,并且可以对槽内的工件进行双面散热,散热更加均匀,降低次品率的,且能够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图1中a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16.图3为图1中b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活动接头正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套侧视结构示意图。
20.图中标号说明:
21.1、上模;2、下模;3、模芯;4、模腔;5、水箱;6、加压泵;7、输水管;8、第一水道;9、汇总接头;10、回流管;11、散热组件;111、散热曲管;112、散热风扇;113、防尘罩;12、第二水道;13、活动接头;131、固定套;1311、密封卡圈;132、插头;1321、密封槽;133、内管;134、卡紧槽;14、单向阀;15、微型水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3.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中,一种高寿命电机外壳热挤压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2,下模2位于上模1的右侧,上模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模芯3,下模2的左侧开设有模腔4,下模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水箱5,水箱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压泵6,加压泵6的输入端通过管道与水箱5的内部相连通,加压泵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输水管7,下模2的内部开设有多条等距离排列的第一水道8,第一水道8的顶部与底部开口均固定连接有汇总接头9,顶部的汇总接头9的顶部与输水管7固定连接,底部汇总接头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回流管10,回流管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散热组件11,散热组件11与水箱5相配合。
24.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上模1与下模2以及模芯3组合成为模具整体,上模1与下模2相互靠近使模芯3与模腔4配合对工件进行挤压成型,并且当上模1与下模2结合的同时,上模1
上的两个活动接头13则分别与输水管7和回流管10完成对接连通,然后启动加压泵6将水箱5内部的抽出并通过输水管7和活动接头13分别输送至第一水道8和第二水道12内部对工件的双面进行全面散热降温,并且水流向下流动最终汇集到回流管10的内部,然后水流通过回流管10进入到散热组件11的内部,并且同时启动散热组件11对高温的回流水进行辅助快速散热,然后散热后的低温水流重新流入到水箱5的内部,从而使得装置具备可以对高温的回流水进行辅助散热,冷却散热效果更好,并且可以对槽内的工件进行双面散热,散热更加均匀,降低次品率的,且能够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循环水流进行降温散热,由于体积小流速快,导致水流再循环过程中热量还未散发完全就重新进入循环,导致冷却效率较低,并且只能针对模具槽的单面进行散热,长期使用,会导致模具散热不均匀,寿命降低的问题。
25.请参阅图1,其中:上模1与模芯3之间的内部开设有等距离排列的第二水道12,第二水道12的上进口端与下出口端分别安装有活动接头13,两个活动接头13分别与输水管7和回流管10相配合,第一水道8与第二水道12内部的弯角处均安装有微型水动轮15。
26.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二水道12与活动接头13配合第一水道8的使用,使得循环的冷却水可以同时对模腔4内部的高温工件,进行双面均衡散热降温,降低次品率,同时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并且通过微型水动轮15可以使冷却水在第一水道8和第二水道12内部形成湍流,使得水流能够充分地与水道内壁接触,散热降温效果更好。
27.请参阅图2、图5与图6,其中:活动接头13包括固定套131、插头132和内管133,固定套131的一侧开设有卡紧槽134,顶部与底部的固定套131的另一侧与分别与输水管7和回流管10固定连接,两个插头132分别卡接至两个卡紧槽134的内部,两个内管133的一端分别贯穿并固定连接至两个插头132远离固定套131的一侧,两个内管133分别与插头132和第二水道12的上进口端与下出口端之间的连接管道内部相连通,两个内管133的另一端分别贯穿并滑动连接至固定套131远离插头132的一侧,两个内管133贯穿固定套131的一端分别与输水管7和回流管10相配合。
28.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固定套131、插头132和内管133的配合使用,当上模1与下模2结合时,上模1带动插头132与内管133同步运动,并使内管133穿过固定套131与输水管7和回流管10连通,同时插头132则紧紧卡接至固定套131的内部,以实现第二水道12的两端分别与输水管7和回流管10相连通,从而实现冷却水流可以对工件进行双面冷却的优点。
29.请参阅图2与图5,其中:固定套13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卡圈1311,插头132的外侧开设有密封槽1321,密封卡圈1311与密封槽1321相配合。
30.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密封卡圈1311配合密封槽1321的配合,使得插头132与固定套131连接更加紧密,密封效果更好。
31.请参阅图2,其中:回流管10与输水管7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机械单向阀14,两个内管133位于回流管10与输水管7内部的一端分别插接至机械单向阀14的内部。
3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两个机械单向阀14可以在内管133与回流管10与输水管7分离时,对两者进行单向封闭,防止灰尘进入到管内,而当内管133插入到机械单向阀14内部时,此时机械单向阀14则变为连通状态,以使得冷却水流可以正常通过。
33.请参阅图1与图4,其中:散热组件11包括散热曲管111、散热风扇112和防尘罩113,散热曲管111的一端与回流管10固定连接,散热曲管111的另一端贯穿并固定连接至水箱5
的内部,散热风扇112通过连杆固定安装至水箱5的右侧,散热风扇112位于散热曲管111的右侧,散热风扇112的右侧固定连接至防尘罩113的左侧。
34.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散热曲管111、散热风扇112和防尘罩113的配合使用,启动散热风扇112带动气流由散热曲管111处流向防尘罩113的右侧,加速空气流动增加散热曲管111的散热效率,使得回流管10流入的液体可以最大程度的散热降温,然后降温后的水流则通过散热曲管111流回到水箱5的内部,实现循环高效散热。
35.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将上模1与下模2相互靠近使模芯3与模腔4配合对工件进行挤压成型,并且当上模1与下模2结合的同时,上模1带动插头132与内管133同步运动,并使内管133穿过固定套131与输水管7和回流管10连通,同时插头132则紧紧卡接至固定套131的内部,以实现第二水道12的两端分别与输水管7和回流管10相连通,然后启动加压泵6将水箱5内部的抽出并通过输水管7和活动接头13分别输送至第一水道8和第二水道12内部对工件的双面进行全面散热降温,并且水流向下流动最终汇集到回流管10的内部,然后水流通过回流管10进入到散热组件11的内部,并且同时启动散热风扇112带动气流由散热曲管111处流向防尘罩113的右侧,加速空气流动增加散热曲管111的散热效率,使得回流管10流入的液体可以最大程度的散热降温,然后降温后的水流则通过散热曲管111流回到水箱5的内部,从而使得装置具备可以对高温的回流水进行辅助散热,冷却散热效果更好,并且可以对槽内的工件进行双面散热,散热更加均匀,降低次品率的,且能够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循环水流进行降温散热,由于体积小流速快,导致水流再循环过程中热量还未散发完全就重新进入循环,导致冷却效率较低,并且只能针对模具槽的单面进行散热,长期使用,会导致模具散热不均匀,寿命降低的问题。
3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