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薄膜泡管用膜泡稳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65588发布日期:2022-06-18 07:32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PA薄膜泡管用膜泡稳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pa薄膜泡管用膜泡稳定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泡管法生产pa薄膜过程中,对管状膜泡中部进行稳定的装置。


背景技术:

2.聚酰胺(polyamide,缩写pa)薄膜,市场上称bopa薄膜,是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的英文简称,是生产各种复合包装材料的重要基础材料,具有突出的抗拉伸强度、抗冲击强度和抗穿刺强度、优良的气体和气味的阻隔性能等,是一种性能优异的功能性薄膜。应用于软包锂离子电池包装的pa薄膜采用泡管法进行生产,即塑料熔体从模头共挤形成管状厚片膜管,后经横向吹胀,纵向牵引为一定厚度的管状薄膜,称为膜泡。pa膜泡吹出后,直径较大,而膜泡的顶端和低端夹辊的距离又比较远,当车间内存在横向环境气流时,膜泡受气流影响,会产生左右晃动,导致生产不稳定,严重时会膜泡破裂等问题。
3.目前,市场上有一些膜泡稳定装置,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774758y的吹塑机的膜泡稳定装置,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2753435u的吹膜设备的膜泡稳定装置,中国专利公开号为 cn212979234u的吹膜机膜泡稳定装置,通过设置一些滚轮、稳泡辊等带有回转装置的导向支撑机构,形成一个圆形,或圆筒形的导向空间,膜泡与导向支撑机构相接触,来限制膜泡的晃动,稳定膜泡。
4.但由于申请人所述生产的pa薄膜,厚度很薄,相应的膜泡的厚度也很薄,上述导向支撑机构与膜泡的表面相接触,会在膜泡的表面留下纵向的细小划痕,影响产品的质量。
5.故,针对上述需求,及现有技术的缺陷,有必要研发一款专门用于pa薄膜泡管使用的膜泡稳定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a薄膜泡管用膜泡稳定装置,对膜泡进行非接触式支撑,稳定膜泡。
7.为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了一种pa薄膜泡管用膜泡稳定装置,包括支架及喷气装置;
8.所述支架为圆筒状的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若干固定点;
9.所述支架的内侧固定有所述喷气装置,所述喷气装置安装在所述固定点上;
10.所述喷气装置与可控的气源向连接;
11.所述喷气装置向所述支架的内侧设有喷嘴;
12.压缩空气经喷嘴喷出,在所述喷气装置内侧形成膜泡稳定气浮腔。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喷气装置的内侧或外侧设有筒状的气密装置,所述气密装置在所述喷气装置的上下两端设有开口。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喷气装置的内径可活动调节;
15.所述喷气装置包括喷气辊、辊架、及摆臂;
16.所述喷气辊主体为中空的辊体,所述辊体在朝向支架的内侧方向开设有若干喷嘴;所述辊体上设有气动接头;
17.若干个所述喷气辊上下平行,固定在辊架上,形成喷气辊组;所述辊架的外侧设有1组以上的铰接安装座,单组辊架上设置的铰接安装座上下平行;
18.所述辊架与所述支架之间设有摆臂,所述摆臂的一端与所述支架的固定点相铰接,所述摆臂的另一端与所述辊架的铰接安装座相铰接;所述辊架、摆臂、支架铰接点形成平行四边形摆动结构;
19.所述支架内侧纵向铰接分布有若干组可摆动调节的所述喷气辊组;
20.所述支架内侧的喷气辊及喷嘴构成圆筒状喷气式膜泡稳定结构。
21.进一步的,所述辊体的后侧设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穿过所述辊架,通过紧固螺母进行固定。
22.进一步的,所述喷气辊的辊体横截面向支架的内侧弧形倾斜,形成弧形。
23.进一步的,所述支架内相连两组的所述喷气辊组的喷气辊竖直方向交错分布。
24.进一步的,所述支架内的所述辊架间设置柔性的气密装置,所述喷气装置的上下两端设有开口;所述喷气装置可随所述摆臂进行运动,适应所述辊架的位置。
25.所述摆臂的与所述支撑条之间的夹角为θ,通过调节θ,即可调节喷气辊组相对于所述支架的距离,从而实现整个本实用新型pa薄膜泡管用膜泡稳定装置内整圈的所述喷气辊所构成的pa膜泡稳定气环的外径d,d也是整圈的所述喷气辊所构成的虚拟圆的内径。
26.由于采用了平行四边形结构,还能通过调节夹角θ的锐角或钝角,将整套喷气辊组向上或向下,以适配当支架固定在生产设备中后,受膜泡内气压不同,膜泡直径不同时,膜泡的圆柱形需稳定的长度、高度也不同等情况。
27.本实用新型pa薄膜泡管用膜泡稳定装置,采用喷气装置,沿pa膜泡形成一圆筒状的气浮结构,通过空气来对膜泡进行非接触式稳定扶持,同时空气还能对膜泡的表面进行降温,有利于pa膜泡固化成型,有利于后续生产。
28.本实用新型的pa薄膜泡管用膜泡稳定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实施。
附图说明
2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示意图;
3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pa薄膜泡管用膜泡稳定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2.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喷气辊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3.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喷气辊的横切剖视图;
34.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单组喷气辊的整体结构示意图1;
35.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单组喷气辊的整体结构示意图2;
36.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喷气辊的组合安装示意图;
37.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一的俯视图;
38.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一的侧视图;
39.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二的俯视图;
40.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二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41.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42.如图1所示,为pa膜泡的吹膜生产示意图,本实用新型pa薄膜泡管用膜泡稳定装置即安装在其中。本实用新型pa薄膜泡管用膜泡稳定装置的基础方案为,采用圆筒状的支架1,所述支架1如图3所示,可以具有圆形支撑环11,以及纵向的支撑条12,形成圆筒结构,在其内侧设有若干固定安装点13;利用支撑环11、支撑条12,或固定安装点13,沿所述支架 1的内侧安装有喷气装置,如采用喷气软管,螺旋盘状固定;喷气软管设有向支架1的内侧喷气的喷嘴,从而形成圆柱筒状的气浮腔室,通过调节气压,使膜泡在喷气的作用下,文档在支架1的中心,采用此非接触的方式对膜泡进行稳定,即避免了因接触而产生划痕,又满足了对膜泡进行稳定的作用。
43.上述方式中,由于喷气软管只能直接进行固定,故喷气软管在支架1内的内径是固定的,只能通过调节气压,使膜泡外侧受到的喷气扶持力足以克服外界环境带来的绕动气流力,来适应膜泡的直径尺寸的改变。
44.同时,为避免喷气软管喷气后,气流向外泄露,沿所述喷气软管还可以设置一筒状的气密装置,使喷出的空气仅能沿上下两端与膜泡的间隙泄出。
45.上述喷气装置还可以是纵向设置的柱状喷气管等,各类能够设置喷嘴,并连通气源进行喷气的装置均可。采用整条喷气软管,一般仅在首尾连接气源,导致如果软管过长,则软管的两端气压就较大,而中间气压就较小,导致喷出的气压控制不精确,对膜泡的稳定不足;故一般需要设置稳压气源,然后通过分气装置,多点连接所述喷气装置,使整个喷气装置的各点喷气压力较为均衡。
4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由于气压的控制难度一般都较大,需要长时间的经验摸索,为了提高适应不同膜泡尺寸,所述喷气装置可以为活动可调内径的喷气装置,以适配不同的pa膜泡,即如图2所示,包括支架1、喷气辊2、辊架3、摆臂4。
47.所述喷气辊2的结构如图4、图5所示,主体为中空的辊体21,其在朝向支架1的内侧开设有若干喷嘴22;所述辊体21的后侧设有安装柱23,用于安装固定;所述辊体21的后侧还设有气动接头24,用于连接气源。所述喷气辊2的辊体21,横截面为弧形,即向支架1的内侧弧形倾斜,以尽可能适配pa膜泡的弧度。所述辊体21的优选的采用柔性或弹性材料制成,如橡胶、硅胶、pe、发泡pe等,易于弯曲成型;且使用过程中不易产生锋利的毛刺等凸出结构,造成膜泡划伤。
48.为实现喷气装置内径可调,将3-5组所述喷气辊2,上下平行,固定在辊架3上,形成喷气辊组,如图6、图7所示,所述喷气辊2的安装柱23穿过所述辊架3,然后通过紧固螺母31进行固定;所述辊架3的后侧起码设有1组上下平行设置的铰接安装座32,本实施例中,所述辊架3包括2根平行的安装条,每根安装条上均设有1组2个上下平行设置的所述铰接安装座32。
49.如图8所示,所述喷气辊组通过摆臂4安装在所述支架1内,所述摆臂4的一端与所述支架1内的固定安装点13相铰接,所述摆臂4的另一端与喷气辊组的铰接安装座32相铰接,每个喷气辊组起码连接有2根上下平行的所述摆臂4,与所述支架1的支撑条12,形成平行四边形结构,通过调节所述摆臂4的与所述支撑条12之间的夹角θ,即可调节喷气辊组相对于所述支架1的距离,从而实现整个本实用新型pa薄膜泡管用膜泡稳定装置内整圈的所
述喷气辊2所构成的pa膜泡稳定气环的外径d,d也是整圈的所述喷气辊2所构成的虚拟圆的内径,如图9-12所示。
50.由于采用了平行四边形结构,还能通过调节夹角θ的锐角或钝角,将整套喷气辊组向上或向下,以适配当支架1固定在生产设备中后,受膜泡内气压不同,膜泡直径不同时,膜泡的圆柱形需稳定的长度、高度也不同等情况。
5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如图2所示,相连两组的所述喷气辊组的喷气辊竖直方向交错分布,以适应当d发生改变时,相邻两组的喷气辊不会干涉。采用交错分布,也是因为喷气辊的两端是封堵的,为了尽可能使整个横截面圆的各个点位都有喷气,避免太长距离的空缺,需要将相邻两组的喷气辊尽可能得到衔接,减少空隙。
52.上述膜泡稳定装置,可在所述辊架3间设置柔性的气密装置,所述气密装置仅上下两端设有开口,且随着所述摆臂4运动,自适应所述辊架3的位置,对气浮腔室进行密封。
53.本实用新型pa薄膜泡管用膜泡稳定装置,采用喷气装置,沿pa膜泡形成一圆筒状的气浮结构,通过空气来对膜泡进行非接触式稳定扶持,同时空气还能对膜泡的表面进行降温,有利于pa膜泡固化成型,有利于后续生产。
54.以上已对本实用新型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仅限于所述的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创造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种种的等同的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