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把手容器用模具、带把手容器的制造方法和带把手容器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8515387阅读:来源:国知局
]此外,由于驱动加压构件11的时机能被设定为吹塑成型开始后经过预定时间时的时间,所以一旦通过实验获得预定时间之后,能在高再现性的制造条件下有效地大量制造容器。
[0067]此外,由于能有效地制造把手5很难脱落且具有高附接强度的带把手容器20,所以容器20可适用于在制造工艺中不能确保足够吹塑时间的高循环设备。
[0068]此外,由于如上所述使用具有加压构件11的模具2来制造带把手容器20,所以如图7所示,可以在容器本体24的凹部21的下部21b的一部分形成能够在视觉上或通过测量装置观察到的压痕28。压痕28是在上述步骤S106中通过加压构件11的加压面Ila对预制坯31的膨胀部分加压且变形时形成的。压痕28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于把手接合部52。加压面Ila在至少与把手5的接合部26a、26b相对的位置范围处包括平坦面。作为结果,压痕28在把手5的弯曲凹部25a、25b侧具有至少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平坦面结构。另外,为了进一步增加把手5的附接强度(组装强度),希望的是在加压面Ila提供宽的平坦面。因此,本示例中的压痕28形成为平坦面结构,其具有在接合部26a、26b的上下左右延伸直到凸状下部21b并以矩形形状具有宽区域的凹陷形状(凹状)。
[0069]此外,如图7中所示,当从把手侧观察带把手容器20时,把手接合部52的至少一部分形成在被把手5的抓持部22覆盖的位置处。此外,当从把手侧观察带把手容器20时,形成于容器本体24的下部21b的压痕28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于被把手5的抓持部22覆盖的位置。因此,在带把手容器20中,把手接合部52与把手5的下部附接臂5b彼此深深地接合。此外,容器本体24的凹部21的上部21a的一部分与把手5的上部附接臂5a(见图2)接合,以便从上方覆盖上部附接臂5a。以这种方式附接的把手5很难脱落,并且具有高的附接强度。作为结果,即使当容器本体24充注有高温液体(例如,饮用水、调料或酒等)时,把手5具有小的游隙并且还很难脱落。
[0070]接下来,图8示出了加压构件的变型例。图8所示的加压构件61是活塞类型的,不同于旋转类型的加压构件11。图8(a)-8(d)示出了通过加压构件61使把手5与容器本体24(预制坯31)接合的过程。在与图6(a)-6(d)比较的情况下,由于除了加压构件之外的各构件具有相同的构造,所以赋以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0071]加压构件61安装成朝向不存在形成于下部附接臂5b的周缘的内壁面3a的空间10。
[0072]加压构件61的加压面61a配置成在缩回状态下处于内壁面3a外侧的位置(第一位置的一个示例)。另一方面,加压面61a在突出状态下移动至处于形成容器本体24的外形的位置(第二位置的一个示例)。当已膨胀的预制坯31与加压面61a接触时(图8(c)所示的时间),驱动并伸出加压构件61。
[0073]伸出的加压构件61的加压面61a移动至容器本体24的外形的位置,以封闭空间
10。因此,与图6的加压构件11相似,已膨胀的预制坯31被推回,并形成与下部附接臂5b的弯曲凹部25a(特别是形成于下部附接臂5b的远端部上的接合部26a)接合的把手接合部52。
[0074]此外,在加压构件61的加压面61a中,靠近把手5侧的远端部分形成为朝把手5的远端部略微屈折的状态。通过这种构造,加压构件61能通过屈折加压面61a的远端部分,将预制坯31更确实地推压到靠近把手5的一侧(接合部26a的背面侧(后侧)),并缩小与把手5的间隙。
[0075]这里,在上述实施形态中,只描述了一侧的半分模具2,但是在另一侧的半分模具2中,加压构件11、61类似地形成并执行相似的吹塑成型。通过该构造,把手5通过从左右两侧由加压构件11、61形成的把手接合部52得到固定,并且特别地,把手5变得很难沿横向方向脱落。
[0076]此外,可以通过操作与加压构件11连接的热源部(未示出)从而提升加压面11a、61a的温度(增加到例如大约100°C ),来使与预制坯31的膨胀部分接触的加压面lla、61a热定型。当加压面lla、61a的温度低时,在预制还31的膨胀部分与加压面lla、61a接触之后,由于预制坯31的膨胀部分被冷却并变得很难变形,所以变得有必要以高精度控制驱动加压构件11、61的时机。然而,通过提升加压面lla、61a的温度,即使当驱动加压构件11、61的时机包含一定的误差时,预制坯的膨胀部分也能变形为所需形状。
[0077]此外,通过提升加压面lla、61a的温度,能使与下部附接臂5b的远端部(弯曲部25a、25b,特别是接合部26a、26b)接合的把手接合部52受热并定型。因此,能把手接合部52的耐热性,并且能防止在充注高温调料、酒等的情况下由于收缩或变形造成的把手附接强度的降低,以制造把手5很难脱落的带把手容器20。
[0078]以上已经参考特定实施例详细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能进行多种变化或变型,而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0079]已经参考特定实施例详细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能进行多种变化或变型,而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0080]本申请是基于2012年12月14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专利申请N0.2012-273516),该专利申请的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0081]附图标记说明
1:带把手容器用模具
2:半分模具
3:凹部(CAVITY)
3a:内壁面
5:把手
5a:上部附接臂 5b:下部附接臂
6:把手配置部 7a、7b:固定销 8:插入部
10:空间
11、61:加压构件(接合部形成部)
11a,61a:加压面 13:活塞构件
20:带把手容器
21:凹部
22:抓持部 24:容器本体 25a、25b:弯曲凹部 26a、26b:接合部 28:压痕
41:伸展杆
51:间隙
52:把手接合部
【主权项】
1.一种带把手容器用模具,用于制造带把手容器,其中通过将把手配置于把手配置部中、将有底筒状预制坯插入腔体中并执行吹塑成型,来使把手与容器的一部分接合,该模具包括: 内壁面,其形成容器的外形;和 接合部形成构件,其将与把手接合的把手接合部形成于容器的一部分,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合部形成构件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第一位置是处于内壁面的外侧的位置,并且在所述第二位置处形成内壁面的一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把手容器用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合部形成构件连接至用于调节接合部形成构件的温度的热源部。
3.一种用于制造带把手容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把手配置于把手配置部中并将有底筒状预制坯插入模具的腔体中的吹塑前段步骤,以及 将空气吹入预制坯中并使预制坯膨胀以形成容器的吹塑成型步骤,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吹塑成型步骤包括接合部形成步骤,其中当膨胀的预制坯在把手的周边膨胀到处于形成容器的外形的内壁面的外侧处的位置时,通过将配置于内壁面的外侧的位置处的接合部形成构件移动到形成内壁面的一部分的位置,以将预制坯的膨胀到所述外侧处的位置的部分推回,从而使与把手接合的把手接合部形成于容器的一部分。
4.一种带把手容器,包括: 有底的筒状的容器本体;和 把手,其具有与容器本体接合的突起状的接合部; 其特征在于: 容器本体具有与把手的接合部接合的把手接合部,并且 当从把手侧观察带把手容器时,把手接合部的至少一部分形成在被把手覆盖的位置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把手容器, 其特征在于: 在包括把手接合部的所述容器本体的一部分形成由用于制造带把手容器的模具的接合部形成构件形成的压痕,并且 当从把手侧观察带把手容器时,所述压痕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于被把手覆盖的位置。
【专利摘要】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把手容器用模具,其能够制造把手很难脱落的带把手容器。通过将把手(5)配置于把手配置部(6)中、将有底筒状预制坯插入模具的腔体中并执行吹塑成型,来制造把手(5)与容器的一部分接合的带把手容器。模具包括形成容器的外形的内壁面(3a)和将与把手(5)接合的把手接合部形成于容器的一部分的加压构件(11),所述加压构件(11)能够在作为处于内壁面(3a)外侧的位置的第一位置与形成内壁面(3a)的一部分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IPC分类】B29C49-20, B65D23-10, B65D1-00, B29C49-48, B29L22-00
【公开号】CN104837604
【申请号】CN201380065197
【发明人】荻原修一, 横林和幸, 宇佐美畅之
【申请人】日精Asb机械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5年8月12日
【申请日】2013年12月11日
【公告号】WO2014092135A1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