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筒组合式冷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83176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筒组合式冷渣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渣机,具体涉及一种双筒组合式冷渣机。



背景技术:

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是近十几年来迅速发展的一项高效低污染清洁燃烧枝术,国际上这项技术在电站锅炉、工业锅炉和废弃物处理利用等领域已得到广泛的商业应用,并向几十万千瓦级规模的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发展;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也逐渐兴起,已有近千台循环流化床锅炉投入运行或正在制造之中。未来的几年将是循环流化床飞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而滚筒冷渣机是循环流化床锅炉必备的辅助设备之一,用于对循环流化床锅炉底渣的冷却,因循环流化床锅炉可以燃用劣质煤、煤泥或煤矸石等低质燃料,达到变废为宝的目的,且可进行炉内脱硫,对环境影响小,因此在燃煤发电领域越来越受到青睐。而随着煤炭资源的日益减少及锅炉容量的不断增大,其单位时间排出的渣量越来越大,而锅炉岛的布置空间又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滚筒冷渣机有更大冷却出力。滚筒冷渣机一般由筒体、进渣装置、出渣装置、底座、驱动机构、旋转接头、支撑轮等构成,其中传统的滚筒冷渣机筒体由两层钢板卷制套装制成,两层钢板之间存在夹层,冷却水通过旋转接头1进入旋转滚筒夹套内部,在筒体内自低温段向高温段螺旋推进,旋转滚筒在支撑轮6上转动,内侧焊有螺旋叶片,灰渣随着滚筒的旋转在筒体内侧的螺旋叶片导程的推进作用下向出渣端移动,同时将热量传递到滚筒夹套的冷却水中,达到冷却效果。但这种冷渣机存在换热面积小、与灰渣接触时间短的弊病,且灰渣通道为单个通道,因此冷渣机出力小,已经不能满足滚筒冷渣机大出力的要求;近年来有厂家提出双套筒结构,即将传统滚筒冷渣机筒体内再安置一个规格较小的筒体,实现在不增大冷渣机尺寸的前提下双筒换热的目的,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便是内筒重量很大,一方面不便于内筒的固定,另一方面是不方便检修,一旦内筒漏水,将无法检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双筒组合式冷渣机,该冷渣机冷却面积大,冷却效果好,重量较轻,便于检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筒组合式冷渣机包括出渣端集箱、出渣装置、筒体、底座、支撑轮、进渣装置以及用于驱动筒体转动的驱动机构;

支撑轮及驱动机构设置于底座上,筒体位于支撑轮上,出渣装置及出渣端集箱固定于筒体的一端,进渣装置固定于筒体的另一端;

筒体包括外筒体、内筒体、回水管及若干内管组,其中,外筒体空套于内筒体上,外筒体与内筒体之间形成冷却水腔体,各内管组均沿轴向分布于内筒体内,回水管设于外筒体的外壁上,进渣装置与内筒体一端的开口相连通,出渣装置与内筒体另一端的开口相连通,内筒体的内壁上设有若干螺旋片,内管组通过U型管夹固定于螺旋片上,出渣端集箱的出水口与冷却水腔体的入水口相连通,冷却水腔体的出水口通过回水管与各内管组的入水口相连通,各内管组的出水口与出渣端集箱的入水口相连通。

内筒体的内壁上焊接有扬料板。

内管组的组数为12,12组内管组沿周向均匀分布于内筒体内。

各内管组均由3-4根内管成。

支撑轮的数目为4个。

各螺旋片沿周向均匀分布。

出渣端集箱上设有螺旋接头。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筒组合式冷渣机包括筒体、出渣装置、进渣装置及出渣端集箱,其中,筒体由内筒体与外筒体组成,其中,内筒体与外筒体组成双层筒体结构,在冷却时,冷却水流过所述双层结构,灰渣经进渣装置进入内筒体内,再从出渣装置排出,从而使灰渣的输送不受水流阻力的影响,实现在有限空间中灰渣输送能力的最大化,满足冷渣机大机械出力的要求。另外,灰渣在输送过程中,通过与内管组内的冷却水和冷却水腔体中的冷却水进行换热,换热面较大,冷却效果较好,有效的提高冷渣机的冷却效果。另外,内管组通过U型管夹固定于螺旋片上,固定较为牢靠,能够在极端工况下快速的实现内管组与螺旋片的分离,实现对内管组的更换及维修,操作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筒体的截面图。

其中,1为旋转接头、2为出渣装置、3为筒体、4为驱动机构、5为底座、6为支撑轮、7为进渣装置、31为外筒体、32为内筒体、33为回水管、34为扬料板、35为螺旋片、36为内管组、37为U型管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筒组合式冷渣机包括出渣端集箱、出渣装置2、筒体3、底座5、支撑轮6、进渣装置7以及用于驱动筒体3转动的驱动机构4;支撑轮6及驱动机构4设置于底座5上,筒体3位于支撑轮6上,出渣装置2及出渣端集箱固定于筒体3的一端,进渣装置7固定于筒体3的另一端;筒体3包括外筒体31、内筒体32、回水管33及若干内管组36,其中,外筒体31空套于内筒体32上,外筒体31与内筒体32之间形成冷却水腔体,各内管组36均沿轴向分布于内筒体32内,回水管33设于外筒体31的外壁上,进渣装置7与内筒体32一端的开口相连通,出渣装置2与内筒体32另一端的开口相连通,内筒体32的内壁上设有若干螺旋片35,内管组36通过U型管夹37固定于螺旋片35上,出渣端集箱的出水口与冷却水腔体的入水口相连通,冷却水腔体的出水口通过回水管33与各内管组36的入水口相连通,各内管组36的出水口与出渣端集箱的入水口相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内筒体32的内壁上焊接有扬料板34;内管组36的组数为12,12组内管组36沿周向均匀分布于内筒体32内;各内管组36均由3-4根内管成;支撑轮6的数目为4个;各螺旋片35沿周向均匀分布;出渣端集箱上设有螺旋接头。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过程为:

出渣端集箱中的冷却水进入到冷却水腔体中,再由回水管33经内管组36进入到出渣端集箱中,完成整个换热过程,冷却水在输送过程中与内筒体32内的灰渣进行换热,实现灰渣的冷却。灰渣经进渣装置7进入到内筒体32中,并在螺旋片35的推动下向出渣装置2移动,在移动过程中与冷却水进行换热,实现冷却,需要说明的是,扬料板34会把灰渣在内筒体32内部扬起抛洒,扬起的灰渣随重力自由落下,进而参与二次换热,从而大大的增加灰渣的换热面及在内筒体32内的冷却时间,使灰渣有足够的换热时间释放热量;内管组36始终沉浸在炽热的灰渣中参与换热,最大限度发挥其换热能力。当内管组36有漏水现象发生时,则可将漏水的内管组36解离,并将其抽出进行修复或更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