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炉前持续稳定给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0480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炉炉前给煤装置,尤其是一种适用于电厂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炉前持续稳定给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前给煤系统主要形式有两种,第一种是一级给煤系统,具体流程为:煤仓→炉前皮带给煤机→落煤管→炉膛;另一种是二级给煤系统,具体流程为:煤仓→炉前皮带给煤机→落煤管→刮板给煤机→给煤斜管→炉膛。遇有煤种水分大或煤泥含量高时这两种炉前给煤系统均存在煤仓棚煤,落煤管堵煤,给煤皮带上煤层厚度不均,给煤量波动大等现象,无法达到持续稳定均匀给煤的要求,对锅炉燃烧产生很大影响,投入大量人力进行疏通,严重时需降负荷运行或投油助燃,运行人员的操作量增加,炉内结焦、SO2和NOx排放波动大容易超标。

随着循环流化床技术的发展,高参数大容量机组对炉前给煤系统的持续稳定运行要求越来越严格,尤其是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对给煤系统的可靠性要求更高,频繁断煤给锅炉稳定燃烧、升降负荷、SO2和NOx排放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给煤均匀、可靠性高、效果好的炉前持续稳定给煤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炉前持续稳定给煤装置,包括给煤仓缓冲锥、曲柄刮刀,驱动电机、底盘、中间料位控制仓、润滑油供给系统、料位计、称重给煤机、气动闸板门、圆形金属膨胀节、风流补偿器、加热夹层和热风管路;所述的给煤仓缓冲锥呈倒锥形,设在斗形给煤仓人底部,给煤仓缓冲锥底部设置有底盘,底盘下部设有中间料位控制仓,底盘上设有将煤料刮送至下部的中间料位控制仓内的曲柄刮刀,曲柄刮刀由设在底盘正下方的驱动电机驱动,所述的润滑油供给系统位于底盘与驱动电机之间;所述的料位计插入中间料位控制仓内;所述的中间料位控制仓的下部设有称重给煤机,称重给煤机的出料口处连有出料立管,出料立管的下部连有通向连接炉膛入口的进料斜管,所述称重给煤机的出料管路上依次设有气动闸板门和圆形金属膨胀节,煤料经由中间料位控制仓下部的称重给煤机后,沿煤机的出料立管依次向下通过气动闸板门、圆形金属膨胀节和入料斜管进入炉膛;所述的圆形金属膨胀节下方的出料立管上设有与热风管路相连的旁通管路,旁通管路上设有风流补偿器,所述热风管路的前端与炉膛的入口相连,热风经热风管路进入炉膛。

所述曲柄刮刀与底盘的外壳为凹凸槽扣合结构,曲柄刮刀前部深入底盘外壳的底部。

所述的风流补偿器为1-3个。

所述称重给煤机的出料立管为圆柱形不锈钢耐磨管。

所述的进料斜管上设有经热风加热的加热夹层。

所述的进料斜管与加热夹层之间设有利于检查及清堵作业的圆盘式柔性密封检修门。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煤仓棚煤、落煤管堵煤及给煤量波动大的问题,保证了锅炉燃烧稳定,炉内温度场分布均匀、稳定并降低了SO2和NOx炉膛出口的排放。根据炉前断煤位置和机理,采取分段式对症下药,解决了煤仓棚煤和落煤管堵煤的问题,从而保证了给煤机皮带上的煤层厚度一致,利于给煤机称重系统精确测量,实现了炉前给煤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达到了持续精准给煤的目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有效地解决了煤仓棚煤、给煤斜管堵煤、给煤不均、膨胀节拉裂等问题,主要的优点如下:

(1)采用立式曲柄输送器及中间料位控制仓作为煤仓与给煤机之间的连接设备,可最大程度的将煤仓中的煤烧空,彻底解决了仓壁挂煤、仓内棚煤、搭桥等问题,提高了方形煤仓的有效容积,可降低煤仓及除氧煤仓间土建结构的工程造价;

(2)立式曲柄输送器与称重给煤机给煤量的匹配良好,给煤皮带上的煤层厚度均匀,给煤机称重系统跟踪良好,煤量调整精确及时,提高了锅炉的变负荷调节能力。给煤稳定均匀保证了床温均匀一致及炉内燃烧稳定,提高了燃料的燃尽率,控制SO2和NOx波动,降低SO2和NOx的排放量,减少辅助环保设施的投入成本;

(3)采用圆形立管及膨胀节,解决了立管磨损及金属膨胀节应力拉裂问题,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4)给煤斜管设置热风加热夹层,加强了热风对煤流的烘干作用,防止斜管的底板沾煤,避免内部积煤引起堵煤故障;

(5)播煤风管优化设计,提高了非金属膨胀节的补偿能力,解决了非金属膨胀节频繁拉裂的问题,提高了入炉煤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炉前持续稳定给煤装置示意图。

图中:1-给煤仓缓冲锥、2-曲柄刮刀、3-驱动电机、4-底盘、5-中间料位控制仓、6-润滑油供给系统、7-料位计、8-称重给煤机、9-气动闸板门、10-圆形金属膨胀节、11-风流补偿器、12-加热夹层、13-热风管路、14-炉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炉前持续稳定给煤装置,主要由煤仓缓冲锥1、曲柄刮刀2,驱动电机3、底盘4、中间料位控制仓5、润滑油供给系统6、料位计7、称重给煤机8、气动闸板门9、圆形金属膨胀节10、风流补偿器11、加热夹层12和热风管路13;所述的给煤仓缓冲锥1呈倒锥形,设在斗形给煤仓人底部,给煤仓缓冲锥1底部设置有底盘4,底盘4下部设有中间料位控制仓5,中间料位控制仓5一是与料位计7可以共同控制给煤量,二是中间控制仓5存煤后具有了密封功能,能够防止下面炉膛热烟气和给煤机密封风反窜至上部煤仓,以防止给煤机煤粉颗粒跑出污染环境。所述底盘4上设有将煤料刮送至下部的中间料位控制仓5内的曲柄刮刀2,曲柄刮刀2由设在底盘4正下方的驱动电机3驱动,所述曲柄刮刀2与底盘4的外壳为凹凸槽扣合结构,曲柄刮刀2前部深入底盘4外壳的底部,可防止刮刀在运行时变形。所述底盘4为煤仓下部的圆台结构,可提高煤仓的有效容积,缩小了原煤斗上下口尺寸的比例,同等煤仓高度下,有效容积大大增加;同等煤仓容积下,可以降低煤仓层建筑高度,节约建筑成本。所述的润滑油供给系统6位于底盘4与驱动电机3之间;所述的料位计7插入中间料位控制仓5内;所述的中间料位控制仓5的下部设有称重给煤机8,称重给煤机8的出料口处连有出料立管,所述称重给煤机8的出料立管为圆柱形不锈钢耐磨管。出料立管的下部连有通向连接炉膛14入口的进料斜管,所述的进料斜管上设有经热风加热的加热夹层12,进料斜管与加热夹层12之间设有利于检查及清堵作业的圆盘式柔性密封检修门。所述称重给煤机8的出料管路上依次设有气动闸板门9和圆形金属膨胀节10,由于锅炉在启停过程中会产生向下或向上的膨胀,通过圆形金属膨胀节来补充锅炉膨胀量,补偿管道的热伸长,从而减小管壁的应力,同时有利于煤料的快速通过,煤从加热夹层12经过时被加热,保证进入到炉膛的煤的温度,减少煤炭含水量,避免在落煤管处粘结,减少煤与炉膛的温差可提高炉膛的效率。煤料经由中间料位控制仓5下部的称重给煤机8后,沿煤机8的出料立管依次向下通过气动闸板门9、圆形金属膨胀节10和入料斜管进入炉膛14;所述的圆形金属膨胀节10下方的出料立管上设有与热风管路13相连的旁通管路,旁通管路上设有1-3个风流补偿器11,所述的风流补偿器11为多个圆形金属膨胀节构成,补偿所在播煤风管道随炉膛产生的位移,因为此处管路热膨胀量需要检测或连入监控系统,通过风流补偿器11可在补偿热态位移的前提下,减少播煤风的管道损失。所述热风管路13的前端与炉膛14的入口相连,热风经热风管路13进入炉膛14。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