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鼓风式燃烧器及安装该燃烧器的灶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10912阅读:579来源:国知局
一种鼓风式燃烧器及安装该燃烧器的灶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燃气设备的燃烧器,特别涉及一种鼓风式燃烧器及安装该燃烧器的灶具。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燃气用具产品包括家用燃气灶具、取暖器、烧烤炉等已普及至千家万户,而红外线燃气燃烧器由于其产品具有节能环保、洁净卫生、安全可靠等明显的优越性能等特点,已为广大家庭消费者、商业用户及工业用户所接受。

由于红外线燃气燃烧器在燃烧之前燃气与空气需预先混合均匀,否则容易导致燃烧不充分,降低热效率。目前,市面上的红外线燃气主要有以下几种:

1、采用引射器作为混合装置,以燃气引射空气,是一种低压引射式完全预混燃烧器。如公开号为CN202303384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燃烧所需要的空气全部依靠低压燃气的能量吸入。该预混方式要求喷嘴几何精度、安装精、与引射管对中性要好,引射管尺寸精度及光洁度要求高。以上其中一项未做到设计要求,都会造成混合不均匀,降低热效率;

2、用轴向鼓风送风方式,如公开号为CN201672517U及CN201706503U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喷嘴安装在鼓风机出风口前面,燃气与空气同一方向送进混合腔,燃气与空气以层流方式流入混合腔,造成混合不均;

3、采用分流道鼓风送风方式,燃气与空气分别从各自流道进入混合腔,燃气与空气以层流方式流入混合腔,造成混合不均;

4、采用鼓风机直接送风方式,燃气喷嘴安装在炉腔内,风机直接送风进炉腔,燃气与空气混合不均;

因此,设计、改变燃气红外线燃烧器的燃气与空气预混合方式,使产品燃烧更充分、更加环保、热效率更高,成为目前家用及商业红外线燃气燃烧器具产品设计、尤其是嵌入式红外线灶具设计的一大技术难题。

除此之外,传统的大气式燃烧器,也存在燃烧前空气及燃气混合不充分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鼓风式燃烧器,以解决目前燃气及空气混合不均匀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鼓风式燃烧器,

一种鼓风式燃烧器,包括形成有混合腔的燃烧器本体、设置在所述燃烧器本体上的燃烧器火盖、设置在所述燃烧器本体上的点火装置、与所述燃烧器本体混合腔连接的鼓风装置,以及燃气喷嘴,空气及燃气在混合腔中混合后流向燃烧器火盖,所述鼓风装置依次设置有进风口、叶片及出风口,所述燃气喷嘴设置在所述进风口处,空气及燃气从所述进风口处进入,所述叶片转动时,空气及燃气经过所述叶片搅拌后,从所述出风口进入所述混合腔;所述混合腔包括第一混合腔和第二混合腔,所述第一混合腔入口与所述鼓风装置的出风口连接,所述第一混合腔的出口沿着水平方向延伸并逐渐扩大,所述第二混合腔入口与所述第一混合腔出口连接,所述第二混合腔出口从第二混合腔顶部表面向上延伸,所述第二混合腔高度高于所述第一混合腔。

空气及燃气经过鼓风装置叶片搅拌后,进行了混合;空气及燃气进入第一混合腔进一步进行混合,延伸的第一混合腔开口提供了一段混合距离,使燃气和空气的混合充分,第一混合腔逐渐扩大的开口,使得混合气体扩散,也提高了混合效果更好;空气及燃气进入第二混合腔内又进一步进行混合,其高于第一混合腔的高度,进一步延长了空气及燃气的混合距离,提高了混合效果,经过鼓风装置叶片搅拌混合、在第一、二混合腔内混合,空气及燃气在燃烧前进行了充分均匀的混合,解决目前燃气及空气混合不均匀的问题。

进一步,还包括第三混合腔,所述第三混合腔形成于所述燃烧器火盖之下,其入口从第三混合腔底部表面开口并向下延伸,所述第三混合腔入口与所述第二混合腔出口连接。空气及燃气在进入第三混合腔又进一步进行混合,气体混合更加均匀。

进一步,所述燃烧器火盖容纳于一容器中,所述容器中具有搁置所述燃烧器火盖的凸缘,所述容器底部与所述燃烧器火盖之间形成第三混合腔,所述第三混合腔入口与所述第二混合腔出口活动连接。这样,容器及其中的燃烧器火盖可以随时更换。如需改变燃烧器功率,可选择更换不同大小的容器及燃烧器火盖,只要设置第三混合腔入口与所述第二混合腔出口能够接合即可,非常方便,也就是说,一种尺寸的第二混合腔可配多种尺寸的燃烧辐射板,所述燃烧器火盖外边缘可以大于第二混合腔,其投影可以是圆的,也可以是方的,或多边形。

进一步,所述第一混合腔出口处设有阻力网。由于燃气及空气从第一混合腔冲出后,其流速比较快,混合时间短,混合不充分,并且气流在到达燃烧器火盖时,由于离心作用,容易在燃烧器火盖中心形成漩涡,造成火焰分别不均,影响加热效果,因此,在加入阻力网后,可降低气流流速,增加混合时间,并且阻力网的网孔可以进一步分散气流,提高混合效果。

进一步,所述进风口处还设有集气罩,所述集气罩一端开口,另一端与所述进风口连接。所述集气罩投影形状可以是圆柱形也可以是多边形,集气罩材料可以是金属的也可以是非金属的。

进一步,所述鼓风装置为离心风机或轴流风机。

进一步,所述离心风机及轴流风机的驱动电机均为无刷电机。

进一步,所述第二混合腔顶部表面形成沿水平方向伸展的安装平面。该安装平面用于安装承液盘。安装时,承液盘直接紧贴在该安装平面上安装承液盘边缘与燃烧器腔室之间没有间隙,异物不会从间隙中掉落下去。

进一步,所述的鼓风式燃烧器还包括:控制器,其用于控制所述鼓风装置转速,火焰探测装置,其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鼓风装置在点火开始时转速较慢,空气进入较少,当所述火焰探测装置感应到火焰时,产生信号,随即将信号传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调节鼓风装置转换至所需转速,空气和燃气一起随鼓风装置叶片转动而被搅动混合,以达到完全预混燃烧所需空气量。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种灶具,包括壳体、炉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面板及控制开关,所述灶具安装有所述的鼓风式燃烧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鼓风式燃烧器为红外线燃烧器,所述燃烧器火盖为多孔燃烧辐射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鼓风式燃烧器为大气式燃烧器,所述燃烧器火盖为大气式火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鼓风式燃烧器,达到了如下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及燃气经过鼓风装置叶片搅拌混合、在第一、二混合腔内混合,在燃烧前进行了充分均匀的混合,提高了燃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图2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截面示意图。

图中:1-旋钮、2-控制器、3-离心风机叶片、4-离心风机、5-燃气喷嘴、6-空气、7-燃气、8-集气罩、9-燃气-空气混合物、10-火焰探测装置、11-第一混合腔、12-第二混合腔、13-第三混合腔、14-多孔燃烧辐射板、15-轴流风机、16-轴流风机叶片、17-阻力网、18-承液盘、19-固定圈、20-容器、21-凸缘、22-安装平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所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红外线灶具上的鼓风式燃烧器包括形成有第一混合腔11、第二混合腔12的燃烧器本体、设置在所述燃烧器本体上的多孔燃烧辐射板14、设置在所述燃烧器本体上的点火装置、与所述燃烧器本体混合腔连接的鼓风装置,以及燃气喷嘴5,空气及燃气在混合腔中混合后流向多孔燃烧辐射板14。

如图1所示,鼓风装置为离心风机4依次设置有进风口、叶片3及出风口,燃气喷嘴5设置在所述进风口处,空气及燃气从所述进风口处进入,叶片3转动时,空气及燃气经过所述叶片搅拌后,从所述出风口进入混合腔;第一混合腔11入口与离心风机4的出风口连接,第一混合腔11的出口沿着水平方向延伸并逐渐扩大,第二混合腔12入口与第一混合腔11出口连接,第二混合腔12从其顶部表面出口向上延伸,第二混合腔12高度高于第一混合腔11,多孔燃烧辐射板14设于所述第二混合腔12出口处。

如图1所示,第一混合腔11出口处设有阻力网17。由于燃气及空气从第一混合腔11冲出后,其流速比较快,混合时间短,混合不充分,并且气流在到达多孔燃烧辐射板时,由于离心作用,容易在多孔燃烧辐射板中心形成漩涡,造成火焰分别不均,影响加热效果,影响加热效果,因此,在加入阻力网后,可降低气流流速,增加混合时间,并且阻力网的网孔可以进一步分散气流,提高混合效果。

如图1所示,在离心风机进口处设有集气罩8,以防燃气7向外泄漏。

如图1所示,第二混合腔12上部具有沿水平方向伸展的安装平面22。该安装平面22用于安装承液盘。安装时,承液盘开口直接紧贴在该安装平面上安装,承液盘开口边缘与燃烧器腔室之间没有间隙,异物不会从间隙中掉落下去。

如图1所示,鼓风式红外线燃烧器还包括:控制器2,其用于控制离心风机4转速及燃气流量;火焰探测装置10,其与控制器2电性连接。在点火开始时离心风机4转速较慢,空气6吸入量较少,此时燃气浓度相对较高,易于点火,火焰探测装置10感应到火焰,产生离子信号,随即将信号传至燃气控制器2,瞬间将离心风机4转换至所需转速,空气6和燃气7一起随离心风机叶片3转动而被搅动混合,以达到完全预混燃烧所需空气量。

使用时,工作时转动旋钮1,离心风机先工作,然后燃气控制器2才打开燃气通道,以防止燃气向外泄漏,燃气7从喷嘴5喷出,但此时离心风机4转速较慢,只能将燃气7及少量空气6吸入,燃气7与少量空气6经过叶片搅拌混合后,形成燃气-空气混合物9,经过混合腔混合后,从多孔燃烧辐射板14溢出,点火装置同时发出火花点火,当点火完成后,燃气-空气混合物9自动达到红外线燃烧的正常燃烧比例。离心风机4转速风量可根据燃气7流量来调节,使其燃气-空气混合物9达到最佳配比。

实施例2

参见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红外线灶具上的鼓风式燃烧器包括形成有第一混合腔11、第二混合腔12、第三混合腔13的燃烧器本体、设置在所述燃烧器本体上的多孔燃烧辐射板、设置在所述燃烧器本体上的点火装置、与所述燃烧器本体混合腔连接的鼓风装置,以及燃气喷嘴5,空气及燃气在混合腔中混合后流向多孔燃烧辐射板14。

如图2和3所示,鼓风装置为离心风机4依次设置有进风口、叶片3及出风口,燃气喷嘴5设置在所述进风口处,空气及燃气从所述进风口处进入,叶片3转动时,空气及燃气经过所述叶片搅拌后,从所述出风口进入混合腔;第一混合腔11入口与离心风机4的出风口连接,第一混合腔11的出口沿着水平方向延伸并逐渐扩大,第二混合腔12入口与第一混合腔11出口连接,第二混合腔12从其顶部表面向上延伸,第二混合腔12高度高于第一混合腔11。

如图2-3所示,多孔燃烧辐射板容纳于一容器20中,容器20中具有搁置所述多孔燃烧辐射板的凸缘21,容器20底部与多孔燃烧辐射板14之间形成第三混合腔13,第三混合腔13入口与第二混合腔12出口活动连接。空气及燃气在进入第三混合腔又进一步进行混合,气体混合更加均匀。这样,容器20及其中的多孔燃烧辐射板14可以随时更换。如需改变燃烧器功率,可选择更换不同大小的容器及多孔燃烧辐射板,只要设置第三混合腔13入口与第二混合腔12出口能够接合即可,非常方便,也就是说,一种尺寸的第二混合腔12可配多种尺寸的燃烧辐射板14,多孔燃烧辐射板外14边缘可以大于第二混合腔,其投影可以是圆的,也可以是方的,或多边形。

如图2所示,第一混合腔11出口处设有阻力网17。由于燃气及空气从第一混合腔11冲出后,其流速比较快,混合时间短,混合不充分,并且气流在到达多孔燃烧辐射板时,由于离心作用,容易在多孔燃烧辐射板中心形成漩涡,造成火焰分别不均,影响加热效果,因此,在加入阻力网后,可降低气流流速,增加混合时间,并且阻力网的网孔可以进一步分散气流,提高混合效果。

如图2所示,第二混合腔12上部具有沿水平方向伸展的安装平面22。该安装平面22用于安装承液盘。安装时,承液盘开口直接紧贴在该安装平面上安装,承液盘开口边缘与燃烧器腔室之间没有间隙,异物不会从间隙中掉落下去。

如图2所示,在离心风机进口处设有集气罩8,以防燃气7向外泄漏。

如图2所示,鼓风式红外线燃烧器还包括:控制器2,其用于控制离心风机4转速及燃气流量;火焰探测装置10,其与控制器2电性连接。在点火开始时离心风机4转速较慢,空气6吸入量较少,此时燃气浓度相对较高,易于点火,火焰探测装置10感应到火焰,产生离子信号,随即将信号传至燃气控制器2,瞬间将离心风机4转换至所需转速,空气6和燃气7一起随离心风机叶片3转动而被搅动混合,以达到完全预混燃烧所需空气量。

使用时,工作时转动旋钮1,离心风机先工作,然后燃气控制器2才打开燃气通道,以防止燃气向外泄漏,燃气7从喷嘴5喷出,但此时离心风机4转速较慢,只能将燃气7及少量空气6吸入,燃气7与少量空气6经过叶片搅拌混合后,形成燃气-空气混合物9,经过混合腔混合后,从多孔燃烧辐射板14溢出,点火装置同时发出火花点火,当点火完成后,燃气-空气混合物9自动达到红外线燃烧的正常燃烧比例。离心风机4转速风量可根据燃气7流量来调节,使其燃气-空气混合物9达到最佳配比。

实施例3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是,本实施例鼓风装置为轴流风机15,其依次设置有进风口、轴流风机叶片16及出风口。

空气及燃气经过轴流风机叶片16搅拌后,进行了混合;燃气-空气混合物9进入第一混合腔11进一步进行混合,延伸的第一混合腔11开口提供了一段混合距离,使燃气-空气混合物9的混合充分,第一混合腔11逐渐扩大的开口,使得混合气体扩散,也提高了混合效果更好;燃气-空气混合物9进入第二混合腔12内又进一步进行混合,其高于第一混合腔11的高度,进一步延长了燃气-空气混合物9的混合距离,提高了混合效果;燃气-空气混合物9在进入第三混合腔13又进一步进行混合。

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及燃气经过鼓风装置叶片搅拌混合、在第一、二、三混合腔内混合,在燃烧前进行了充分均匀的混合,提高了燃烧效率。

实施例4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燃烧器也可用于大气式燃烧器,与实施例1-3不同的是,多孔燃烧辐射板换成大气式火盖,根据所需空气量,调整风机转速,以适合大气式燃烧。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家用燃气灶具、燃气取暖器、燃气烧烤炉及燃气烘干设备。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