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质锅炉雾化燃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48415发布日期:2020-09-18 12:19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物质锅炉雾化燃烧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生物节能领域,具体是一种生物质锅炉雾化燃烧设备。



背景技术:

生物质能源是一种理想的可再生能源,它来源广泛,每年都有大量的农副产品及森林废弃物产出,若是不能作为能源被利用,这些废弃物的处理将是令人头痛的事情,生物质能源结构疏松,能量密度低,为标准煤的一半多点,但它也有许多独特的优点,具体如下:

1)它是一种产量极大且稳定的可再生资源;

2)含硫、氮低,燃烧后硫化物和氮氧化物排放量低;

3)生物质在生产过程中会吸收大量的co2,因此,大量使用可以减少co2净排放,有利于减少温室效应;

4)生物质充分燃烧后灰份量少、烟尘量低,因此,生物质能源是清洁能源。

由此可见,研究开发高效利用生物质能源的技术不仅可以满足高速发展的国民经济对能源的需要,而且减少了矿物质燃料的污染,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因此,针对以上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生物质锅炉雾化燃烧设备,以克服当前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质锅炉雾化燃烧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生物质锅炉雾化燃烧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生物质细粉颗粒雾化装置、一级燃烧室、二级燃烧室、烟气余热利用装置、旋风收尘装置、布袋收尘装置和脉冲静电除尘装置,所述生物质细粉颗粒雾化装置包括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内侧从上到下依次开设有上腔室、中腔室和下腔室,所述箱体的下部安装有用于将下腔室内生物质细粉颗粒向中腔室上部输送的进料控制组件,所述中腔室内安装有搅拌布气组件,所述上腔室内安装有用于向所述搅拌布气组件输送压缩空气的气泵,上腔室内还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搅拌布气组件旋转的驱动机构;所述箱体的顶部中间还安装有燃烧室连接管,且所述燃烧室连接管通过周向分布设置的多根雾化导管与中腔室顶部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该生物质锅炉雾化燃烧设备,通过生物质细粉颗粒雾化装置的结构设置,下腔室方便生物质细粉颗粒的储放,进料控制组件能够将物料提升到中腔室内,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搅拌布气组件转动,可对生物质细粉颗粒进行充分打散,且通过气泵向搅拌布气组件输送压缩空气,利于中腔室内生物质细粉颗粒的雾化,后通过雾化导管向燃烧室连接管输送,进而输送到一级燃烧室充分燃烧;通过一级燃烧室和二级燃烧室的设置,采用两段燃烧的方式使生物质在锅炉中燃烧充分,高温段二次燃烧,使有害气体燃烧充分,有效地避免有害气体进入大气,有利于烟气达标排放;通过利用烟气余热利用装置能够加热锅炉进水,即能使锅炉进水温度升高超过70℃,又能有效地降低烟气的温度,有利于烟气的后序处理;采用旋风收尘装置和布袋收尘装置能够将燃烧后产生的灰尘进行分级收尘处理;通过脉冲静电除尘装置除去细微颗粒和有害气体后,使烟尘气体达标排放。

本发明采用生物质细粉颗粒雾化燃烧技术,既能有效地使生物质细粉颗粒燃烧完全,又能使操作过程简单易于自动化,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了生物质细粉颗粒的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生物质细粉颗粒雾化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上料管上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生物质细粉颗粒雾化装置,2-一级燃烧室,3-二级燃烧室,4-烟气余热利用装置,5-旋风收尘装置,6-布袋收尘装置,7-脉冲静电除尘装置,8-箱体,9-进气管,10-上腔室,11-气泵,12-输气管,13-燃烧室连接管,14-雾化导管,15-第一电机,16-中腔室,17-搅拌管,18-搅拌杆,19-布气管,20-排气口,21-加料口,22-下腔室,23-上料管,24-第二电机,25-支撑腿,26-从动齿轮,27-主动齿轮,28-转管,29-上料轴,30-螺旋叶片,31-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2,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生物质锅炉雾化燃烧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生物质细粉颗粒雾化装置1、一级燃烧室2、二级燃烧室3、烟气余热利用装置4、旋风收尘装置5、布袋收尘装置6和脉冲静电除尘装置7,所述生物质细粉颗粒雾化装置1包括有箱体8,所述箱体8的内侧从上到下依次开设有上腔室10、中腔室16和下腔室22,所述箱体8的下部安装有用于将下腔室22内生物质细粉颗粒向中腔室16上部输送的进料控制组件,所述中腔室16内安装有搅拌布气组件,所述上腔室10内安装有用于向所述搅拌布气组件输送压缩空气的气泵11,上腔室10内还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搅拌布气组件旋转的驱动机构;所述箱体8的顶部中间还安装有燃烧室连接管13,且所述燃烧室连接管13通过周向分布设置的多根雾化导管14与中腔室16顶部连通,安装时需注意雾化导管14不要与气泵11和驱动机构产生干涉。

其中,一级燃烧室2、二级燃烧室3、烟气余热利用装置4、旋风收尘装置5、布袋收尘装置6和脉冲静电除尘装置7采用现有的技术结构实现即可,不作具体限定。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通过生物质细粉颗粒雾化装置1的结构设置,下腔室22方便生物质细粉颗粒的储放,进料控制组件能够将物料提升到中腔室16内,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搅拌布气组件转动,可对生物质细粉颗粒进行充分打散,且通过气泵11向搅拌布气组件输送压缩空气,利于中腔室16内生物质细粉颗粒的雾化,后通过雾化导管14向燃烧室连接管13输送,进而输送到一级燃烧室2充分燃烧;通过一级燃烧室2和二级燃烧室3的设置,采用两段燃烧的方式使生物质在锅炉中燃烧充分,高温段二次燃烧,使有害气体燃烧充分,有效地避免有害气体进入大气,有利于烟气达标排放;通过利用烟气余热利用装置4能够加热锅炉进水,即能使锅炉进水温度升高超过70℃,又能有效地降低烟气的温度,有利于烟气的后序处理;采用旋风收尘装置5和布袋收尘装置6能够将燃烧后产生的灰尘进行分级收尘处理;通过脉冲静电除尘装置7除去细微颗粒和有害气体后,使烟尘气体达标排放。

本发明采用生物质细粉颗粒雾化燃烧技术,既能有效地使生物质细粉颗粒燃烧完全,又能使操作过程简单易于自动化,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了生物质细粉颗粒的热效率。

实施例2

请参阅图2-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腔室10、中腔室16和下腔室22均为圆柱形结构,且下腔室22的下部呈锥形,利于进料控制组件的充分上料;所述箱体8的侧壁上设有与下腔室22顶部连通的加料口21,通过加料口21用于物料的添加;所述箱体8的底部安装有多个支撑腿25,通过支撑腿25可对箱体8稳定支撑。

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料控制组件包括有上料管23、第二电机24、上料轴29、螺旋叶片30和单向阀31,所述下腔室22的中部安装有上料管23,上料管23的下端位于下腔室22的下部,上料管23与中腔室16和下腔室22之间的箱体8连接固定,上料管23的上端位于中腔室16的上部,所述上料管23内设有上料轴29,上料轴29上配合安装有用于对生物质细粉颗粒向上提升的螺旋叶片30,箱体8的底部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上料轴29和螺旋叶片30构成的整体旋转的第二电机24,所述上料管23的上端还安装有单向阀31,通过单向阀31的设置可避免中腔室16内气体或物料回流到上料管23内,安全可靠。

本实施例中,所述搅拌布气组件包括有转管28、搅拌管17、搅拌杆18和布气管19,所述中腔室16的顶部中间转动安装有转管28,转管28的下端周向分布安装有多根搅拌管17,所述搅拌管17的上部为弧形结构,搅拌管17的下部为竖直设置,搅拌管17的下部安装有若干搅拌杆18,搅拌管17的下端水平安装有布气管19,且搅拌管17和布气管19的连接位置位于布气管19的中部,所述布气管19的上侧还设有若干排气孔20,排气孔20也可以安装单向阀,且若干所述排气孔20通过布气管19和搅拌管17内腔与转管28连通;通过搅拌管17、搅拌杆18和布气管19的结构设置,具有良好的打散布气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有从动齿轮26、主动齿轮27和第一电机15,所述上腔室10内的转管28上安装固定有从动齿轮26,从动齿轮26与第一电机15输出轴上安装的主动齿轮27啮合连接,所述第一电机15安装固定于上腔室10内,通过第一电机15工作即可带动搅拌布气组件旋转;所述气泵11安装固定于上腔室10内,且气泵11的进口上连接有进气管9,进气管9的另一端与外界连通,所述气泵11的出口上连接有输气管12,输气管12的另一端与转管28上端密封转动连通;通过气泵11工作,即可向转管28输送高压空气,进而通过布气管19上侧的排气孔20排出,可对生物质细粉颗粒充分雾化。

本实施例中,对所述气泵11、第一电机15和第二电机24的控制采用现有技术中公开的plc控制器即可,plc控制器、气泵11、第一电机15和第二电机24的具体型号及电路连接不作具体限定,在实际应用时可灵活设置。

涉及到的电路、电子元器件和模块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实现,无需赘言,本发明保护的内容也不涉及对于软件程序的改进。

以上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