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叶密集烘烤燃气加热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64413发布日期:2021-11-18 11:25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一种烟叶密集烘烤燃气加热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回收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烟叶密集烘烤燃气加热设备。


背景技术:

2.烟叶密集烘烤燃气加热设备是一种新型的列管式高温热能回收装置,可以广泛用于冶金、机械、建材、化工等行业,直接回收各种工业窑炉排放的850-1400℃高温烟气余热,以获得高温助燃空气或工艺气体。
3.烟叶密集烘烤燃气加热设备采用立式内燃结构形式,燃烧方式采用微正压室燃。热风炉本体由内热风道筒体、外热风道筒体、烟道翅片管和外主体等组成。燃料在燃烧器内与空气混合后被电子点火棒点燃,喷入内热风道筒体中燃烧,高温烟气经由炉胆顶板上所布置翅片烟管进入烟道筒体,并折向热风炉另一侧的翅片管,换热后的烟气最终进入烟囱。而所需换热空气由鼓风机切向吹入热风炉外热风道,经初步换热折流后,进入用热设备。
4.目前,现有的烟叶密集烘烤燃气加热设备的换热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烟叶密集烘烤燃气加热设备,通过回火装置扩大火焰的加热面积,实现提高烟叶密集烘烤燃气加热设备的换热效率。
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7.一种烟叶密集烘烤燃气加热设备,包括主体、烧嘴以及引风机,烧嘴设置在主体的顶面,烧嘴嵌入在主体中,烧嘴的上端通入空气,空气从烧嘴进入主体的内部空间,引风机与主体的底面连接。主体的内部设置有燃烧筒,燃烧筒的顶面与主体的内顶面连接,烧嘴的下端内套于燃烧筒中。燃烧筒的外壁与主体的内壁之间分别开设有空气通道、废气通道,空气通道与主体的内壁之间、废气通道与主体的内壁之间均存在空隙。主体的顶面分别设置空气管和废气管,空气管的底部与空气通道连接,废气管与废气通道连接。
8.主体的内部下端设置有混合室,混合室的底壁与主体的内部底壁连接,混合室的上部设置有回火装置,回火装置与混合室的上部内壁连接。回火装置包括通气板,通气板的侧壁与混合室的内壁拆卸连接。通气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回火底座,回火底座的底壁与通气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回火底座的上表面连接有回火盘,回火盘与燃烧筒的底面存在距离。其中,混合室用于空气与废气进行混合,在混合室内形成混合气体。回火盘用于将从燃烧筒喷出的火焰阻挡返回至燃烧筒的底壁。
9.通气板上开设有多个回火孔,多个回火孔均为通孔,回火孔用于向空气、废气提供通道,空气、废气流经回火孔进入混合室进行混合。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在空气通道对空气进行第一次加热,在废气管道对废气进行第一次加热,从燃烧筒喷出的火焰直射到回火盘的底部,回火盘的底部对火焰进行折返,将火焰折返出回火盘,火焰在经过回火盘的上部边缘时向周围扩散,
形成喷泉状的火焰,扩散后的火焰加热面积大,分别对空气和废气进行第二次加热,空气和废气经过两次加热,缩短了加热时间,提高了换热效率。
11.进一步优选为:回火底座的底壁与通气板的上表面一体成型。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的回火底座与通气板之间无缝连接,使回火底座与通气板成为一个整体结构,当高温火焰喷出时,回火底座不与通气板发生烧坏分离,实现回火装置的结构结实牢固,不易发生损坏,使用时间长。
13.进一步优选为:回火盘的底面与回火底座的上表面一体成型。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回火盘的底面与回火底座之间无缝连接,使回火盘与回火底座成为一个整体结构,当高温火焰喷出时,回火底座不与通气板发生烧坏分离,实现回火装置的结构结实牢固,不易发生损坏,使用时间长。
15.进一步优选为:通气板的侧壁与混合室的内壁螺栓连接。
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通气板与混合室之间的拆卸连接,当需要对主体的内部进行检修时,将通气板从混合室上拆卸下来,方便对烟叶密集烘烤燃气加热设备进行维护保养。
17.进一步优化为:混合室的外壁分别与空气通道、废气通道连接。
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从空气通道出来的空气、废气通道出来的废气顺利进入混合室。
19.进一步优化为:回火盘的中心低于回火盘的边缘。
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从燃烧筒喷出的火焰直射在回火盘的底部中心处,并从中心处集中折返出去,并在回火盘的上部边缘扩散至混合室的上部空间内,分别对空气和废气进行加热,提高加热效率,最终提高换热效率。
21.进一步优化为:回火盘的形状呈碗状。
2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碗状的回火盘能够实现集中折返火焰的目的,并在回火盘的上部边缘将火焰以喷泉的形式扩散出去,增大加热的面积。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施例中回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5.附图标记:1

主体;11

空气管;12

废气管;13

空气通道;14

废气通道;15

燃烧筒;2

烧嘴;3

回火装置;31

回火底座;32

回火盘;33

回火孔;34

通气板;4

混合室;5

引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26.以下结合附图1和图2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介绍。
27.一种烟叶密集烘烤燃气加热设备,如图1所示,包括主体1、烧嘴2以及引风机5,烧嘴2设置在主体1的顶面,烧嘴2嵌入在主体1中,烧嘴2的上端通入空气,空气从烧嘴2进入主体1的内部空间,引风机5与主体1的底面连接。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燃烧筒15,燃烧筒15的顶面与主体1的内顶面连接,烧嘴2的下端内套于燃烧筒15中。燃烧筒15的外壁与主体1的内壁之间分别开设有空气通道13、废气通道14,空气通道13与主体1的内壁之间、废气通道14与
主体1的内壁之间均存在空隙。主体1的顶面分别设置空气管11和废气管12,空气管11的底部与空气通道13连接,废气管12与废气通道14连接。
28.主体1的内部下端设置有混合室4,混合室4的底壁与主体1的内部底壁连接,混合室4的上部设置有回火装置3,回火装置3与混合室4的上部内壁连接。回火装置3包括通气板34,通气板34的侧壁与混合室4的内壁拆卸连接。通气板34的上表面设置有回火底座31,回火底座31的底壁与通气板3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回火底座31的上表面连接有回火盘32,回火盘32与燃烧筒15的底面存在距离。其中,混合室4用于空气与废气进行混合,在混合室4内形成混合气体。回火盘32用于将从燃烧筒15喷出的火焰阻挡返回至燃烧筒15的底壁。
29.通气板34上开设有多个回火孔33,如图1和图2所示,多个回火孔33均为通孔,回火孔33用于向空气、废气提供通道,空气、废气流经回火孔33进入混合室4进行混合。
30.工作原理:请结合图1和图2,空气从空气管11进入至主体1内部的空气通道13,废气从废气管12进入至主体1内部的废气管12道,天然气从烧嘴2进入,并在烧嘴2内被点燃并从烧嘴2喷出火焰,火焰在燃烧筒15内燃烧,对燃烧筒15极性加热。燃烧筒15的外壁温度逐渐上升,在空气管11道内的空气第一次被加热,在废气管12道内的废气第一次被加热,然后空气和废气进入混合室4的上部,同时,从燃烧筒15喷出的火焰直射到回火盘32的底部,回火盘32的底部对火焰进行折返,将火焰折返出回火盘32,火焰在经过回火盘32的上部边缘时向周围扩散,形成喷泉状的火焰,扩散后的火焰加热面积大,分别对空气和废气进行第二次加热,加热后的空气和废气分别从通气板34的回火孔33进入至混合室4的下部,并在混合室4的下部进行充分混合,形成混合气体,混合气体从主体1的底部出来并在引风机5的作用下,进入后续的烘干设备。通过回火盘32的上部边缘扩大火焰的加热面积,实现在短时间内加热空气和废气,提高了加热效率,在混合室4内,空气与废气进行充分混合,消除空气与废气之间的温度差,提高换热效率。
31.更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回火底座31的底壁与通气板34的上表面一体成型,这样的回火底座31与通气板34之间无缝连接,使回火底座31与通气板34成为一个整体结构,当高温火焰喷出时,回火底座31不与通气板34发生烧坏分离,实现回火装置3的结构结实牢固,不易发生损坏,使用时间长。
32.更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回火盘32的底面与回火底座31的上表面一体成型,实现回火盘32的底面与回火底座31之间无缝连接,使回火盘32与回火底座31成为一个整体结构,当高温火焰喷出时,回火底座31不与通气板34发生烧坏分离,实现回火装置3的结构结实牢固,不易发生损坏,使用时间长。
33.更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通气板34的侧壁与混合室4的内壁螺栓连接,实现通气板34与混合室4之间的拆卸连接,当需要对主体1的内部进行检修时,将通气板34从混合室4上拆卸下来,方便对烟叶密集烘烤燃气加热设备进行维护保养。
34.更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混合室4的外壁分别与空气通道13、废气通道14连接,实现从空气通道13出来的空气、废气通道14出来的废气顺利进入混合室4。
35.更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回火盘32的中心低于回火盘32的边缘,实现从燃烧筒15喷出的火焰直射在回火盘32的底部中心处,并从中心处集中折返出去,并在回火盘32的上部边缘扩散至混合室4的上部空间内,分别对空气和废气进行加热,提高加热效率,最终提高换热效率。
36.更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回火盘32的形状呈碗状,碗状的回火盘32能够实现集中折返火焰的目的,并在回火盘32的上部边缘将火焰以喷泉的形式扩散出去,增大加热的面积。
37.综上所述,在空气通道13对空气进行第一次加热,在废气管12道对废气进行第一次加热,从燃烧筒15喷出的火焰直射到回火盘32的底部,回火盘32的底部对火焰进行折返,将火焰折返出回火盘32,火焰在经过回火盘32的上部边缘时向周围扩散,形成喷泉状的火焰,扩散后的火焰加热面积大,分别对空气和废气进行第二次加热,空气和废气经过两次加热,缩短了加热时间,提高了换热效率。
38.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