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进风门结构、引射管组件及燃气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79898发布日期:2022-07-26 21:0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进风门结构,应用于双引射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风门结构包括:第一风门件(1)和第二风门件(2),所述第一风门件(1)以及所述第二风门件(2)上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101)和第二通孔(201),所述第一风门件(1)和所述第二风门件(2)分别盖设于第一引射管的第一管口以及第二引射管的第二管口,所述第一通孔(101)以及所述第二通孔(201)分别与所述第一管口以及所述第二管口对应设置;连接件(3),所述连接件(3)分别与所述第一风门件(1)以及所述第二风门件(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风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门件(1)以及所述第二风门件(2)上分别开设有第一限位槽(11)和第二限位槽(21),所述第一通孔(101)以及所述第二通孔(201)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槽(11)和所述第二限位槽(21)的槽底;所述第一限位槽(11)的内径与所述第一引射管的第一管口的外径相适配,所述第二限位槽(21)的内径与所述第二引射管的第二管口的外径相适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风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门件(1)上还开设有第三通孔(102),所述第三通孔(102)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槽(11)的槽底;所述第二风门件(2)上还开设有第四通孔(202),所述第四通孔(202)设置在所述第二限位槽(21)的槽底。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进风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通孔(102)以及所述第四通孔(20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三通孔(102)沿所述第一限位槽(11)的槽底外周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四通孔(202)沿所述第二限位槽(21)的槽底外周间隔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进风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通孔(102)与所述第四通孔(202)呈圆形、扇形或多边形的其中一种或多种的组合。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风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槽(11)和所述第二限位槽(21)的内径比值范围为1:1~1:2;和/或所述第一限位槽(11)的内径为0.5cm~3.0cm;所述第二限位槽(21)的内径为1.0cm~6.0cm。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风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101)的内径范围为0.2cm~1.5cm;和/或所述第二通孔(201)的内径范围为0.2~5.0cm;和/或所述第一通孔(101)的内径与所述第一限位槽(11)的内径比值为1:2~1:10,所述第二通孔(201)的内径与所述第二限位槽(21)的内径比值为1:2~1:10。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风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槽(11)的槽底以及所述第二限位槽(21)的槽底上分别设有第一加强筋(111)和第二加强筋(211)。9.一种引射管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引射管(4)、第二引射管(5)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进风门结构,所述第一风门件(1)以及所述第二风门件(2)分别与所述第一引射管(4)以及所述第二引射管(5)连接。10.一种燃气灶,其特征在于,包括:灶体本体、点火器、气体混合腔体组件以及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引射管组件,所述引射管组件与所述气体混合腔体组件连接,所述气体混合腔体组件设置在灶体本体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种进风门结构、引射管组件及燃气灶。应用于双引射管组件,包括:第一风门件和第二风门件,所述第一风门件以及所述第二风门件上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风门件和所述第二风门件分别盖设于第一引射管的第一管口以及第二引射管的第二管口,所述第一通孔以及所述第二通孔分别与所述第一管口以及所述第二管口对应设置;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分别与所述第一风门件以及所述第二风门件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进风门结构,进气顺畅高效、可灵活调节进风量,结构稳固、安全可靠且适合批量生产。安全可靠且适合批量生产。安全可靠且适合批量生产。


技术研发人员:何永军 裘怡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中燃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24
技术公布日:2022/7/2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