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加氧的微油点火燃烧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19163发布日期:2022-05-16 20:31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加氧的微油点火燃烧筒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微油点火燃烧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加氧的微油点火燃烧筒。


背景技术:

2.微油点火技术在电厂锅炉点火行业里突出的特点是:油耗低、燃烧筒出口温度高,一只燃烧器上装有一到二只燃烧筒,分主辅燃烧筒,强化了对煤粉的点燃能力,目前在电厂煤质普遍下降,燃油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锅炉微油点火更显它的优势。
3.现有的微油点火燃烧设备,常见问题有:目前的微油点火设备,采用多级燃烧室,逐步实现锅炉点燃,设备体积大,占用空间大,造成了一定的空间浪费和设备资源浪费,用于供氧稳燃的风道不具备调节功能,通风量不受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加氧的微油点火燃烧筒,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外筒和调节机构,所述外筒顶部中端固定安装有吊耳,且外筒内部右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远离外筒一端固定连接有内筒,且内筒与外筒横截面形状相同尺寸不一,所述内筒侧端面倾斜开设有风孔,且内筒内部右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远离内筒一端固定连接有配风罩,且配风罩内部贯穿开设有风道,所述风道右侧端面转动安装有导向叶片,用于供氧稳燃的所述调节机构安装于风道中部,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轴承座和摇臂,所述轴承座正面转动安装有摇臂。
6.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右曲柄、顶压板和肘节,所述摇臂顶部右侧转动连接有右曲柄,且右曲柄远离摇臂一端转动连接有顶压板,所述顶压板左侧底部设置有肘节。
7.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底压板,所述顶压板底部连接有底压板,且底压板通过肘节与顶压板旋转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拉簧和左曲柄,所述底压板顶部连接有拉簧,且顶压板通过拉簧与底压板弹性连接,所述底压板右侧转动连接有左曲柄,且底压板通过左曲柄转动连接于摇臂左侧。
9.进一步的,所述外筒右侧端面套装有后盖,且后盖左侧套装有密封圈,所述后盖右侧中部开设有火口,且后盖右侧顶部开设有油口,所述油口通过导向叶片与风道相连通。
10.进一步的,所述外筒底部右侧开设有助燃管,所述助燃管底部连接有便于加氧助燃的加氧机构,所述加氧机构包括套筒、通孔和握把,所述套筒左侧外部倾斜开设有通孔,且套筒右侧底部固定安装有握把。
11.进一步的,所述加氧机构还包括对接口、隔板、压簧和拉杆,所述套筒内部左侧开设有对接口,且套筒内腔通过对接口与助燃管相连通,所述套筒中部固定安装有隔板,且隔板左侧连接有压簧,所述压簧内部滑动安装有拉杆。
12.进一步的,所述加氧机构还包括活塞、摆杆和旋转销,所述拉杆左侧端面固定安装有活塞,且拉杆通过活塞与压簧弹性连接,所述拉杆右侧端面转动连接有摆杆,且摆杆底部设置有旋转销,所述摆杆通过旋转销转动安装于握把底部。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解决目前的微油点火设备,采用多级燃烧室,逐步实现锅炉点燃,设备体积大,占用空间大,造成了一定的空间浪费和设备资源浪费,用于供氧稳燃的风道不具备调节功能,通风量不受控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便于加氧的微油点火燃烧筒,取代多级燃烧室结构设置,通过点火油口直喷风道提升燃烧效率,此外风道内风量可控的结构设置可以进一步实现内筒的供氧稳燃。
14.1.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机构的设置,通过顺时针扳动摇臂使之围绕轴承座旋转,摇臂通过右曲柄拉动顶压板下压的同时,顶压板通过左侧肘节实现与底压板的联动,在上下压板的同步收缩下,实时减少由导向叶片送入风道并最终通入内筒的风量,在微油枪喷口处油口形成旋转气流,起到燃油枪初期火口着火的供氧、稳燃的作用,上下压板间拉簧的设置有助于快速回弹复位,适用性更强;
15.2.本实用新型通过加氧机构的设置,使用者手持握把并通过四指拉动摆杆,使得摆杆通过底部旋转销位于握把内顺时针转动,拉动拉杆及其顶部固定的活塞位于套筒内收缩,活塞的回退位移不仅通过压簧压缩隔板,亦通过营造负压将外部空气经由通孔吸入套筒空腔内,此后松开摆杆,在压簧的复位下活塞挤压空气由对接口进入助燃管内,通入后盖区域起到助燃的作用,便于使用者通过快捷操作实现设备加氧;
16.3.本实用新型通过内筒壁风孔的设置,本实用新型的微油枪强化燃烧筒能安装在燃烧器侧壁上,微油枪安装在燃烧筒内,微油枪强化燃烧筒的出口对准燃烧器内高速煤粉气流,通过燃烧筒合理的结构设计,均匀配风,用燃烧筒出口高温火焰点燃燃烧器内煤粉,将燃烧器内点燃的煤粉全部喷入炉膛实现炉膛的点燃,能够用较少的微油实现电厂锅炉冷态启动和锅炉助燃、稳燃目的,内筒壁风孔的开设利于零号柴油在筒内燃烧过程中,得到均匀配风和及时补充氧量,强化燃烧的作用。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正视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调节机构侧视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加氧机构正视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外筒;2、吊耳;3、连接板;4、内筒;5、风孔;6、支撑板;7、配风罩;8、风道;9、导向叶片;10、调节机构;1001、轴承座;1002、摇臂;1003、右曲柄;1004、顶压板;1005、肘节;1006、底压板;1007、拉簧;1008、左曲柄;11、后盖;12、密封圈;13、火口;14、油口;15、助燃管;16、加氧机构;1601、套筒;1602、通孔;1603、握把;1604、对接口;1605、隔板;1606、压簧;1607、拉杆;1608、活塞;1609、摆杆;1610、旋转销。
具体实施方式
21.如图1所示,外筒1顶部中端固定安装有吊耳2,且外筒1内部右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板3,连接板3远离外筒1一端固定连接有内筒4,且内筒4与外筒1横截面形状相同尺寸不一,内筒4侧端面倾斜开设有风孔5,且内筒4内部右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板6,支撑板6远离内筒4
一端固定连接有配风罩7,且配风罩7内部贯穿开设有风道8,风道8右侧端面转动安装有导向叶片9,外筒1右侧端面套装有后盖11,且后盖11左侧套装有密封圈12,后盖11右侧中部开设有火口13,且后盖11右侧顶部开设有油口14,油口14通过导向叶片9与风道8相连通。
22.如图2所示,用于供氧稳燃的调节机构10安装于风道8中部,调节机构10包括轴承座1001和摇臂1002,轴承座1001正面转动安装有摇臂1002,调节机构10还包括右曲柄1003、顶压板1004和肘节1005,摇臂1002顶部右侧转动连接有右曲柄1003,且右曲柄1003远离摇臂1002一端转动连接有顶压板1004,顶压板1004左侧底部设置有肘节1005,调节机构10还包括底压板1006,顶压板1004底部连接有底压板1006,且底压板1006通过肘节1005与顶压板1004旋转连接,调节机构10还包括拉簧1007和左曲柄1008,底压板1006顶部连接有拉簧1007,且顶压板1004通过拉簧1007与底压板1006弹性连接,底压板1006右侧转动连接有左曲柄1008,且底压板1006通过左曲柄1008转动连接于摇臂1002左侧,通过顺时针扳动摇臂1002使之围绕轴承座1001旋转,摇臂1002通过右曲柄1003拉动顶压板1004下压的同时,顶压板1004通过左侧肘节1005实现与底压板1006的联动,在上下压板的同步收缩下,实时减少由导向叶片9送入风道8并最终通入内筒4的风量,在微油枪喷口处油口14形成旋转气流,起到燃油枪初期火口13着火的供氧、稳燃的作用。
23.如图3所示,外筒1底部右侧开设有助燃管15,助燃管15底部连接有便于加氧助燃的加氧机构16,加氧机构16包括套筒1601、通孔1602和握把1603,套筒1601左侧外部倾斜开设有通孔1602,且套筒1601右侧底部固定安装有握把1603,加氧机构16还包括对接口1604、隔板1605、压簧1606和拉杆1607,套筒1601内部左侧开设有对接口1604,且套筒1601内腔通过对接口1604与助燃管15相连通,套筒1601中部固定安装有隔板1605,且隔板1605左侧连接有压簧1606,压簧1606内部滑动安装有拉杆1607,加氧机构16还包括活塞1608、摆杆1609和旋转销1610,拉杆1607左侧端面固定安装有活塞1608,且拉杆1607通过活塞1608与压簧1606弹性连接,拉杆1607右侧端面转动连接有摆杆1609,且摆杆1609底部设置有旋转销1610,摆杆1609通过旋转销1610转动安装于握把1603底部,使用者手持握把1603并通过四指拉动摆杆1609,使得摆杆1609通过底部旋转销1610位于握把1603内顺时针转动,拉动拉杆1607及其顶部固定的活塞1608位于套筒1601内收缩,活塞1608的回退位移不仅通过压簧1606压缩隔板1605,亦通过营造负压将外部空气经由通孔1602吸入套筒1601空腔内,此后松开摆杆1609,在压簧1606的复位下活塞1608挤压空气由对接口1604进入助燃管15内,通入后盖11区域起到助燃的作用。
24.工作原理:在使用该一种便于加氧的微油点火燃烧筒时,使用者手持握把1603并通过四指拉动摆杆1609,使得摆杆1609通过底部旋转销1610位于握把1603内顺时针转动,拉动拉杆1607及其顶部固定的活塞1608位于套筒1601内收缩,活塞1608的回退位移不仅通过压簧1606压缩隔板1605,亦通过营造负压将外部空气经由通孔1602吸入套筒1601空腔内,此后松开摆杆1609,在压簧1606的复位下活塞1608挤压空气由对接口1604进入助燃管15内,通入后盖11区域起到助燃的作用,便于使用者通过快捷操作实现设备加氧,通过顺时针扳动摇臂1002使之围绕轴承座1001旋转,摇臂1002通过右曲柄1003拉动顶压板1004下压的同时,顶压板1004通过左侧肘节1005实现与底压板1006的联动,在上下压板的同步收缩下,实时减少由导向叶片9送入风道8并最终通入内筒4的风量,在微油枪喷口处油口14形成旋转气流,起到燃油枪初期火口13着火的供氧、稳燃的作用,上下压板间拉簧1007的设置有
助于快速回弹复位,适用性更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