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末端与被动式冷却相结合的空调装置及其空调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971668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室内末端与被动式冷却相结合的空调装置及其空调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节能技术领域,是一种室内末端与被动式冷却相结合的空调装置及其空调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同时,既有、新建和在建的各种类型的建筑总面积已经达到了空前的规模,随之而产生的问题是高建筑能耗给中国经济社会造成的巨大负担。当前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低碳型社会的时代主题中,如何降低建筑能耗是关系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关键课题之一。在建筑节能领域中,暖通空调一直是建筑能耗的大户,通过增强和改善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从而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进而降低暖通空调的负荷和能耗,一直是建筑节能领域重要的发展方向。在建筑围护结构中,相对于外墙和屋面等围护结构而言,普通窗户的保温、隔热及密闭性能要比外墙等围护结构差很多,因此窗户是建筑室内环境保温隔热的薄弱环节。而且由于目前建筑中较多采用通透的飘窗、落地窗,甚至是满布的玻璃幕墙采光设计,窗墙面积比有增大的趋势,因而造成室内常年负荷偏高,暖通空调装机容量增大,更加剧了建筑对能源的过度损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室内末端与被动式冷却相结合的空调装置及其空调方法,其克服了现有技术之不足,有效解决了因窗户等透光性围护结构而造成的太阳辐射热的问题,其在保证窗户本应具有的良好采光功能的基础之上,增强和改善窗户综合热工性能和气密性,实现节能的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一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室内末端与被动式冷却相结合的空调装置,包括内遮阳装置、壳体和室内末端;内遮阳装置包括窗户和内隔离装置,内隔离装置与窗户之间形成气流通道,该气流通道有进风处和出风处;壳体上设置有壳体第一进风口和壳体送风口,室内末端安装在壳体内,室内末端包括送风机和换热装置;所述出风处通过壳体第一进风口与送风机的进风口相通,送风机的出风口与壳体送风口连通,换热装置位于送风机的进风口或/和送风机的出风口。下面是对上述发明技术方案之一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上述进风处可位于气流通道的顶部或/和气流通道的中部或/和气流通道的底部或/和气流通道的侧面,出风处可位于气流通道的顶部或/和气流通道的中部或/和气流通道的底部或/和气流通道的侧面,壳体可位于内隔离装置的上端或下端或左侧或右侧。上述出风处可与壳体第一进风口相连通。上述进风处可为气流通道室内风进口,壳体送风口与室内相通。上述壳体上可设置有壳体第二进风口,窗户上设置有室外新风口,壳体第二进风口与室外新风口相连通。上述室外新风口的外侧或者内侧可设有保温装置,保温装置可为百叶式的或/和转轴式的或/和推拉式的或/和保温密闭式的或/和保温门式的;或/和,壳体第二进风口通过新风处理装置与室外新风口相连通。上述保温装置或室外新风口上可安装有第二风量调节装置。上述进风处可为气流通道处理风进口,壳体送风口与气流通道处理风进口相通。上述壳体内可设置有末端装置,末端装置上设有末端装置进风口和末端装置送风口,末端装置进风口和末端装置送风口分别与室内相通。上述壳体外可设置有末端装置,末端装置上设有末端装置进风口和末端装置送风口,末端装置进风口和末端装置送风口分别与室内相通。上述末端装置的进水口连通有供水管路,末端装置的出水口可通过连接水管与换热装置的进水口相连通,换热装置的出水口连通有回水管路。上述换热装置的进水口和末端装置的进水口可并接在供水管路上,换热装置的出水口和末端装置的出水口并接在回水管路上。上述内隔离装置与窗户之间可安装有不少一个的导流支撑板,该导流支撑板位于出风处与气流通道处理风进口之间并将气流通道进行相对分区,其中直接连通出风处的分区通过出风处与壳体第一进风口相通,直接连通气流通道处理风进口的分区通过气流通道处理风进口与壳体送风口相通。上述内隔离装置与窗户之间可有不少于一个的导流带孔支撑装置,该导流带孔支撑装置将气流通道进行相对分区。上述内遮阳装置可采用窗户冷却气流分隔节能装置。上述壳体第一进风口处可设置有气流分配装置。上述壳体第一进风口处可安装有第一风量调节装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二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采用上述室内末端与被动式冷却相结合的空调装置的空调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室内空气由进风处进入内隔离装置与窗户之间形成的气流通道,由出风处通过壳体第一进风口进入壳体,通过送风机和换热装置处理的空气由壳体送风口送入室内。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三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采用上述室内末端与被动式冷却相结合的空调装置的空调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室外风由室外新风口进入壳体,室内空气由进风处进入内隔离装置与窗户之间形成的气流通道,由出风处通过壳体第一进风口进入壳体,室外风和出风处的送风混合,经过送风机和换热装置处理的空气由壳体送风口送入室内。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四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采用上述室内末端与被动式冷却相结合的空调装置的空调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内隔离装置与窗户之间形成的气流通道内的空气由出风处通过壳体第一进风口进入壳体,经过送风机和换热装置处理的空气由壳体送风口再次送入到气流通道内进行循环。下面是对上述发明技术方案之二至四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上述室内末端处理来自气流通道内的空气的同时,壳体内安装的末端装置处理来自室内的空气,室内空气从末端装置进风口进入末端装置,经过末端装置降温后,再通过末端装置送风口送入室内。上述室内末端处理来自气流通道内的空气的同时,壳体外安装的末端装置处理来自室内的空气,室内空气从末端装置进风口进入末端装置,经过末端装置降温后,再通过末端装置送风口送入室内。上述输入末端装置的冷水,经过末端装置后再流入到换热装置内进行热交换。上述换热装置的进水口和末端装置的进水口并接在供水管路上,换热装置的出水口和末端装置的出水口并接在回水管路上。上述内隔离装置与窗户之间安装有不少一个的导流支撑板,该导流支撑板位于出风处与气流通道处理风进口之间并将气流通道进行相对分区,其中直接连通出风处的分区通过出风处与壳体第一进风口相通,直接连通气流通道处理风进口的分区通过气流通道处理风进口与壳体送风口相通。上述内隔离装置与窗户之间有不少于一个的导流带孔支撑装置,该导流带孔支撑装置将气流通道进行相对分区,气流通道内的空气沿导流带孔支撑装置有序流动。上述内遮阳装置采用窗户冷却气流分隔节能装置,或/和壳体第一进风口处设置有气流分配装置,或/和壳体第一进风口处安装有第一风量调节装置。本发明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内隔离装置具有较好的隔声功能,能够在冬季保温,在夏季反射阳光、减少窗户的得热,利用能量梯度,用回风带走窗户的得热,然后经过制冷设备处理回风,提高了制冷设备的效率,通过主动式与被动式的结合,大大降低了空调的负荷,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具有易于和建筑配合、安装方便灵活、简便、高效的特点。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附图1中A-A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附图3中B-B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附图3中C-C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7为附图6中D-D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5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6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7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8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9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10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11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12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13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14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15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0为附图19中E-E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16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2为本发明实施例17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3为本发明实施例18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4为附图23中F-F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5为本发明实施例19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6为本发明实施例20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7为本发明实施例21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8为本发明实施例2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9为本发明实施例23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30为本发明实施例24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31为本发明实施例25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32为本发明实施例26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33为本发明实施例27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34为本发明实施例28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35为本发明实施例29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36为本发明实施例30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37为本发明实施例31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38为本发明实施例32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39为本发明实施例33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40为本发明实施例34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41为本发明实施例35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42为本发明实施例36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43为本发明实施例37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44为本发明实施例38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45为本发明实施例39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窗户,2为内隔离装置,3为壳体,4为送风机,5为换热装置,6为壳体送风口,7为气流通道,9为气流通道室内风进口,10为气流通道处理风进口,11为导流支撑板,12为壳体第一进风口,13为壳体第二进风口,14为室外新风口,15为风管,16为末端装置,17为末端装置进风口,18为末端装置送风口,19为供水管路,20为连接水管,21为回水管路,22为导流带孔支撑装置。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本发明中建筑围护结构包括现有公知的透光性围护结构和非透光性围护结构,透光性围护结构是指窗户或/和玻璃幕墙或/和其它透光性好的围护结构。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之一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如附图1、2所示,该室内末端与被动式冷却相结合的空调装置包括内遮阳装置、壳体3和室内末端;内遮阳装置包括窗户1和内隔离装置2,内隔离装置2与窗户1之间形成气流通道7,该气流通道7有进风处和出风处;壳体3上设置有壳体第一进风口12和壳体送风口6,室内末端安装在壳体3内,室内末端包括送风机4和换热装置5;所述出风处通过壳体第一进风口12与送风机4的进风口相通,送风机4的出风口与壳体送风口6连通,换热装置5位于送风机4的进风口或/和送风机4的出风口。当有一个换热装置5时,换热装置5可以位于送风机4的进风口或者送风机4的出风口。当有两个换热装置5时,其中一个换热装置5位于送风机4的进风口,另外一个换热装置5位于送风机4的出风口。窗户1安装在建筑围护结构的窗洞内,空气由进风处进入气流通道7内,由出风处通过壳体第一进风口12进入到壳体3内,之后由送风机4送入换热装置5进行降温,降温后的冷空气再由壳体送风口6送出,在此过程中室内末端有效地处理了气流通道7内的空气,带走窗户1的部分得热负荷。内隔离装置2不但具有较好的隔声功能,还能够在冬季保温,在夏季反射阳光、减少窗户的得热,利用能量梯度,带走窗户的得热,大大降低了空调的负荷,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室内末端与被动式冷却相结合的空调装置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如附图1、2所示,进风处位于气流通道7的顶部或/和气流通道7的左右侧面,出风处位于气流通道7的底部,壳体3位于内隔离装置2的下端。此外,进风处还可以位于气流通道7的顶部或/和气流通道7的中部或/和气流通道7的底部或/和气流通道7的侧面,出风处位于气流通道7的顶部或/和气流通道7的中部或/和气流通道7的底部或/和气流通道7的侧面,壳体3还可位于内隔离装置2的上端或左侧或右侧。实施例2:如附图3、4、5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2的壳体3位于内隔离装置2的上端,出风处位于气流通道7顶部,壳体第一进风口12位于壳体3底部,送风机4的数量为五个并呈横向分布,送风机4的数量还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加或减少,多个送风机4可以起到均匀吸风和送风的作用。实施例3:如附图6、7所示,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3的壳体3位于内隔离装置2的右侧,出风处位于气流通道7右侧,壳体第一进风口12位于壳体3左侧。实施例4:如附图8所示,实施例4的进风处为气流通道室内风进口9,壳体送风口6与室内相通。壳体3位于内隔离装置2的下端,出风处位于气流通道7底部,壳体第一进风口12位于壳体3顶部,气流通道室内风进口9位于气流通道7右侧,壳体送风口6位于壳体3右部前端。通过室内末端处理气流通道7内的空气并送入室内,更加合理的利用了温度梯度的原理,使室内的空气来处理气流通道7内的高温空气,使得进入室内末端的换热装置5内的水温升高,从而更大的提升供水的冷量的释放能力,从而使室内末端的制冷量增加,减少了由窗户传到室内的热量,降低了空调的能耗,达到了节能的目的。实施例5:如附图9所示,实施例5与实施例4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5的气流通道室内风进口9位于气流通道7顶部。实施例6:如附图10所示,实施例6的壳体3位于内隔离装置2的上端,出风处位于气流通道7顶部,壳体第一进风口12位于壳体3底部,出风处与壳体第一进风口12直接相连通,气流通道室内风进口9位于气流通道7底部,壳体送风口6位于壳体3前端。实施例7:如附图11所示,实施例7与实施例6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7的气流通道室内风进口9位于气流通道7左侧。实施例8:如附图12所示,实施例8的壳体3位于内隔离装置2的右侧,出风处位于气流通道7右侧,壳体第一进风口12位于壳体3左侧,出风处与壳体第一进风口12直接相连通,气流通道室内风进口9位于气流通道7底部。实施例9:如附图13所示,实施例9与实施例8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9的气流通道室内风进口9位于气流通道7左侧。实施例10:如附图14所示,实施例10的壳体3位于内隔离装置2的下端,出风处位于气流通道7底部,壳体第一进风口12位于壳体3顶部,出风处与壳体第一进风口12直接相连通;壳体3内设置有末端装置16,末端装置16上设有末端装置进风口17和末端装置送风口18,末端装置进风口17和末端装置送风口18分别与室内相通。所述末端装置16为公开技术,例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暖通空调》第二版第34页第16行中所记载的,末端装置是指在采暖空调系统中,置于室内的释放热量或(和)冷量的终端设备或器具。常用的末端装置有散热器、暖风机、风机盘管和辐射板。实施例11:如附图15所示,实施例11与实施例10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11的气流通道室内风进口9位于气流通道7顶部。实施例12:如附图16所示,实施例12与实施例11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12的气流通道室内风进口9位于气流通道7右侧。实施例13:如附图17所示,实施例13的进风处为气流通道处理风进口10,壳体送风口6与气流通道处理风进口10相通。通过室内末端循环处理气流通道7内的空气,气流通道7内的空气从壳体第一进风口12进入壳体3,通过送风机4经过换热装置5的降温后通过壳体送风口6和气流通道处理风进口10再次进入气流通道7内,形成循环,带走窗户1的热量。实施例14:如附图18所示,实施例14的内隔离装置2与窗户1之间安装有不少一个的导流支撑板11,该导流支撑板11位于出风处与气流通道处理风进口10之间并将气流通道7进行相对分区,其中直接连通出风处的分区通过出风处与壳体第一进风口12相通,直接连通气流通道处理风进口10的分区通过气流通道处理风进口10与壳体送风口6相通。通过室内末端循环处理气流通道7内的空气,气流通道7内的直接连通出风处的分区的空气从壳体第一进风口12进入壳体3,通过送风机4经过换热装置5的降温后通过壳体送风口6和气流通道处理风进口10再次进入气流通道7内的直接连通气流通道处理风进口10的分区,直接连通气流通道处理风进口10的分区内的空气绕过导流支撑板11,再次流入直接连通出风处的分区内,形成循环,带走窗户1的热量。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室内末端与被动式冷却相结合的空调装置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如附图17、18所示,壳体3内设置有末端装置16,末端装置16上设有末端装置进风口17和末端装置送风口18,末端装置进风口17和末端装置送风口18分别与室内相通。室内末端对气流通道7内的空气进行处理的同时,室内空气通过末端装置进风口17进入末端装置16,通过末端装置16的降温后,由末端装置送风口18送入室内,带走室内的热量。实施例15:如附图19、20所示,实施例15的壳体3位于内隔离装置2的下端,出风处位于气流通道7底部,壳体第一进风口12位于壳体3顶部;壳体3上设置有壳体第二进风口13,窗户1上设置有室外新风口14,壳体第二进风口13与室外新风口14之间相连通或通过风管15相连通。室外风通过室外新风口14、风管15、壳体第二进风口13进入壳体3内,同时,室内空气通过进风处进入气流通道7内,带走窗户1的热量后,从壳体第一进风口12进入壳体3内与室外风混合后,通过送风机4经过换热装置5的降温后通过壳体送风口6送入室内,带走室内的热量。实施例16:如附图21所示,实施例16与实施例15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16的进风处为气流通道室内风进口9,壳体送风口6与室内相通,气流通道室内风进口9位于气流通道7顶部。实施例17:如附图22所示,实施例17与实施例16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17的气流通道室内风进口9位于气流通道7右侧。实施例18:如附图23、24所示,实施例18与实施例15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18的壳体3内设置有末端装置16,末端装置16上设有末端装置进风口17和末端装置送风口18,末端装置进风口17和末端装置送风口18分别与室内相通。室外风通过室外新风口14、风管15、壳体第二进风口13进入壳体3内,同时,室内空气通过进风处进入气流通道7内,带走窗户1的热量后,从壳体第一进风口12进入壳体3内与室外风混合后,通过送风机4经过换热装置5的降温后通过壳体送风口6送入室内,带走室内的热量;室内空气从末端装置进风口17进入末端装置16,经过末端装置16降温后,再通过末端装置送风口18送入室内,带走室内的热量,换热装置5和末端装置16的冷水由室外的冷水机组提供。实施例19:如附图25所示,实施例19与实施例18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19的气流通道室内风进口9位于气流通道7顶部。实施例20:如附图26所示,实施例20与实施例19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20的气流通道室内风进口9位于气流通道7右侧。可根据需要,在室外新风口14的外侧或者内侧设有保温装置,保温装置为百叶式的或/和转轴式的或/和推拉式的或/和保温密闭式的或/和保温门式的;或/和,壳体第二进风口通过新风处理装置与室外新风口相连通。可根据需要,在保温装置或室外新风口上安装有第二风量调节装置,第二风量调节装置能够起关闭或开启或调节流量的作用。实施例21:如附图27所示,实施例21与实施例10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21的末端装置16的进水口连通有供水管路19,末端装置16的出水口通过连接水管20与换热装置5的进水口相连通,换热装置5的出水口连通有回水管路21。实施例22:如附图28所示,实施例22的壳体3外设置有末端装置16,末端装置16上设有末端装置进风口17和末端装置送风口18,末端装置进风口17和末端装置送风口18分别与室内相通,末端装置16的进水口连通有供水管路19,末端装置16的出水口通过连接水管20与换热装置5的进水口相连通,换热装置5的出水口连通有回水管路21。实施例23:如附图29所示,实施例23与实施例21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23的气流通道室内风进口9位于气流通道7顶部。实施例24:如附图30所示,实施例24与实施例23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24的气流通道室内风进口9位于气流通道7右侧。实施例25:如附图31所示,实施例25与实施例4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25的内隔离装置2与窗户1之间有不少于一个的导流带孔支撑装置22,该导流带孔支撑装置22将气流通道7进行相对分区,所述导流带孔支撑装置22沿竖直方向设置,壳体第一进风口12位于导流带孔支撑装置22左方。通过导流带孔支撑装置22能够引导空气均匀的经过气流通道7,从而均匀的带走窗户1的得热。实施例26:如附图32所示,实施例26与实施例25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26的导流带孔支撑装置22沿水平方向设置,气流通道室内风进口9位于气流通道7顶部。实施例27:如附图33所示,实施例27与实施例6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27的内隔离装置2与窗户1之间沿水平方向设置有导流带孔支撑装置22。实施例28:如附图34所示,实施例28与实施例9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28的内隔离装置2与窗户1之间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导流带孔支撑装置22。实施例29:如附图35所示,实施例29与实施例11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29的内隔离装置2与窗户1之间沿水平方向设置有导流带孔支撑装置22。实施例30:如附图36所示,实施例30与实施例29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30的导流带孔支撑装置22沿竖直方向设置,气流通道室内风进口9位于气流通道7右侧。实施例31:如附图37所示,实施例31与实施例14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31中,导流支撑板11右方的内隔离装置2与窗户1之间设置有导流带孔支撑装置22,气流通道处理风进口10与导流带孔支撑装置22下方的气流通道7相连通。实施例32:如附图38所示,实施例32与实施例16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32的内隔离装置2与窗户1之间沿水平方向设置有导流带孔支撑装置22。实施例33:如附图39所示,实施例33与实施例17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33的内隔离装置2与窗户1之间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导流带孔支撑装置22。实施例34:如附图40所示,实施例34与实施例19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34的内隔离装置2与窗户1之间沿水平方向设置有导流带孔支撑装置22。实施例35:如附图41所示,实施例35与实施例20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35的内隔离装置2与窗户1之间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导流带孔支撑装置22。实施例36:如附图42所示,实施例36与实施例23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36的内隔离装置2与窗户1之间沿水平方向设置有导流带孔支撑装置22。实施例37:如附图43所示,实施例37与实施例24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37的内隔离装置2与窗户1之间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导流带孔支撑装置22。实施例38:如附图44所示,实施例38与实施例21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38的换热装置5的进水口和末端装置16的进水口并接在供水管路19上,换热装置5的出水口和末端装置16的出水口并接在回水管路21上。实施例39:如附图45所示,实施例39与实施例22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39的换热装置5的进水口和末端装置16的进水口并接在供水管路19上,换热装置5的出水口和末端装置16的出水口并接在回水管路21上。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室内末端与被动式冷却相结合的空调装置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在壳体第一进风口12处设置有气流分配装置,气流分配装置起到均匀进风的作用。在壳体第一进风口12处安装有第一风量调节装置,第一风量调节装置能够起关闭或开启或调节流量的作用。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之二至四作进一步描述:采用上述室内末端与被动式冷却相结合的空调装置的空调方法之一,包括按如下步骤进行:室内空气由气流通道室内风进口9进入内隔离装置2与窗户1之间形成的气流通道7,由出风处通过壳体第一进风口12进入壳体3,通过送风机4和换热装置5处理的空气由壳体送风口6送入室内。采用上述室内末端与被动式冷却相结合的空调装置的空调方法之二,包括按如下步骤进行:室外风由室外新风口14进入壳体3,室内空气由进风处进入内隔离装置2与窗户1之间形成的气流通道7,由出风处通过壳体第一进风口12进入壳体3,室外风和出风处的送风混合,经过送风机4和换热装置5处理的空气由壳体送风口6送入室内。采用上述室内末端与被动式冷却相结合的空调装置的空调方法之三,包括按如下步骤进行:内隔离装置2与窗户1之间形成的气流通道7内的空气由出风处通过壳体第一进风口12进入壳体3,经过送风机4和换热装置5处理的空气由壳体送风口6再次送入到气流通道7内进行循环。下面是对上述发明技术方案之二至四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上述室内末端处理来自气流通道7内的空气的同时,壳体3内安装的末端装置16处理来自室内的空气,室内空气从末端装置进风口17进入末端装置16,经过末端装置16降温后,再通过末端装置送风口18送入室内;在有效降低窗户处的负荷的同时,室内末端和末端装置16联合作用,带走室内的热量。上述室内末端处理来自气流通道7内的空气的同时,壳体3外安装的末端装置16处理来自室内的空气,室内空气从末端装置进风口进入末端装置16,经过末端装置16降温后,再通过末端装置送风口送入室内;在有效降低窗户处的负荷的同时,室内末端和末端装置16联合作用,带走室内的热量。上述输入末端装置16的冷水,经过末端装置16后再流入到换热装置5内进行热交换;在有效降低窗户处的负荷的同时,室内末端和末端装置16联合作用,带走室内的热量。上述换热装置5的进水口和末端装置16的进水口并接在供水管路19上,换热装置5的出水口和末端装置16的出水口并接在回水管路21上;在有效降低窗户处的负荷的同时,室内末端和末端装置16联合作用,带走室内的热量。上述内隔离装置2与窗户1之间安装有不少一个的导流支撑板11,该导流支撑板11位于出风处与气流通道处理风进口10之间并将气流通道进行相对分区,其中直接连通出风处的分区通过出风处与壳体第一进风口12相通,直接连通气流通道处理风进口10的分区通过气流通道处理风进口10与壳体送风口相通。上述内隔离装置2与窗户1之间有不少于一个的导流带孔支撑装置22,该导流带孔支撑装置22将气流通道7进行相对分区,气流通道7内的空气沿导流带孔支撑装置22有序流动。上述内遮阳装置2采用窗户冷却气流分隔节能装置,或/和壳体第一进风口12处设置有气流分配装置,或/和壳体第一进风口12处安装有第一风量调节装置。气流分配装置为公开技术,例如:公开号为103017287A的中国专利文献中所记载的气流分配装置。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内遮阳装置最佳采用窗户冷却气流分隔节能装置,窗户冷却气流分隔节能装置为公开技术,例如:公开号为103015869A的中国专利文献中所记载的窗户冷却气流分隔节能装置。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