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气流交换装置及其通风除尘方法,尤其是一种可通过控制气流交换装置的风扇的转向,以同时具有循环通风功能及除尘功能的气流交换装置及其通风除尘方法。
背景技术:
请参照图1所示,一种现有气流交换装置9,该气流交换装置9包括一导风管体91、一分隔件92及两个风扇93。该分隔件92设置于该导风管体91内部以将其分隔为一第一导流空间91a及一第二导流空间91b,该两个风扇93分别结合于该第一导流空间91a及该第二导流空间91b内。该气流交换装置9可供安装于一隔离件D上,该导风管体91的两端部911、912分别位于该隔离件D两侧的一外部空间S1与一内部空间S2当中。因此,该气流交换装置9可以通过该第一导流空间91a的风扇93将该外部空间S1中的气流导入该内部空间S2,并且通过该第二导流空间91b的风扇93将该内部空间S2中的气流导出至该外部空间S1,以实现循环通风功能。其中类似所述现有气流交换装置9的实施例已公开于中国公告第CN203550108号及第CN203907874号《气流交换装置》等专利案中。
然而,上述现有气流交换装置9于实际使用时,上述风扇93在长时间不断引入气流进入上述第一导流空间91a的过程中,上述外部空间S1的气流所夹带的灰尘或异物容易堆积于该第一导流空间91a的一入风口位置;因此,现有气流交换装置9在长期间使用后,该第一导流空间91a的入风口容易因灰尘或异物形成阻塞,同时灰尘或异物也可能附着于该风扇93,使该风扇93卡死而无法运转,导致该第一导流空间91a的风扇93不易或无法将该外部空间S1中的气流导入至上述内部空间S2,进而影响现有气流交换装置9的循环通风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定义的“隔离件”是指各种可以用以分隔出外部空间及内部空间的各种构件。举例而言,当隔离件为电子产品的机壳时,该机壳的外侧为外部空间,该机壳的内侧为内部空间;或者,当隔离件为建筑物的外墙时,该外墙的外侧为外部空间,该外墙的内侧为内部空间。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流交换装置,可通过控制风扇进行不同方向的旋转,以同时具备循环通风功能及除尘功能等功能,借以解决上述现有气流交换装置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因灰尘或异物阻塞而降低进风量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流交换装置的通风除尘方法,通过控制风扇进行不同转向的机制,可依实际需求更有效地排除附着于气流交换装置的入风位置的灰尘或异物。
本发明气流交换装置包括一导风管体、一分隔件、一第一风扇、一第二风扇及一控制组件。该导风管体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部及一第二端部,该第一端部设有一第一导风口及一第二导风口,该第二端部设有一第三导风口及一第四导风口;该分隔件设置于该导风管体内部,用以将该导风管体内部分隔出一第一导流空间及一第二导流空间,该第一导流空间与该第一导风口及该第三导风口连通,该第二导流空间与该第二导风口及该第四导风口连通;该第一风扇结合于该导风管体的第一导流空间;该第二风扇结合于该导风管体的第二导流空间;该控制组件设有一第一驱动电路、一第二驱动电路及一第一转向控制电路,该第一驱动电路与该第一风扇电性耦接,该第二驱动电路与该第二风扇电性耦接,该第一转向控制电路与该第一驱动电路电性连接。
其中,上述控制组件另外设有一第二转向控制电路,该第二转向控制电路与上述第二驱动电路电性耦接。
其中,上述第一驱动电路、第二驱动电路、第一转向控制电路及第二转向控制电路封装为一集成电路或一个微控制单元。
其中,上述导风管体的第二端部结合一盒体,该盒体内部形成一第一容室及一第二容室,该第一容室通过上述第三导风口与上述第一导流空间连通,该第二容室通过上述第四导风口与上述第二导流空间连通。
其中,上述控制组件设置于上述盒体的第一容室或第二容室内。
本发明气流交换装置的通风除尘方法由上述气流交换装置执行一通风循环步骤或一除尘步骤,其中:该通风循环步骤通过上述第一驱动电路驱动上述第一风扇朝一第一方向旋转,用以自上述第一导风口将气流导入至上述第一导流空间后通过上述第三导风口导出,以及由上述第二驱动电路驱动上述第二风扇朝一第一方向旋转,用以自上述第四导风口将气流导入至上述第二导流空间后通过上述第二导风口导出;该除尘步骤通过上述第一转向控制电路通过上述第一驱动电路控制该第一风扇朝一第二方向旋转,用以使该第一导流空间的气流经由该第一导风口导出。
其中,上述除尘步骤中,上述第二驱动电路驱动上述第二风扇朝一第一方向旋转,用以自上述第四导风口将气流导入至上述第二导流空间后通过上述第二导风口导出。
其中,上述除尘步骤中,上述第二驱动电路控制上述第二风扇停止运动。
其中,上述除尘步骤中,上述控制组件另外设有与上述第二驱动电路电性耦接的一第二转向控制电路,且由该第二转向控制电路通过该第二驱动电路控制上述第二风扇朝一第二方向旋转,用以使上述第二导流空间的气流通过上述第四导风口导出。
其中,上述控制组件设定为执行上述通风循环步骤一预定时间后,再执行上述除尘步骤一预定时间,待完成自动除尘作业后,重新执行该通风循环步骤。
其中,上述控制组件设定为执行上述通风循环步骤之前,事先执行上述除尘步骤,待完成自动除尘作业后,执行该通风循环步骤。
其中,上述控制组件设定为执行上述通风循环步骤之后,即执行上述除尘步骤。
本发明的气流交换装置可通过上述控制组件控制上述第一风扇或上述第二风扇的不同转向,以同时具备循环通风功能及除尘功能,确保该气流交换装置的导风口、第一导流空间及第二导流空间不易附着灰尘或异物,以达到提升气流交换效果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气流交换装置的局部组合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气流交换装置的组合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气流交换装置的控制组件的结构方块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气流交换装置循环通风时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5:为本发明气流交换装置除尘时的第一实施例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6:为本发明气流交换装置除尘时的第二实施例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7:为本发明气流交换装置除尘时的第三实施例使用状态参考图。
附图标记说明
〔本发明〕
1 导风管体
1a 第一导流空间 1b 第二导流空间
11 第一端部
111 第一导风口 112 第二导风口
12 第二端部
121 第三导风口 122 第四导风口
2 分隔件
3 第一风扇
4 第二风扇
5 控制组件
51 第一驱动电路 52 第二驱动电路
53 第一转向控制电路 54 第二转向控制电路
6 盒体
61 第一容室 62 第二容室
D 隔离件 D1 透孔
S1 外部空间 S2 内部空间
〔现有技术〕
9 气流交换装置 91 导风管体
91a 第一导流空间 91b 第二导流空间
911 端部 912 端部
92 分隔件 93 风扇
D 隔离件
S1 外部空间 S2 内部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做详细说明如下。
参照图2所示,本发明气流交换装置用以装设于一隔离件D上,该隔离件D的一侧为一外部空间S1,该隔离件D的相对另一侧为一内部空间S2。其中该气流交换装置至少包括一导风管体1、一分隔件2、一第一风扇3、一第二风扇4及一控制组件5。该导风管体1装设于该隔离件D的一透孔D1中,使该导风管体1的两端分别位于该外部空间S1与该内部空间S2内;该分隔件2、该第一风扇3及该第二风扇4设置于该导风管体1内部;该控制组件5用以控制该第一风扇3及该第二风扇4的运动。
上述导风管体1可以为各种形状的中空管体,在本实施例中,该导风管体1为中空圆管,然而,该导风管体1也可为其它各式形状的中空管柱,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该导风管体1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部11及一第二端部12,该第一端部11位于上述外部空间S1内,该第二端部12位于上述内部空间S2内。其中,该第一端部11设有一第一导风口111及一第二导风口112,该第二端部12设有一第三导风口121及一第四导风口122,以供导入及导出气流。
上述分隔件2设置于上述导风管体1内部,用以将该导风管体1内部分隔出两个独立分隔的一第一导流空间1a及一第二导流空间1b,且该分隔件2与该导风管体1的结合方式可为一体成型或可拆装地结合,该第一导流空间1a与上述第一导风口111及上述第三导风口121连通,该第二导流空间1b与上述第二导风口112及上述第四导风口122连通。其中,该分隔件2可为各种能够将该导风管体1内部分隔出第一导流空间1a及第二导流空间1b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该分隔件2为平板状;但是该分隔件2也可设为弯弧状或弯折状,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
上述第一风扇3结合于上述导风管体1的第一导流空间1a内,用以自上述第一导风口111将上述外部空间S1中的气流导入至该第一导流空间1a,再通过上述第三导风口121将气流导出至上述内部空间S2;上述第二风扇4结合于该导风管体1的第二导流空间1b内,用以自上述第四导风口122将该内部空间S2中的气流导入至该第二导流空间1b,再通过上述第二导风口112将气流导出至该外部空间S1,以提供循环通风功能。其中本发明中第一风扇3及第二风扇4为各种可被马达驱动以导引气流的结构,例如:轴流式风扇、离心式风扇、鼓风扇或水平式对流风扇等,其详细结构组成及作用原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容不赘述。
请参照图2及图3所示,上述控制组件5设有一第一驱动电路51、一第二驱动电路52及一第一转向控制电路53,该第一驱动电路51与上述第一风扇3电性耦接,用以驱动该第一风扇3的旋转运动,该第二驱动电路52与上述第二风扇4电性耦接,用以驱动该第二风扇4的旋转运动,借此,以提供上述循环通风功能。同时,该第一转向控制电路53与该第一驱动电路51电性连接,用以通过该第一驱动电路51控制该第一风扇3朝一第一方向(例如:逆时针)或一第二方向(例如:顺时针)旋转,以提供循环通风功能或除尘功能(详见后续说明);较佳地,该控制组件5另外设有一第二转向控制电路54,该第二转向控制电路54与该第二驱动电路52电性耦接,用以通过该第二驱动电路52控制该第二风扇4朝一第一方向(例如:逆时针)或一第二方向(例如:顺时针)旋转,以配合该第一风扇3进行循环通风或自动除尘作业。另外,本实施例中所定义的电性耦接,可以为电源接线(未绘示)电性连接,或可以为无线方式电性连接,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
另外,上述控制组件5的第一驱动电路51、第二驱动电路52、第一转向控制电路53及第二转向控制电路54的设置位置,在彼此可相互电性耦接的前提条件下,本发明并不加以限制。举例而言,该控制组件5的第一驱动电路51及第一转向控制电路53可设置于上述第一风扇3内部,该控制组件5的第二驱动电路52及第二转向控制电路54可设置于上述第二风扇4内部;或者,进一步将该第一转向控制电路53及该第二转向控制电路54独立于该第一风扇3及该第二风扇4的外部;又或者,该第一驱动电路51、第二驱动电路52、第一转向控制电路53及第二转向控制电路54更可选择封装为一集成电路(IC)或一微控制单元(MCU),以避免占据过多空间,且该控制组件5也可独立设置于该第一风扇3及该第二风扇4的外部。
同时,上述导风管体1的第二端部12可结合一盒体6,该盒体6内部形成两个独立分隔的一第一容室61及一第二容室62,该第一容室61通过上述第三导风口121与上述第一导流空间1a连通,该第二容室62通过上述第四导风口122与上述第二导流空间1b连通。当上述控制组件5独立于该第一风扇3及该第二风扇4的外部时,该控制组件5可以设置于该第一容室61或该第二容室62内,使该导风管体1在导入或导出气流的过程中,可同时针对该控制组件5进行散热,以提升该控制组件5的使用寿命;另外,由于该盒体6位于上述内部空间S2内,故该盒体6也可作为本发明气流交换装置的控制面板,以提升使用便利性。
本发明基于上述气流交换装置的结构设计所进行的通风除尘方法可包括一通风循环步骤及一除尘步骤,借此,该气流交换装置于使用时可依实际需求选择执行该通风循环步骤或该除尘步骤。
请参照图3及图4所示,上述通风循环步骤由上述第一驱动电路51驱动上述第一风扇3旋转运动,使该第一风扇3可朝一第一方向旋转(例如:逆时针旋转),用以自上述第一导风口111将气流导入至上述第一导流空间1a后通过上述第三导风口121导出;以及由上述第二驱动电路52驱动上述第二风扇4旋转运动,使该第二风扇4可朝一第一方向旋转(例如:逆时针旋转),用以自上述第四导风口122将气流导入至上述第二导流空间1b后通过上述第二导风口112导出。借此,使上述外部空间S1及上述内部空间S2的气流可相互交换,以提供良好的循环通风功能。
上述除尘步骤通过上述第一转向控制电路53通过上述第一驱动电路51控制上述第一风扇3朝一第二方向旋转(例如:顺时针旋转),用以使上述第一导流空间1a的气流反向通过上述第一导风口111导出,借此有效排除附着于该第一导流空间1a及该第一导风口111的灰尘或异物,以提供除尘功能。同时,本发明气流交换装置于启动时,上述控制组件5可设定为当执行上述通风循环步骤一预定时间(如数分钟至数小时,可依使用需求调整),以提供循环通风功能后,再执行该除尘步骤一预定时间(如数分钟,可依使用需求调整),以达到自动除尘的功能,待完成自动除尘作业后,重新执行该通风循环步骤。或者,该控制组件5可设定为执行该通风循环步骤之前(欲启动本发明气流交换装置时),事先执行该除尘步骤,以完成自动除尘作业后,再执行该通风循环步骤。又或者,该控制组件5也可设定为完成该通风循环步骤之后(欲关闭本发明气流交换装置时),即执行该除尘步骤,以随时保持该第一导风口111的畅通。
上述除尘步骤执行过程中,上述第二风扇4的配合作用模式大致可进一步区分为以下几种方式。
请参照图5所示,为上述除尘步骤执行过程中,上述第二风扇4的第一种作用模式。其中上述第一转向控制电路53同样通过上述第一驱动电路51控制上述第一风扇3朝一第二方向旋转(例如:顺时针旋转),以提供除尘功能;此时,上述第二驱动电路52配合驱动上述第二风扇4旋转运动,使该第二风扇4可朝一第一方向旋转(例如:逆时针旋转),用以自上述第四导风口122将气流导入至上述第二导流空间1b后通过上述第二导风口112导出。借此,可于该第一风扇3进行短时间除尘作业的过程中,确保该第二风扇4仍可维持预定循环通风功能。
请参照图6所示,为上述除尘步骤执行过程中,上述第二风扇4的第二种作用模式。其中上述第一转向控制电路53同样通过上述第一驱动电路51控制上述第一风扇3朝一第二方向旋转(例如:顺时针旋转),以提供除尘功能;此时,上述第二驱动电路52控制上述第二风扇4停止运动。借此,当该第一风扇3进行除尘作业时,可通过控制该第二风扇4停止运动,以提供省电效果。
请参照图7所示,为上述除尘步骤执行过程中,上述第二风扇4的第三种作用模式,该第三种作用模式基于上述控制组件5必须设有上述第二转向控制电路54。其中上述第一转向控制电路53同样通过上述第一驱动电路51控制上述第一风扇3朝一第二方向旋转(例如:顺时针旋转),以提供除尘功能;此时,再由上述第二转向控制电路54通过上述第二驱动电路52控制上述第二风扇4朝一第二方向旋转(例如:顺时针旋转),用以使上述第二导流空间1b的气流反向通过上述第四导风口122导出,借以有效排除该第二导流空间1b的灰尘或异物,以提供除尘功能,进而提升整体除尘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气流交换装置可通过上述控制组件5控制上述第一风扇3或上述第二风扇4的不同转向,除可保留该气流交换装置原有的循环通风功能外,另外具有可自动进行除尘的功能,确保该气流交换装置的第一导流空间、第二导流空间及导风口不易附着灰尘或异物,以达到提升气流交换效果的目的。
虽然本发明已利用上述较佳实施例公开,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相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各种变动与修改仍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书中界定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