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41868阅读:761来源:国知局
空调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公开涉及包括天花板嵌入式室内单元的空调,所述天花板嵌入式室内单元经由入口吸入室内空气同时经由出口将空气排出至房间。



背景技术:

通常,天花板嵌入式室内单元包括风扇和热交换器,其中,风扇用于在垂直方向上自下而上地吸入空气并且在大致垂直于空气被吸入的方向的水平方向上排出所吸入的空气;热交换器安装成在空气通过风扇被排出的方向上相距风扇特定距离,以用于对从风扇排出的空气执行热交换。热交换器下方还安装有排水盘,并且天花板镶板被安装在排水盘下方。

具体而言,天花板嵌入式室内单元配置为使得分隔壁作为引导构件安装在风扇下方,更具体地安装在风扇的护罩下方,以用于阻止从风扇排出的空气回流到风扇中并且引导来自风扇的空气,从而提高吹风效率。

然而,当需要从天花板嵌入式室内单元移除风扇以进行维修时,应当在首先将安装有天花板镶板的排水盘和分隔壁移除之后再拉出风扇。此外,如果引导构件(诸如分隔壁)和排水盘是分离的引导构件和排水盘,则应当在移除排水盘然后移除引导构件之后再拉出风扇;或者即使排水盘不可移除地进行构造,也应当在移除引导构件之后再拉出风扇。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

本公开提供这样一种空调,其通过将风扇布置成在不移除引导构件的情况下进行附接和拆卸而具有改善的维修能力。

本公开还提供这样一种空调,其用于通过确保从所述风扇排出的空气不积聚而提高风扇的效率,从而降低功率损耗以及确保抑制噪音发生。

技术方案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空调包括主体、天花板镶板、风扇、热交换器以及引导构件,其中,主体具有形成在底部的开口;天花板镶板布置在主体下方以用于覆盖开口,并且具有吸入孔和排出孔,空气通过吸入孔被吸入且空气通过排出孔被排出;风扇通过开口可拆卸地安装在主体内以用于引导室内空气在垂直方向上通过吸入孔被吸入以及在水平方向上被排出;热交换器布置成在风扇的径向方向上与风扇分隔开以用于对从风扇排出的空气执行热交换;引导构件布置成在风扇与热交换器之间、在风扇的径向方向上与风扇分隔开,以用于朝向热交换器引导从风扇排出的空气。

主体包括顶板和围绕顶板的侧板,以及开口形成为朝向房间。

天花板镶板可形成矩形的形状并且可拆卸地安装在侧板下方,吸入孔连接到开口而排出孔沿天花板镶板的各侧部形成长形形状。

风扇可包括旋转轴、多个翼和护罩,多个翼围绕旋转轴旋转,护罩布置在多个翼下方以用于在从风扇排出的空气中的一些空气被吸回到风扇时允许所述一些空气顺畅地被吸入。

护罩可包括吸收孔和侧表面,通过吸入孔吸入的空气以及从风扇排出之后被吸回风扇的空气经由吸收孔被吸入,侧表面具有旋转体形式且所述旋转体形成为直径从吸收孔朝向顶部逐渐增大。

钟形口布置在吸入孔与风扇之间以用于朝向风扇引导通过吸入孔吸入的空气,其中钟形口具有顶部开口,所述顶部开口形成为使直径从钟形口的底部朝向顶部逐渐减少,并且顶部开口的顶端接纳在吸收孔内。

钟形口布置在吸入孔与风扇之间以用于朝向风扇引导通过吸入孔吸入的空气,其中钟形口可具有顶部开口和引导部,顶部开口的直径从钟形口的底部朝向顶部逐渐减少,引导部用于引导从风扇排出的并被吸回风扇的空气。

热交换器可布置成在垂直于旋转轴的方向上相距风扇以一距离围绕风扇。

排水盘布置在热交换器下方以用于获取由在热交换器中进行热交换的空气中的水分的冷凝而形成的冷凝液,其中排水盘可安装成沿热交换器围绕风扇并接纳热交换器的底部。

引导构件可与排水盘整体地模制。

引导构件可与排水盘单独地模制之后与排水盘组合。

引导构件可包括弯曲部分和连接部分,其中弯曲部分从热交换器的底部朝向风扇倾斜地弯曲,连接部分从弯曲部分向下延伸并连接弯曲部分和钟形口。

弯曲部分的外圆周面可配置为将从风扇排出的空气引导至热交换器。

连接部分具有顶端和底端,顶端可连接至弯曲部分且底端可连接至钟形口。

连接部分的内圆周面具有围绕风扇的旋转轴定心的圆的形状,并且内圆周面的直径可大于风扇的外圆周面的直径。

有益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通过引导从风扇排出的空气,可抑制噪音或振动、可提高吹风效率以及可改善维修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天花板嵌入式室内单元的示例性立体图;

图2为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天花板嵌入式室内单元的示例性横剖视图;

图3为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方式的天花板嵌入式室内单元的示例性横剖视图;

图4为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方式的天花板嵌入式室内单元的示例性横剖视图;

图5为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方式的天花板嵌入式室内单元的示例性横剖视图;

图6为图5的主要部分的扩大视图;

图7示出从图5所示的天花板嵌入式室内单元的风扇排出的空气的流动;以及

图8为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方式的天花板嵌入式室内单元的示例性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天花板嵌入式室内单元的实施方式。

根据实施方式的天花板嵌入式室内单元100用于空调并且掩埋在形成于天花板中的凹部(未示出)中,以用于吸入室内空气并且同时对空气进行热交换以将具有预期温度的空气排出到房间。

具体而言,如图1和图2中所示,天花板嵌入式室内单元100包括主体10、天花板镶板20、风扇30、钟形口40、热交换器50、排水盘60以及引导构件70。

现在将描述各部分10到70。

主体10掩埋在形成于天花板中的凹部中,具体地具有掩埋在天花板中的矩形立方体形式并且通向房间,其中所述主体10包括顶板11和围绕顶板11的侧板12。

天花板镶板20覆盖主体10的开口X,具体地,可拆卸地安装在侧板12的底部并且当从平面观察时大致具有矩形形状。

更具体地,如在图1和2中所示,天花板镶板20具有连接到主体10的开口X的吸入孔2A和多个排出孔2B。

该实施方式的吸入孔2A大致具有通过在厚度方向上对天花板镶板20进行钻孔而形成于天花板镶板20中间的长方形形状,排出孔2B大致具有通过沿相应侧部在厚度方向上对天花板镶板20进行钻孔而形成的长形形式。

风扇30配置为通过吸入孔2A吸入室内空气同时通过排出孔2B将空气排出到室内,在该实施方式中,风扇30沿旋转轴C自下而上吸入室内空气同时在大致垂直于旋转轴C的水平方向上排出空气。

具体而言,如在图1和图2中所示,风扇30安装在主体10中,并且包括围绕旋转轴C旋转的多个翼31和具有吸收孔321的护罩32。吸收孔321位于吸入孔2A上方。

更具体地,风扇30安装在主体10中以能够通过主体10的开口X被拆除;在从天花板镶板20移除构成吸收孔2A的吸收孔部分(未示出)之后再进行风扇30的附接或拆卸。

当从风扇30排出的一些空气被吸回到风扇30中时,护罩32配置为使空气能够顺畅地吸入到吸收孔321而不是使其在护罩32的底部积聚。具体而言,如在图2中所示,风扇30包括具有开口的旋转体,所述开口的直径自下而上逐渐增加,风扇30还具有侧表面322,所述侧表面322在旋转轴C的方向上的横截面成形为大致如圆弧。

侧表面322在旋转轴C的方向上的横截面还大致具有四分之一椭圆的形式。

钟形口40安装在风扇30与吸入孔2A之间,以用于高效地将室内空气引导到风扇30。具体而言,如在图2中所示,钟形口40形成为朝向风扇30的吸收孔321直立并且具有开口,所述开口的直径自下而上逐渐减小,而且所述钟形口40布置成使得顶部开口41位于风扇30的吸收孔321上方而钟形口40的顶端位于风扇30内部。

此外,如后续将描述的那样,在该实施方式中钟形口40通过连接构件(未示出)可拆卸地安装到排水盘60上。

主体10中设置有对从风扇30排出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50,并且该热交换器50安装成在与风扇30的旋转轴C大致垂直的方向上相距风扇30的特定距离。

具体而言,如在图1中所示,热交换器50安装成围绕风扇30,并且在该实施方式中当从上方观察时大致具有方形形状。

排水盘60安装在热交换器50下方,以用于在通过热交换器50对空气进行热交换时获取由空气中的水分的冷凝而形成的冷凝液。

具体而言,如在图1和2中所示,排水盘60沿围绕风扇30的热交换器50安装并且接纳热交换器50的底端。

引导构件70配置为朝向热交换器50引导从风扇30排出的空气同时抑制从风扇30排出的空气被吸回风扇30中,而且在该实施方式中引导构件70与排水盘60模制成一个单元。

具体而言,如在图1和图2中所示,引导构件70设置在热交换器50与风扇30之间,并且安装成以向上突出的形式围绕风扇30。

更具体地,引导构件70具有从热交换器50的底部朝向风扇30倾斜地弯曲的弯曲部分71以及从弯曲部分71向下延伸以连接弯曲部分71与钟形口40的连接部分72。在该实施方式中,沿旋转轴C的截面具有四分之一椭圆的形式。

弯曲部分71朝向热交换器50引导从风扇30排出的空气。具体而言,弯曲部分71的外圆周面711与用于允许从风扇30排出的一些空气流动到热交换器50的引导面对应。在该实施方式中,弯曲部分71形成为从护罩32的顶端附近横跨至热交换器50的底部。

连接部分72具有旋转体的形式,并且在该实施方式中大致具有圆柱形式。连接部分72在顶端连接到弯曲部分71的内端,并且在底端连接到钟形口40的底部外圆周部分。

在该实施方式中,当从主体10的开口X(在该实施方式中从下方)观察时,至少当引导构件70附接到风扇30时或从风扇30拆除时,引导构件70安装在没有覆盖风扇30的位置处。

具体而言,当从下方观察时,引导构件70布置成使得风扇30的外边界位于引导构件70的内边界内。

在该实施方式中,引导构件70的从下方观察所得的内边界与引导构件70的最往内部分的轮廓对应,并且由连接部分72的内圆周面721形成。也就是说,引导构件70的从下方观察所得的内边界具有围绕风扇30的旋转轴C定心的圆形形式。

此外,在该实施方式中,风扇30的从下方观察所得的外边界为风扇30的旋转区域的外边界,并且由这样的旋转轨迹形成,所述旋转轨迹由在风扇30中形成的护罩32的侧表面322的顶端形成。

更具体地,引导构件70的内边界的直径Li(在该实施方式中为连接部分72的内圆周面721的直径)形成为大于风扇30的直径Lo(旋转直径)(在该实施方式中为护罩32的顶端的旋转直径)。这使得风扇30能够穿过引导构件70的内部,即穿过连接部分72的内圆周面721的内部而与风扇30的旋转位置无关。

此外,当从开口观察时,除了引导构件70之外,风扇30还定位成不覆盖安装在热交换器50下方的排水盘60。在该实施方式中,由于引导构件70整体安装在排水盘60的直径内即安装到风扇30的侧部,风扇30布置成不覆盖引导构件70并且无疑地不覆盖排水盘60。

根据如上文描述的那样进行布置的天花板嵌入式室内单元100的实施方式,由于当从下方观察时风扇30和引导构件70定位成没有彼此覆盖,所以可在不移除引导构件70的情况下对风扇30进行附接或拆卸,从而提高维修能力。具体而言,如上文所描述,在从天花板镶板20移除吸收孔部分(未示出)以及将钟形口40移至主体10外之后,能够在不移除排水盘60和引导构件70的情况下达到和正好移除风扇30。

此外,由于风扇30可穿过引导构件70的内部而与风扇30旋转的位置无关,所以风扇30和引导构件70可以不相互干扰,从而进一步提高维修能力。

另外,由于引导构件70与排水盘60整体地模制,所以不需要附加部分来引导从风扇30排出的空气以抑制噪音或振动以及提高风扇30的吹风效率。

此外,由于引导构件70具有从钟形口40的底部外圆周部分向上延伸的连接部分72,所以可抑制从风扇30排出的空气被吸回到风扇30中的流动。这降低风扇30底部的空气的积聚,从而提高风扇30的吹风效率。

本公开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

例如,虽然在上文的实施方式中引导构件70与排水盘60整体地模制,但是如图3中所示,引导构件70可以与排水盘60单独模制随后被组合到排水盘60上。

使用该设置,虽然组成部分的数量可能增加,但是与上文的实施方式类似可提高维修能力;而且,因为引导构件70的形式没有变得复杂,所以可预期可将引导构件70设计成各种形式。

此外,如在图4中所示,引导从风扇30排出的空气的功能可配置在钟形口40的一部分中。

具体而言,钟形口40具有沿护罩32的侧表面322形成的引导部42,并且引导部42和引导构件70的弯曲部分71连续地形成。

当从风扇30排出的一些空气被吸回到风扇30中时,上文的设置可使得空气的流动被顺畅地吸入并且降低空气在风扇30底部的积聚,从而提高风扇30的吹风效率、降低功率损耗以及确保抑制噪音或振动。

虽然在该实施方式中连接部分大致具有圆形形状,但是连接部分可成形为类似弯曲面或顶部被切除的圆锥。

在这种情况下,当从主体的开口观察时,连接部分的内边界形成在风扇的外边界的外侧上。

此外,虽然在该实施方式中引导面沿旋转轴C的截面成形为类似四分之一椭圆,但是引导面的形状可根据由风扇形成的护罩的形状而恰当地改变。

接下来,现在将参考图5到图7描述具有修改形式的引导构件的另一实施方式。

下面将不描述与图1到图4中所示的那些结构相同的结构,而是将描述与图1到图4中所示的那些结构不同的结构。

如图5和图6中所示,排水盘80具有支撑热交换器50的底壁81、安装成从底壁81向内并向上倾斜的内壁82以及安装在热交换器50外面并且沿热交换器50直立的外壁83。

这些壁整体地形成。

在该实施方式中,排水盘80配置成使得内壁82的顶端821和钟形口40的底部43的顶表面431大致定位在相同的平面上。此外,在该实施方式中,排水盘80通过连接构件(未示出)安装在主体10的侧板12上。

如在图5和图6中所示,引导构件90安装在形成于风扇30中的护罩32下方以用于将从风扇30排出的空气朝向热交换器50引导到主流方向L1上和朝向风扇30引导到再进入方向L2上。由于在护罩32与排水盘80之间的距离变短,所以如在图7中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天花板嵌入式室内单元200可降低再进入方向L2上的流动速率,其中在再进入方向L2上从风扇30排出的空气流回到风扇30。

更具体地,引导构件90安装成从钟形口40的底部43横跨至排水盘80的内壁82,并且具有向上突出的形状。在该实施方式中,引导构件90横跨钟形口40的底部43的顶表面431和排水盘80的内壁82的顶端821安装,并且配置为相对于旋转轴C具有大致呈半椭圆形式的一个横截面。

在该实施方式中,引导构件90具有如图6中所示遵循护罩32的侧表面322的引导面92,并且配置为在侧表面322与引导面92之间具有距离L,所述距离L在从风扇30排出的空气流动返回到风扇30的吸入孔的方向(再进入方向L2)上以均匀的变化速率增加或保持恒定。

在护罩32的侧表面322与引导面92之间的距离L为在与从风扇30排出的空气流动返回到风扇30的方向(再进入方向L2)垂直的方向上令侧表面322与引导面92分隔开的距离。更具体地,距离L为在沿旋转轴C的横截方向上从侧表面322上的点到令侧表面322上的点连接至引导构件90的中心O的直线与引导面92相交的点的距离。

换言之,距离L的最小值为连接护罩32的顶端点X与引导面92上的引导顶点X'的距离,并且从最小距离开始以均匀的改变速率改变的最大距离为连接护罩的底端点Y与引导面92上的引导底端点Y'的距离。

由于从风扇30排出的空气在再进入方向L2上流动,即沿护罩32的侧表面322流动返回到风扇,所以再进入方向L2为从护罩32的顶端点X到底端点Y的方向。换言之,侧表面322与引导面92之间的距离L从护罩32的顶端点X到底端点Y以均匀的改变速率增加或保持恒定。

具体而言,如在图6中所示,引导面92由引导构件90的外圆周面91之中面对护罩32的至少侧表面322的部分构成。在该实施方式中,如在图6中所示,在沿旋转轴C的横截面中,引导面92形成于引导构件90的顶端点X'与引导构件90的底端点Y'之间,其中,顶端点X'与护罩32的顶端点X对应而底端点Y'与护罩32的底端点Y对应。

此外,引导顶端点X'为连接顶端点X与引导构件90的中心O的直线与引导构件90的外圆周面91相交的交叉点,并且引导底端点Y'为连接底端点Y与引导构件90的中心O的直线与引导构件90的外圆周面91相交的交叉点。

更具体地,如图6中所示,相对于引导构件90,假设从排水盘80的内壁82的顶端821到护罩32的顶端点X的高度为H,并且在护罩32的顶端点X的开口直径为R。此外,假设从内壁82的顶端821到引导构件90的顶点P的高度为Hd,并且从护罩32的底端点Y到引导构件90的顶点P的水平距离为Rd。

在该实施方式中,引导构件90形成为使得顶点P位于由Hd≤H或0.9R≤Rd≤1.4R限定的区域中。

利用该实施方式中的配置,护罩32的侧表面322与引导构件90的引导面92之间的距离L沿从护罩32的顶端点X到底端点Y的方向以大于或等于1.0并且小于或等于1.2的均匀改变速率增加或保持恒定。在该实施方式中,引导面92形成为使得改变速率变成1.2。

根据该实施方式中的天花板嵌入式室内单元200,护罩32与引导面92之间沿再进入方向L2以均匀改变的速率增加的距离L可阻止空气在护罩32的底部积聚以及提高风扇30的吹风效率,从而降低功率损耗和确保抑制噪音发生。

由于引导构件90沿旋转轴C的横截面大致具有半椭圆的形式,所以从风扇30排出的空气没有积聚,而是甚至在朝向热交换器50的主流方向L1上有效地吹风。

本公开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

例如,虽然在上文的实施方式中引导构件安装成从钟形口的底部横跨至排水盘的内壁,但是引导构件并非必需安装成到达排水盘的内壁,而是如图8中所示,引导构件95可例如成形为当从上方观察时类似圆环。

此外,如图8中所示,引导构件95的外圆周面96可具有沿圆周形成的多个引导槽95a。

具体而言,引导槽95a可沿从风扇30排出的空气流动的方向形成弯曲形状。

上文描述的结构可更确信地防止空气积聚并提高风扇30的吹风效率以降低功率损耗并确保抑制噪音。

已经描述若干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并意识到,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进行各种修改。因此,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显而易见,本公开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出于说明的目的而提供这些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