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翅片管式换热器及具有该翅片管式换热器的供热水装置,该翅片管式换热器具有传热管贯穿多个板状翅片的结构,能用于对冷热水进行加热的用途等。
背景技术:
例如,燃气供热水装置通常构成为利用翅片管式换热器从由燃气燃烧器产生的燃烧气体中进行热回收来对供热水用的冷热水进行加热。
在要将上述这样的燃气供热水装置构成为不同于普通家用供热水装置的、例如能够在餐馆等中使用的供热水能力(码数)相当强的商用供热水装置的情况下,作为燃气燃烧器,能采用燃气燃烧区较宽的大型燃气燃烧器。与此相对应,换热器会被做成为与上述燃气燃烧区相匹配的较大的尺寸。因此,实际情况为,各板状翅片的例如其左右横宽方向长度呈被做成为与燃气燃烧器的燃气燃烧区的宽度大致相等的、相当大的尺寸。
而且,以往,作为不同于上述结构的供热水装置,有一种将两个换热器上下地层叠成两层,且使上述两个换热器的传热管彼此相互连接起来的供热水装置(例如参照日本特开平10-19377号公报)。
而且,以往,作为换热器的其他例子,还有一种将两个板状翅片组设于一个外壳内的单缸双回路式换热器(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1-91057号公报)。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1937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91057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采用上述以往技术,存在下述这样的不良情况。
首先,在将板状翅片的左右横宽方向长度做成为与燃气燃烧器的燃气燃烧区的宽度大致相等的情况下,存在下述不良情况。即,在要构成供热水能力较强的商用等的供热水装置的情况下,作为换热器的各板状翅片,需要像上述那样地制造、准备左右横宽方向长度做得较长的专用的板状翅片。因而,供热水装置的制造成本价格会变得相当高。而且,当板状翅片的尺寸较长时,在被燃烧气体加热时产生的热膨胀量也会变大。因此,容易在板状翅片、传热管及它们的接合部分等处产生较大的应力。从提高换热器整体的可靠性,谋求延长耐久寿命等的观点出发,期望能解决上述那样的不良情况。
而且,即使是日本特开平10-19377号公报所述的结构,结果也是,在要使用燃烧区较宽的大型燃烧器的情况下,不得不与之相对应地增大各换热器的板状翅片的尺寸。因而,无法达到适当解决上述不良情况的目的。
而且,日本特开2001-91057号公报所述的结构的换热器做成为使两个系统的传热管单独贯穿两个板状翅片组的各个板状翅片组。因此,即使采用上述这样的结构,也无法达到适当解决上述不良情况的目的。在要增强上述各系统的供热水能力的情况下,仍然需要增大板状翅片的尺寸。
本发明即是基于上述那样的情况来考虑并做成的,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换热器及具有该换热器的供热水装置,该换热器无需使用将左右横宽方向尺寸做得相当长的专用的板状翅片作为板状翅片,就能够增多来自燃烧气体等加热用气体的热回收量。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中提出了下列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翅片管式换热器具有外壳、多个板状翅片和传热管。外壳构成为其内部能够被供给加热用气体。多个板状翅片被收容于外壳内,且沿外壳的前后方向排列。传热管具有沿前后方向贯穿多个板状翅片的多个直形管体部,且在该传热管的两端部具有进冷水口和出热水口。多个板状翅片具有多个第1板状翅片和多个第2板状翅片,该多个第1板状翅片和多个第2板状翅片以相互独立的方式形成,且该多个第1板状翅片和该多个第2板状翅片之间以沿外壳的左右横宽方向排列的方式配置。多个直形管体部具有贯穿各多个第1板状翅片的第1直形管体部和贯穿各多个第2板状翅片的第2直形管体部。传热管具有将第1直形管体部和第2直形管体部相互连接起来的连接管体部,且传热管做成为穿过多个第1板状翅片和多个第2板状翅片各自的配置区域的结构。
采用上述这样的结构,能够获得下面这样的效果。
即,在本发明中,多个第1板状翅片和多个第2板状翅片之间以沿外壳的左右横宽方向排列的方式配置,且传热管做成为穿过上述多个第1板状翅片和多个第2板状翅片各自的配置区域的结构。从功能方面来看,上述这样的结构能够与使传热管贯穿左右横宽方向尺寸做得较长的多个板状翅片的以往的换热器同样地增大整体的热回收量。因此,上述这样的结构即使针对例如燃烧区较宽的大型燃烧器等也能够适当地应对。
而且,本发明与以往不同的是,具有使第1板状翅片和第2板状翅片之间沿横宽方向排列的结构。因此,在本发明中,作为各板状翅片,能够采用例如横宽方向尺寸为以往尺寸的一半以下的、尺寸较小的板状翅片。因而,能够使各板状翅片的制造成本低廉,也能够使换热器整体的制造成本低廉。
而且,采用本发明,通过谋求缩短各板状翅片的尺寸,还能够获得下述效果:还能缩小因各板状翅片在被加热用气体加热时发生热膨胀等导致在换热器的各部位产生的应力。因而,能够提高换热器整体的可靠性,能够适当地谋求延长耐久寿命等。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第1板状翅片的形状、尺寸和材质均与第2板状翅片的形状、尺寸和材质相同。
采用上述这样的结构,无需将形状等不同的多种板状翅片用作多个第1板状翅片和多个第2板状翅片。因此,能够进一步使换热器整体的制造成本低廉。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外壳具有上部开口部和下部开口部,外壳为框状,且外壳做成为能够使加热用气体从上部开口部和下部开口部中的一者通向其中另一者的结构。在多个第1板状翅片各自的一端部连设有自该一端部向外壳的前后方向突出的第1端部折曲片。该第1端部折曲片具有与外壳的一侧壁部相抵接或相靠近的第1部分。第1端部折曲片中的比第1部分靠加热用气体的流动方向下游侧的部分做成为能够将沿着第1部分流过来的加热用气体向背离外壳的一侧壁部的方向引导的、离开一侧壁部的结构。多个第2板状翅片做成为与使多个第1板状翅片左右翻转后得到的结构相当的结构。在第2板状翅片连接有与第1端部折曲片相对应的第2端部折曲片。第2端部折曲片具有与外壳的另一侧壁部相抵接或相靠近的第2部分。第2端部折曲片中的比第2部分靠加热用气体的流动方向下游侧的部分做成为能够将沿着第2部分流过来的加热用气体向背离外壳的另一侧壁部的方向引导的、离开另一侧壁部的结构。
采用上述这样的结构,在要使加热用气体从换热器的上部开口部和下部开口部中的一者通向其中另一者来进行热回收的情况下,能够利用第1端部折曲片和第2端部折曲片的存在来适当地避免因加热用气体集中地作用于外壳的一侧壁部和另一侧壁部导致该外壳的一侧壁部和另一侧壁部的局部呈过热状态的情况发生。
另一方面,第2板状翅片相当于使第1板状翅片左右翻转后得到的结构。这样的话,设于第1板状翅片的第1端部折曲片能够在第2板状翅片中直接有效地被利用为第2端部折曲片。因而,上述结构是合理的。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多个第1板状翅片均在靠左右横宽方向中央处的端部具有自该端部向外壳的前后方向突出的第1中央侧折曲片。多个第2板状翅片均在靠左右横宽方向中央处的端部具有自该端部向外壳的前后方向突出的第2中央侧折曲片。第1中央侧折曲片和第2中央侧折曲片构成为能够使得朝向第1中央侧折曲片和第2中央侧折曲片行进过来的加热用气体通过撞击第1中央侧折曲片和第2中央侧折曲片中的至少一者来被引导至位于第1中央侧折曲片和第2中央侧折曲片的左右两侧的一对直形管体部附近。
采用上述这样的结构,能够使朝向多个第1板状翅片的第1中央侧折曲片和多个第2板状翅片的第2中央侧折曲片行进过来的加热用气体有效地对传热管中的规定的直形管体部进行作用。由此,能够进一步增多热回收量。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第1板状翅片的沿左右横宽方向延伸的部分以在前后方向上从第2板状翅片的沿左右横宽方向延伸的部分的左右横宽方向上的延长线上错开的方式配置。
由此,第1板状翅片和第2板状翅片即使因热膨胀导致相互干扰也不容易发生应变。而且,容易往较小的外壳中收纳多个第1板状翅片和多个第2板状翅片,能够使换热器小型化。
本发明的供热水装置具有:燃烧器;及换热器,其用于从由该燃烧器产生的加热用气体中进行热回收来对冷热水进行加热。作为换热器,采用了上述本发明的换热器。
采用上述这样的结构,在本发明的供热水装置中仍然能够获得与针对本发明的换热器进行描述的内容同样的效果。
参照附图并根据下面要进行的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说明,能够进一步明确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
发明的效果
如上所述,采用本发明,能够实现换热器及具有该换热器的供热水装置,该换热器无需使用将左右横宽方向尺寸做得相当长的专用的板状翅片作为板状翅片,就能够增多来自燃烧气体等加热用气体的热回收量。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供热水装置的一例的主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供热水装置的一例中的一部分的正面剖视图。
图3是沿图2中的Ⅲ-Ⅲ的剖视图。
图4是图2所示的供热水装置的换热器的顶面剖视图。
图5的(A)是沿图4中的Va-Va的剖视图,图5的(B)是图5的(A)中的Vb部的放大图,图5的(C)是图5的(A)中的Vc部的放大图,图5的(D)是图5的(A)中的Vd部的放大图。
图6的(A)是第1板状翅片的俯视图,图6的(C)是第1板状翅片的主视图,图6的(B)是第2板状翅片的俯视图,图6的(D)是第2板状翅片的主视图。
图7是表示第1板状翅片的沿左右横宽方向延伸的部分位于在前后方向上从第2板状翅片的沿左右横宽方向延伸的部分的左右横宽方向上的延长线上错开的位置的结构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8是表示第1板状翅片的沿左右横宽方向延伸的部分位于第2板状翅片的沿左右横宽方向延伸的部分的左右横宽方向上的结构的示意性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具体地说明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供热水装置WH为瞬时式燃气供热水装置。该供热水装置WH主要具有壳体110、燃烧装置BE、风扇6、一次换热器HE、二次换热器SHE和废气收集筒108。
燃烧装置BE用于供给燃烧气体。该燃烧装置BE具有燃烧器5和燃烧器壳55。燃烧器5用于产生燃烧气体。燃烧器壳55在内部收容有燃烧器5。在该燃烧装置BE连接有用于向燃烧装置BE供给气体燃料的集管53。
风扇6用于向燃烧装置BE的燃烧器壳55内供给燃烧用空气。风扇6例如是西洛克风扇。如图3所示,风扇6例如具有叶轮6a、风扇壳6b、风扇马达6c、旋转轴6d等。该风扇6安装于燃烧器5的下部。
如图1所示,一次换热器HE和二次换热器SHE均用于从由燃烧器5产生的燃烧气体中进行热回收。一次换热器HE为显热回收用换热器,二次换热器SHE为潜热回收用换热器。在燃烧装置BE之上安装有一次换热器HE,在该一次换热器HE之上安装有二次换热器SHE。
一次换热器HE与二次换热器SHE之间利用配管104连接起来。在二次换热器SHE连接有用于向二次换热器SHE供给冷水的供冷水管101。在一次换热器HE连接有用于从一次换热器HE中送出热水的出热水管102。
在上述供冷水管101与出热水管102之间连接有旁通管105。该旁通管105用于利用供冷水管101中的冷水来调整将从出热水管102中送出的热水的温度。而且,在二次换热器SHE设有用于将在二次换热器SHE中产生的废水排出的废水排出管107。
一次换热器HE为翅片管式换热器。该一次换热器HE具有:多个板状翅片1A、多个板状翅片1B,它们相互层叠起来;传热管3,其贯穿多个板状翅片1A、多个板状翅片1B;及成为外壳2的主体板,其将多个板状翅片1A、多个板状翅片1B和传热管3收容于其内部。传热管3在一端与配管104相连接,且在另一端与出热水管102相连接。
二次换热器SHE具有多个(螺旋状的)传热管103和将传热管103收容于内部的外壳106。传热管103在一端与供冷水管101相连接,且在另一端与配管104相连接。
废气收集筒108用于使经过一次换热器HE和二次换热器SHE之后的燃烧气体从规定的排气口108a向供热水装置WH的外部排出。该废气收集筒108配置在二次换热器SHE的上部。排气口108a也可以直接设于二次换热器SHE。
另外,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换热器对应的是一次换热器HE,不对应二次换热器SHE。而且,也可以省略二次换热器SHE。
如图2和图3所示,一次换热器HE例如是供热水能力强于普通家用的标准型供热水装置的供热水能力的商用换热器。
燃烧器5例如是燃气燃烧器,燃烧器5具有沿燃烧器壳55的左右横宽方向排列的多个燃烧器主体50(燃烧管)。作为各燃烧器主体50,能够采用与以往同样的结构。省略燃烧器主体50的详细说明,燃烧器主体50整体呈扁平状。在燃烧器主体50的一端侧的下部设有气体燃料导入口51,且在燃烧器主体50的一端侧的上部设有俯视时呈细长的矩形形状的火焰孔部52。气体燃料将在该火焰孔部52处进行燃烧。
如图3所示,在燃烧器壳55的前部安装有供给气体燃料用的集管53。该集管53的气体燃料喷出用的喷嘴54与燃烧器5的各气体燃料导入口51相对,或伸入该燃烧器5的各气体燃料导入口51中。从风扇6吹进燃烧器壳55内的燃烧用空气(一次空气)能够被整流板8引至喷嘴54附近。该燃烧用空气和气体燃料的混合气体能够从气体燃料导入口51供给到燃烧器主体50内。另一方面,从风扇6吹进来的燃烧用空气中的、经过在整流板8设置的多个通气孔80之后的燃烧用空气(二次空气)将被供给至燃烧器5的设置区域。
如图2和图3所示,换热器HE为显热回收用换热器。如上所述,换热器HE具有:外壳(缸体)2,其载置于燃烧器壳55的上部;多个第1板状翅片1A和多个第2板状翅片1B,它们被收容于该外壳2内;及传热管3。作为换热器HE的这些构成要素的第1板状翅片1A、第2板状翅片1B、外壳2、传热管3均为铜制。
外壳2具有上部开口部20和下部开口部21,外壳2为矩形框状。由燃烧器5产生的燃烧气体能从下部开口部21流入外壳2内之后朝上行进,且能从上部开口部20向外壳2的上方流出。
多个第1板状翅片1A位于外壳2内的左侧区域,且沿外壳2的前后方向排列。多个第2板状翅片1B位于外壳2内的右侧区域,且沿外壳2的前后方向排列。
多个第1板状翅片1A和多个第2板状翅片1B以相互独立的方式形成。多个第1板状翅片1A和多个第2板状翅片1B之间以沿外壳2的左右横宽方向相互排列的方式配置。
如图2所示,上述左右横宽方向是多个燃烧器主体50的排列方向。而且,上述前后方向是与左右横宽方向正交的方向,如图3所示,上述前后方向是俯视时呈细长的矩形形状的火焰孔部52的较为细长的长边方向。
如图2所示,第1板状翅片1A的长边方向和第2板状翅片1B的长边方向均沿着上述左右横宽方向。而且,第1板状翅片1A的短边方向的部分与第2板状翅片1B的短边方向的部分相互面对。
第1板状翅片1A和第2板状翅片1B中的、靠外壳2的中央处的端部彼此相互接触或相靠近。在此,多个第1板状翅片1A和多个第2板状翅片1B均是通过对薄板状的铜板实施冲压加工得到的,上述这些第1板状翅片1A、第2板状翅片1B各自的形状、尺寸、材质实质上相同。即,作为被用在换热器HE中的第1板状翅片1A、第2板状翅片1B,实质上仅采用了一种板状翅片。但是,第2板状翅片1B设置为相当于使第1板状翅片1A左右翻转(表背对调的情况也算左右翻转,上下对调的情况不算左右翻转)后得到的结构(还可参照图6)。
在第1板状翅片1A的左右横宽方向两端部设有通过使上述第1板状翅片1A的左右横宽方向两端部的一部分朝外壳2的前方或后方弯折后得到的第1端部折曲片10A和中央侧折曲片(第1中央侧折曲片)11A。如上所述,第2板状翅片1B相当于使第1板状翅片1A左右翻转后得到的结构,因此,作为与第1端部折曲片10A和中央侧折曲片11A相对应的部位,第2板状翅片1B具有第2端部折曲片10B和中央侧折曲片(第2中央侧折曲片)11B。
如图5的(B)所清楚地表示的那样,第1端部折曲片10A中的偏下的部分10a与外壳2的一侧壁部22a相抵接或相靠近,且第1端部折曲片10A中的比偏下的部分10a靠上侧的部分10b(靠燃烧气体流动方向下游侧的部分)以越往上侧去,距一侧壁部22a的距离尺寸越大的方式倾斜。与此同样地,如图5的(D)所清楚地表示的那样,第2端部折曲片10B中的偏下的部分10a与外壳2的另一侧壁部22b相抵接或相靠近,且第2端部折曲片10B中的比偏下的部分10a靠上侧的部分10b以越往上侧去,距另一侧壁部22b的距离尺寸越大的方式倾斜。上述这样的结构能发挥后述那样地抑制燃烧气体沿着外壳2的一侧壁部22a、另一侧壁部22b流动的情况发生的作用。
如图5的(C)所示,第1中央侧折曲片11A和第2中央侧折曲片11B均具有:大致水平部11a,其尺寸稍短,具有朝下的面;及立起部11b,其自该大致水平部11a的一端向上延伸。从主视角度观察时,上述第1中央侧折曲片11A和第2中央侧折曲片11B以呈大致字母U状的方式相互靠近。因此,从大致水平部11a的下方冲着大致水平部11a向上行进过来的燃烧气体能够被大致水平部11a引向位于大致水平部11a的两侧的一对直形管体部30(30a、30b)。由此,能够使燃烧气体有效地对一对直形管体部30(30a、30b)进行作用。
如图6的(A)~图6的(C)所示,在第1板状翅片1A和第2板状翅片1B适当地设有形状、尺寸等不同的多个折起部13、鼓起部14(经过推压而成的凸部)。折起部13、鼓起部14是用于提高燃烧气体针对传热管3的作用效率的设计。
如图4所示,传热管3具有多个直形管体部30和多个连接管体部31、多个连接管体部32。多个直形管体部30以沿第1板状翅片1A和第2板状翅片1B的厚度方向贯穿该第1板状翅片1A和第2板状翅片1B的方式配设为上下两层。多个连接管体部31、多个连接管体部32将上述多个直形管体部30串联地连起来。该传热管3的长边方向两端部做成为进冷水口3a和出热水口3b。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构成传热管3的构件,采用了多个U形管30、U形管31和大致半圆弧状或字母U状的弯管(连接管体部32)。多个U形管30、U形管31均是由通过两根直形管体部30的基端部彼此借助一个连接管体部31连成一体而成的单一构件构成的。大致半圆弧状或字母U状的弯管(连接管体部32)由与U形管30、U形管31相独立的构件构成,大致半圆弧状或字母U状的弯管将各U形管30、U形管31的顶端部彼此连接起来。
多个U形管30、U形管31分别从外壳2的后壁部23侧贯穿至前壁部24。多个U形管30、U形管31各自的顶端部彼此在外壳2的前侧部分处借助弯管(连接管体部32)相互连接起来。
上述U形管30、U形管31的贯穿方向也可以是上述方向的反向。具体地讲,也可以是,多个U形管30、U形管31分别从外壳2的前壁部24侧贯穿至后壁部23,多个U形管30、U形管31各自的顶端部彼此在外壳2的后侧部分处借助弯管(连接管体部32)相互连接起来。
多个直形管体部30中的、位于靠外壳2的左右横宽方向中央处的位置且贯穿第1板状翅片1A的直形管体部30a(位于下层的直形管体部30)与同该直形管体部30a相邻接且贯穿第2板状翅片1B的直形管体部30b(位于下层的直形管体部30)之间借助连接管体部31a相互连接起来。而且,多个直形管体部30中的、位于靠外壳2的左右横宽方向中央处的位置且贯穿第1板状翅片1A的直形管体部30c(位于上层的直形管体部30)与同该直形管体部30c相邻接且贯穿第2板状翅片1B的直形管体部30d(位于上层的直形管体部30)之间借助连接管体部32a相互连接起来。由此,传热管3做成为像上述那样地,多个直形管体部30串联地连接起来,并一连串地穿过多个第1板状翅片1A和第2板状翅片1B各自的配置区域的结构。
如图7所示,从俯视角度观察时,第1板状翅片1A的沿左右横宽方向延伸的部分1A1位于在前后方向上从第2板状翅片1B的沿左右横宽方向延伸的部分1B1的左右横宽方向上的假想延长线IL2上错开的位置。而且,从俯视角度观察时,第2板状翅片1B的沿左右横宽方向延伸的部分1B1位于在前后方向上从第1板状翅片1A的沿左右横宽方向延伸的部分1A1的左右横宽方向上的假想延长线IL1上错开的位置。
在此,从俯视角度观察的意思是指像图7所示的那样,从外壳2的上部开口部20侧观察下部开口部21的情况。
接着,说明上述供热水装置WH的作用。
首先,供热水动作是通过使在传热管3内流动的冷热水被由燃烧器5产生的燃烧气体加热来进行的。在本实施方式中,就第1板状翅片1A和第2板状翅片1B的总体尺寸(传热面积的尺寸)来看,能够获得较大的尺寸。因而,即使在将燃料燃烧区的面积较大的大型燃烧器用作燃烧器5的情况下,第1板状翅片1A和第2板状翅片1B也能够适当地应对面积较大的燃料燃烧区。因此,采用本实施方式的供热水装置WH,能够使来自燃烧气体的热回收量变得非常大,能够较大程度地提高供热水能力。
而且,本实施方式中的换热器HE的板状翅片做得较为大型是通过使第1板状翅片1A和第2板状翅片1B之间沿外壳2的横宽方向排列的做法来实现的。因此,能够使第1板状翅片1A和第2板状翅片1B各自的尺寸较小。作为第1板状翅片1A和第2板状翅片1B,也能够直接沿用例如普通家用供热水装置所使用的标准型尺寸的换热器的板状翅片,或仅将上述标准型尺寸的换热器的板状翅片的局部的形状变更之后再沿用。因而,能够通过将板状翅片的尺寸做得较小,来使换热器HE整体的制造成本低廉。
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各第1板状翅片1A和各第2板状翅片1B,采用了形状、尺寸和材质均相同的板状翅片。因此,与使用多种板状翅片的情况相比,能够进一步降低整体的制造成本。
如参照图5的(B)、图5的(D)所说明的那样,第1端部折曲片10A和第2端部折曲片10B发挥使以沿着外壳2的一侧壁部22a、另一侧壁部22b的方式向上行进过来的燃烧气体背离一侧壁部22a、另一侧壁部22b的作用。因此,还能够适当地避免因燃烧气体过度作用于一侧壁部22a、另一侧壁部22b导致该一侧壁部22a、另一侧壁部22b的局部呈过热状态的情况发生。而且,被第1端部折曲片10A和第2端部折曲片10B引导过来的燃烧气体会对位于该第1端部折曲片10A和第2端部折曲片10B附近的直形管体部30进行作用,因此,还能够获得增多热回收量的效果。而且,如参照图5的(C)所说明的那样,第1中央侧折曲片11A和第2中央侧折曲片11B发挥使燃烧气体积极地对一对直形管体部30(30a、30b)进行作用的作用。因此,从增多热回收量的方面来看,上述结构是更加优选的。
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板状翅片1A的沿左右横宽方向延伸的部分1A1和第2板状翅片1B的沿左右横宽方向延伸的部分1B1位于在前后方向上相互错开的位置。因此,第1板状翅片1A和第2板状翅片1B即使因热膨胀导致相互干扰也不容易发生应变。而且,容易往较小的外壳2中收纳多个第1板状翅片1A和第2板状翅片1B,能够使换热器HE小型化。下面,通过与图8所示的比较例进行对比来说明上述情况。
在图8所示的比较例中,第2板状翅片1B的沿左右横宽方向延伸的部分1B1位于第1板状翅片1A的沿左右横宽方向延伸的部分1A1的左右横宽方向上的延长线上。就该结构而言,在第1板状翅片1A和第2板状翅片1B都发生了热膨胀的情况下,第1板状翅片1A的沿左右横宽方向延伸的部分1A1与第2板状翅片1B的沿左右横宽方向延伸的部分1B1会彼此相互干扰,在左右横宽方向上挤在一起。由此,第1板状翅片1A和第2板状翅片1B都会在左右横宽方向上受到压缩力,因此,第1板状翅片1A和第2板状翅片1B都会因该压缩力导致容易发生应变。
而且,在比较例中,像区域R所示的那样,会产生第1端部折曲片10A或第2端部折曲片10B中的至少任一者未被收在外壳2中的情况。因此,为了将第1端部折曲片10A和第2端部折曲片10B这两者都收容在外壳2内,需要将外壳2的前后方向尺寸做得较为大型。在该情况下,换热器HE会变得较为大型。或需要减少与未被收在外壳2中的部分相当的第1板状翅片1A的片数。在该情况下,存在无法获得所需的热效率的可能性。
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第1板状翅片1A的沿左右横宽方向延伸的部分1A1和第2板状翅片1B的沿左右横宽方向延伸的部分1B1位于在前后方向上相互错开的位置。因此,即使在第1板状翅片1A和第2板状翅片1B都发生了热膨胀的情况下,也不会存在第1板状翅片1A的沿左右横宽方向延伸的部分1A1和第2板状翅片1B的沿左右横宽方向延伸的部分1B1在左右横宽方向上相互挤在一起的情况。由此,第1板状翅片1A和第2板状翅片1B都不容易在左右横宽方向上受到压缩力,从而都不容易发生应变。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板状翅片1A的沿左右横宽方向延伸的部分1A1和第2板状翅片1B的沿左右横宽方向延伸的部分1B1位于在前后方向上相互错开的位置。因此,能够使第1中央侧折曲片11A和第2中央侧折曲片11B沿前后方向相互重叠规定尺寸的大小。由此,与比较例相比,能够缩小第1板状翅片1A和第2板状翅片1B整体的配置区域的前后方向尺寸。因而,容易往较小的外壳2中收纳多个第1板状翅片1A和多个第2板状翅片1B,能够使换热器HE小型化。而且,与比较例相比,能够提高热效率。
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内容。本发明的换热器及供热水装置的各部分的具体结构能够在本发明所意图的范围内自由地进行各种设计变更。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第1板状翅片和第2板状翅片各自的形状、尺寸和材质做成为均为相同,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例如也能够做成为第1板状翅片和第2板状翅片的形状、尺寸等不同的结构。而且,也可以是,多个第1板状翅片和多个第2板状翅片未必都要统一成相同的形状、尺寸,还可以做成为,在多个第1板状翅片中,一部分板状翅片的形状等不同于其他板状翅片。对第2板状翅片而言也为同样。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1板状翅片和第2板状翅片为通过使自身左右翻转后能得到对方的关系,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传热管的多个直形管体部只要是以穿过第1板状翅片和第2板状翅片各自的配置区域的方式连接起来即可,直形管体部的层数(上下两层等层数)也不受限定。在本发明中,也能够实施除了第1板状翅片和第2板状翅片之外,还设置第3板状翅片这样的做法。
在本发明中所说的外壳的前后方向和左右横宽方向未必与供热水装置的前后方向、左右横宽方向一致。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做成为换热器设于燃烧器的上方,燃烧气体从换热器的下方朝向上方行进的所谓的正燃方式,但也能够与此相反地做成为换热器设于燃烧器的下方,燃烧气体从上方朝向下方行进的逆燃方式。燃烧器不限于燃气燃烧器,例如也能够做成为燃油燃烧器。本发明适用于构成供热水能力较强的商用供热水装置的情况,但不限定于此,供热水能力的具体强度也不受限定。采用本发明,能够获得能够适当地谋求减小各板状翅片的尺寸的效果。本发明的供热水装置为包含通常供热水用、浴室供热水用、取暖用、或融雪用等方面在内的较宽泛的概念。加热用气体不限定于燃烧气体。
附图标记说明
BE、燃烧装置;WH、供热水装置;HE、换热器(翅片管式换热器);SHE、二次换热器;1A、第1板状翅片;1B、第2板状翅片;10A、第1端部折曲片;10B、第2端部折曲片;11A、第1中央侧折曲片;11B、第2中央侧折曲片;2、外壳(换热器的);20、上部开口部;21、下部开口部;3、传热管;3a、进冷水口;3b、出热水口;30、直形管体部;31、31a、32、32a、连接管体部;5、燃烧器;50、燃烧器主体;51、气体燃料导入口;52、火焰孔部;53、集管;54、喷嘴;55、燃烧器壳;6、风扇;6a、叶轮;6b、风扇壳;6c、风扇马达;6d、旋转轴;8、整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