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用蚕茧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84609阅读:521来源:国知局
一种纺织用蚕茧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领域,尤其是一种纺织用蚕茧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从农民处收购来的新鲜蚕茧,由于里面的蚕蛹是活的,如果不烘干杀死里面的蚕蛹,蚕蛹就会破茧成蝶,将不能用于缫丝,而且养蚕的季节只能是春夏秋,而缫丝厂是一年四季均要生产的,所以,收购来的新鲜蚕茧需要烘干储存,用于缫丝。

现有的蚕茧烘干装置在蚕茧在烘干过程中使蚕茧受热不均匀,烘干效果差,且效率更低,需要烘干的时间更长。有的蚕茧由于烘干不到位,生丝清洁、洁净程度差,且难以贮藏;有的蚕茧由于烘干过度,使茧丝的丝胶过度变性,解舒不良,缫丝困难增加缫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纺织用蚕茧烘干装置,该系统可以将蚕茧高质量、均匀的烘干,避免了蚕茧在储存过程中变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种纺织用蚕茧烘干装置,其特征是,其结构包括一烘干箱,所述的烘干箱上端设有进料口,烘干箱上端中间设有排湿气孔,烘干箱内部上端设有排湿器,烘干箱内部两侧分别固定设有烘干板,烘干箱内部下端设有湿度计。

所述的烘干箱左端设有左热风机,左热风机连接有左热风管,左热风管上设有四个左气孔,烘干箱右端设有右热风机,右热风机连接有右热风管,右热风管上设有四个右气孔。

所述的烘干箱下端设有传送带,传送带右侧设有主动轮,传送带左侧设有从动轮。

优选的,所述的左热风机和右热风机通过螺栓连接在烘干箱上。

优选的,所述的烘干板与烘干箱通过焊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1、由于其结构包括一烘干箱,所述的烘干箱上端设有进料口,烘干箱上端中间设有排湿气孔,烘干箱内部上端设有排湿器,烘干箱内部两侧分别固定设有烘干板,烘干箱内部下端设有湿度计,因此,使用时,排湿器通过与排湿气孔的配合,降低了烘干箱内的湿度,湿度计可以有效监控烘干箱内的湿度情况,烘干板使蚕茧的烘干更加充分和均匀,它是一个节能、环保设备,具有很好的推广利用价值。

2、由于所述的烘干箱左端设有左热风机,左热风机连接有左热风管,左热风管上设有四个左气孔,烘干箱右端设有右热风机,右热风机连接有右热风管,右热风管上设有四个右气孔,因此,使用时。左热风机和右热风机提供充足的烘干热风,左热风机和右热风机吹出的热风通过左热风管和右热风管传到左气孔和右气孔,为烘干箱内提供恒定和充足的烘干热风。

3、由于所述的烘干箱下端设有传送带,传送带右侧设有主动轮,传送带左侧设有从动轮,因此,使用时,主动轮带动传送带运动,将 烘干的蚕茧运出烘干箱,保证了烘干的流畅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进料口,2烘干箱,3排湿气孔,4排湿器,5烘干板,6右气孔,7右热风管,8右热风机,9主动轮,10传送带,11从动轮,12湿度计,13左热风机,14左热风管,15左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图2所示,该纺织用蚕茧烘干装置,其结构包括一烘干箱2,所述的烘干箱2上端设有进料口1,烘干箱2上端中间设有排湿气孔3,烘干箱2内部上端设有排湿器4,烘干箱2内部两侧分别固定设有烘干板5,烘干箱2内部下端设有湿度计12,因此,使用时,排湿器4通过与排湿气孔3的配合,降低了烘干箱2内的湿度,湿度计12可以有效监控烘干箱2内的湿度情况,烘干板5使蚕茧的烘干更加充分和均匀。

上述实例中,具体的,所述的烘干箱2左端设有左热风机13,左热风机13连接有左热风管14,左热风管14上设有四个左气孔15,烘干箱2右端设有右热风机8,右热风机8连接有右热风管7,右热风管7上设有四个右气孔6,因此,使用时。左热风机13和右热风机8提供充足的烘干热风,左热风机13和右热风机8吹出的热风通 过左热风管14和右热风管7传到左气孔15和右气孔6,为烘干箱2内提供恒定和充足的烘干热风。

上述实例中,具体的,所述的烘干箱2下端设有传送带10,传送10带右侧设有主动轮9,传送带10左侧设有从动轮11,因此,使用时,主动轮9带动传送带10运动,将烘干的蚕茧运出烘干箱2,保证了烘干的流畅性。

上述实例中,更为具体的,左热风机13和右热风8机通过螺栓连接在烘干箱2上,防止了左热风机13和右热风机8的左右摆动,有利于装置工作的稳定性。

上述实例中,更为具体的,烘干板2与烘干箱5通过焊接连接,提高了装置内部的稳定性,保证装置的正常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纺织用蚕茧烘干装置,通过热风机、烘干板、排湿器和传送带的配合,实现了蚕茧烘干的功能,它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用于多种场所。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所述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改动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属于本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