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7980阅读:71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灶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集成灶。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灶具大多是将燃烧器整机安装在灶体上,燃烧器与灶体的在燃烧及换热方面的契合度相对较低,灶膛外壁温度高,热量损失大,且灶膛内由于助燃空气没有预热或预热不合理,燃烧器燃烧效率相对低。

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炉灶燃烧器[申请号:201510237022.4],壳体为密封的中空结构,壳体的内部构成燃烧器的风腔,壳体的顶面上设置有向下的凹槽,凹槽内装有水平的导气盘,导气盘将凹槽隔置成下部的预混腔和上部的燃烧腔,导气盘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出气孔,壳体上分别装有与预混腔相连通的进气管和与风腔相连通的进风管,进气管伸入预混腔的出气端处设置有分气帽,分气帽的侧壁上设置贯通的进气孔,预混腔的周壁上设置有连通预混腔和风腔的第一进风孔,燃烧腔的周壁上设置有连通燃烧腔和风腔的第二进风孔。

上述方案虽然能够提高燃烧效率。然而,该方案依然存在燃烧效率还是不够理想,余热无法得到有效利用等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燃烧效率高,余热能得到有效利用,能降低对环境的影响的集成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集成灶,包括燃烧头,在燃烧头上设有炉头,所述的炉头外围设有灶膛筒体,所述的灶膛筒体下端与燃烧头相连从而在灶膛筒体内侧形成位于燃烧头上方的灶膛,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灶膛筒体内具有位于灶膛筒体的内壁和外壁之间且呈环形的空气夹层,且当集成灶处于工作状态时空气夹层内的空气能与灶膛内的热气进行热交换,所述的灶膛筒体上设有与空气夹层贯通且能使外部空气进入空气夹层内的第一通道,所述的灶膛筒体上还设有与空气夹层贯通且能使空气夹层内的空气进入燃烧头的第二通道。

在上述的集成灶中,所述的第一通道上连接有风机,所述的第二通道通过空气管与燃烧头相连。

在上述的集成灶中,所述的灶膛筒体包括呈筒状的外壳体和呈筒状的内壳体,所述的内壳体和外壳体同轴设置,在内壳体和外壳体之间设有上封板和下封板,所述的内壳体、外壳体、上封板和下封板合围形成上述的空气夹层。

在上述的集成灶中,所述的灶膛筒体呈下端小上端大的锥台型,所述的空气夹层呈下端小上端大的锥台型。

在上述的集成灶中,所述的空气夹层内设有引导空气从第一通道向第二通道流通从而提高换热效果的隔板。

在上述的集成灶中,所述的燃烧头上连接有燃料管且自燃料管输出的燃料能与自第二通道输出的空气混合。

在上述的集成灶中,所述的灶膛筒体上端设有用于放置锅体的锅架,所述的灶膛筒体上设有当锅体设置于锅架上时能与锅体周边形成密封的密封结构,所述的灶膛筒体上设有能将灶膛内的烟气排出的排烟管。

在上述的集成灶中,所述的密封结构包括设于灶膛筒体上的环形架,在环形架上设有当锅体设置于锅架上时能与锅体周边形成密封的耐高温密封圈。

在上述的集成灶中,所述的灶膛内设有区域划分机构,所述的区域划分机构将灶膛划分为通过区域划分机构相互连通的主火焰区和位于主火焰区外围的尾燃区,所述的主火焰区位于灶膛中心区域且主火焰区和尾燃区同心设置。

在上述的集成灶中,所述的排烟管的内端与尾燃区相连通。

在上述的集成灶中,所述的区域划分机构包括若干在圆周方向上分布的辐射板且相邻的辐射板之间形成连通主火焰区和尾燃区的通道,所述的辐射板下端与燃烧头相连,所述的辐射板分别由下至上倾斜向外延伸。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集成灶中的优点在于:1、设计合理,燃烧效率高,余热能得到有效利用,能降低对环境的影响。2、利用灶的烟气预热空气,实现超焓燃烧,提高燃烧效率和减轻污染物的排放;提高燃烧稳定性。3、降低排烟温度,提高系统热利用率。4、提高燃料的活化能,有利于燃烧稳定性。5、体积紧凑小巧,结构可靠,密封性好,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燃烧头1、炉头11、灶膛筒体2、灶膛3、空气夹层4、第一通道21、第二通道22、风机21a、空气管221、外壳体23、外壳体23、内壳体24、上封板25、下封板26、燃料管1a、锅体5、锅架51、密封结构6、排烟管27、环形架61、耐高温密封圈62、区域划分机构7、主火焰区71、辐射板73、尾燃区72。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集成灶,包括燃烧头1,在燃烧头1上设有炉头11,炉头11外围设有灶膛筒体2,灶膛筒体2下端与燃烧头1相连从而在灶膛筒体2内侧形成位于燃烧头1上方的灶膛3,其特征在于,灶膛筒体2内具有位于灶膛筒体2的内壁和外壁之间且呈环形的空气夹层4,且当集成灶处于工作状态时空气夹层4内的空气能与灶膛3内的热气进行热交换,灶膛筒体2上设有与空气夹层4贯通且能使外部空气进入空气夹层4内的第一通道21,灶膛筒体2上还设有与空气夹层4贯通且能使空气夹层4内的空气进入燃烧头1的第二通道22;第一通道21位于第二通道22的另一侧,使第一通道21进入的空气从空气夹层4两侧绕半圆通过进入第二通道22,并且第一通道21水平高度高于第二通道22,处于不同的水平高度上使空气流动的距离更远,能进一步的提高换热效率,并且在第一通道21上安装空气分流器能使空气均匀的进入空气夹层4两侧以弧形传输后进入第二通道22。通过该结构能够预热助燃空气,实现超焓燃烧,提高燃烧效率和减轻污染物的排放,还降低了灶膛外壁及排烟温度,提高系统热利用率,更提高燃料的活化能,有利于燃烧稳定性。

更具体的说,第一通道21上连接有风机21a,风机21a可以采用离心风机、中压风机和轴流风机中的任意一种,只需要出风口能往第一通道21中输送空气即可,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离心风机,第二通道22通过空气管221与燃烧头1相连;灶膛筒体2包括呈筒状的外壳体23和呈筒状的内壳体24,内壳体24上可以设有能够提高换热效果的换热片,增加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果,内壳体24和外壳体23同轴设置,显然内壳体24和外壳体23非同轴设置也是可以的,在内壳体24和外壳体23之间设有上封板25和下封板26,内壳体24、外壳体23、上封板25和下封板26合围形成上述的空气夹层4;灶膛筒体2呈下端小上端大的锥台型,空气夹层4呈下端小上端大的锥台型,灶膛筒体2和空气夹层4也可以采用其它现有的任意形状;空气夹层4内设有引导空气从第一通道21向第二通道22流通从而提高换热效果的隔板。

燃烧头1上连接有燃料管1a且自燃料管1a输出的燃料能与自第二通道22输出的空气混合;灶膛筒体2上端设有用于放置锅体5的锅架51,灶膛筒体2上设有当锅体5设置于锅架51上时能与锅体5周边形成密封的密封结构6,灶膛筒体2上设有能将灶膛3内的烟气排出的排烟管27,密封结构6包括设于灶膛筒体2上的环形架61,在环形架61上设有当锅体5设置于锅架51上时能与锅体5周边形成密封的耐高温密封圈62。

灶膛3内设有区域划分机构7,区域划分机构7将灶膛3划分为通过区域划分机构7相互连通的主火焰区71和位于主火焰区71外围的尾燃区72,主火焰区71位于灶膛3中心区域且主火焰区71和尾燃区72同心设置排烟管27的内端与尾燃区72相连通,区域划分机构7包括若干在圆周方向上分布的辐射板73且相邻的辐射板73之间形成连通主火焰区71和尾燃区72的通道,辐射板73下端与燃烧头1相连,辐射板73分别由下至上倾斜向外延伸。

工作过程:风机21a提供的空气依次通过空气管221、第一通道21和空气夹层4后与炉膛3的尾燃区72进行热交换,预热后的空气通过第二通道22和空气管221进入燃烧器1参与燃烧,燃烧器1通过炉头11分焰对锅体5底部进行加热,火焰主要在主火焰区71燃烧,未燃尽部分进入尾燃区72继续燃烧,燃烧产生的热烟气在尾燃区72与空气夹层4中空气进行热交换降温,降温后的烟气通过排烟管27排出,在排烟管27排出过程中还能与空气夹层4进行热交换降温。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燃烧头1、炉头11、灶膛筒体2、灶膛3、空气夹层4、第一通道21、第二通道22、风机21a、空气管221、外壳体23、外壳体23、内壳体24、上封板25、下封板26、燃料管1a、锅体5、锅架51、密封结构6、排烟管27、环形架61、耐高温密封圈62、区域划分机构7、主火焰区71、辐射板73、尾燃区72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