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磁炉、电磁电炊具本体和电磁电饭煲。
背景技术:
:随着电磁感应式加热方式的普及,IH(IndirectHeating;间接加热)电器如电磁电饭煲、电磁炉越来越受欢迎。电磁电饭煲是一种使用磁力线对锅体进行加热电饭煲,其煲体内集成有电磁加热模块。而电磁炉则可独立对各种铁质炊具进行加热。在常见的使用场景中,相对来说,电饭煲的使用频率会更高一些,用户基本每天都会使用;而电磁炉在部分家庭中是作为一个备用加热器具,使用频率相对低一些。可见,同时配置电磁电饭煲及电磁炉,不能充分发挥电磁电饭煲或电磁炉的价值,同时也会过多地占用空间。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电磁炉,旨在增加电磁炉的使用范畴和利用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磁炉,可拆卸的设置于电磁电炊具本体上,所述电磁电炊具本体的底部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电磁炉的收容槽,所述收容槽内设有第一电接口;所述电磁炉包括壳体以及设于所述壳体内的电磁加热装置,所述壳体的外壁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电接口适配连接的第二电接口,所述第二电接口与所述电磁加热装置电连接。优选地,所述电磁加热装置包括控制器及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电磁线圈组件,所述第二电接口包括用于连接接受电源输入的电源触点和用于传输传感信号的传感触点,所述电源触点和所述传感触点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优选地,所述电磁炉还包括与所述电磁炉分体设置的转接线,所述转接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接口连接适配,所述转接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接口连接适配。优选地,所述电磁炉还包括与所述电磁加热装置电连接的电源线。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接口和所述第二电接口中,一者为插头,另一者为与所述插头适配的插槽。优选地,所述第二电接口设于所述电磁炉的外侧壁上。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与上述电磁炉配套的电磁电炊具本体,所述电磁电炊具本体的底部设置有用于装放电磁炉的收容槽,所述收容槽内设有与所述第二电接口适配的第一电接口。优选地,所述收容槽为槽口位于所述电磁电炊具本体的外侧面上的抽槽。优选地,所述的电磁电炊具本体为电磁电饭煲本体,所述收容槽的顶侧与所述电磁电饭煲本体的内腔连通。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磁电饭煲,包括电磁炉及电磁电炊具本体,所述电磁炉包括壳体以及设于所述壳体内的电磁加热装置,所述壳体的外壁上设有第二电接口,所述第二电接口与所述电磁加热装置电连接;所述电磁电炊具本体的底部设置有用于装放所述电磁炉的收容槽,所述收容槽内设有与所述第二电接口适配的第一电接口;其中,所述电磁炉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收容槽中,所述第一电接口与所述第二电接口电连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在电磁炉的外壁设置第二电接口,使得电磁炉可安装至采用电磁炉作为电磁加热源的电磁电炊具本体上,作为电磁加热源,还可将电磁炉从电磁电炊具本体上取出,独立作为电磁炉功能使用,从而提升电磁炉的使用范畴和利用率,以提升其使用价值。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磁炉较佳实施例的部分透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磁电炊具本体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磁炉较佳实施例与图2中的电磁电炊具本体装配后的纵截面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电磁炉20电磁电炊具本体11壳体12电磁加热装置111第二电接口21收容槽22盛物容器23第一电接口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磁炉。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电磁炉10主要应用在以电磁炉10作为电磁加热源的电磁电炊具本体20上(即该类电磁电炊具本体20的内部没有其它电磁加热器),例如,电磁电饭煲本体(即煲体)、电磁压力锅本体,等等;且这类电磁电炊具本体20的结构特点为:电磁电炊具本体20的底部设有用于安装电磁炉10的收容槽21,且收容槽21内设有第一电接口23,将电磁电炊具本体20的电源线分出一路向收容槽21中内置化,以供电磁炉10使用。进一步地,参照图1至图3,在本实施例中,该电磁炉10包括壳体11以及设于壳体11内的电磁加热装置12,壳体11的外壁上设有用于与第一电接口23适配连接的第二电接口111,第二电接口111与电磁加热装置12电连接。该电磁炉10与电磁电炊具本体20可拆卸连接,即该电磁炉10可拆卸的设置于电磁电炊具本体20上,也就是安装设置到电磁电炊具本体20的收容槽21中,与电磁电炊具本体20形成一个整体的家电产品,此时,电磁炉10的壳体11外壁上的第二电接口111与收容槽21内的第一电接口23适配连通,即电磁炉10的电磁加热装置12与第一电接口23连通,电磁电炊具本体20的第一电接口23给电磁炉10供电。电磁电炊具本体20为电磁电饭煲本体或电磁高压锅本体时,电磁炉10安装到电磁电炊具本体20的收容槽21后,电磁炉10的上表面(即电磁加热面)接触电磁电饭煲本体或电磁高压锅本体的盛物容器22(即内锅)的底部,实现对电磁电炊具本体20的盛物容器22电磁加热。本实施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电磁炉10的外壁设置第二电接口111,使得电磁炉10可安装至采用电磁炉10作为电磁加热源的电磁电炊具本体20上,作为电磁加热源,还可将电磁炉10从电磁电炊具本体20上取出,独立作为电磁炉10功能使用,从而提升电磁炉10的使用范畴和利用率,以提升其使用价值。另外,电磁炉10可拆卸的安装在电磁电炊具本体20上,这样也可以更加方便电磁电炊具本体20的电磁加热部分的维修,只需将电磁炉10从收容槽21中取出来进行维修,避免了拆装电磁电炊具本体20壳体11的麻烦。电磁电炊具本体20中通常设有传感器,例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或光传感器,等等,以供电磁电炊具本体20根据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判断出电磁电炊具本体20的运行状况,以控制调节电磁加热装置12的功率;其中,传感器的输出连接至第一电接口23。故本实施例的电磁加热装置12采用包括控制器及与控制器电连接的电磁线圈组件的方案,第二电接口111包括用于连接接受电源输入的电源触点(图中未示)和用于传输传感信号的传感触点(图中未示),电源触点和传感触点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本实施例中,控制器通过传感触点接收传感器输出的传感信号,从而根据传感信号控制调节电磁加热组件的功率(可根据控制器中内置的程序或映射数据表等预设条件得到当前传感信号对应的温度,以调节电磁加热组件的功率),即调节了电磁加热组件输出给电磁电炊具本体20的盛物容器22的温度,实现电磁电炊具本体20的智能烹饪效果。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电磁炉10还包括与电磁炉10分体设置的转接线(图中未示),转接线的一端与第一电接口23连接适配,转接线的另一端与第二电接口111连接适配。本实施例的电磁炉10在不使用电磁电炊具本体20进行烹饪时,将电磁炉10从收容槽21中取出,通过转接线将第二电接口111与电磁电炊具本体20的第二电接口111连接导通,通过电磁电炊具本体20的电源线接电后给电磁炉10供电,以此独立使用电磁炉10的基本功能(比如,用于炒菜、烧水等等)。当然,在另外的实施例中,电磁炉10也可以是包括与电磁加热装置12电连接的电源线(图中未示),通过将电磁炉10取出后,电磁炉10通过自生的电源线连接电源实现供电;在电磁炉10自生具备电源线时,电磁炉10壳体11的外壁上可设置容纳该电源线的容置部(例如,凹槽或容腔等等),如此,以不影响电磁炉10安装到电磁电炊具本体20的收容槽21中使用。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第一电接口23和第二电接口111中,其中一者为插头,另一者为与插头适配的插槽,也就是第一电接口23和第二电接口111采用插头与插槽适配插接的方式进行连接,提升第一电接口23与第二电接口111连通的可靠性。本实施例中优选采用电磁电炊具本体20的收容槽21为槽口设于其底端侧壁上的槽结构,第二电接口111采用设于电磁炉10的外侧壁上,则第一电接口23就设于收容槽21上对应的内侧壁上,以使的电磁炉10可采用横向插入的方式插入收容槽21及拔出的方式取出电磁炉10,提升电磁炉10的安装和拆卸的便捷性。参照图2和图3,并结合图1,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与上述电磁炉10配套的电磁电炊具本体20,该电磁炉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的电磁电炊具本体20的底部设置有用于装放电磁炉10的收容槽21,收容槽21内设有第一电接口23,收容槽21内设有与第二电接口111适配的第一电接口23。电磁炉10与本电磁电炊具本体20的装配方式参照上述电磁炉10的实施例中的描述。由于本电磁电炊具本体20是与上述电磁炉10配套的设备,因此使电磁炉10实现了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收容槽21为槽口位于电磁电炊具本体20的外侧面上的抽槽,如此设计,使得电磁炉10采用插拔的方式实现安装和拆卸,更加简便、快捷。本实施例的电磁电炊具本体20以电磁电饭煲本体为例,当然,电磁电炊具本体20,还可以为高压锅等其它电磁加热设备。作为电磁电饭煲本体来说,收容槽21的顶侧是与电磁电饭煲本体的内腔连通的,这样在使用时,电磁电饭煲本体的内锅通过直接接触电磁炉10的上表面(即电磁加热面)而进行加热烹饪。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磁电饭煲,包括电磁炉及电磁电炊具本体,该电磁炉和该电磁电炊具本体的具体结构可参照上述实施例及图1至图3,在此不再赘述。其中,电磁炉10可拆卸安装于收容槽21中,第一电接口23与第二电接口111电连接。由于本电磁电饭煲采用了上述实施例的所有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