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料位置交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69554阅读:450来源:国知局
一种物料位置交替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链轮传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物料位置交替装置。



背景技术: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相关技术背景进行说明,但这些说明并不一定构成本实用新型的现有技术。

目前混流烘干机烘干物料多由三角或五角盒交错(叉)排列组成的塔式结构,三角或五角盒侧面开通风孔,热风从该通风孔进入烘干层角状盒形成的通道内,在塔内呈S形轨迹运动,热风循环方向固定,物料进入烘干层后穿过相邻三角或五角盒形成的通道自上而下流动,热风和物料进行热交换时,三角或五角盒通风口尽头较高温度的热风总和此区域物料接触,造成整体物料不同断面产生较大温度差异,使物料部分受热过高部分受热很少,影响烘干均匀性。物料经过多层烘干层后这种受热不均、局部过热现象尤为严重,影响烘干品质。

申请号为申请号200620075799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物料换向装置,包括平行设置的三块侧板,相邻两侧板之间间隔分布有若干分料盒,分料盒将相邻侧板间的通道分隔成若干物料通道,分料盒由两侧向下倾斜且顶部相交的两导向板组成,导向板两端与侧板垂直焊接固定,中间侧板一侧的物料通道中心位置与其另一侧的分料盒的顶部位置相对应,各物料通道下方连接有由直立设置的两平行侧边和倾斜设置的底板组成的导料盒,底板上端与位于外侧的侧板相连,两侧边与相应物料通道的导向板相连接,底板从上向下向中间侧板下方倾斜,中间侧板两侧的导料盒依次交错排列。但是,这种物料换向装置存在很多不足:

1)现有技术上方采用三角形分料盒下方采用导料盒,无二次分料结构,物料流出下方导料盒后易混合失去原本物料换向目的;

2)现有技术采用三角形分料盒,分料盒本身占用一定空间使此区域内物料受到阻挡,不能保证物料大面积无死角换位,分料不够彻底;

3)由于长时间直接与物料接触,分料盒外表面易被磨穿;

4)三角形分料盒与垂直落下物料硬性接触,物料破碎率较高;

5)分料盒与三块侧板阵列分布,抗变形能力弱且加工制造不易。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物料位置交替装置,包括:横隔板、纵隔板、上折板、三角板和下折板;其中,

横隔板与纵隔板垂直,至少两块横隔板和至少两块纵隔板将物料换位区域分为若干长方形物料通道;

上折板为设置在所述物料通道内、并与横隔板垂直的五边形板,包括:三角形上折板、第一折弯板和第二折弯板;三角形上折板的顶点朝向下方;第一折弯板的左侧边与物料通道的一块纵隔板连接,第一折弯板的右侧边与三角形上折板的上侧边的后段连接;第二折弯板的左侧边与三角形上折板的上侧边的前段连接,第二折弯板的右侧边与物料通道的另一块纵隔板连接;

三角板的一个侧边与第一折弯板的前侧边连接,三角板的另一个侧边与第二折弯板的后侧边连接;

下折板设置在物料通道内,包括:第三折弯板和第四折弯板;第三折弯板的左侧边与物料通道的一块纵隔板连接,第三折弯板的右侧边与三角形上折板的前侧边连接;第四折弯板的左侧边与三角形上折板的后侧边连接,第四折弯板的右侧边与物料通道的另一块纵隔板连接。

优选地,下折板进一步包括:分流板;

分流板的上侧边分别与第三折弯板的下侧边以及第四折弯板的下侧边连接。

优选地,上折板与下折板之间、和/或上折板与三角板之间通过铰链可拆卸地连接;或者,

上折板与所述下折板之间、和/或上折板与三角板之间固定地焊接在一起。

优选地,第一折弯板和第二折弯板为矩形板;或者,

第一折弯板和第二折弯板为梯形板,并且第一折弯板的前侧边和第二折弯板的后侧边为梯形板的侧板。

优选地,三角板为一体化结构,或者三角板由若干不规则形状板拼接而成。

优选地,第三折弯板和/或第四折弯板与纵隔板垂直。

优选地,第一折弯板和/或第二折弯板与水平面之间的锐角夹角不小于45°。

优选地,第三折弯板和/或第四折弯板与水平面之间的锐角夹角不小于45°。

优选地,横隔板与纵隔板之间拼焊在一起。

优选地,横隔板与所述纵隔板中的一个的边缘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凹槽、横隔板与所述纵隔板中的另一个的边缘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凹槽,第一连接凹槽和第二连接凹槽卡扣在一起使得至少两块横隔板和至少两块纵隔板之间形成井字格;或者,

横隔板与纵隔板中的一个的边缘上设置有第三连接凹槽,横隔板与纵隔板中的另一个垂直插入第三连接凹槽内,使得至少两块横隔板和至少两块纵隔板之间形成井字格。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物料位置交替装置,能够解决物料换位换向问题,使物料受热均匀,提高烘干均匀度,并且结构简单便于安装、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而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容易理解,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物料位置交替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物料位置交替装置的左视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物料位置交替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对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示范目的,而绝不是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用法的限制。

参见图1~3,本实用新型的物料位置交替装置,包括:横隔板10、纵隔板20、上折板30、三角板50和下折板40。横隔板10与纵隔板20垂直,至少两块横隔板10和至少两块纵隔板20将物料换位区域分为若干长方形物料通道。横隔板与纵隔板之间可以拼焊在一起,也可以可拆卸地固定在一起。在一些实施例中,横隔板10与纵隔板20中的一个的边缘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凹槽(图中未示出)、横隔板与所述纵隔板中的另一个的边缘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凹槽(图中未示出),第一连接凹槽和第二连接凹槽卡扣在一起,使得至少两块横隔板和至少两块纵隔板之间形成井字格。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横隔板与纵隔板中的一个的边缘上设置有第三连接凹槽(图中未示出),横隔板与纵隔板中的另一个垂直插入第三连接凹槽内,使得至少两块横隔板和至少两块纵隔板之间形成井字格。本实用新型对横隔板与纵隔板之间的连接方式不作具体限定,只要二者可以交叉设置形成长方形物料通道即可。

上折板30设置在物料通道内、并且与横隔板10垂直。本实用新型的上折板30是五边形板,包括:三角形上折板31、第一折弯板32和第二折弯板33。三角形上折板31的顶点朝向下方;第一折弯板32的左侧边与物料通道的一块纵隔板连接,第一折弯板32的右侧边与三角形上折板31的上侧边的后段连接;第二折弯板33的左侧边与三角形上折板31的上侧边的前段连接,第二折弯板33的右侧边与物料通道的另一块纵隔板连接。三角板50的一个侧边与第一折弯板的前侧边连接,三角板50的另一个侧边与第二折弯板的后侧边连接。

第一折弯板32和第二折弯板33可以是矩形板,例如第一折弯板32和第二折弯板33是由一个较大的矩形板沿着垂直于三角形上折板31上侧边的断裂线断裂形成的两个矩形板,此时连接第一折弯板32和第二折弯板33的三角板50与横隔板平行。当然,该断裂线也可以与三角形上折板31的上侧边形成锐角夹角,即第一折弯板和第二折弯板为梯形板,并且第一折弯板的前侧边和第二折弯板的后侧边为梯形板的侧板,此时,连接第一折弯板32和第二折弯板33的三角板50与横隔板平行形成一定的夹角。

第一折弯板32和第二折弯板33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对分料效果具有一定影响。在实际使用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第一折弯板32和第二折弯板33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折弯板和/或第二折弯板与水平面之间的锐角夹角不小于45°,优选地为48°。采用这种角度的上折板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与物料接触面积大,能够实现物料转向无卡阻。

为了方便调节上折板的折弯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上折板30与下折板40之间、和/或上折板30与三角板50之间可以通过铰链可拆卸地连接。例如,可以使第一折弯板32和第二折弯板33通过合页与三角形上折板31连接,通过转动第一折弯板32和第二折弯板33能够改变折弯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这种可拆卸的结构也便于装置的拆卸和运输。此外,当装置出现故障时,仅需维修或更换其中的故障部件,维修成本地。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其他的连接方式,例如,上折板30与下折板40之间、和/或上折板30与三角板50之间固定地焊接在一起,通过焊接成一体化结构,能进一步提高装置稳定性,提高物料位置交替装置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抗变形能力。

本实用新型中,三角板50可以是一体化结构,也可以是右由若干个不规则形状板拼接而成。

下折板40设置在物料通道内,包括:第三折弯板41和第四折弯板42;第三折弯板41的左侧边与物料通道的一块纵隔板连接,第三折弯板41的右侧边与三角形上折板31的前侧边连接;第四折弯板42的左侧边与三角形上折板31的后侧边连接,第四折弯板42的右侧边与物料通道的另一块纵隔板连接。

工作时,物料从长方形物料通道进入后被分成两部分。参见图1,一部分沿着第一折弯板32、三角板50以及长方形物料通道的后侧横隔板和右侧纵隔板围成的长方形区域落入,物料流至下折板40时,物料沿第四折弯板42与三角形上折板31被转换方向;另一部分沿着第二折弯板33、三角板50以及长方形物料通道的前侧横隔板和左侧纵隔板围成的长方形区域落入,物料流至下折板40时,物料沿第三折弯板41与三角形上折板31被转换方向。物料经过本发明的物料位置交替装置后,原来位于物料通道上侧的物料被转移到物料通道下侧,原来位于物料通道下侧的物料被转移到物料通道上侧,被转换方向后的物料继续向下移动并流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应用于烘干系统中可实现物料位置交替或换位换向,完成受热面与背热面物料相互位置转换,使物料受热均匀,提高烘干均匀度。

第三折弯板和第四折弯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对分料效果具有一定影响。在实际使用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第三折弯板和第四折弯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折弯板和/或第四折弯板与水平面之间的锐角夹角不小于45°,优选地为48°。采用这种角度的上折板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与物料接触面积大,能够实现物料转向无卡阻。

第三折弯板和/或第四折弯板可以与纵隔板垂直。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第三折弯板或第四折弯板也可以与纵隔板之间形成锐角夹角。在图1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三折弯板和第四折弯板与纵隔板垂直。为了提高分料效果,也可以使图1中第四折弯板的右端较左端向上倾斜、或者使图1中的第三折弯板的左端较右端向上倾斜。物料与下折板接触时,上述倾斜角度越大,上层物料的换向效果越好,但是若倾斜角度过大,会降低下层物料的换向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物料经物料位置交替装置后沿着不同方向流出。为了进一步提高分料效果,防止换向后物料再度回到原来位置,下折板可以进一步包括:分流板43。分流板43的上侧边分别与第三折弯板41的下侧边以及第四折弯板42的下侧边连接。物料在惯性和分流板43的二次分流作用下完全换向。此外,导流板还能起到导流和分隔换向后的物料的作用,避免换向后物料再度回到原来位置。

与现有技术采用三角形分料盒进行分料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好处:1)采用三角板进行分料,不仅整体布置更严密紧凑、稳定性更好,而且便于加工和安装;2)三角板占用的空间远小于分料盒本身占用的空间,对物料阻挡作用小,能够实现物料大面积输入大换向输出;3)三角板分料没有死角,分料彻底;4)能够避免由于垂直落下物料与三角形分料盒硬性接触而导致的物料破碎率较高的问题;5)与三角形分料盒相比,三角板与物料的磨损更小,使用寿命更长。

虽然参照示例性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详细描述和示出的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所述示例性实施方式做出各种改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