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06003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现有很多空调器室内机上都安装有加湿装置,该加湿装置位于室内换热器的上方,当需要进行加湿操作时,水从加湿装置的进水口进入,再从加湿装置的出水口喷出至室内换热器。由于水会最先到达邻接进水口的出水口,使得该出水口处的水聚集较多,而远离进水口的出水口的水量较少,加湿装置内水量分布不均匀,导致各出水口处的出水不均匀,加湿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空调器室内机,旨在使得加湿装置内水量分布均匀,从而保证各出水口出水均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室内换热器和加湿组件,所述加湿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室内换热器上方且用于向所述室内换热器淋水的淋水装置,所述淋水装置设有进水口和淋水腔,所述淋水腔包括第一分流腔和第二分流腔,所述第二分流腔具有沿第一方向排布的多个出水口,所述第一分流腔具有与所述进水口连通的入水口以及与所述第二分流腔连通的排水通道,所述排水通道具有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的两末端,所述排水通道的宽度自对应所述入水口的位置向所述两末端递增。

优选地,所述淋水腔为多个,并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相邻两所述第二分流腔相互连通。

优选地,相邻两所述第一分流腔相互连通。

优选地,每一所述第一分流腔具有一所述入水口。

优选地,所述淋水装置包括集水板和盖板,所述集水板上设有集水槽,所述盖板盖设于所述集水槽上,以形成所述淋水腔;所述集水槽内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挡板,所述淋水腔被所述挡板分隔成所述第一分流腔和所述第二分流腔;所述挡板在所述集水板上的凸起高度自对应所述入水口的位置向两端递减,以与所述盖板之间形成间距,所述间距为所述排水通道。

优选地,所述淋水腔为多个,并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相邻两所述淋水腔相互连通,相邻两所述淋水腔内的所述挡板间距设置。

优选地,每一所述第一分流腔具有一所述入水口,每一所述挡板的中部对准对应的所述入水口设置。

优选地,所述挡板具有朝向所述盖板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包括与所述盖板平行设置的平行面,及对应连接所述平行面两端的两倾斜面,所述倾斜面自远离所述平行面的方向朝远离所述盖板的方向倾斜。

优选地,所述淋水装置还设有第三分流腔,所述进水口通过所述第三分流腔与多个所述入水口连通。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空调器室内机,所述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室内换热器和加湿组件,所述加湿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室内换热器上方且用于向所述室内换热器淋水的淋水装置,所述淋水装置设有进水口和淋水腔,所述淋水腔包括第一分流腔和第二分流腔,所述第二分流腔具有沿第一方向排布的多个出水口,所述第一分流腔具有与所述进水口连通的入水口以及与所述第二分流腔连通的排水通道,所述排水通道具有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的两末端,所述排水通道的宽度自对应所述入水口的位置向所述两末端递增。

本实用新型中,由于连通第一分流腔和第二分流腔的排水通道的宽度自对应入水口的位置向两末端递增,也即对应入水口的位置的排水通道较小,而远离入水口处的排水通道较大。由于水流是自入水口处朝四周分散流动的,则越靠近入水口的位置,水量越大,水压也越大,而远离入水口的位置,水量和水压均逐渐减小。在较大水量与水压的同时作用下,水流通过排水通道的速度较快,因而通过将靠近入水口处的排水通道设置较小,能够减少水流的通过;对于排水通道远离入水口的位置处,由于水量与水压较小,则水流通过该处的速度较小,因而通过将远离入水口处的排水通道设置较大,能够增加水流的通过,如此使得排水通道各处水流量较为均匀,整个加湿装置内水量分布均匀,从而保证各出水口出水的均匀性,进而提示加湿装置的加湿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器室内机的淋水装置和室内换热器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器室内机的淋水装置和室内换热器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述淋水装置和室内换热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3所述淋水装置沿A-A-A-A剖面的剖切示意图;

图5为图4所述淋水装置沿B-B-B-B剖面的剖切示意图;

图6为图4所述淋水装置的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空调器室内机。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该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室内换热器20和加湿组件,所述加湿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室内换热器20上方且用于向所述室内换热器20淋水的淋水装置10,所述淋水装置10设有进水口101和淋水腔11,所述淋水腔11包括第一分流腔111和第二分流腔112,所述第二分流腔112具有沿第一方向(图中所示为X方向)排布的多个出水口103,所述第一分流腔111具有与所述进水口101连通的入水口102(如图4所示)以及与所述第二分流腔112连通的排水通道104(如图5所示),所述排水通道104具有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的两末端,所述排水通道104的宽度自对应所述入水口102的位置向所述两末端递增。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入水口102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例如,在一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所述入水口102的数量为一个,并直接与所述进水口101连通,即所述入水口102相当于所述进水口101;在另一实施例中,请参考图4,所述入水口102为多个,每一所述入水口102均单独与所述进水口101连通,或者多个所述入水口102共同通过一腔体与所述进水口101连通。

所述淋水装置10位于所述室内换热器20上方,具体可以是,所述淋水装置10与所述室内换热器20间距设置或贴靠设置。例如,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淋水装置10与所述室内换热器20贴靠设置,如此,经所述出水口103流出的水能够直接顺着所述室内换热器20往下流动,所述室内换热器20对水流起到导流作用,能够减小水的表面张力,从而减小了水流的聚集,使得水流均匀作用在所述室内换热器20上,并随所述室内换热器20温度的升高而蒸发加湿。

所述加湿组件还可包括水箱和水泵;所述水泵位于所述水箱和所述进水口101之间的管道上,以将所述水箱中的水经所述进水口101传送到所述淋水腔11内。其中,所述水箱为设置在所述空调器室内机内部的内部储水箱,或为设置在所述空调器室内机外部的外部储水箱,或者为位于所述室内换热器20下方的接水盘,该接水盘用于收集所述室内换热器20的冷凝水,以将冷凝水循环利用。当然,所述加湿组件的进水口101也可直接通过管道与外部水源接通,而通过一电磁阀或单向阀等阀门控制进水。

本实用新型中,由于连通第一分流腔111和第二分流腔112的排水通道104的宽度自对应入水口102的位置向两末端递增,也即对应入水口102的位置的排水通道104较小,而远离入水口102处的排水通道104较大,由于水流是自入水口102处朝四周分散流动的,则越靠近入水口102的位置,水量越大,水压也越大,而远离入水口102的位置,水量和水压均逐渐减小。在较大水量与水压的同时作用下,水流通过排水通道104的速度较快,因而通过将靠近入水口102处的排水通道104设置较小,能够减少水流的通过;对于排水通道104远离入水口102的位置处,由于水量与水压较小,则水流通过该处的速度较小,因而通过将远离入水口102处的排水通道104设置较大,能够增加水流的通过,如此使得排水通道104各处水流量较为均匀,整个加湿装置内水量分布均匀,从而保证各出水口103出水的均匀性,进而提示加湿装置的加湿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出水口103可以是设置在所述淋水装置10的底部,以使得水流在所述淋水装置10内从上往下流动。当然,所述出水口103也可以是设置在所述淋水装置10的侧面,以使得水流在所述淋水装置10内水平流动。当所述出水口103设置在所述淋水装置10的侧面时,在该侧面间距设有一挡水板30,水流依靠压力从所述出水口103喷出,并拍打在该挡水板30上,而顺着所述挡水板30往下流动到所述室内换热器20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淋水腔11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如图1所示,当所述淋水腔11为一个时,所述入水口102为一个,并位于所述淋水腔11中间,如此有利于所述淋水腔11各处水流量均匀。

请参考图2至图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淋水腔11为多个,并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相邻两所述第二分流腔112连通。该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第一分流腔111单独设置,即相邻的两所述第一分流腔111之间是相互隔开且彼此独立的,每一所述第一分流腔111内的水流分别流向同一空腔(即多个所述第二分流腔112相互连通所形成的一个大的空腔)内。本实施例中,从所述进水口101进入到所述淋水装置10内的水流被均匀分成多股,而从各个所述入水口102流入到对应的所述第一分流腔111内,并分别流经所述第一分流腔111的所述排水通道104,在该排水通道104的均流作用下,而均匀流入到同一大的空腔内,最后从设置在该空腔上的所述出水口103排出。

当然,在上述实施例中,相邻两所述第一分流腔111也可以是相互连通,即多个所述第一分流腔111相互连通形成一大的空腔。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第一分流腔111具有一所述入水口102,或者每一所述第一分流腔111具有多个所述入水口102。例如,在一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第一分流腔111具有一所述入水口102,且该所述入水口102位于所述第一分流腔111的中部,使得所述第一分流腔111两端出水相同。例如,在另一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第一分流腔111具有多个所述入水口102,且多个所述入水口102集中位于所述第一分流腔111的中部,同时设置多个所述入水口102,有利于增大水流速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4和图5,具体地,所述淋水装置10包括集水板12和盖板13,所述集水板12上设有集水槽,所述盖板13盖设于所述集水槽上,以形成所述淋水腔11;所述集水槽内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挡板14,所述淋水腔11被所述挡板14分隔成所述第一分流腔111和所述第二分流腔112;所述挡板14在所述集水板12上的凸起高度自对应所述入水口102的位置向两端递减,以与所述盖板13之间形成间距,所述间距为所述排水通道104。该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高度渐变的所述挡板14来与所述盖板13形成所述排水通道104的方式,仅需要对挡板14的形状进行改变,具有加工简单方便的效果。

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是所述集水槽的槽底朝所述盖板13凸出,该凸出部位与所述盖板13之间的间距形成所述排水通道104。或者,所述集水槽的槽底朝所述盖板13凸出,且所述盖板13也对应朝所述集水槽槽底凸出,两凸出部位之间形成所述排水通道104,所述淋水装置10呈腰形。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淋水腔11为多个,并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相邻两所述淋水腔11相互连通,相邻两所述淋水腔11内的挡板14间距设置。本实施例中,由于相邻的两所述挡板14是间距设置的,相当于两相邻的所述挡板14之间形成一分别连通所述第一分流腔111和所述第二分流腔112的连通口,当水流流动到所述挡板14的两端时,能够从该连通口处流入到所述第二分流腔112内,从而有利于水流快速流动。进一步的,位于最外端的两所述挡板14的外端部与所述淋水腔11的壁面之间间距设置,该间距同样形成分别连通所述第一分流腔111和所述第二分流腔112的连通口。

优选地,每一所述第一分流腔111具有一所述入水口102,每一所述挡板14的中部对准对应的所述入水口102设置。本实施例中,所述挡板14以所述中部为中心呈对称结构,两相同位置处到所述入水口102距离相同,也即所述排水通道104相同宽度处到所述入水口102距离相同,因而其相同宽度的位置的水流量和水压是相同的,即出水量相同,从而保证述排水通道104的两对称的位置处出水均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挡板14可以是呈梯形、三角形或弓形。例如在一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挡板14具有朝向所述盖板13的第一表面141,所述第一表面141包括与所述盖板13平行设置的平行面1411,及对应连接所述平行面1411两端的两倾斜面1412,所述倾斜面1412自远离所述平行面1411的方向朝远离所述盖板13的方向倾斜。

上述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当所述淋水腔11具有多个时,所述淋水装置10还设有第三分流腔15,所述进水口101通过所述第三分流腔15与多个所述入水口102连通。也即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分流腔15上设有多个所述入水口102,多个所述入水口102沿所述第一方向间距排布。具体地,所述第三分流腔15内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分流板16,当所述入水口102为两个时,所述分流板16对应为一个,其中部对应所述进水口101设置,且其两端与所述第一分流腔111的内壁之间的间距形成所述入水口102。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方向为所述淋水装置的延伸方向。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