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湿型空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77087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加湿型空调。



背景技术:

家用空调能够为用户的室内侧提供较为舒适的温度,在制热模式时,通过调节家用空调的环境温度,来为用户的室内侧营造良好的环境温度。在寒冷的冬天,需要给室内侧进行供热时,即,在空调处于制热模式时,往往吹向室内的热空气都比较干燥,从而严重地影响了用户在室内的舒适性。因而需要设计一种在给室内侧进行加热的同时也能够给室内侧进行加湿的空调系统,但现有的空调系统的加湿功能需要依赖于空调系统在制热模式下产生的余热才可以实现。

基于上述的分析,一旦室内侧的温度达到需要的温度时,空调系统便会停止制热,然而,这就会使得空调系统中的加湿功能因没有制热模式时的余热,从而导致无法给室内侧继续加湿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湿型空调,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调系统的加湿功能需要依赖于空调系统在制热模式下产生的余热才可以实现,一旦室内侧的温度达到需要的温度时,空调系统便会停止制热,然而,这就会使得空调系统中的加湿功能因没有制热模式时的余热,从而导致无法给室内侧继续加湿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湿型空调,包括:包括压缩机、室内换热器、节流装置和室外换热器,所述室内换热器设于室内机,所述室外换热器设于室外机,压缩机、室内换热器、节流装置和室外换热器形成回路,还包括加湿装置,所述加湿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在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之间设有依次连通的加热室和吸附室,所述吸附室设有加湿风道,所述加湿风道的侧壁具有吸水材料,所述加热室内设有第一加湿换热器;热水箱,所述热水箱与所述第一加湿换热器连通,在所述热水箱的第一侧设有废热水进水口,在所述热水箱的第二侧设有废热水出水口;设置在所述废热水出水口且能为废热水提供循环动力的动力泵;以及送风机构,用于将空气从所述进风口送入所述壳体中;所述壳体的出风口与所述室内机连通,空气与所述第一加湿换热器热交换后以加热吸水材料从而使吸水材料释放出水蒸气。

其中,所述第一加湿换热器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开关阀。

其中,所述加热室内还设有第二加湿换热器,所述室内换热器与所述压缩机之间的管路与所述第二加湿换热器并联。

其中,所述吸附室设有格栅,所述吸水材料设于所述格栅构成的空间中,并构造出所述加湿风道。

其中,所述第二加湿换热器的两端设有第二开关阀。

其中,所述壳体的出风口通过送风管与室内机连通,所述送风管通过切换装置连接旁通排气管。

其中,在所述送风管上设有能够检测流经所述送风管的水蒸气的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在所述室内机的对应所述回风口的部位设有能够检测所述室内机中的空气湿度的湿度传感器。

其中,所述加湿装置的壳体设于所述室外机的壳体上,其中,在所述加湿装置的壳体的外表面涂覆有隔热层。

其中,在所述加湿装置的壳体的进风口内镶嵌有能够过滤空气中的杂质的过滤网。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湿型空调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通过利用盛有生活废热水的热水箱与加热室内的第一加湿换热器连通,并在动力泵的动力作用下,将生活废热水在热水箱以及第一加湿换热器之间不断地往复循环,利用生活废热水的余热与加热室内的空气进行换热,进一步地,实现对吸水材料的加热,以使其能够释放出水蒸气。这样,不仅可以使吸水材料具有充足的热源,以将吸水材料中的水彻底地转化为水蒸气,同时,通过将生活用的废热水的余热进行合理地利用,从而大大地节省了能源的消耗。此外,本申请的加湿型空调在给室内侧进行加热的同时,还能够给室内侧进行加湿,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室内侧的相对湿度、解决了室内侧的空气干燥的问题,进一步地,提高了室内用户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加湿型空调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加湿型空调;1:压缩机;2:室内换热器;2a:室内机;3:节流装置;4:室外换热器;4a:室外机;5:加湿装置;51:壳体;52:隔热层;511:进风口;512:出风口;513:加热室;514:吸附室;53:过滤网;20:送风管;201:温度传感器;6a:第一加湿换热器;6:第二加湿换热器;61a:第一开关阀;61:第二开关阀;7:送风机构;8:热水箱;81:废热水进水口;82:废热水出水口;9:动力泵;516:格栅;517:加湿风道;10:管路;30:切换装置;40:吸水材料;50:湿度传感器;60:旁通排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该加湿型空调100包括压缩机1、室内换热器2、节流装置3、室外换热器4、室内机2a、室外机4a、加湿装置5、热水箱8、送风机构7以及动力泵9。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该加湿装置5主要用于给室内机2a进行加湿,从而解决空调在给室内侧进行加热的同时,无法给室内侧进行加湿的问题。

该加湿装置5包括壳体51,该壳体51设有进风口511和出风口512,在进风口511和出风口512之间设有依次连通的加热室513和吸附室514。在该吸附室514内设有加湿风道517,该加湿风道517的侧壁具有吸水材料40,加热室513内设有第一第二加湿换热器6a。

热水箱8与第一加湿换热器6a连通,在热水箱8的第一侧设有废热水进水口81,在热水箱8的第二侧设有废热水出水口82。其中,热水箱8内主要用于容纳生活废热水,生活废热水经该废热水进水口81输送到热水箱8中。

动力泵9设置在废热水出水口82且能为废热水提供循环动力。也就是说,通过该动力泵9的设置,使得废热水不断地在热水箱8和第一加湿换热器6a之间进行循环流动。这样,在动力泵9的泵送作用下,将废热水从热水箱8循环输送到第一加湿换热器6a中,从而使得该第一加湿换热器6a与加热室513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后以加热吸水材料40,从而使吸水材料40释放出水蒸气。

送风机构7用于将空气从进风口511送入壳体51中,该壳体51的进风口511与室内机2a连通,空气与第一加湿换热器6a热交换后以加热吸水材料40从而使该吸水材料40释放出水蒸气。也就是说,在送风机构7的作用下,将外界的空气经该壳体51的进风口511送入到壳体51中,通过吸水材料40吸附空气中的水分,然后,在该第一加湿换热器6a与空气进行热交换后,对吸水材料40进行加热,从而使得该吸水材料40因受热而释放出水蒸气。需要说明的是,由该吸水材料40释放出的水蒸气在送风机构7的动力作用下,被送入到室内机2a中,从而实现对室内侧的加湿。由此可见,本申请的加湿型空调100通过利用盛有生活废热水的热水箱8与加热室513内的第一加湿换热器6a相连通,并在动力泵7的动力作用下,将生活废热水在热水箱8以及第一加湿换热器6a之间不断地往复循环,利用生活废热水的余热与加热室513内的空气进行换热,进一步地,实现对吸水材料40的加热,以使其能够释放出水蒸气。这样,不仅可以使吸水材料40具有充足的热源,以将吸水材料40中的水彻底地转化为水蒸气,同时,通过将生活用的废热水的余热进行合理地利用,从而大大地节省了能源的消耗。

此外,本申请的加湿型空调100在给室内侧进行加热的同时,还能够给室内侧进行加湿,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室内侧的相对湿度、解决了室内侧的空气干燥的问题,进一步地,提高了室内用户的舒适性。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该送风机构7可为风机或气泵等,该送风机构7可设置在加湿装置5的壳体51的外侧或设置在壳体51的内侧,具体地,可位于壳体51的进风口511或出风口512侧。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该吸水材料40也可为具有吸水功能的吸水材料,例如为脱脂棉、硅胶或海绵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一加湿换热器6a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开关阀61a。该第一开关阀61a的设置,能够起到控制热水箱8中的生活废热水能否输送到第一加湿换热器6a中的作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加热室513内还设有第二加湿换热器6,室内换热器2与压缩机1之间的管路10与第二加湿换热器6并联。具体地,在利用第一加湿换热器6a与加热室513内的空气进行换热后,以对吸水材料40进行换热的过程中,可通过打开上述第二开关阀6,使得从压缩机1中流出的制冷剂流经第二加湿换热器6后与加热室513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以补充加热吸水材料40,从而可以大大地提高蓄热材料40释放出水蒸气的效率,进一步地,提高对室内侧的加湿效率。

如图1所示,为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吸附室514,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在该吸附室514内还设有格栅516,吸水材料40设于格栅516构成的空间中,并构造出加湿风道517。也就是说,该格栅516的设置,主要起到支撑该吸水材料40的作用,同时,吸附室514的内侧壁以及吸水材料40共同形成了上述加湿风道517。这样,通过第二加湿换热器6与壳体51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通过换热后的热空气在流经加湿风道517的过程中与吸水材料40相接触并与其进行热交换,从而使吸水材料40释放出水蒸气。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该吸附室514内从下至上设有间隔开的多个格栅516,从而在相邻的两个格栅516之间构造有上述加湿风道517,吸水材料40可呈间隔式地设置在相应的加湿风道517内。这样,便可以尽可能地增加吸水材料40与换热后的热空气的接触面积,以提高吸水材料40与换热后的热空气的热交换效率,进一步地,使得吸水材料40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释放出尽可能多地水蒸气。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该格栅516可构造成两端具有通口且内部为中空的结构,通过将该吸水材料40安装在该格栅516的内部,并且使得该吸水材料40的内部也构造成中空的结构,并使得该中空的结构的两端分别与壳体51的进风口511以及出风口512相连通,从而在该吸水材料40的内部形成上述加湿风道517。也就是说,采用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也同样地增加了换热后的热空气与吸水材料40的接触面积,以提高吸水材料40与换热后的热空气的热交换效率,进一步地,使得吸水材料40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释放出尽可能多地水蒸气。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二加湿换热器6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开关阀61。也就是说,通过该第二开关阀61的设置,能够灵活地控制室内换热器2与压缩机1之间形成的管路10与第二加湿换热器6之间的管路的通断。具体地,当上述加湿装置5处于吸湿模式时,则该第二开关阀61应当处于关闭的状态。反之,当该加湿装置5处于脱水模式时,则该第二开关阀61应当处于打开的状态,从而通过压缩机1中的制冷剂流经第二加湿换热器6,从而使得该第二加湿换热器6与空气进行热交换,以对吸水材料40进行加热。进一步地,使得吸水材料40释放出水蒸气。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壳体5的出风口512通过送风管20与室内机2a连通,该送风管20通过切换装置30连接旁通排气管60。具体地,当上述加湿装置5处于吸湿模式时,在关闭上述第二开关阀61的同时,也需要通过该切换装置30将送风管20关闭,同时,将旁通排气管60打开,此时,便使得该加湿装置5处于相对独立的状态,在该加湿装置5吸湿的过程中,吸水材料40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通过使得旁通排气管60处于打开的状态,从而将被吸湿后的干燥的空气排放到大气中,避免干燥的空气混入到室内机2a中,从而降低室内侧的加湿效果。

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在该送风管20上设有能够检测流经送风管20的水蒸气的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201,在该室内机2a的对应回风口的部位设有能够检测室内机2a中的空气湿度的湿度传感器50。该第一温度传感器201的设置,能够实时地检测送入到室内机2a中的水蒸气的温度,一旦发现送入到室内机2a中的温度低于制热所需的温度时,就可以及时地对吸水材料40释放出的水蒸气的温度进行相应地调整,避免送入到室内侧的水蒸气的温度较低,导致影响室内侧的制热效果。

该湿度传感器50的设置,能够实时准确地检测到室内环境的空气湿度情况,一旦检测到室内环境的空气湿度大于预设湿度时,需使得加湿装置5改变工作模式,即,由当前的脱水模式转换为吸湿模式。反之,当该湿度传感器50检测到室内环境的空气湿度小于预设湿度时,需使得该加湿装置5改变工作模式,即,由当前的吸湿模式转换为脱水模式。

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加湿装置5的壳体51设于室外机4a的壳体上,其中,在加湿装置5的壳体51的外表面涂覆有隔热层52。这样,该隔热层52的设置,可以减少壳体51内的空气与外界空气的对流,从而减少热量的损耗。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该隔热层52的制造材料可为玻璃纤维、石棉、岩棉或硅酸盐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加湿装置5的壳体51的进风口511内镶嵌有能够过滤空气中的杂质的过滤网53。该过滤网53可以过滤空气中的杂质,从而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具体地,该过滤网53可通过焊接、粘贴或可拆式的连接方式进行固定。

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加热室513内还设有电加热装置8,在吸水材料40中设有能够检测加热室513内的空气温度的第二温度传感器9,该第二温度传感器9与电加热装置8电连接。具体地,在第二加湿换热器6与空气进行热交换后,通过第二温度传感器9检测到加热室513内的空气温度不足以加热吸水材料40或对吸水材料40进行加热后不能使其彻底地释放出水蒸气时,则表明由第二加湿换热器6产生的热量较少、温度较低,因而,通过该第二温度传感器9向电加热装置8发送信号,以使得该电加热装置8开始工作,从而给加热室513提供辅助的热量,以使得加热室513中的空气温度可以满足将吸水材料40中的水彻底地转化为水蒸气所需的温度。吸水材料40受热后会释放出水蒸气,在送风机构7的动力作用下送入室内机2a中,当湿度传感器50检测到室内侧的空气湿度值已经达到预设空气湿度值后,该加湿装置5可以停止处于脱水模式,从而完成对室内侧的加湿。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该加湿型空调100的加湿过程为:

首先,获取室内环境的空气湿度值。具体地,通过设置在室内机2a的对应回风口的部位的湿度传感器50来实时地获取室内侧的空气湿度值。

其次,将空气湿度值与预设湿度值进行比较。需要说明的是,预设湿度值是指刚好能给用户带来舒适性的湿度值,通过将获取到的空气湿度值与预设湿度值进行比较,从而根据比较后的结果,来使加湿装置5处于相应的工作模式,即,处于吸湿模式或脱水模式。

然后,若空气湿度值大于预设湿度值,则通过切换装置30关闭送风管20并打开旁通排气管60,同时,分别关闭位于第一加湿换热器6a的两端的第一开关阀61a,以使得加湿装置5处于吸湿模式。也就是说,在该加湿装置5处于吸湿模式时,需要使得该加湿装置5处于相对独立的状态,即,关闭第一开关阀61a以及通过切换装置30关闭送风管20并打开旁通排气管60,避免外接的空气在未进行换热的情况下,进入到壳体51内后窜入到室内机2a中,造成影响室内侧的加热效率的弊端。同时,也能够避免换热后的干燥空气混入到室内机2a中,造成影响对室内侧的加湿效率的弊端。

最后,若空气湿度值小于预设湿度值,则通过切换装置30打开送风管20并关闭旁通排气管60,同时,分别打开位于第一加湿换热器6a的两端的第一开关阀61a,以使得加湿装置5处于脱水模式,从而给室内机2a进行加湿。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预设温度值为能使吸水材料释放出水蒸气的温度值。

综上所述,本申请的加湿型空调100通过利用盛有生活废热水的热水箱8与加热室513内的第一加湿换热器6a连通,并在动力泵7的动力作用下,将生活废热水在热水箱8以及第一加湿换热器6a之间不断地往复循环,利用生活废热水的余热与加热室513内的空气进行换热,进一步地,实现对吸水材料40的加热,以使其能够释放出水蒸气。这样,不仅可以使吸水材料40具有充足的热源,以将吸水材料40中的水彻底地转化为水蒸气,同时,通过将生活用的废热水的余热进行合理地利用,从而大大地节省了能源的消耗。此外,本申请的加湿型空调100在给室内侧进行加热的同时,还能够给室内侧进行加湿,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室内侧的相对湿度、解决了室内侧的空气干燥的问题,进一步地,提高了室内用户的舒适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