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产品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再生塑料干燥器。
背景技术:
为了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缓解环境压力,塑料产品通常会被回收,并对其进行再加工。为了方便后续再加工流程,回收来的塑料通常会被粉碎成再生塑料颗粒,然后再送入下一道工序。回收来的塑料通常都含有较高的水分,需要对其进行彻底干燥后,才能送入下一道工序继续加工。常用的干燥方法是利用散热风机把加热器的热量通过管道直接送入一堆再生塑料颗粒中,通过热量从内至外的传递对再生塑颗粒进行干燥。但是这样的加热方式,存在内部的水蒸气无法及时排除的问题,干燥效果不好。同时,热量从内至外传递,内部温度容易过高,有可能导致内部的再生塑料颗粒熔化或起火,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再生塑料干燥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再生塑料干燥器,包括干燥箱、外搅拌环、外电机、外转轴、内搅拌环、内电机、内转轴和电热片;
所述干燥箱为空心的球形,所述干燥箱的箱壁上密布有通气孔;所述干燥箱上设置有相对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多个所述电热片设置在所述干燥箱的内表面;所述电热片为与所述干燥箱内表面相适应的弧形;
所述外搅拌环为圆环形,所述外搅拌环设置在所述干燥箱内,且与所述干燥箱同心;所述外搅拌环通过外转轴可转动地与所述干燥箱连接;所述外电机固定在所述干燥箱外表面且与所述外转轴传动连接;
所述内搅拌环为圆环形,所述内搅拌环的外径小于所述外搅拌环的内径;所述内搅拌环设置在所述干燥箱内,且与所述干燥箱同心;所述内搅拌环通过内转轴可转动地与所述外搅拌环的内表面连接;所述内电机固定在所述外搅拌环的内表面,且与所述内转轴传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将再生塑料颗粒通过进料口送入干燥箱内,电热片对再生塑料颗粒进行加热。启动外电机和内电机。外电机带动外搅拌环转动,内电机带动内搅拌环转动。通过外搅拌环和内搅拌环的转动,带动再生塑料颗粒进行充分的混合,使得内部的再生塑料颗粒运动至外部并与电热片接触,外部的再生塑料科技运动至内部,如此循环,提高热传递效率,能够使干燥箱内再生塑料颗粒快速达到干燥温度。同时外搅拌环和内搅拌环的搅拌能够使得水蒸气能够迅速散发,提高干燥效率,还能够避免局部热量汇集导致的再生塑料颗粒熔化或起火,安全性高。
进一步的,所述电热片上设置有多个散热翅片。
在电热片上设置有多个散热翅片,使得电热片的热传递面积更大,提高了热传递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外搅拌环的外圆面上设置有多个在径向方向上向外延伸的外搅拌棒。
设置外搅拌棒,进一步提高搅拌能力,有助于带动不同位置的再生塑料颗粒运动,实现高效的热传递。
进一步的,所述内搅拌环的内圆面上设有多个在径向方向上向内延伸的内搅拌棒。
设置内搅拌棒,进一步提高搅拌能力,有助于带动不同位置的再生塑料颗粒运动,实现高效的热传递。
进一步的,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与所述干燥箱的外表面通过弹簧连接。
设置支架,且支架与干燥箱的外表面通过弹簧连接。这样的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在工作中,通过外搅拌环和内搅拌环的转动能够带动干燥箱产生振动,进一步带动不同位置的再生塑料颗粒运动,有助于实现高效的热传递。
进一步的,所述外搅拌环上开设有多个在其轴线方向上延伸的外扰流通孔;
所述内搅拌环上开设有多个在其轴线方向上延伸的内扰流通孔。
设置外扰流通孔和内扰流通孔,使得再生塑料颗粒获得更加复杂的运动轨迹,使得高温再生塑料颗粒和低温再生塑料颗粒能够最大程度上进行混合,提高了热传递效率。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将再生塑料颗粒通过进料口送入干燥箱内,电热片对再生塑料颗粒进行加热。启动外电机和内电机。外电机带动外搅拌环转动,内电机带动内搅拌环转动。通过外搅拌环和内搅拌环的转动,带动再生塑料颗粒进行充分的混合,使得内部的再生塑料颗粒运动至外部并与电热片接触,外部的再生塑料科技运动至内部,如此循环,提高热传递效率,能够使干燥箱内再生塑料颗粒快速达到干燥温度。同时外搅拌环和内搅拌环的搅拌能够使得水蒸气能够迅速散发,提高干燥效率,还能够避免局部热量汇集导致的再生塑料颗粒熔化或起火,安全性高。
2.在电热片上设置有多个散热翅片,使得电热片的热传递面积更大,提高了热传递效率。
3.设置外搅拌棒,进一步提高搅拌能力,有助于带动不同位置的再生塑料颗粒运动,实现高效的热传递。
4.设置内搅拌棒,进一步提高搅拌能力,有助于带动不同位置的再生塑料颗粒运动,实现高效的热传递。
5.设置支架,且支架与干燥箱的外表面通过弹簧连接。这样的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在工作中,通过外搅拌环和内搅拌环的转动能够带动干燥箱产生振动,进一步带动不同位置的再生塑料颗粒运动,有助于实现高效的热传递。
6.设置外扰流通孔和内扰流通孔,使得再生塑料颗粒获得更加复杂的运动轨迹,使得高温再生塑料颗粒和低温再生塑料颗粒能够最大程度上进行混合,提高了热传递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下面将对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需要用到的附图作简单的说明。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还可以根据下面的附图,得到其它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如下:
10-干燥箱,11-进料口,12-出料口,21-外搅拌环,22-外电机,23-外转轴,24-外搅拌棒,25-外扰流通孔,31-内搅拌环,32-内电机,33-内转轴,34-内搅拌棒,35-内扰流通孔,40-电热片,41-散热翅片,50-支架,51-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而易见的,下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基于本实用新型记载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得到的其它所有实施例,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内。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再生塑料干燥器,包括干燥箱10、外搅拌环21、外电机22、外转轴23、内搅拌环31、内电机32、内转轴33和电热片40;
所述干燥箱10为空心的球形,所述干燥箱10的箱壁上密布有通气孔;所述干燥箱10上设置有相对的进料口11和出料口12;多个所述电热片40设置在所述干燥箱10的内表面;所述电热片40为与所述干燥箱10内表面相适应的弧形;
所述外搅拌环21为圆环形,所述外搅拌环21设置在所述干燥箱10内,且与所述干燥箱10同心;所述外搅拌环21通过外转轴23可转动地与所述干燥箱10连接;所述外电机22固定在所述干燥箱10外表面且与所述外转轴23传动连接;
所述内搅拌环31为圆环形,所述内搅拌环31的外径小于所述外搅拌环21的内径;所述内搅拌环31设置在所述干燥箱10内,且与所述干燥箱10同心;所述内搅拌环31通过内转轴33可转动地与所述外搅拌环21的内表面连接;所述内电机32固定在所述外搅拌环21的内表面,且与所述内转轴33传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将再生塑料颗粒通过进料口11送入干燥箱10内,电热片40对再生塑料颗粒进行加热。启动外电机22和内电机32。外电机22带动外搅拌环21转动,内电机32带动内搅拌环31转动。通过外搅拌环21和内搅拌环31的转动,带动再生塑料颗粒进行充分的混合,使得内部的再生塑料颗粒运动至外部并与电热片40接触,外部的再生塑料科技运动至内部,如此循环,提高热传递效率,能够使干燥箱10内再生塑料颗粒快速达到干燥温度。同时外搅拌环21和内搅拌环31的搅拌能够使得水蒸气能够迅速散发,提高干燥效率,还能够避免局部热量汇集导致的再生塑料颗粒熔化或起火,安全性高。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电热片40上设置有多个散热翅片41。
在电热片40上设置有多个散热翅片41,使得电热片40的热传递面积更大,提高了热传递效率。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外搅拌环21的外圆面上设置有多个在径向方向上向外延伸的外搅拌棒24。
设置外搅拌棒24,进一步提高搅拌能力,有助于带动不同位置的再生塑料颗粒运动,实现高效的热传递。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内搅拌环31的内圆面上设有多个在径向方向上向内延伸的内搅拌棒34。
设置内搅拌棒34,进一步提高搅拌能力,有助于带动不同位置的再生塑料颗粒运动,实现高效的热传递。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支架50;所述支架50与所述干燥箱10的外表面通过弹簧51连接。
设置支架50,且支架50与干燥箱10的外表面通过弹簧51连接。这样的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在工作中,通过外搅拌环21和内搅拌环31的转动能够带动干燥箱10产生振动,进一步带动不同位置的再生塑料颗粒运动,有助于实现高效的热传递。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外搅拌环21上开设有多个在其轴线方向上延伸的外扰流通孔25;
所述内搅拌环31上开设有多个在其轴线方向上延伸的内扰流通孔35。
设置外扰流通孔25和内扰流通孔35,使得再生塑料颗粒获得更加复杂的运动轨迹,使得高温再生塑料颗粒和低温再生塑料颗粒能够最大程度上进行混合,提高了热传递效率。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