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热泵型空调器的设计基本上都是以制冷模式选配冷凝器和蒸发器,制冷模式下,制冷量及能效能满足而且系统材料成本也比较经济,系统的体积也比较合适,但在制热模式下,会出现制热能力不足的情况,常见的冷凝器和蒸发器其铜管采用内螺纹铜管,铜管内表面采用螺丝结构强化了管内流动制冷剂的换热系数,而铜管外表面增加各种翅片,从而强化了空气侧的换热系数,以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强化冷凝器和蒸发器的换热对热泵系统性能有一定的提升,以上所述的强化换热均属于无源强化,在系统各零部件都选定的情况下,包含冷凝器和蒸发器的大小、电机、风叶、各电控参数不变,工况和电源一定时,风量基本不变,温差几乎也不变,换热器结构尺寸一定的情况下,无源强化会达到极限,将不能再提高换热器换热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其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空调系统的中换热器结构不变的情况下,无法提高换热器换热量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系统,所述空调系统包括室内换热器、室外换热器、四通阀、压缩机以及第一节流部件,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开关模块、控制模块以及与所述第一节流部件并联的电磁阀;所述开关模块包括输入端、输出端和控制端,所述开关模块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开关模块的输入端与电源正极连接;所述电磁阀包括线圈,所述线圈的一端与所述开关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电源负极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开关模块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交替连通和断开,所述输入端和输出端连通的时长小于断开的时长。
可选地,所述开关模块包括继电器,所述继电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正极连接,所述继电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线圈连接,所述继电器的第一电源端和第二电源端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可选地,所述开关模块包括可控硅,所述可控硅的基极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可控硅的集电极与所述电源正极连接,所述可控硅的发射极与所述线圈连接。
可选地,所述开关模块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的连通时长和断开时长之间的比例为1:120至1:180。
可选地,所述开关模块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的连通时长和断开时长的之间的比例为1:150。
可选地,所述输入端和输出端交替连通和断开一次为一个周期,每个周期的持续时长为50s。
可选地,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波形发生器,所述波形发生器输出矩形波。
可选地,所述矩形波每个周期中高电平所占时长与低电平所占时长的比例为1:120至1:180。
可选地,所述矩形波每个周期中高电平所占时长与低电平所占时长的比例为1:150。
可选地,所述电磁阀所在的流路设置有第二节流部件。
本发明提出的空调系统,控制模块通过控制所述开关模块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交替连通和断开,可使得电磁阀交替导通和截止,在电磁阀截止时冷媒经第一节流部件进入室内换热器,在电磁阀导通时同时经电磁阀和第一节流部件进入室内换热器,由于电磁阀导通的时间小于截止的时间,则使得由电磁阀所在流路进入换热器的冷媒形成一股脉冲,制冷模式下对室内换热器中的冷媒形成扰动,提高室内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制热模式下对室外换热器中的冷媒形成扰动,提高室外换热器的换热效率,从而提高整机的制冷量或制热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空调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空调系统中开关模块为继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空调系统中开关模块为可控硅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空调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提出一种空调系统,该空调系统包括室内换热器20、室外换热器10、四通阀30、压缩机40以及第一节流部件50,该空调系统还包括开关模块60、控制模块70以及与所述第一节流部件50并联的电磁阀80;所述开关模块60包括输入端601、输出端602和控制端603,所述开关模块60的控制端603与所述控制模块70电连接,所述开关模块60的输入端601与电源正极连接;所述电磁阀80包括线圈81,所述线圈81的一端与所述开关模块的输出端602连接,另一端与电源负极连接,所述控制模块70用于控制所述开关模块60的输入端601和输出端602交替连通和断开,所述输入端601和输出端602连通的时长小于断开的时长。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该开关模块60可包括继电器61,继电器的输入端611与所述电源正极连接,所述继电器的输出端612与所述线圈81连接,所述继电器61的第一电源端613和第二电源端614与所述控制模块70连接。在控制模块70给继电器61的第一电源端613和第二电源端614断电时,继电器61的输入端611与输出端612分开,导致电磁阀80的线圈81所在的流路不通,则电磁阀80关闭,经室外换热器10流出的冷媒直接经第一节流部件50流入室内换热器20中,形成稳定的冷媒;在控制模块70给继电器的第一电源端613和第二电源端614供电时,在磁力的作用下继电器61的输入端611与输出端612吸合,使得电磁阀80的线圈81所在的电路导通,以对电磁阀80的线圈81供电,在电磁阀80的线圈81导电后电磁阀80导通,使得电磁阀80所在的流路导通,则经室外换热器10流出的冷媒分为两路,一路经第一节流部件50流入室内换热器20,一路经电磁阀80流入室内换热器20,经电磁阀80流入的冷媒形成一股脉冲,对室内换热器20中的冷媒形成扰动。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该开关模块60可为可控硅62,该可控硅62的基极623与所述控制模块70连接,所述可控硅62的集电极621与所述电源正极连接,所述可控硅62的发射极622与所述线圈81连接。在控制模块70给基极623断电时,可控硅62的集电极621和发射极622处于断开状态,导致电磁阀80的线圈81所在的流路不通,则电磁阀80关闭,经室外换热器20流出的冷媒直接经第一节流部件50流入室内换热器20中,形成稳定的冷媒;在控制模块70给基极623通电时,可控硅62的集电极621和发射极622导通,使得电磁阀80的线圈81所在的电路导通,以对电磁阀80的线圈81供电,在电磁阀80的线圈81导电后电磁阀80导通,使得电磁阀80所在的流路导通,则经室外换热器10流出的冷媒分为两路,一路经第一节流部件50流入室内换热器20,一路经电磁阀80流入室内换热器20,经电磁阀80流入的冷媒形成一股脉冲,对室内换热器20中的冷媒形成扰动。
可以理解的是,该开关模块60也可通过其它开关元件实现如MOS管等,实现通过控制端控制输入端与输出端的导通与断开。
本实施例提出的空调系统,控制模块70通过控制所述开关模块60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交替连通和断开,可使得电磁阀80交替导通和截止,在电磁阀80截止时冷媒经第一节流部件50进入室内换热器20,在电磁阀80导通时同时经电磁阀80和第一节流部件50进入室内换热器20,由于电磁阀80导通的时间小于截止的时间,制冷模式下使得由电磁阀80所在流路进入室内换热器20中的冷媒形成一股脉冲,对室内换热器20中的冷媒形成扰动,提高室内换热器20的换热效率。制热模式下使得由电磁阀80所在流路进入室外换热器10中的冷媒形成一股脉冲,对室外换热器10中的冷媒形成扰动,提高室内换热器10的换热效率。
进一步地,由于经电磁阀80流入室内换热器20中的冷媒仅仅对室内换热器20的冷媒起扰动作用,同时由于经电磁阀80流入室内换热器20的冷媒没有经过节流降低压力以及温度,会对室内换热器20的换热造成影响,故可设置输入端和输出端和连通和断开时长,即开关模块60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的连通时长和断开时长之间的比例为1:120至1:180,使得输入端和输出端连通的时长远小于断开时长,即可保证冷媒同时由第一节流部件50和电磁阀80流入室内换热器20的时长远小于冷媒直接由第一节流部件50流入室内换热器20的时长,以形成冷媒脉冲。经研发人员进行试验,该开关模块60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的连通时长和断开时长的之间的比例可为1:150。输入端和输出端交替连通和断开一次为一个周期,每个周期的持续时长可为50s,通过控制该时长保证输入端和输出端交替连通时长不会过长,即由室外换热器10直接经电磁阀80流入室内换热器20的冷媒的量不会太多,避免影响换热。
进一步地,控制模块70可包括波形发生器,波形发生器输出矩形波,在输出的矩形波输出高电平时即对开关模块60通电,开关模块60中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导通,在输出的矩形波为低电平时,开关模块60中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断开。由于经电磁阀80流入室内换热器20的冷媒没有经过节流降低压力以及温度,会对室内换热器20的换热造成影响,故可设置输入端和输出端和连通和断开时长,即矩形波每个周期中高电平所占时长与低电平所占时长的比例为1:120至1:180,使得输入端和输出端连通的时长远小于断开时长,即可保证冷媒同时由第一节流部件50和电磁阀80流入室内换热器20的时长远小于冷媒直接由第一节流部件50流入室内换热器20的时长,以形成冷媒脉冲。经研发人员进行试验,该矩形波每个周期中高电平所占时长与低电平所占时长的比例为1:150。矩形波每个周期的持续时长可为50s,通过控制该时长保证输入端和输出端交替连通时长不会过长,即由室外换热器10直接经电磁阀80流入室内换热器20的冷媒的量不会太多,避免影响换热。
可以理解的是,该控制模块70不仅可通过波形发生器实现,也可通过其它方式如单片机实现,单片机通过间隔的输出高电平和低电平实现。
进一步地,电磁阀80所在的流路设置有第二节流部件(图中未示出),通过在电磁阀80所在的流路设置第二节流部件(图中未示出),使得经电磁阀80所在的流路流入室内换热器20的冷媒是经过节流作用的,保证室内换热器20的换热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空调系统在空调器各个运行模式下可均运行,为节省耗电量也可仅在制热模式下运行,由开发人员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